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移动支付三大骗局 识破骗子把戏

业界动态 2015-03-20 07:24:06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今年央视“315晚会”,黑客现场演示了虚假WiFi如何盗取手机隐私,让不少惯于使用移动支付的“蹭网一族”捏了一把汗。近年来,为了套取信息,诈骗分子也是煞费苦心,假WIFI、假二维码、假网站,花样繁多

今年央视“315晚会”,黑客现场演示了虚假WiFi如何盗取手机隐私,让不少惯于使用移动支付的“蹭网一族”捏了一把汗。近年来,为了套取信息,诈骗分子也是煞费苦心,假WIFI、假二维码、假网站,花样繁多。下面这些骗子把戏识破了吗?

虚假WIFI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很多持卡人都习惯于用手机购物、转账、汇款,然而不法分子也正是利用了持卡人的支付习惯,专门在一些购物中心、休闲场所建立免费的虚假WIFI,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一旦连接其个人信息就有泄漏的风险。同时如果持卡人还进行了移动支付、网银转账等敏感操作,黑客还可以通过后台程序记录下上网者的手机IP地址和信息,其用于支付的卡号和密码就有被盗取的可能。

病毒“二维码”

近年来,携带木马病毒的二维码也成为了骗子套取信息的新方式,有时不小心的扫一扫,就有可能带来被盗刷的风险。据了解,不法分子在网上下载一款“二维码生成器”,再将病毒程序的网址粘贴到二维码生成器上,就可以生成一个“有毒”的二维码。诈骗分子会利用这些二维码将手机木马植入被害人手机并自动提取相关信息,短短几秒钟的时间,手机号、卡号、密码等私人信息可能已经传到他人手中。

钓鱼网站

这是近年来较为常见的一种窃取信用卡信息的方式,不法分子会使用“改号器”软件把电话号码“伪装”成银行的客服号码,再利用流动的伪基站,到人流多的地方发送这类诈骗信息,引诱受害人登录其设计好的一个足以以假乱真的假冒银行网站,一旦受害人在这个网站上输入账户和密码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就会被不法分子所得,再利用这些信息通过网络把账户里的资金转走。

标签: 移动 支付 三大 骗局 识破 骗子 把戏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