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SEC正式起诉币安创始人赵长鹏,赵长鹏称这是对整个行业的攻击
界面新闻记者 | 司马林威美国的加密货币监管风暴还在持续。6月5日,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官方消息,SEC正式以违反美国联邦证券法的指控起诉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和币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赵长鹏。SEC的主席Gary Gensler确认了这一事实,并在社交媒体发言称:“通过13项指控,我们指控赵长鹏和币安实体参与了广泛的欺骗、利益冲突、不披露和蓄意逃避法律监管。”根据诉讼,SEC认为币安、币安美国和赵长鹏以BNB代币和与币安挂钩的BUSD稳定币的形式向公众提供未注册证券,同时还指控币安的质押服务违反了证券法。BAM Trading(币安美国的运营公司)和币安本身也面临类似的指控,包括未能注册为清算机构、未能注册为经纪人以及未能注册为交易所。此外,SEC还指控币安允许混合客户资金,赵长鹏“秘密”控制币安美国,赵长鹏夸大了币安美国的交易量。该诉讼显然准备已久,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了长达136页的详细投诉概述了币安涉嫌的行为与失败的竞争对手FTX的相似之处。投诉中包括币安美国前高级管理人员的证词,其中包括两位前首席执行官,以及币安的一些内部通讯记录。在该消息最早在社交媒体上爆出时,币安创始人赵长鹏进行了初步回应:“我们的团队都在待命,确保系统稳定,包括取款和存款。我们会在看到投诉后作出回应。”他在一则推文下评论称:“这是对整个行业的攻击”。界面新闻已就该消息联系币安官方,截至发稿前暂无回应。SEC对币安的指控引爆了加密市场。消息爆出后,全球市值最大的加密货币比特币价格24小时跌幅5.67%,跌破26000美元关口。加密货币股票Coinbase等也迎来下跌,在诉讼消息首次传出后,股价较周五收盘下跌近12%,随后收窄至近10%。另据加密数据分析数据商Nansen显示,在诉讼消息公布后的一个小时内,币安记录的取款额比存款额多出2...
区块链 2023-06-06 08:25:33 -
美SEC起诉币安和赵长鹏:滥用客户资金、欺诈交易.....
①SEC指控币安存在经营未注册的交易所、出售未注册的证券和滥用客户资金等违规行为; ②币安美国表示,SEC的指控“毫无依据”,我们打算积极进行自卫。 财联社6月6日讯(编辑 牛占林)美东时间周一,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法庭文件,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及其首席执行官赵长鹏被指控违反美国证券业规定。在消息公布后,比特币短线下挫逾1000美元,跌破26000美元大关,跌幅扩大至5.2%。币安币大跌逾7%。SEC指控币安存在经营未注册的交易所、出售未注册的证券和滥用客户资金等违规行为。SEC主席根斯勒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通过13项指控,他们指控赵长鹏及币安实体参与了广泛的欺诈交易、利益冲突、缺乏披露和蓄意规避法律的网络中。SEC已向华盛顿特区的一家联邦法院提起了诉讼。(起诉书,来源:SEC)SEC指出,币安在交易控制方面误导了投资者,夸大交易量,转移客户资金。甚至将数十亿美元的币安客户资金混入由赵长鹏控制的实体持有的账户中,这违反了美国法律。起诉书中提到,自成立以来,在创始人赵长鹏的指导和控制下,币安交易所“先是公开地,后来是秘密地”努力吸引美国客户。然后利用他们控制的做市商人为地推高加密资产的价格,从客户身上获利。多年来,美国监管机构一直在关注币安,SEC和司法部在2020年底向其美国分部发出了传票。在FTX在内的众多加密货币公司倒闭后,官员们在过去一年加大了执法力度。这份诉讼增加了币安在美国面临的挑战。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在今年3月份已起诉赵长鹏,指控该公司违反联邦法律故意在美国提供未注册的加密货币衍生产品。随后,赵长鹏在推特上表示,我们的团队随时准备着,确保我们的系统稳定,包括提款和存款。一旦我们接到投诉我们将会做出回应,但是目前我们还没有收到任何投诉。媒体比我们更早接到相关消息。币安公司回应称,目前所有在币安及其附属平台上的用户资产,包括币安美国,都是安全的,任何声称在币安美国平台上用户资产存在风险的指控都是完全错误的。币安美国表示,SEC的指控“毫无依据”,我们打算积极进行自卫。近两年半以来,我们一直真诚地与SEC进行各种合作,已与SEC进行了广泛的善意讨论,以达成协议并解决他们的调查。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Ed Moya表示:“我认为此事有很大的风险,可能会对币安造成严重的打击。” ...
区块链 2023-06-06 03:15:09 -
SEC对币安创始人赵长鹏提起13项指控后比特币价格下跌
周一,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全球最大的加密交易所币安控股公司及其联合创始人赵长鹏违反13项证券法之后,主要加密货币纷纷下跌。 CoinDesk的数据显示,比特币周一下跌5%至25,857美元,为3月17日以来的最低水平。以太币下跌4.4%至1,815美元左右,币安币下跌10...
区块链 2023-06-06 02:41:11 -
华为已申请GPT相关商标华为版ChatGPT将发布
6月5日消息,钛媒体App近日从华为内部独家获悉,华为公司将发布一款直接对标ChatGPT的多模态千亿级大模型产品,名为“盘古Chat”。预计华为盘古Chat将于今年7月7日举行的华为云开发者大会 (HDC.Cloud 2023) 上对外发布以及内测,产品主要面向To B/G政企端客户。天眼查App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近期申请注册了两枚“HUAWEI NETGPT”商标,国际分类为科学仪器、网站服务,当前商标状态为申请中。此外,华为已成功注册多枚“盘古”“PANGU”商标。 ...
业界动态 2023-06-05 14:35:50 -
刘慈欣自曝用ChatGPT写发言稿:写得还不错
IT之家 6 月 5 日消息,近期,刘慈欣在做客俞敏洪直播间时表示,ChatGPT 肯定会对人类的生存方式、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还达不到科幻小说里面那样人工智能统治人类等。目前的影响都是很现实的,比如可能会代替相当多的人的工作...
智能设备 2023-06-05 10:25:29 -
郭明錤:投资者更感兴趣的是苹果何时推出ChatGPT竞品
IT之家 6 月 5 日消息,苹果公司即将在明天凌晨的 WWDC 大会上发布其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头戴设备,但分析师郭明錤称,投资者更关注的是苹果的人工智能(AI)相关业务。郭明錤在周日的推特上表示,他最近与投资者的讨论显示,他们对苹果何时推出类似于 ChatGPT 的服务更感兴趣...
智能设备 2023-06-05 10:25:29 -
吴恩达ChatGPT课爆火:AI放弃了倒写单词,但理解了整个世界
明敏 杨净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没想到时至今日,ChatGPT竟还会犯低级错误?吴恩达大神最新开课就指出来了:ChatGPT不会反转单词!比如让它反转下lollipop这个词,输出是pilollol,完全混乱。哦豁,这确实有点大跌眼镜啊。以至于听课网友在Reddit上发帖后,立马引来大量围观,帖子热度火速冲到6k。而且这不是偶然bug,网友们发现ChatGPT确实无法完成这个任务,我们亲测结果也同样如此。△实测ChatGPT(GPT-3.5)甚至包括Bard、Bing、文心一言在内等一众产品都不行。△实测Bard△实测文心一言还有人紧跟着吐槽, ChatGPT在处理这些简单的单词任务就是很糟糕。比如玩此前曾爆火的文字游戏Wordle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从来没有做对过。诶?这到底是为啥?关键在于token之所以有这样的现象,关键在于token。token是文本中最常见的字符序列,而大模型都是用token来处理文本。它可以是整个单词,也可以是单词一个片段。大模型了解这些token之间的统计关系,并且擅长生成下一个token。因此在处理单词反转这个小任务时,它可能只是将每个token翻转过来,而不是字母。这点放在中文语境下体现就更为明显:一个词是一个token,也可能是一个字是一个token。针对开头的例子,有人尝试理解了下ChatGPT的推理过程。为了更直观的了解,OpenAI甚至还出了个GPT-3的Tokenizer。比如像lollipop这个词,GPT-3会将其理解成I、oll、ipop这三个部分。根据经验总结,也就诞生出这样一些不成文法则。1个token≈4个英文字符≈四分之三个词;100个token≈75个单词;1-2句话≈30个token;一段话≈100个token,1500个单词≈2048个token;单词如何划分还取决于语言。此前有人统计过,中文要用的token数是英文数量的1...
智能设备 2023-06-04 09:41:08 -
华为版ChatGPT要来了?产品主要面向ToB/G客户,产业链相关股望受益
①华为公司将发布一款直接对标ChatGPT的多模态千亿级大模型产品,名为“盘古Chat”。 ②华为盘古大模型的优势在于人才储备和算力自主可控,有望成为国内领先的大模型,其生态产业链标的有望迎来加速发展。 ③在B端的重型应用也有诸多大模型能够发挥的场景。 财联社6月3日讯,钛媒体近日从华为内部独家获悉,华为公司将发布一款直接对标ChatGPT的多模态千亿级大模型产品,名为“盘古Chat”。预计华为盘古Chat将于今年7月7日举行的华为云开发者大会 (HDC.Cloud 2023) 上对外发布以及内测,产品主要面向To B/G政企端客户。随着ChatGPT在全球范围内迅速爆红,AI大模型赛道的热潮从国外涌向国内,并随之急速升温。目前,阿里、腾讯、百度、三六零等巨头正加速大模型布局,华为的入局意味着在大模型领域,阿里、腾讯等巨头企业将迎来强劲对手。华为自2020年就已开始布局大模型,盘古大模型是由CV(计算机视觉)大模型、科学计算大模型、NLP(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语音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组成的系列,于2021年4月正式发布。目前,盘古大模型已经在100多个行业场景完成验证,包括能源、零售、金融、工业、医疗、环境、物流等等,从行业及场景两个维度能够管窥盘古大模型的应用情况:行业方面:CV大模型可应用于工业质检、物流仓库监控、时尚辅助设计等领域。NLP大模型可应用于智能文档搜索、智能ERP、小语种大模型等领域。科学计算大模型可应用于气象预报、海浪预测等领域。场景方面:盘古矿山大模型实现了综采场景的全景视频拼接等功能,保障安全生产;CV大模型实现了货车故障轨旁图像检测系统精度超过人类检测员;气象大模型实现了精度超过传统预报方式。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的核心定位是为各行各业进行赋能,分为三个层级:L0是类似于GPT3这样的基础通用大模型;L1是基础模型与行业数据结合进行混合训练后的行业大模型,已经发布了矿山、气象、药物、分子、电力、海浪、金融等行业的大模型;L2是把L1再具体下游业务场景进行部署后生成的部署模型,如金融OCR模型、电力巡检模型等。国金证券认为,盘古大模型具备极强的泛化能力、一个模型适用大量复杂行业场景。随着盘古大模型的开放,各行各业的开发者不必再“从零开始”,只需在云上找到所需要的模型,盘古大模型相当于各个行业AI通用的“轮子”,助力各行各业加速智能化转型。东吴证券认为华为盘古大模型的优势在于人才储备和算力自主可控,有望成为国内领先的大模型,其生态产业链标的有望迎来加速发展,东吴证券梳理的华为盘古大模型产业链相关个股如下: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前期市场在AI应用行情的演绎中更为重视高频的C端创作类应用,“盘古Chat”主要面向To B/G政企端客户可谓是“另辟蹊径”。中金公司认为在B端的重型应用也有诸多大模型能够发挥的场景:如在通用企业服务软件(ERP、PLM、MES等)通过集成AI模块有望实现交互模式变革,降低软件的应用门槛并提升使用效率。在垂类细分的工业领域,同样积累了大量未充分利用的数据,CV、NLP等AI技术的应用有望赋能工业场景,提升智能化水平并实现生产降本增效。B端的大模型落地场景同样丰富,中金公司建议持续关注通用企业服务赛道、垂直细分行业赛道以及其他工业场景方面的投资机会:通用企业服务赛道:推荐赛意信息(华为Meta ERP主要合作伙伴)、用友网络(企业服务大模型研发参与者),建议关注汉得信息(百度文心大模型合作伙伴);垂直细分行业赛道:煤炭行业智能化推荐北路智控、龙软科技,建议关注云鼎科技;流程行业智能化推荐中控技术(场景、格局、数据优势明显,期待产品与AI结合落地);其他工业场景中,中金推荐容知日新、东土科技,建议关注霍莱沃。 ...
手机互联 2023-06-04 09:03:41 -
工作被ChatGPT取代,他们改去遛狗和修空调
6月3日消息,随着ChatGPT等聊天机器人在各行各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许多职业正在面临被取代的风险。特别是那些从事策划营销和社交媒体内容创作的人。一些公司已经发现,即使文案质量略微下降,降低成本也是值得的。这些被取代的白领们不得不转而依靠替人遛狗、修理空调之类的零工来维持生计。以下是翻译内容当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于2022年11月面世时,25岁的文案写手奥利维亚·利普金(Olivia Lipkin)并没有太在意。然而,在她所在的科技初创公司的内部聊天群中,有关如何在工作中使用这种工具的文章开始流传。当时,利普金是公司唯一的写手。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利普金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少。经理们开始在聊天群里称呼她为“奥利维亚-ChatGPT”。今年4月,利普金在没有任何解释的情况下被解雇了。但她在经理发布的文章中找到了原因:使用ChatGPT比付钱给写手更便宜。"每当人们提到ChatGPT,我就感到不安和焦虑,害怕它会取代我,"利普金说:“如今,我有了确凿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我失去了工作,因为人工智能取代了我。”很多经济学家都预测,像ChatGPT这样的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取代许多工作岗位,从而引起一场类似工业革命的大规模“劳动力重组”。目前,聊天机器人等工具已经开始取代一些工人的工作岗位,尤其是那些从事策划营销和社交媒体内容创作的人,这些工具看起来能够创造出一些合理的替代方案。专家表示,即使是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也无法与人类的写作技能相媲美,因为它们缺乏个性化的风格,而且经常会给出错误、荒唐或带有偏见的答案。然而,对许多公司来说,以文案质量略微下降为代价,来换取成本降低是值得的。“我们现在正处于危机之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字劳动力副教授萨拉·罗伯茨(Sarah T. Roberts)说,“人工智能正在取代许多本应不受到自动化影响的工作。”为何ChatGPT会变得又快又好?人工智能在过去一年中的质量迅速提高,产生了可以流畅对话、写歌甚至编写计算机代码的聊天机器人。为了推广这项技术,许多硅谷公司正在将这些产品免费推向更多用户。几十年来,人工智能和算法一直是职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消费品公司、杂货店和仓储物流公司一直在使用预测算法和人工智能驱动的视觉系统,帮助他们制定业务决策、自动化某些机械任务和管理库存。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机器人一直在工厂中占据主导地位,许多办公任务也被软件所取代。但最近兴起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会掀起一股颠覆性的新浪潮。它使用复杂的算法,接受来自互联网上数以亿计的单词和图像训练,并可以生成文本、图像和音频。专家表示,这项技术能够大量生成看起来像真人撰写的答案,这使得高薪知识型工作者成为被取代的目标。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副教授伊桑·莫里克(Ethan Mollick)表示:“在之前的每一次自动化威胁中,自动化多是将艰苦、肮脏、重复性的工作自动化。而这一次,自动化威胁直接瞄准了收入最高、最具创造性的工作。这些工作往往需要接受更多教育的人才承担。”今年3月,美国投行高盛预测,全球18%的工作可能会被人工智能自动化,而律师等白领面临的风险将比建筑或维修等行业的工人更大。这份报告还称:“那些主要从事户外工作或体力劳动的职业,目前人工智能还无法完全实现自动化。”美国政府也已经敲响了警钟,白宫在去年1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人工智能有可能自动化‘非常规’任务,从而使大量新的劳动力面临潜在的失业威胁。”ChatGPT“幻觉”无法修复?但莫里克称,现在评估人工智能对劳动力的威胁还为时过早。他指出,文案、翻译和转录以及律师助理等工作面临的风险尤其大。因为这些工作的任务很容易交给聊天机器人完成。高级法律分析、创造性写作或艺术创作等可能不那么容易被取代,因为人类在这些领域的表现仍然优于人工智能。莫里克还说:“我们可以把人工智能看成高级实习生。有些工作主要是为了让新人入门某个行业,做点有用的事,它也是通往下一级的跳板。现在,这些工作正在遭受人工智能的威胁。”埃里克·费恩(Eric Fein)来自伊利诺伊州布鲁明代尔,经营自己的内容写作业务已有10年。他的业务范围从150字的浴垫描述到特殊网站文案,每小时收费60美元。他已经建立了稳定的业务,有10份合同需要履行,这占他年收入的一半,为妻儿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然而在今年3月份,费恩收到了最大客户发来的通知:由于采用了ChatGPT,将不再需要他的服务。费恩的其他九份合同也因同样的原因被接连取消,整个文案业务几乎一夜之间就消失了。费恩说:“这让我感觉筋疲力尽。”他请求这些客户重新考虑上述决定,并警告ChatGPT可能无法像他那样提供拥有创造力、技术精确度和原创性的内容。费恩表示,客户们理解这一点,但他们告诉他,使用ChatGPT比支付给他的报酬要少得多。令人欣慰的是,费恩随后被他的一个客户重新雇用,因为后者对ChatGPT的工作不满意。然而,这还不足以养活费恩及其家人,他们的积蓄仅够坚持六个多月的时间。现在,费恩决定从事一项人工智能无法胜任的工作,他已经报名参加了暖通空调技术员的培训课程。明年,他计划接受培训,成为一名水管工。他说:“这类培训可以帮助防患于未然!”人工智能是否会摧毁人类?许多企业曾尝试用聊天机器人代替员工,但都遭遇了惨败。比如,科技新闻网站CNET使用人工智能撰写文章,结果错误百出,编辑们花费更多时间来修正。一位律师使用ChatGPT撰写法律简报,却引用了许多虚构的案例。据报道,美国国家饮食失调协会解雇了帮助热线的员工,用聊天机器人代替他们。但聊天机器人提供的建议缺乏同情心,甚至有害,因此他们暂停了使用这项技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罗伯茨教授表示聊天机器人可能会造成代价高昂的错误,那些急于将ChatGPT引入运营的公司“玩过火了”。因为聊天机器人的原理是预测句子中最可能出现的单词,因此它会产生平庸的内容。这给公司带来了艰难的抉择::是要确保质量还是节约成本?“我们必须问自己:聊天机器人是否足够好?模仿是否够了?我们仅仅关心这些吗?”罗伯茨说。“我们要降低质量标准,为了什么?让公司所有者和股东分到更大的一块蛋糕吗?”广告文案撰写人利普金发现自己被ChatGPT替代之后,正在重新考虑是否继续从事办公室工作。她最初进入内容营销领域,是为了在追求创意写作的同时还能维持生计。但她发现这份工作让她感到疲惫不堪,难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写作。现在,她开始替人遛狗了。利普金说:“我要完全脱离职场休息一段时间。人们正在寻找最便宜的解决方案,但那不是真正的人,而是机器人。”(小小) ...
业界动态 2023-06-03 17:49:48 -
秒杀苹果Siri?曝有中国手机厂商将主动引入ChatGPT
【手机中国新闻】6月2日,手机中国注意到,根据相关数码博主透露的信息,中国手机厂商传音Infinix将主动引入OpenAI旗下的ChatGPT。传音手机据悉,目前,虽然OpenAI已经在苹果的应用商店上架了ChatGPT应用,但是在Android这边,相关的应用上架仍然需要一定时间的准备...
手机互联 2023-06-03 10:12:48 -
GPT-4变笨引爆舆论!文本代码质量都下降,OpenAI刚刚回应了质疑
梦晨 克雷西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大模型天花板GPT-4,它是不是……变笨了?先是少数用户提出质疑,随后大量网友表示自己也注意到了,还贴出不少证据。有人反馈,把GPT-4的3小时25条对话额度一口气用完了,都没解决自己的代码问题。无奈切换到GPT-3.5,反倒解决了。总结下大家的反馈,最主要的几种表现有:以前GPT-4能写对的代码,现在满是Bug回答问题的深度和分析变少了响应速度比以前快了这就引起不少人怀疑,OpenAI是不是为了节省成本,开始偷工减料?两个月前GPT-4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写作助手,几周前它开始变得平庸。我怀疑他们削减了算力或者把它变得没那么智能。这就不免让人想起微软新必应“出道即巅峰”,后来惨遭“前额叶切除手术”能力变差的事情……网友们相互交流自己的遭遇后,“几周之前开始变差”,成了大家的共识。一场舆论风暴同时在Hacker News、Reddit和Twitter等技术社区形成。这下官方也坐不住了。OpenAI开发者推广大使Logan Kilpatrick,出面回复了一位网友的质疑:API 不会在没有我们通知您的情况下更改。那里的模型处于静止状态。不放心的网友继续追问确认“就是说GPT-4自从3月14日发布以来都是静态的对吧?”,也得到了Logan的肯定回答。“我注意到对于某些提示词表现不一致,只是由于大模型本身的不稳定性吗?”,也得到了“Yes”的回复。但是截至目前,针对网页版GPT-4是否被降级过的两条追问都没有得到回答,并且Logan在这段时间有发布别的内容。那么事情究竟如何,不如自己上手测试一波。对于网友普遍提到GPT-4写代码水平变差,我们做了个简单实验。实测GPT-4“炼丹”本领下降了吗?3月底,我们曾实验过让GPT-4“炼丹”,用Python写一个多层感知机来实现异或门。△ShareGPT截图,界面稍有不同让GPT-4改用numpy不用框架后,第一次给出的结果不对。在修改两次代码后,运行得到了正确结果。第一次修改隐藏神经元数量,第二次把激活函数从sigmoid修改成tanh。6月2日,我们再次尝试让GPT-4完成这个任务,但换成了中文提示词。这回GPT-4第一次就没有使用框架,但给的代码仍然不对。后续只修改一次就得到正确结果,而且换成了力大砖飞的思路,直接增加训练epoch数和学习率。回答的文字部分质量也未观察到明显下降,但响应速度感觉确实有变快。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进行了这一个实验,且由于AI本身的随机性,也并不能否定网友的观察。最早4月19日就有人反馈我们在OpenAI官方Discord频道中搜索,发现从4月下旬开始,就不时有零星用户反馈GPT-4变差了。但这些反馈并未引发大范围讨论,也没有得到官方正式回应。5月31日,Hacker News和Twitter同天开始大量有网友讨论这个问题,成为整个事件的关键节点。HackerNews一位网友指出,在GPT-4的头像还是黑色的时候更强,现在紫色头像版在修改代码时会丢掉几行。在Twitter上较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HyperWrite(一款基于GPT API开发的写作工具)的CEO,Matt Shumer。但这条推文却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共鸣,OpenAI员工回复的推文也正是针对这条。不过这些回应并没让大家满意,反而讨论的范围越来越大。比如Reddit上一篇帖子提到,原来能回答代码问题的GPT-4,现在连哪些是代码哪些是问题都分不出来了。在其他网友的追问下,帖子作者对问题出现的过程进行了概述,还附上了和GPT的聊天记录。对于OpenAI声称模型从三月就没有改动过,公开层面确实没有相关记录。ChatGPT的更新日志中,分别在1月9日、1月30日、2月13日提到了对模型本身的更新,涉及改进事实准确性和数学能力等。但自从3月14日GPT-4发布之后就没提到模型更新了,只有网页APP功能调整和添加联网模式、插件模式、苹果APP等方面的变化。假设真如OpenAI所说,GPT-4模型本身的能力没有变化,那么这么多人都感觉它表现变差是怎么回事呢?很多人也给出了自己的猜想。第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心理作用。Keras创始人François Chollet就表示,不是GPT的表现变差,而是大家度过了最初的惊喜期,对它的期待变高了。Hacker News上也有网友持相同观点,并补充到人们的关注点发生了改变,对GPT失误的敏感度更高了。抛开人们心理感受的差异,也有人怀疑API版本和网页版本不一定一致,但没什么实据。还有一种猜测是在启用插件的情况下,插件的额外提示词对要解决的问题来说可能算一种污染。△WebPilot插件中的额外提示词这位网友就表示,在他看来GPT表现变差正是从插件功能开始公测之后开始的。也有人向OpenAI员工询问是否模型本身没变,但推理参数是否有变化?量子位也曾偶然“拷问”出ChatGPT在iOS上的系统提示词与网页版并不一致。如果在手机端开启一个对话,它会知道自己在通过手机与你交互。会把回答控制在一到两句话,除非需要长的推理。不会使用表情包,除非你明确要求他使用。△不一定成功,大概率拒绝回答那么如果在网页版继续一个在iOS版开启的对话而没意识到,就可能观察到GPT-4回答变简单了。总之,GPT-4自发布以来到底有没有变笨,目前还是个未解之谜。但有一点可以确定:3月14日起大家上手玩到的GPT-4,从一开始就不如论文里的。与人类对齐让AI能力下降微软研究院发表的150多页刷屏论文《AGI的火花:GPT-4早期实验》中明确:他们早在GPT-4开发未完成时就得到了测试资格,并进行了长期测试。后来针对论文中很多惊艳例子,网友都不能成功用公开版GPT-4复现。目前学术界有个观点是,后来的RLHF训练虽然让GPT-4更与人类对齐——也就更听从人类指示和符合人类价值观——但也让它自身的推理等能力变差。论文作者之一、微软科学家张弋在中文播客节目《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S7E11期中也提到:那个版本的模型,比现在外面大家都可以拿得到的GPT-4还要更强,强得非常非常多。举例来说,微软团队在论文中提到,他们每隔相同一段时间就让GPT-4使用LaTeX中的TikZ画一个独角兽来追踪GPT-4能力的变化。论文中展示的最后一个结果,画得已经相当完善。但论文一作Sebastien Bubeck后续在MIT发表演讲时透露了更多信息。后来当OpenAI开始关注安全问题的时候,后续版本在这个任务中变得越来越糟糕了。与人类对齐但并不降低AI自身能力上限的训练方法,也成了现在很多团队的研究方向,但还在起步阶段。除了专业研究团队之外,关心AI的网友们也在用自己的办法追踪着AI能力的变化。有人每天让GPT-4画一次独角兽,并在网站上公开记录。从4月12日开始,直到现在也还没看出来个独角兽的大致形态。当然网站作者表示,自己让GPT-4使用SVG格式画图,与论文中的TikZ格式不一样也有影响。并且4月画的与现在画的似乎只是一样差,也没看出来明显退步。最后来问问大家,你是GPT-4用户么?最近几周有感到GPT-4能力下降么?欢迎在评论区聊聊。Bubeck演讲:https://www...
智能设备 2023-06-03 10:09:46 -
日本:敞开训练AI不用管版权,LeCun:机器学习天堂
西风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大模型狂潮下,日本政府坐不住了。直接宣布:不会对训练AI所使用的数据实施版权保护。这也就意味着,训练AI可以使用任何数据。不管是非营利还是商业目的,不论是否是复制以外的行为,只要你能搞得到,你就可以用,甚至从非法网站获得的数据也可以用。连Yann LeCun看到消息后都发文表示:日本已经成为了机器学习的天堂。确实,不少日本学术界和商界人士那是敲锣打鼓。毕竟想要在全球大模型舞台上分得一杯羹,数据本就是一大关键要素。但这引起了动漫和艺术创作者的担忧。早在四个月前,日本参议院议员、职业漫画家赤松健在YouTube上发布了一个讲用AI进行图像生成的视频,就有提到过侵权问题,以及漫画师的担忧。在那时,就有日本画友认为:希望能开发出超越“Novel AI”的AI插图服务。当然,这个AI服务的训练数据集中不能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图片。但现在,对训练AI所使用的数据集的版权限制已放开。用无视版权的方式“弯道超车”其实,日本并不是第一次在版权保护上有所松懈。日本曾经因为过于严苛的版权保护,导致版权转让极为不便,需要遵循诸多条条框框,盗版问题也很严重。之后,日本在2019年修正了版权保护制度。即便如此,这次日本被爆在训练AI方面的大尺度政策,还是令人惊讶。Technomancers.ai报道称:似乎日本认为版权问题,尤其是与动漫和其它视觉媒体相关的版权问题,阻碍了该国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进展。作为回应,日本决定全力以赴,选择无版权的方式来保持竞争力。尽管日本目前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自1990年代以来,日本的经济增长一直缓慢。此时,若人工智能可以得到有效发展,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将日本的GDP提高50%或者更多。对于日本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前景。日本还试图把手伸向西方国家的数据库,这也是日本发展人工智能的关键。相较而言,日本的日语训练数据量明显少于西方可用的英语数据资源。日本拥有很受欢迎动漫等文化内容。在这点上,日本的立场似乎很明确:如果西方利用日本文化来训练AI,那么西方文化资源也应该可供日本训练AI。AI监管辩论还在继续TB级别的训练数据是维系大模型进化的一大核心要素。毕竟可用的高质量训练数据越多,AI 模型就越好。而关于大模型训练数据不透明等问题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热点。大模型的野蛮生长势必要带来人们对其安全合规的考量,侵权问题就是需要监管的问题之一。而此次日本这一举动也为监管辩论增添了转折。针对版权问题,美国版权局(USCO)在三月份也发布了新规。但并不是对版权进行保护,而是称:人工智能(AI)自动生成的作品不受版权法保护。因为,和人工参与创作的Photoshop作品不同,通过Midjourney、Stability AI、ChatGPT等平台生成的作品完全由AI自动完成,而且训练的数据是基于人类创作的作品,因此不受版权法保护。对此,你怎么看?参考链接:[1]https://technomancers...
智能设备 2023-06-03 10: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