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焦点访谈:电话一声响,你为什么会上当?

业界动态 2014-06-07 13:40:42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AS网站目录(www.adminso.com):焦点访谈:电话一声响,你为什么会上当? 猜猜我是谁?你中大奖了!你买的东西要给你退税;法院给你发了传票……这样的短信相信很多人都收到过。这些诈骗短信花样不断翻新,不断有人上当受骗

AS网站目录(www.adminso.com):焦点访谈电话声响,你为什么上当

猜猜我是谁?你中大奖了!你买的东西要给你退税;法院给你发了传票……

这样的短信相信很多人都收到过。这些诈骗短信花样不断翻新,不断有人上当受骗。电信诈骗如此高发,是不是因为这种诈骗方式成功率更高?骗子到底用了些什么招数让人上当?什么人更容易中招?

来看《焦点访谈》报道:

近年来,不少人都接到过骗子的电话,比如,“猜猜我是谁”、“你中大奖了”、“你买的东西要给你退税”、“法院给你发了传票”等等,花样不断翻新,不断有人上当受骗。不久前,在湖北武汉,又上演了这样的一幕,一位女士非要把自己的4万块钱汇给骗子,别人怎么劝都劝不住。

当记者赶到现场时,这名女士正坐在银行外的马路边,任凭民警苦口相劝,她却不为所动。银行工作人员介绍,这位女士上午8点半就来到银行,要求将自己存折内的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让工作人员把钱汇给一个异地银行的账号,这让银行的工作人员觉得不太对劲。

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都极力劝解这位女士不要汇款,但她却情绪激动、执意汇款。她拍桌子,砸椅子,在地上打滚,甚至还推打民警,无奈之下,民警只好把她带回派出所继续劝导。

其实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屡见不鲜,警方、银行、媒体等等都在反复提醒大家要提高警惕。可为什么还是不断有人上当受骗、甚至是执迷不悟呢?为此,记者找到了有关专家,从心理和认知的层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在公安大学侦查学院的“行为科学侦查应用实验室”,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实验,来观察人们在受骗上当时心理机制的变化。7位被测试者被要求带上监控仪器,进行一次真实的网购。但是,当正常的网购行为完成后,被测试者突然接到一个陌生来电:“我是389号人工客服,很抱歉通知你,这次转帐由于我们后台系统故障没有成功。”

实验人员模拟的是一个真实案例――骗子获取了受害人的部分信息,然后编造理由,哄骗对方登陆它们预先设置好的钓鱼网站,套取银行卡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实验以被测试者点击虚假网址作为上当受骗的指标。他们会点击虚假的网络地址吗?实验表明,7位受试者中共有5人输入了虚假的网址。

上当受骗者在接到电话后的生理指标显示,点击了虚假网址的被测试者在接到陌生电话时,均出现了心率加快,呼吸频率上升,包括瞳孔放大等等一系列反映,而没有点击虚假网址的人则相对平稳。

骗子谎言中总会有破绽和线索,但情绪的紧张和恐惧,会让我们对显而易见的破绽视而不见,听从骗子的蛊惑。平时,谁都不会把钱平白无故地给别人,可在电信诈骗案件中,受骗者为什么却会听信骗子支招,将钱财拱手奉上呢?研究人员准备了第二个实验。

两人一组的被测试者被带入实验观察室共同观看一段视频,要求是当他们不想再看视频时,按下键盘中的空格键,中止视频播放。

实验人员在被测试者中安插了一个助手,扮演“哄骗者”的角色。“哄骗”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发挥作用呢?

视频开始播放了。第一段是一个可能导致大多数人产生厌恶、恶心情绪的视频。通过监控画面可以看到,被测试者显然不想看了,手上出现了按键的动作,但是按照实验的设置,空格键突然失灵了,脸部表情采集系统数据显示,此时她的情绪波动很大。

因为空格键失灵,被测试者只好忍耐着继续看下去。下一段视频是极其血腥和残忍的内容。被测试者显然已经难以忍受,她不断地敲击空格键,可视频却无法停止。此时仪器显示,她的情绪已经非常激烈了。安插在她身旁的“哄骗者”开始行动,他循序渐进地提出建议,荒诞程度逐渐增加。当身边人提出把键盘放在地上时,这名被测试者表现出了明显的怀疑。但令人惊讶的是,她听从了这个建议。

在旁观者的眼中,被试者的行为非常奇怪。这样的情况只是个例吗?再看另一名被测试者。在强烈的情绪唤起状态下,她做出了和第一个被测试者几乎完全相同的举动。

骗子之所以屡屡得手,是有些骗术利用了我们心理上、情绪上的一些弱点。但是,像在节目开头看到的那样,骗子的伎俩已经被识破,但当事者却仍然执意要给骗子汇款,怎么劝都没用,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很多受骗者在汇款之前都和骗子进行了多个回合的沟通,有些沟通甚至进行了好几天。汇款,是他们反复权衡之后作出的决定。

听起来,改变行为或者改变态度,就在一念之间。可实际上,要想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改变态度、终止汇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在心理学家看来,被骗者此时的“固执己见”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实验,让我们在另一个生活场景下观察这种心理反应的发生过程。

在一间摄影棚里,摄影师正在为一名被测试者拍摄证件照。摄影师挑出了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的10张照片,请被测试者挑选并打分。最初,被测试者认为第四张和第十张照片都很棒,他给两张照片都打出了最高分5分。这和电信诈骗案件中被骗者最初模棱两可的态度有些相像。

随后,实验负责人告诉被测试者,他要挑选一张照片作为自己的证件照。在实验人员的指挥下,被测试者经历了对照片进行“两次打分、拷贝、存盘、再选择、再打分”的繁琐过程,在反复折腾之后,被测试者终于做出决定,选出了自己心目中最好的照片:第十张是5分,而第四张是4分。

此时,被测试者的态度变得非常坚定,他坚持自己的选择,甚至还指出了第四张照片的欠缺之处。工作人员告诉他,其实这两张是同一张照片。

研究人员提醒我们注意一个关键环节,那就是,反复权衡和选择的过程对被试者心理产生的作用。

多次试验的结果显示,人们在体力和心力付出得越多,最后的决心也就越坚定。当事人会认为这是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接下来,如果突然遭遇外界的否定,人们通常都会产生不舒服、不愉快的感觉,有些人甚至会做出非常激烈的行为,来捍卫自己的决定。

研究人员发现,做决定的过程中,人们在体力或心力上付出得越多,最后的决心也就越坚定。用简单的话来概括,那就是“因为选择,所以喜爱;因为相信,所以坚持”,在与电话里的骗子反复沟通,并最终做出了选择之后,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事人在被劝阻之后,情绪激动,固执己见。

进入这种状态的被骗者如何让他们冷静下来呢?专家表示:“像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改变需求的办法来处理。”

就在不久前,山东临沂一家银行网点就成功阻止了一位老人给骗子汇款15万元。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工作人员早已注意到老人汇款的行为不太对劲儿,可问了她几次,老人都不搭理。无奈之下,柜台工作人员想出了拖延的办法。他们假意帮老人解决问题,还把她接到休息室中等候。这些举动赢得了老人的信任,她终于和工作人员敞开心扉,说接到一个电话,对方是说她的银行卡有问题,让她把钱全部打入一个安全账户。银行马上举出很多类似案例,老人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对于那些情绪激烈,精神高度紧张的受害者来说,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说服者也非常重要。

人为什么会上当受骗?原因清楚了,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专家给了这样几条建议,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控制好情绪,无论听到什么样的消息,都要冷静,别冲动,先核实情况。另外,平时还得多接触社会,尤其是一些老人,有问题多和家人朋友商量。劝阻受骗者也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当然了,除了加强自我防范,还得严厉打击犯罪。打防结合,才会尽可能地让我们远离诈骗,免受伤害。

标签: 焦点访谈 电话 声响 为什么 上当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