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敞开训练AI不用管版权,LeCun:机器学习天堂
西风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大模型狂潮下,日本政府坐不住了。直接宣布:不会对训练AI所使用的数据实施版权保护。这也就意味着,训练AI可以使用任何数据。不管是非营利还是商业目的,不论是否是复制以外的行为,只要你能搞得到,你就可以用,甚至从非法网站获得的数据也可以用。连Yann LeCun看到消息后都发文表示:日本已经成为了机器学习的天堂。确实,不少日本学术界和商界人士那是敲锣打鼓。毕竟想要在全球大模型舞台上分得一杯羹,数据本就是一大关键要素。但这引起了动漫和艺术创作者的担忧。早在四个月前,日本参议院议员、职业漫画家赤松健在YouTube上发布了一个讲用AI进行图像生成的视频,就有提到过侵权问题,以及漫画师的担忧。在那时,就有日本画友认为:希望能开发出超越“Novel AI”的AI插图服务。当然,这个AI服务的训练数据集中不能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图片。但现在,对训练AI所使用的数据集的版权限制已放开。用无视版权的方式“弯道超车”其实,日本并不是第一次在版权保护上有所松懈。日本曾经因为过于严苛的版权保护,导致版权转让极为不便,需要遵循诸多条条框框,盗版问题也很严重。之后,日本在2019年修正了版权保护制度。即便如此,这次日本被爆在训练AI方面的大尺度政策,还是令人惊讶。Technomancers.ai报道称:似乎日本认为版权问题,尤其是与动漫和其它视觉媒体相关的版权问题,阻碍了该国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进展。作为回应,日本决定全力以赴,选择无版权的方式来保持竞争力。尽管日本目前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自1990年代以来,日本的经济增长一直缓慢。此时,若人工智能可以得到有效发展,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将日本的GDP提高50%或者更多。对于日本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前景。日本还试图把手伸向西方国家的数据库,这也是日本发展人工智能的关键。相较而言,日本的日语训练数据量明显少于西方可用的英语数据资源。日本拥有很受欢迎动漫等文化内容。在这点上,日本的立场似乎很明确:如果西方利用日本文化来训练AI,那么西方文化资源也应该可供日本训练AI。AI监管辩论还在继续TB级别的训练数据是维系大模型进化的一大核心要素。毕竟可用的高质量训练数据越多,AI 模型就越好。而关于大模型训练数据不透明等问题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热点。大模型的野蛮生长势必要带来人们对其安全合规的考量,侵权问题就是需要监管的问题之一。而此次日本这一举动也为监管辩论增添了转折。针对版权问题,美国版权局(USCO)在三月份也发布了新规。但并不是对版权进行保护,而是称:人工智能(AI)自动生成的作品不受版权法保护。因为,和人工参与创作的Photoshop作品不同,通过Midjourney、Stability AI、ChatGPT等平台生成的作品完全由AI自动完成,而且训练的数据是基于人类创作的作品,因此不受版权法保护。对此,你怎么看?参考链接:[1]https://technomancers...
智能设备 2023-06-03 10:08:55 -
微软继续加注!与初创公司CoreWeave签署AI算力协议
①微软已经与CoreWeave签署人工智能算力协议,价值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 ②CoreWeave写道,该公司提供的计算能力“比传统云提供商便宜80%”。 财联社6月2日讯(编辑 牛占林)对OpenAI的巨额投资,让微软在这场人工智能(AI)竞赛中捷足先登。与此同时,这家软件巨头还试图借助其他领域推动其人工智能业务的发展。美东时间周四,据知情人士透露,微软已经与初创公司CoreWeave签署人工智能算力协议,用于云计算基础设施,价值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CoreWeave周三宣布,已获得2亿美元融资。就在一个多月前,该公司获得了20亿美元的估值。CoreWeave周三宣布获得对冲基金Magnetar Capital的融资,是4月份2.21亿美元融资的延续。此外,英伟达在该公司之前的融资中投资了1亿美元。据悉,CoreWeave成立于2017年,最初是一家以太坊采矿企业,目前则专门提供基于图形处理单元(GPU)的云计算服务。CoreWeave旨在通过比超大规模企业更快的创新来主导人工智能技术,为蓬勃发展的行业提供支持。在人工智能热潮中,CoreWeave向这些人工智能公司出售算力,与微软Azure和亚马逊的AWS等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展开竞争。CoreWeave在其网站中写道,该公司提供的计算能力“比传统云提供商便宜80%”,使用了一种名为无限带宽(InfiniBand)的网络技术将计算机连接在一起,为人工智能工作构建不同的数据中心。此外,CoreWeave还提供更便宜的Nvidia A40 GPU,主要用于视觉计算,而A100则主要针对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和高性能计算。CoreWeave首席执行官Michael Intrator表示,公司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和人工智能工厂提供加速计算基础设施的战略,将有助于为每个行业带来最高性能、最节能的计算平台。知情人士表示,为了确保ChatGPT未来拥有足够的算力,微软今年早些时候便与CoreWeave签署了协议。除了资金外,OpenAI还依赖微软的Azure云来满足计算需求。英伟达首席财务官Colette Kress在上周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业绩的增长趋势主要由数据中心推动,反映出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型语言模型相关的需求急剧增长。Kress还提到了CoreWeave。3月份,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也提到了这家初创公司。CoreWeav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Brannin McBee指出,他的公司与英伟达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当前人工智能芯片稀缺的市场中,获得芯片供应至关重要,CoreWeave比许多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更早地使用了英伟达的H100芯片。 ...
智能设备 2023-06-02 11:23:39 -
曝骁龙8Gen310月底发布:小米14/RedmiK70稳了
快科技6月2日消息,博主数码闲聊站透露,高通骁龙8 Gen3提前至10月底发布,相关终端会在11月份陆续亮相。据悉,首批搭载高通骁龙8 Gen3的旗舰设备包括小米14系列、vivo X100系列、iQOO 12系列、Redmi K70系列、一加12、真我GT5等等...
手机互联 2023-06-02 10:32:51 -
奇富科技机器人团队语音论文入选INTERSPEECH2023
6月1日消息,近日,奇富科技机器人团队论文《Eden-TTS:一种简单高效的非自回归“端到端可微分”神经网络的语音合成架构》(Eden-TTS: A Simple and Efficient Parallel Text-to-speech Architecture with Collaborative Duration-alignment Learning)被全球语音与声学顶级会议INTERSPEECH 2023接收。据悉,INTERSPEECH是由国际语音通讯协会(International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ISCA)创办的语音信号处理领域顶级旗舰国际会议,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语音信号处理盛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并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奇富科技的论文研究成果为需要文本转语音的应用场景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提出了一种端到端可微的非自回归神经网络语音合成模型架构。基于文本音素时长与alignment的密切关系,论文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alignment学习方式:首先采用一种新的energy-modulated注意力机制得到guided alignment,然后利用guided alignment计算音素的时长信息,最后通过音素的时长信息构建monotonic alignment。本方法无需外部的alignment信息,无需引入额外的alignment损失函数。对业务提效而言,这种端到端可微的方法使得各个模块可以方便地替换为各种类型的神经网络模块,从而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稳定性。相比于主流的自回归模型,推理速度提升了10倍以上,能够满足实时语音合成的需求。根据进行的多人MOS评测,该方法的MOS分值达到了4.32分(满分为5分),合成语音的自然流畅程度接近于目前最优的自回归模型,显著优于同类型的非自回归模型。此外,与同类型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节约50%以上的训练时间,显著提升模型训练效率。奇富科技在对话机器人领域一直坚持投入、坚持自研。就在两个月前,奇富科技另一篇音频论文《基于多粒度Transformer的多模态情绪识别》(Multilevel Transformer for Multimodal Emotion Recognition)被第48届IEEE声学、语音与信号处理国际会议(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ICASSP 2023)接收。“我们很高兴在理解用户、优化表达方面取得了关键性的成果。随着奇富GPT对于公司各业务层的重构,我们已经极大提升了对于用户在文本上的理解能力,从语音到文本,再从文本回到语音,更好的识别是为了更好的表达和输出,我们将持续投入,用前沿技术重塑用户体验。”奇富科技首席算法科学家费浩峻表示。(一橙) ...
业界动态 2023-06-01 12:40:34 -
小米14Plus曝光:骁龙8Gen3+2.5D大直屏,续航迎来重大升级
作为小米旗下的旗舰手机代表作,小米13系列凭借着出色的外观设计、强劲的硬件堆料和优秀的影像体验,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关注。在小米13系列三款机型中,小米13作为唯一的小尺寸直屏机型,收获了不错的市场口碑,但也有不少大屏爱好者认为小米13没有大尺寸直屏机型颇为可惜。如今,最新的爆料带来了小米14系列的产品信息,全新的小米14 Plus得到曝光,这款新机将带来2.5D大直屏以及超强续航体验,该消息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根据最新的爆料显示,小米14系列有望带来4款新机,分别是小米14、小米14 Plus、小米14 Pro、小米14 Ultra,该系列新品将于今年10-11月期间发布,顶配Ultra机型将在明年3-4月发布。 在小米14系列曝光的4款新机中,小米14 Plus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从命名可以看出这款新机的定位是小米14的加大版本,颇有一种对标iPhone 14和iPhone 14Plus的意味,如果消息属实,那么对于正在嫌弃小米13尺寸小的用户来说,这款小米14 Plus将很值得期待。 据悉,小米14 Plus将采用全新的2...
手机互联 2023-06-01 00:48:20 -
骁龙8Gen3、天玑9300规格曝光,明年手机性能表现令人期待
去年11月中旬的2022骁龙峰会中,高通技术公司推出了第二代骁龙8。现在,搭载了这颗芯片的手机产品已经开始大量上市。与此同时,MediaTek的天玑9200也在去年11月发布亮相。就此来看,今年的旗舰芯片更新也有望在接近的时间范围内到来。现在,时间已经来到了2023年年中,如果高通和MediaTek在今年11月左右进行旗舰芯片发布的话,那么现在相应的产品应该已经正在研发推进的过程中了。相关的爆料信息也正在越来越多。近日,博主@数码闲聊站 的一份爆料中提到,“天玑9300:台积电N4P工艺,CPU 4*X4+4*A720,GPU Immortalis-G720;骁龙8 Gen3:台积电N4P工艺,CPU 1*X4+5*A720+2*A520,GPU Adreno 750”。按照爆料中提到的说法,全新的天玑9300将采用4+4架构,配备 4 个 Cortex-X4 超大核 + 4 个 Cortex-A720 大核,并结合Immortalis-G720 GPU。事实上,在此前的官方剧透中,MediaTek也曾提到过天玑9300的细节信息。据悉,MediaTek近日的一份官方消息中显示,“MediaTek 下一代天玑旗舰芯将采用 Arm 最新的 Cortex-X4 与 Cortex-A720 CPU IP,以及 Arm Immortalis-G720 GPU,将通过突破性的架构设计与技术创新,为移动终端提供令人惊叹的性能和能效,开启移动新体验!”官方预热视频中提到,Arm 最新发布的 Cortex-X4 与 Cortex-A720 CPU IP为下一代天玑旗舰移动芯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一代天玑旗舰移动芯片将能够轻松满足多任务处理、重载多线程应用和游戏的需求,为用户带来更快速、更流畅的多任务操作体验以及出色的续航表现。在游戏方面,Arm最新发布的GPU Immortalis-G720能在更高的游戏帧率下实现更流畅的光线追踪体验。同时带来能效的大幅提升,以确保移动终端能在长时间的游戏过程中保持低温运行。基于Arm 创新的新一代CPU和GPU技术,MediaTek已经打造出了下一代天玑旗舰移动芯片,预计将于今年年底与用户见面。另外,来自同一位博主的另一份最新爆料显示,“天玑9300补充说明一点,4+4没什么问题,只是目前样片调度还是1+3+4,1个高频超大核X4+3个中频超大核X4m+4个低频大核A720。跑分高于骁龙8G3,能耗待定。”除了全新的天玑9300,爆料中也提到了新一代骁龙旗舰芯片的信息。按照其中提到的说法,今年的骁龙8 Gen3将基于台积电N4P工艺打造,采用1+5+2架构,拥有1颗Cortex X4超大核、5颗Cortex A720大核、2颗Cortex A520小核,同时配备 Adreno 750 GPU。作为参考,第二代骁龙8基于 4 纳米工艺制造,采用1+2+2+3 架构,拥有1个主频3.2GHz的超大核、4个主频的2...
手机互联 2023-06-01 00:48:07 -
Mac用户请尽快升级:微软发现苹果macOS漏洞,可绕过系统防护
IT之家 5 月 31 日消息,微软今天发布博文,表示在 macOS 系统中发现了名为“Migraine”的漏洞,目前已经向苹果公司发出提醒 。微软在博文中表示,拥有 root 级别权限的攻击者利用该漏洞,可以“自动绕过”系统完整性保护(System Integrity Protection,简称 SIP),执行任意操作。微软在博文中概述了攻击者利用 SIP 漏洞的攻击方式,并详细介绍了发现过程、利用方法以及带来的负面影响。该漏洞的另一个特性是支持远程操作,意味着攻击者可以配合其它漏洞带来更大的破坏力。微软表示仅仅通过修复 Migration Assistant 无法有效遏制攻击者利用该漏洞,攻击者可以使用 AppleScript,利用特制的 Time Machine 备份文件运行漏洞。苹果在 5 月 18 日发布的 mmacOS Ventura 13.4 更新中已经修复了上述漏洞,因此推荐用户尽快升级。IT之家在此附上微软关于该漏洞的详细介绍链接,感兴趣的用户可以点击阅读。 ...
智能设备 2023-05-31 10:53:55 -
小米14系列备案:标配骁龙8Gen3
快科技5月31日消息,博主数码闲聊站透露,小米14系列已经备案,型号是23127PN0CC、23116PN5BC,新品将于11月份登场,标配高通骁龙8 Gen3移动平台。据悉,高通骁龙8 Gen3采用台积电N4P工艺制程,CPU部分由1颗超大核、5颗大核和2颗小核组成,其中超大核是Cortex X4,CPU主频高达3.7GHz。相较过去的X3,Cortex X4效能峰值提升了15%,在同效能前提下其功耗比X3低40%。论占用面积,X4仅仅比X3大了约10%,同时它也支持最大2M的L2快取内存。另外,Cortex X4另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新架构只有AArch64位,AArch32已经被放弃,意味着此后的Arm将转向纯64位架构。除了搭载高通骁龙8 Gen3,这次小米14系列仍然同时会推出标准版和Pro版两款机型,新品将在高通骁龙8 Gen3发布之后正式官宣。 ...
手机互联 2023-05-31 10:03:17 -
摩托罗拉MotoGStylus5G(2023)发布,搭载骁龙6Gen1芯片
IT之家 5 月 31 日消息,摩托罗拉推出了其第三代 Moto G Stylus 5G 手机,是首批采用高通骁龙 6 Gen 1 芯片组的设备之一。该设备保留了位于充电端口旁边的标志性手写笔,但不支持三星 Galaxy S23 Ultra 的 S Pen 那样的蓝牙或压感功能。Moto G Stylus 5G (2023) 采用 6.6 英寸 FHD + 分辨率的 IPS LCD 屏幕,刷新率为 120Hz。屏幕上有一个小小的孔洞,用于放置 1600 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今年的 Moto G Stylus 在后面增加了一颗 5000 万像素的主摄像头(f / 1...
手机互联 2023-05-31 07:54:45 -
小米14御用神U?高通骁龙8Gen3曝光:配备1颗X4超大核
据数码闲聊站透露,高通即将推出最新款移动处理器骁龙8 Gen3。该处理器采用1+5+2架构设计,在比骁龙8 Gen2多了一颗大核的同时,少了一颗小核,并且超大核升级为Cortex X4。Cortex X4的功耗比X3低40%,面积仅比X3大了约10%。此外,骁龙8 Gen3超大核频率最高可达3.7GHz,GPU升级至Adreno 750。工艺制程升级至N4P,性能较N4提升6%,而且改善芯片的生产周期。搭载骁龙8 Gen3的终端预计在今年年底陆续上市,小米14将成为首批搭载该处理器的机型之一。 ...
手机互联 2023-05-31 07:54:31 -
刷新率高达165Hz!摩托罗拉正式发布MotoEdge+
近日,摩托罗拉在美国市场推出了一款新的机型——Moto Edge + 2023款,这款手机的亮点在于其搭载了一块儿6.67英寸的AMOLED屏幕,分辨率为1080x2400,支持自适应165Hz刷新率、HDR10 + 和杜比视界技术。165Hz刷新率的屏幕在目前手机市场上并不多见,大多数旗舰机型还是采用120Hz刷新率的屏幕。设计方面,该机正面采用居中打孔设计,并且使用了曲面屏幕,边框控制很优秀,正面观感不错;背面采用左上方形三摄模块,机身正中间是摩托罗拉的LOGO。性能方面,Moto Edge+ 2023款搭载了来自高通的骁龙8 Gen 2处理器,并配备了8GB的运行内存,提供256GB和512GB的存储空间。高通骁龙8 Gen 2这颗芯片大家一定不陌生,它采用4纳米工艺制造,拥有1+4+3八核架构的CPU,最高主频达到3...
手机互联 2023-05-30 11:44:09 -
可装RTX4090显卡,酷冷至尊展示紧凑型机箱NCore100Max
IT之家 5 月 30 日消息,酷冷至尊(Cooler Master)在 Computex 2023 大展上,展示了一款适配英伟达旗舰 RTX 4090 显卡的紧凑型机箱-NCore 100 Max。NCore 100 Max 机箱高度为 481mm,宽度为 212mm、厚度在 155 至 172mm 之间。该机箱内部有足够的空间容纳长度达 357 毫米的 GeForce RTX 4090,允许安装厚度为三槽位、四槽位的显卡。NCore 100 Max 机箱内部使用 Mini-ITX 主板,没有透明背板和 RGB 灯效,不过有带灰尘过滤器的穿孔铝墙。NCore 100 Max 机箱预装 850WV SFX Gold ATX 3.0 电源和一个用于 2...
智能设备 2023-05-30 10: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