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电视购物恐吓顾客:不买会死

业界动态 2014-03-20 13:10:34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AS网站目录(www.adminso.com):电视购物恐吓顾客:不买会死 有相关媒体称联合中央电视台调查半年,直捣电视购物“骗子公司”老巢,公司“旗下”众多产品涉嫌造假,推销员冒充专家,营销靠“恐吓”。连番电话游说“恐吓”,各类“专家”、“教授”不断推荐,产品价格动辄数万数十万……今春以来,已被大力整治渐趋规范的“电视购物”骗局有借网络“还魂”之势

AS网站目录(www.adminso.com):电视购物恐吓顾客不买会死

有相关媒体称联合中央电视台调查半年,直捣电视购物“骗子公司”老巢,公司“旗下”众多产品涉嫌造假,推销员冒充专家,营销靠“恐吓”。

连番电话游说“恐吓”,各类“专家”、“教授”不断推荐,产品价格动辄数万数十万……今春以来,已被大力整治渐趋规范的“电视购物”骗局有借网络“还魂”之势。

李根所购买的产品外包装和防伪标识都不对,且生产许可证号等全部是假冒的。

即便不把“排毒贴”贴在脚心,沾点水它也变成黑色。

李根从其他受骗者处拿来的高价“保健品”,上面没有任何标识。

“电视购物”公司到底藏身何处一直是一个谜――推销人员从来不说公司地址,购买者也无法从推销人员不断变化的电话号码中查到,更无法从语焉不详的快递寄货地址中获得这一信息,因此维权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对这些公司是如何运作的,公众更是知之甚少。

有相关媒体称联合中央电视台和相关受害者历时半年,终于找到了这样一家“公司”的踪迹,它堂而皇之地隐藏在广州、长沙的繁华闹市之中,迄今仍在正常营业并不断招聘。在培训中,公司的培训师宣称:“全中国80%的通过电视购物销售的保健品都是我们做的。”

上当

有人被骗13万媒体人也中招

对方的“专家”称小曹身体里毒素太多,要继续加大用量,小曹第三次交了2900元,第四次交了25680元。“第四次他们说我还有毒素,而且淋巴管道堵塞,如果不疏通就会得淋巴癌,说得我更害怕。于是又第五次给了45000元,后来又第六次花了54800元,家里的储蓄都用光了还借了很多钱……”

在湖南长沙从事媒体行业十多年的衡阳人李根,可谓见多识广,但即便是这样的人仍不免着了电视购物的“道”――

2012年6月的一天,李根看到某卫星频道的一栏电视购物节目。“我在节目中看到一种叫‘芭啦芭啦透脂爽’的产品,称效果很好,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电话过去,想买一瓶先用用。客服问明情况后说让专业人员回复。过了没多久,一个女的打过来电话询问情况。我说买1瓶,她说3瓶一个疗程,一瓶看不到效果。”

“当时那个女的很热情,并说有专业老师指导。然后我就订购了。货到后我看到生产厂家在广州,过几天又来个电话也是广州的。对方询问使用情况,我说抹了几天不管用。对方告诉我,她是专业的辅导师姓许,又问了我一些身体状况,还说我肥胖抵抗力损伤,所以才这么胖。而肥胖抵抗力损伤的原因是体内有毒素,要排毒,不然瘦了也会反弹。”

李根有些怀疑,但在“许老师”的软磨硬泡之下,加上货到付款,李根再次动心,又让对方快递“排毒”用品过来。

3天后,李根收到产品,至此他已经花费了近2000元。“排毒”产品有多种,其中有些外包装上一个字都没有,里面的一个小纸包上面写着英文和韩文。“有韩文的是贴在脚心的,她们事先跟我说,你用几天,如果颜色变淡,就是你的毒素都排出来了,如果用两到三天还是黑的,就是毒素太多。那时候我用了两三天,发现还是黑黑的,她听到就很‘惊讶’,称毒素太多,要加大用量。”

接下来,对方又不停提醒李根要继续购买排毒贴片。但李根无意中发现,那个贴片不用贴在身上,只要沾水就会变黑,顿时觉得自己被骗了。这时李根开始上网搜索,他发现有很多人跟自己遇到的情况很像,便建了一个“打击伪劣产品”聊天群。他将自己的遭遇写出来,并附上群号放到网上。没过几天,一些受骗者纷纷找李根诉苦。

而今这个群的人数已近200人,来自全国近20个省、自治区。这些人中,来自河南的小曹的情况颇具典型性,她前前后后一共被骗了6次,总计数额逾130000元。

2012年4月30日,小曹通过电视购物花398元购买了一个洁面仪、一袋美白产品和一瓶祛痘化妆品。“过了几天就有一个广州号座机打过来,说是售后人员,问我效果怎么样,我就说一点效果都没有。他说是我皮肤吸收不好,给我配一套适合的,需要1280元。”

新配的这套产品来了,和李根收到的一样,也是贴脚心“排毒素”的,“效果”依然明显――颜色变黑很严重。对方的“专家”称小曹身体里毒素太多,要继续加大用量,小曹第三次交了2900元,第四次交了25680元。“第四次他们说我还有毒素,而且淋巴管道堵塞,如果不疏通就会得淋巴癌,说得我更害怕。于是又第五次给了45000元,后来又第六次花了54800元,家里的储蓄都用光了还借了很多钱……”

江门小叶的情况和小曹惊人的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她使用了这些东西后身体有了变化。“先买了洁面仪,我就坚持用了一个月,脸上起了红色的点,好像斑痕,我就把它扔到一旁了……”但2013年10月,小叶在“专家”游说恐吓下开始不断购买并使用“专家配方”,“使用后我发现肚子那里有个东西,在肚脐上一点点有一粒硬硬的东西,也不知是什么……”最后,小叶花费了总计40000多元,她为此瞒着丈夫借了很多钱,“两年来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常常在梦中吓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小叶多次泣不成声。

此间,李根还发动群里受骗者将遭遇发上论坛,本报和中央电视台发现了这条线索,随即联合对此展开调查。

“这么多人被骗了,但没人知道被谁骗了,我一定要把骗子找出来”,李根也通过各种办法寻找对方隐蔽的办公地点,但一直没有收获。

内幕

产品价格随便开高中毕业充专家

“‘下危机’一般就是说对方身上可能有很多毒素,不排出来就起不了作用,让顾客觉得不买就会死。”

“我们隔几个月就会换号码……所有专家、培训师都是骗人的。”

“假如说我给你推销一两次减肥药……公司给的稿子和电话术语就让我说……这次开的量要加大,但对于价钱是没有规定的。”

其后,两个关键人物加入了记者和李根所在的“打击伪劣产品”聊天群――她们曾在此类骗子公司工作过。她们根据李根的描述判断,李根购买保健品的公司就是她们曾经工作过的地点――广州安某商品信息咨询公司。该公司是怎么运作的呢?曾在该公司工作数月的小林(化名)向记者揭露了公司运作的内幕――

“我在前程无忧招聘网上看到的招聘信息,称招聘电话员,工作要求写的跟销售的要求差不多,然后我就想着去试一下。但是第一次进这家公司,我就很奇怪,为什么这公司没有名字?然后公司说可以来上班――‘下个星期过来培训’。”

“培训一个星期,先是跟我们介绍公司一些热卖的产品,包括保健品、减肥药,还有防脱发的,美容美白这些。基本上能在购物电视上看到的产品都是这家公司在做。培训的时候是这样说――‘全国80%的通过电视购物销售的保健品、减肥药都是来自我们公司。’还教我们怎么跟客户说,打电话销售时,我们是对着稿子去读。”

小林表示,她们最常用也是最有用的“营销手段”就是“下危机”:“‘下危机’一般就是说对方身上可能有很多毒素,不排出来就起不了作用,让顾客觉得不买就会死。然后再告诉他怎么做,就像拯救他那样,客户就会买你的东西。客户答应要买我们东西了,要首先告诉所在那个组的组长。组长会跟物流部确定,东西就给客户寄过去。像一条流水线一样。我们那个部门叫回访部,都是拨打出去的,手头上所有电话都是客户致电来过的。我们隔几个月就会换号码。我最多一天打过将近100个电话,工作从早上9点钟到晚上5点半。”

“所有专家、培训师都是骗人的。一名所谓的专家只有初中学历,但他告诉我‘你就跟客户说你是教授、专家,他又见不到你。你只要口气硬,客户就会相信你。’”

公司努力提高员工对金钱的欲望,“当时跟我们说,我们是一家很大的公司。只要你在我们这里做就可以过得很好,比很多大学生工资都高。每天都会先给你灌输对金钱的欲望。早上8时40分开晨会,领导会讲某某昨天营业多少万元,人家上个月拿多少工资。他的话会让你觉得,为什么别人可以,我不可以?有时会放音乐跳舞,之后就开始下达任务了。今天销售额5000元,明天可能8000元。如果你做得不好,会让你听那些成功人的推销电话。组跟组之间会攀比,组员跟组员之间也会。小组之间获得最高营业额的组长会请吃饭,或者带出去玩。”

小林说,产品价格都是电话推销员们随便开的:“假如说我给你推销一两次减肥药,你花了已经4、5万元了。公司给的稿子和电话术语就让我说,因为你胖的时间长了,身上毒素比较多,这次开的量要加大,但对于价钱是没有规定的,我可以说2万元一个疗程,也可以说是5万元。如果客户迫切想瘦的话,很容易到手的。”

但小林和她的同事们很少看到产品。“培训的时候见过产品,工作后就没见过了。就电视广告那些,芭啦芭啦透脂爽、白大夫、检验仪等,品种挺多的。但具体是什么配方并没告诉我们。他们招聘的门槛很低,大多是高中或技校毕业,但进去之后就随便冒充各种‘专家’了。她们说话都很暧昧,让人肉麻浮想联翩那种,有人一个月能卖30多万元,我心理上实在受不了,最终选择了离开。”

小林说,现在电视购物管得严了,公司已经把相关视频放到网上,主要通过网络来“揽客”。

求和

找来说客打算“私了”22000元扔进电梯

“他说娄底朋友刚接手不久,几个朋友合伙投入800多万元。希望我不要报道此事。”

“他回来表示,给我22000元赔偿,其他人别管了。”

据小林介绍,安某公司在广州共有5个办公场地,每个地方都有数十到数百人不等,公司高峰期有1000多名员工。李根随即根据这些信息找到安某公司并与对方展开交涉,结果不久便有说客上门――

“2013年6月26日,我回长沙时就接到朋友的电话,说广州安某商品咨询有限公司是他娄底朋友在搞,并约我当晚吃饭。席间,他说娄底朋友刚接手不久,几个朋友合伙投入800多万元。希望我不要报道此事。”李根如是告诉记者。

“我说我自己就是受害者,只要把我聊天群里的受骗者全部赔偿到位我就不报道了。他让我计算群里多少人,共需要多少赔偿。当时群里才20多人,共计12万元左右。”李根说,每进群一个受骗者,他就会让对方把被骗经过和金额写好发给他。

“他随后到另外一包厢与朋友商量。几分钟后他回来说,只赔偿我一个人的并让我把聊天群解散。当时我没有答应,他再次去另外的包厢……在我准备起身走人时,他回来表示,给我22000元赔偿,其他人别管了。当时我没有同意就走出包厢,他随后跟来,在我进电梯时,他迅速丢进一个袋子。我正准备退回,电梯已经关上。”

到车上时,李根发现袋子里有个信封,里面是22000元。“第二天,我把这钱分给群里受骗最可怜的三位女孩子,她们分别是江苏、河南、广西的,实际上我自己只得了7000多元,而我被骗的和为了找骗子公司所花费用远远超过这个数目。”

破局

公司称不负责销售警方对此展开调查

“我们就是提供场地、设备,厂家派人过来接线。有一部分人员是我们公司配合他们进行招聘的。具体销售方面我不了解。”而在里面工作长达半年的一位员工告诉记者,所有的人都是这家公司招聘的。

根据其包装上标注的地址,记者来到广州白云区蓝柯化妆品公司。但蓝柯公司的质检人员朱小姐明确告诉记者,那瓶东西根本不是该厂生产的。

日前,记者和李根一起进入了这家正在营业的公司。该公司位于广州大道某写字楼上,门口没有任何标识,连名字都没有。大白天的所有的窗帘全部挂起来。庞大的办公室里有数百个卡位,共有约40到50人在忙碌地工作――按照电脑上的电话簿不停拨打电话,推销着各种瘦身或排毒的东西,整个现场声音嘈杂混乱,所有工作人员都戴着耳麦。

现场工作人员见记者在拍照,便把记者引入负责人的办公室。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只是负责咨询工作,并不负责其他,打电话的工作人员都是厂家派来的。“我们就是提供场地、设备,厂家派人过来接线。有一部分人员是我们公司配合他们进行招聘的。具体销售方面我不了解。”

记者随即在现场看到了已经签署完成的用工合同,由电话推销业务员和该公司双方签订,并没有写明是跟厂家联合招聘等。而在里面工作长达半年的一位员工也告诉记者,所有的人都是这家公司招聘的。该公司负责人曾称生产“白大夫”系列产品的公司是其重要合作伙伴,并专门派人在此接线,但“白大夫”生产商广州澳大公司相关负责人直接告诉记者:“我们与这家公司没有任何合作,类似假冒我们产品的公司在北京也查出过。”

记者在现场没有看到任何有关产品,只有一本该公司正在售卖的商品的宣传册。那么李根所购买的芭啦芭啦透脂爽来自何处呢?根据其包装上标注的地址,记者来到广州白云区蓝柯化妆品公司。但蓝柯公司的质检人员朱小姐明确告诉记者,那瓶东西根本不是该厂生产的。“我们曾经帮他们灌装一个月,随后就解除了合同。即便是在那一个月里,我们生产的东西也不是这样的”,朱小姐表示,李根所购买的产品不论外包装、防伪标志还是生产证号、联系电话等都不是该公司的,“只是盗用了我们公司的名字”。

日前,记者经工商查询发现,安某公司在工商注册时仅仅注册了一个“个体户”的身份。目前警方已经对此展开调查。

标签: 电视购物 恐吓 顾客 不买 会死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