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外媒称英国倾向否决英伟达收购Arm,中国推迟审查

业界动态 2021-08-04 18:46:05 转载来源: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吕栋】美国芯片厂商英伟达(NVIDIA)想要400亿美元收购英国芯片架构IP公司Arm,但除了交易双方,似乎很少有人愿意看到交易成功。目前,这笔足以重塑全球半导体格局的收购,正在各方的反垄断审查中碰壁

【文/观察者网 吕栋】美国芯片厂商英伟达(NVIDIA)想要400亿美元收购英国芯片架构IP公司Arm,但除了交易双方,似乎很少有人愿意看到交易成功。目前,这笔足以重塑全球半导体格局的收购,正在各方的反垄断审查中碰壁。

当地时间8月3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由于英国监管机构的评估报告显示英伟达收购Arm涉及国家安全问题,因此英国政府目前倾向否决这项收购案。不过,该人士也同时补充称,英国政府目前尚未做出最终决定,该国仍有可能在附带某些条件的情况下批准该交易。

另一方面,作为Arm公司的最大市场之一,中国监管机构的态度也至关重要。7月30日,美国知名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称,虽然中国监管机构自今年初以来一直在与英伟达和Arm对话,但中方的正式审查已经推迟,原因可能是Arm的两家中国客户华为和中兴反对这笔交易。

欧盟方面,英国《每日电讯报》称,由于欧盟委员会提出的问题比英伟达预期的要多,后者尚未向欧盟提出批准交易申请。由于欧洲监管机构将于7月底进入暑假,所以要等到9月才能正常进行审查。考虑到审查将要耗费的时间,这意味着英伟达将无法在其此前预计的2022年3月完成对Arm的收购。

彭博社指出,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也在审查英伟达对Arm的收购。而英伟达在美国国内的一些竞争对手已经公开表示,如果英伟达无法收购Arm,他们将对Arm进行投资,以帮助其继续独立运营。

美国硅谷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截图

“英国倾向否决收购”

比起英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厂商NWF,Arm在芯片架构IP领域的垄断地位,更能代表英国甚至欧洲的半导体技术实力。然而,虽然Arm公司总部还在剑桥,但该公司早在2016年便以320亿美元的价格“卖身”日本软银集团。2020年9月,企图在高性能计算市场“大展宏图”的美国企业英伟达宣布以400亿美元价格收购Arm,并期望交易在18个月内完成。

但如今11个月已经过去,该交易非但未有丝毫起色,甚至还变得“岌岌可危”。

彭博社报道截图

当地时间8月3日,美媒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考虑到潜在的国家安全风险,英国政府正考虑否决英伟达收购Arm的交易。

今年4月,英国数字大臣奥利弗·道登(Oliver Dowden)要求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为其准备一份报告,以说明这笔交易是否可能被涉及反竞争行为,并详述第三方提出的任何国家安全担忧。

报道援引一名熟悉政府事务的人士称,这份评估报告已于7月底提交,内容涉及国家安全问题,因此英国目前倾向否决这项收购案。而另一名知情人士表示,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英国可能会对这起收购案进行更深入的评估。不过,该知情人士同时表示,英国政府目前尚未做出最终决定,该国仍有可能在附带某些条件的情况下批准该交易,而道登将决定英国竞争监管机构是否需要进一步审查。

针对该报道,英伟达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将继续通过监管程序与英国政府合作。我们期待着问询,并希望解决他们可能提到的任何问题。”对此,CMA发言人和一名英国官员都不予置评。

受上述消息影响,英伟达8月3日盘中跌逾2%,但稍后翻红,最终收涨0.33%,市值为493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万亿元),这一市值领先英特尔、ASML、美光、AMD等知名半导体企业。

“如果监管机构否决这笔交易,将阻碍英伟达主宰高性能计算芯片市场的能力。但我们认为,投资者对这笔交易可以完成的预期已经很低。”彭博半导体产业高级分析师阿南德·斯利尼瓦桑表示。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资料图)

彭博社指出,在价值4000亿美元的半导体市场中,Arm虽然不直接生产芯片,但该公司设计的芯片架构IP被广泛用于苹果、三星、华为、英伟达、高通等知名科技企业的产品中,以至于全球超过90%的智能手机处理器,采用的都是Arm设计的架构方案。

报道称,这家总部位于英国的公司一直保持着“中立”的角色,并将其IP授权给其他半导体公司。被日本软银集团收购后,由于软银与苹果、三星等公司没有竞争关系,Arm的“中立性”也得以保留。

但英伟达收购Arm,让市场对后者能否继续保持“中立性”产生担忧,因为英伟达与Arm的客户高通、英特尔和AMD等存在直接竞争。英伟达的一些美国竞争对手已经公开表示,如果英伟达无法收购Arm,他们将准备投资Arm,以帮助其继续独立运营。

而英伟达方面承诺,如果收购完成,将继续保持Arm的独立性,并大举投资以扩大其业务范围。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表示,他仍然相信监管机构会批准英伟达收购Arm。

彭博社援引两位知情人士的话称,如果交易被监管机构阻止,软银可能会寻求ArmIPO。但在今年7月一篇文章中,Arm首席执行官西蒙•西格斯(Simon Segars)曾表示:“Arm被英伟达收购比IPO更好。”

“中国推迟审查”

虽然Arm的控制权掌握在日本软银手中,但Arm仍被视为英国高科技企业的代表,所以英国监管机构在审查方面非常谨慎也不难理解,毕竟该政府十分担忧英伟达将来把Arm搬离剑桥。

另一方面,中国有大量的芯片企业需要用到Arm的架构IP,如果该公司落入美国企业英伟达的手中,将来是否会成为美国政府限制中国企业的工具,也引发高度关注。

所以,中国监管机构的态度,对该交易能否顺利完成也至关重要。

7月30日,以爆料独家消息知名的美国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称,虽然中国的监管机构自今年初以来一直在与英伟达和Arm对话,但中方的正式审查甚至还没有开始。该人士补充称,中方的审查可能需要六个月的时间,跨越三个阶段。

The Information指出,这个收购案例的特殊之处在于,英伟达已经提出批准申请,而中方却推迟审查,这原因尚不清楚。该报道推测,中方没有立即采取行动的一个可能原因是Arm的两家中国客户华为和中兴反对这笔交易。

ARM公司

去年10月,彭博社曾报道称,中国几家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一直在与中国监管机构沟通,希望该部门要么否决这笔交易,要么增加附加条件,以确保它们可以继续使用Arm的技术。这些公司最担心的是,英伟达可能会强迫Arm停止与中国企业合作。

根据中国《反垄断法》及相关规定,如果涉事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无论是否牵扯到中国企业,都要纳入中国的反垄断监管中。而无论Arm还是英伟达都满足这一条件,同时中国还是Arm的最大市场之一,所以这个并购案无疑需要得到中国方面的审批。

去年9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表示,英伟达如果并购成功,肯定对中国企业非常不利。“所以我相信我们商务部可能会否了这个并购,是不是能够并购成呢,也不知道。”

事实上,华为和中兴并不是仅有的反对英伟达收购的企业,美国企业高通也曾提出反对。

The Information在报道中提到,Arm公司目前正试图罢免Arm中国的首席执行官吴雄昂(Allen Wu),这也是影响收购进度的一个因素。

报道指出,英伟达要顺利完成收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该交易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欧盟、英国和美国监管机构的审查态度。

英国电讯报截图

今年7月24日,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由于欧盟委员会提出的问题比英伟达预期的要多,后者尚未向欧盟提出批准交易申请。而由于欧洲监管机构将于7月底进入暑假,所以要等到9月才能正常进行审查。即使在监管机构收到申请后,仍有可能需要六个月或更长时间才能做出决定。这意味着英伟达将无法在其此前预计的2022年3月完成对Arm的收购。

而据彭博社报道,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也在审查该交易。

英伟达方面表示,这笔交易预期在18个月内完成,但可以延期6个月。而Arm目前的所有者日本软银也希望完成这笔交易,因为这将使其成为英伟达的主要股东。自交易宣布以来,软银股价已上涨50%。

在今年6月初的Computex 2021大会上,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透露,收购案正在通过监管审批。他认为,监管机构需要确认的是这笔交易是否有利于竞争并为市场带来创新,以及是否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产品选择,而英伟达和Arm是互补的,英伟达设计GPU和DPU,Arm能够提供CPU架构,这将有助于产品创新。

不过,从业界的呼声来看,除了英伟达自己,几乎整个业界都不看好这笔交易,认为英伟达收购Arm将破坏Arm的开放性和中立性。虽然英伟达声称会保持Arm的开放性,但以400亿美元收购营收20亿美元的Arm,后续英伟达为获得利润回报,很难会将有利于英伟达的技术对外授权,Arm的技术更新也将往更有利于英伟达的方向发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外媒 英国 倾向 否决 英伟 收购 Arm 中国 推迟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