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命召唤20:现代战争3》B测试玩:近打喷子远打狙
除了“谁还在买给他爱”之外,“COD为啥能卖这么好”也是个未解之谜。似乎只要是这游戏还叫《使命召唤》,动视就能赚的盆满钵满,要是后边再加个“现代战争”,卖个几十亿美金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广阔的受众面又有金字招牌的加持,给予了动视足够的底气,在前作刚刚发售一年后便推陈出新,还大胆地让IW组将“现代战争”这杆大旗交给了小锤组,完全不怕玩家们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因此,我们今天玩到的《现代战争3》和去年的《现代战争2》有很大不同。加快节奏自从这游戏放出第一段实机演示开始,国内有关质疑的声音就不绝于耳,定价公布之后有关言论更是甚嚣尘上。许多玩家都表示“动视将‘大型DLC’单独拿出来卖,还卖四五百这么贵,属于是想钱想疯了”。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对。从风格和玩法上来讲,这次的《现代战争3》和去年的《现代战争2》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题材相同,剧情也承袭了此前的设定,就连地图也都是老现代战争的复刻,说的好听一些也能叫回味经典,但实际游玩起来的新鲜感确实要打个折扣。从实际游玩过程中来看,复刻过后的贫民窟、炼油厂、高楼等地图改变并不大,行进路线、点位枪位等没有太多变化,平民窟还是主打巷战近战,炼油厂还是中距离对枪,安全屋还是狙击大战……并没有因为几个掩体、几处门窗或是几栋建筑的位置改变,而呈现出有别于老现代战争的感觉。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设计上来说,这些地图并没有什么问题,每一张主题都很鲜明,能够通过作战环境的改变而为玩家带来交火乐趣。但站在老玩家的角度来讲,当小锤组选择用大批量翻新的老地图来填充多人玩法时,就注定了它新鲜感会比前作要差上一些——毕竟,冷饭总归没有新菜香。不过,要硬说他是上一代的“大型DLC”,那倒也不至于。毕竟之前IW组为了让游戏显得更加“战术”而大幅削弱了角色的机动性,使得整个游戏的游玩节奏变慢,也变得很不使命召唤,尽管此举限制了许多上蹿下跳的PRO哥为非作歹,也让作为一名《战地》玩家的我能在稍加熟悉后大杀四方,可IW组的决策并不足以影响到所有工作室,因此这次小锤组毅然选择了回归传统,将滑铲取消等增强机动性的操作重新给了玩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角色机动性的强或弱不能用来评判游戏的好坏,不过操作手感上的差异却是实打实的,至少从前作过渡到本作需要一定时间习惯,从这点来说两部作品之间的差异确实明显。当然,这次的小锤组也并非没在降低门槛这一目的上下功夫,最显而易见的便是将总体的TTK加长。就目前测试服的情况来看,诸如CZ805、ACR等一系列使用5.56子弹的小口径突击步枪TTK都长的过分,即便是使用中间型威力弹的XM5、全威力弹的SCAR-H等战斗步枪,也因为射速的原因显得并不暴力。乍一听,这一举措似乎是为了新手玩家着想,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根本不能使“见面死”的情况彻底消失,几年前的DICE也干过同样的蠢事儿。这通操作下来使得那些容错率高、TTK相对更短的连喷和冲锋枪大行其道,结果就是要么拉开距离打狙或阴人,要么就选择加入秒人俱乐部,这种“近打喷子远打狙”的平衡实在是让人有点恶心,硬玩突击步枪就大概率被锤的一头包。不过测试版毕竟是测试版,既没有放出全部的武器供玩家游玩,又不排除从善如流(非贬义)的小锤会在TTK上动刀。如若在正式版中能加入类似于前作AK-103、AUG那样TTK更短的自动武器,我相信游戏的对局会比现在更健康一些,但就目前来看某把连喷已有成为新一代“KV莫洛”的潜质了。所以,这次的《现代战争3》虽然没有那么“新”,但对于习惯了前一作的老玩家而言势必要再来一次削足适履,如果你喜欢传统COD的那种快节奏对局而非战术感,那本作应该不会辜负你的期待。向前探索除了节奏上的变化外,小锤组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将这个武器和战术细节已在业内登峰造极了的游戏系列,继续往前推进了一定距离。这其中最显而易见的,便是增加了战术瞄准功能,也就是在据枪状态下侧枪进行概略射击,这使得玩家在近距离交火时能以“绝对快,相对准”的方式来面对敌人,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交战体验。另一方面,这代COD还汲取了“地球online”现版本的特色玩法,将便宜却高效的自制炸弹无人机作为战术装备加入到了游戏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算是与时俱进,使得游戏所展现的单兵冲突更加真实。除此之外,小锤这次还对连杀奖励和特长等系统进行了添新与调整,侦察型无畏装甲、防空导弹系统等新玩意儿带来了不少新乐趣,而将特长改为带有属性的战术背心、战术装备、战术手套和军靴的设计,也足以让我这种军迷激动不已,更何况从这些装备设计上还能看出丹娜、百利威、赫利肯等知名军品品牌的痕迹。很显然,这些改动一方面是为了让游戏更具真实感,另一方面也是让本作和前两部《现代战争》呈现出不同的感觉,使它更像是一款新游戏,而不是玩家们口中所说的“大型DLC”。先不论这些改变能为游戏带来多少新鲜感,至少在目前这个同质化较为严重的FPS市场中,小锤组能在《使命召唤》自己的这条赛道上发掘出一些新东西,总归是件好事儿,希望这些内容能在未来发光发热,为玩家们带来更多乐趣吧。结语就本次测试来看,《使命召唤20:现代战争3》并非是一款彻彻底底的革新之作,但小锤组却在这一题材下融入了自己的风格与创意,至于最终呈现出的结果如何?小锤组能否维持住自己那还算不错的口碑?还得留待正式版与各位玩家一同揭晓答案了。 ...
游戏资讯 2023-10-19 02:25:53 -
《全面战争:法老》评测:历史终结
历史延续“全面战争”系列已经在奇幻赛道上狂奔了太久,以至于大家一度忘记了创意组合的发迹作是一款日本战国游戏。本次,《全面战争:法老》作为历史路线作品的回归,既让系列粉丝感到一丝欣慰,却又展示了整个系列正逐渐摆脱历史扮演感的设计倾向...
游戏资讯 2023-10-19 02:21:43 -
美国SEC正式起诉币安创始人赵长鹏,赵长鹏称这是对整个行业的攻击
界面新闻记者 | 司马林威美国的加密货币监管风暴还在持续。6月5日,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官方消息,SEC正式以违反美国联邦证券法的指控起诉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和币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赵长鹏。SEC的主席Gary Gensler确认了这一事实,并在社交媒体发言称:“通过13项指控,我们指控赵长鹏和币安实体参与了广泛的欺骗、利益冲突、不披露和蓄意逃避法律监管。”根据诉讼,SEC认为币安、币安美国和赵长鹏以BNB代币和与币安挂钩的BUSD稳定币的形式向公众提供未注册证券,同时还指控币安的质押服务违反了证券法。BAM Trading(币安美国的运营公司)和币安本身也面临类似的指控,包括未能注册为清算机构、未能注册为经纪人以及未能注册为交易所。此外,SEC还指控币安允许混合客户资金,赵长鹏“秘密”控制币安美国,赵长鹏夸大了币安美国的交易量。该诉讼显然准备已久,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了长达136页的详细投诉概述了币安涉嫌的行为与失败的竞争对手FTX的相似之处。投诉中包括币安美国前高级管理人员的证词,其中包括两位前首席执行官,以及币安的一些内部通讯记录。在该消息最早在社交媒体上爆出时,币安创始人赵长鹏进行了初步回应:“我们的团队都在待命,确保系统稳定,包括取款和存款。我们会在看到投诉后作出回应。”他在一则推文下评论称:“这是对整个行业的攻击”。界面新闻已就该消息联系币安官方,截至发稿前暂无回应。SEC对币安的指控引爆了加密市场。消息爆出后,全球市值最大的加密货币比特币价格24小时跌幅5.67%,跌破26000美元关口。加密货币股票Coinbase等也迎来下跌,在诉讼消息首次传出后,股价较周五收盘下跌近12%,随后收窄至近10%。另据加密数据分析数据商Nansen显示,在诉讼消息公布后的一个小时内,币安记录的取款额比存款额多出2...
区块链 2023-06-06 08:25:33 -
电影明星忧虑AI威胁:别人用我的脸和声音做片子怎么办
6月2日消息,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不断普及,一些人开始利用这种技术制作虚假电影和预告片,这让相关角色的演员们感到十分担忧。因此,在人工智能在电影行业广泛应用之前,他们希望能够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业界动态 2023-06-02 17:08:20 -
苹果iPhone将于7月26日关闭“我的照片流”,推荐使用iCloud
苹果公司宣布将于2023年7月26日关闭“我的照片流”服务,这是一项允许用户在多个苹果设备之间共享照片的服务。这项服务的优点是可以自动将用户拍摄的照片同步到所有的设备上,用户可以随时在不同的设备上查看和分享这些照片...
手机互联 2023-05-29 11:08:32 -
英伟达AI智能体接入GPT-4,完胜AutoGPT!自主写代码独霸我的世界,无需人类插手
新智元报道编辑:Aeneas 好困【新智元导读】给游戏行业来点GPT-4式震撼?这个叫Voyager的智能体不仅可以根据游戏的反馈自主训练,而且还能自行写代码推动游戏任务。继斯坦福的25人小镇后,AI智能体又出爆款新作了。最近,英伟达首席科学家Jim Fan等人把GPT-4整进了「我的世界」(Minecraft)——提出了一个全新的AI智能体Voyager。Voyager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仅性能完胜AutoGPT,而且还可以在游戏中进行全场景的终身学习!比起之前的SOTA,Voyager获得的物品多出了3.3倍,旅行距离变长了2...
智能设备 2023-05-27 16:03:18 -
GPT-4玩《我的世界》15倍速攀科技,不看画面全靠代码操作
克雷西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把GPT-4放进一个虚拟世界会怎么样?比如《我的世界》。英伟达开发最新方法Voyager,在游戏中点亮科技树的速度是此前方法的15.3倍,同时获得的独特物品是此前的3...
智能设备 2023-05-27 16:02:52 -
福特CEO:比亚迪等中国汽车制造商是我们最大竞争对手
5月26日消息,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周四表示,该公司在电动汽车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美国领头羊特斯拉或跨城竞争对手通用汽车,而是中国汽车制造商。法利在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举行的可持续发展金融峰会上说,像“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支持的比亚迪这样的中国公司,在电动汽车方面领先于美国大型汽车制造商和初创公司,特别是在电池化学和其他新兴技术方面。法利表示:“我们认为中国汽车制造商才是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而不是通用或丰田。”他把比亚迪作为中国汽车制造商成功开发和销售电动汽车的典范,首先是在中国,现在正进军欧洲市场。当被问及哪家公司在电动汽车方面做得最好时,法利说:“我喜欢比亚迪。这家公司是完全垂直整合的,积极进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市场预测服务专业调查公司LMC Automotive的数据显示,比亚迪在中国的销量从2015年的44.5万辆增长到去年的近200万辆,使其成为中国销量前五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法利的评论与许多行业专家和投资者一致,他们都看好比亚迪以及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的未来增长前景。Storebrand Asset Management投资组合经理菲利普·里普曼(Philip Ripman)上周表示:“无论是从电动汽车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电池生产的角度来看,比亚迪都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里普曼管理着价值10亿美元的Storebrand Global Solutions可持续发展基金,他强调了比亚迪在更便宜的钠离子电池技术方面取得的发展,这项技术可能会取代锂电池。他指出,这些技术可能会被用在比亚迪价格更实惠的电动汽车上,并有助于提高该公司的利润率。法利也指出,与美国目前的锂离子电池行业标准相比,比亚迪的电池更具优势。今年早些时候,福特宣布与宁德时代展开新的合作,斥资35亿美元在密歇根州建造新工厂,生产更便宜的电池。这座工厂将生产新的磷酸铁锂电池,而不是福特目前使用的价格更高的锂镍钴锰电池。福特公司预计,新工厂将于2026年投入运营,雇佣约2500名员工。法利赞扬了比亚迪在推进这项技术进步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他说:“比亚迪现在的规模比特斯拉大得多,他们开发了LFP技术,这是一种更好的电池。” (小小) ...
业界动态 2023-05-26 08:17:10 -
AI最令人担心的地方是什么?这是微软CEO的回答
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周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他对人工智能的担忧,以及人工智能对就业、教育的影响。纳德拉表示,人工智能最让他害怕的地方是,整个社会必须团结起来,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该技术的机会并减轻其危险。“我们绝对想要这项技术的好处,我们也希望减轻意想不到的后果。所需要的领导力和所有各方的齐心协力具有挑战性,但这必须完成。”纳德拉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迅速发生,但人仍然是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说我有什么感觉的话,那就是,它正在快速前进,朝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前进。人类处于循环之中,而不是处于循环之外。这是一种设计选择。”纳德拉表示,每当出现一种新的颠覆性技术时,就业市场就会出现真正的替代。但他认为,人工智能也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我的意思是,可以有十亿个开发人员。事实上,世界需要十亿个开发人员。因此,这实际上是一种民主化工具,可以更轻松地获取新技术和新知识,从而更容易提升学习曲线。”对于如何影响就业市场,纳德拉与ChatGPT之父、OpenAI的掌门人Sam Altman看法类似。Altman认为,AI可能导致一些失业,但会创造更多新工作。他对AI未来改变就业的前景整体感到乐观,同时指出需要AI行业和政府合作。纳德拉补充说,更容易获得知识,也会影响教育。孩子们最终可以接触到“人工智能导师”,导师可以分解信息,并消除学习恐惧。他说,批判性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将是人类去做的,但有机会利用新工具。当前,不少科技公司高管和风险资本家将ChatGPT的推出比做iPhone时刻。纳德拉也回顾了乔布斯的名言,他说,“乔布斯有一句非常棒的台词,就是计算机就像大脑的自行车。我们现在有了升级版,我们有了一台大脑的蒸汽机。”自OpenAI公司旗下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火爆以来,立法者、思想领袖和开发人员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规范新兴的生成式AI技术。周二,Altman首次在国会作证时,呼吁国会对AI系统采取安全标准。他认为,政府可以将发放牌照和测试的要求结合起来,监管开发AI模型的公司。伴随着ChatGPT等AI产品的火爆,人们对于AI的谨慎和抵制情绪有所增长。今年3月,OpenAI曾经的的联合创始人和天使投资人之一马斯克签署了一份公开信,呼吁暂缓GPT-4以上的大模型研发,并完善AI领域的安全机制。他近日再次表示,OpenAI现在已经被微软控制了,而且不够重视AI研发的安全性。与此同时,认为AI技术将具有颠覆性和改变游戏规则的想法也很盛行。比尔盖茨在今年2月份时表示,人工智能“将改变我们的世界”。马斯克本人也于4月份注册了一家名为X.AI的公司,打算直接和OpenAI竞争。华尔街也高度看好AI的未来,多位大佬力挺AI发展。近日,在英伟达、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等AI概念科技股的提振下,纳指100不断创下数个月新高。 ...
智能设备 2023-05-18 10:53:25 -
马斯克:特斯拉所有招聘必须经过我的批准
5月16日消息,当地时间周一,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表示,公司不会招聘新员工,包括外包工,除非经过他的批准。据报道,马斯克要求特斯拉高管每周向他发送招聘人员的清单,并提醒他们在提交申请之前要“好好考虑”...
业界动态 2023-05-16 07:16:19 -
维基百科:ChatGPTorNot?这是一个问题
维基百科胜在知识结构清晰,ChatGPT 长于具体问题,双方未必不可调和。作者 | Moonshot编辑| 靖宇22年前,2001年初,维基百科 Wikipedia 横空出世,在其后的互联网时代,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但在刚开始,人们对维基「人人可编辑」的组织形式产生过质疑。甚至有电视主持人讽刺其为「wikiality」,即如果在维基百科上编造条目,只要有足够多的人同意,它就会成为现实。后来,随着《自然》(Nature)杂志的调查研究,发现维基百科准确度接近大英百科全书,Google 开始把维基百科放到搜索结果的首项,维基社区和内容贡献者也持续壮大,维基百科用了很多年时间终于取得了公众的信任。诞生之初遭到质疑,越来越多人参与去完善,而后平反收到大众认可,继而成为日常的工具,这一过程,仅诞生半年的 ChatGPT 正在经历,不仅于此,它还成为了维基百科的挑战者。不久前,维基媒体基金会召开2023-2024年度计划的电话会议,会议中提及了35次 AI,讨论的主题也是围绕 ChatGPT 带来的挑战。但维基百科所担心的挑战,并不是被 ChatGPT 取代。而是更深刻地考验:未来的维基百科,会由 ChatGPT 来撰写吗?01维基百科的内容哪里来的?要想知道 ChatGPT 能否撰写维基百科,得先知道维基百科目前内容来源于哪里。维基百科主要是由来自互联网上的志愿者共同合作编写而成,任何使用网络进入维基百科的用户都可以编写和修改里面的文章。它是互联网上一个极大的自由内容、公开编辑、多语言的网络百科全书协作计划。截至2021年初,所有语种的维基百科条目数量达5500万条,如何确保内容上的准确,全靠维基社群志愿者们的筛查。在 ChatGPT 出现前,维基百科已经长期在用 AI 去减少一些人力成本。应用最多的就是把现有条目直接机器翻译,再由人工编辑校对。2016年时,资深科学家 Aaron Halfaker 开发了一套开源机器学习算法,可以自动识别维基百科里那些恶意破坏条目和编辑假消息的行为;2020年,MIT 的研究人员也为维基百科推出过基于 AI 的修改功能,可以精确定位维基百科句子中的特定信息,并自动替换为类似于人类编辑的语言。Wikipedia 关于 ChatGPT 的页面|Wikipedia以及如维基社群所述,人工智能非常擅长总结把一篇很长的技术类条目,总结成儿童都能理解的版本,让 AI 去生成儿童版的维基百科效果很好。翻译、检查、概括简化已有内容,维基百科一直以来对 AI 的应用仅限于此,直到大型语言模型 ChatGPT 的出现。目前仍以文字方式交互为主的 ChatGPT,除了回答用户直接的提问以外,还可以用于甚为复杂的语言工作,包括自动生成文本、自动问答、自动摘要等等。ChatGPT 可以写出相似真人的文章,并在许多知识领域给出详细和清晰的回答。哪怕 ChatGPT 生成内容的事实准确度还需要人工去二次查阅,但这时维基百科面临的问题已经很明显了:志愿者能否用 ChatGPT 来撰写维基百科条目?02能不能和想不想纽约市维基媒体分会的老维基人 Richard Knipel 就用 ChatGPT 在维基百科上起草了一个名为「艺术作品标题」的新条目,Knipel 表示,ChatGPT 给出的版本一般但语法正确,定义了艺术作品标题的概念,给出了从古至今的例子。他在草稿基础上只做了轻微修改。但另一位编辑在条目上标注,将会进行大量修改并完善。如今,我们再点进这一条目,会发现它增加了大量内容和理论索引,还梳理出了目录,给出了图片案例。像 Knipel 这样的维基人认为,ChatGPT 可以作为生成维基百科条目草稿、骨架的工具,在此基础上,人工再验证内容,编辑和充实条目。但另一派维基人则认为,在维基百科条目的创作里 ChatGPT 应该完全被禁用。一位维基百科编辑就表示「我们应该强烈呼吁不使用 AI 工具来生成条目草稿,即使这些条目随后会被人工审阅。ChatGPT 太擅长引入那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的谎言。」ChatGPT 起草,人工简单编辑的版本|Wikipedia人工大量干预后产生的版本|Wikipedia但另一派也反驳这种说法,就像 Knipel 认为,修改并丰富不完善的信息,这就是维基百科在实践中一直运作的方式。ChatGPT 将继续存在并飞速发展,利用它同时强调人工干预的必要性怎么就不行呢?把 ChatGPT 上来就视作洪水猛兽实在有些偏颇。但在想不想之前,我们先看看能不能。ChatGPT 还够不够格直接编写维基百科呢?3月30日时,维基百科创始人 Jimmy Wales 在接受 Evening Standard 采访时讨论了这个议题。Wales 认为,让 ChatGPT 能独立写一个完整的维基条目,目前还有一段距离,但距离多远就难说了。「业内把这种情况称为 hallucinating(幻觉)——我称之为编瞎话。」(One of the issues with the existing ChatGPT is what they call in the field 『hallucinating』—I call it lying.)「ChatGPT 有一种凭空捏造的倾向,这对维基百科来说真的不太行。」Wales 在采访里说道。实践中也是如此,你在维基百科上搜一个词,维基百科可能会反馈「该条目不存在」,但你问 ChatGPT,它可能会给你生成一段没由头的假消息。ChatGPT 会「说瞎话」,这种事已经不新鲜了。但 ChatGPT 诞生仅半年,它的自我迭代能力已经令人咋舌,让 ChatGPT「句句吐真言」,似乎只是时间问题,那维基百科现在担忧的是什么呢?03人力有限,算力「无限」维基百科团队并没有那么担心内容到底来源于人类还是 AI,它担心的是内容质量是否过关。在维基媒体基金会在电话会议总结报告里,「挑战」被放到了开篇,其中最大比重的部分,也是维基百科团队最大的担忧在于:维基百科涌入大量 AI 生成的内容,把真正高质量的、正确的信息给淹没了。「Wiki 项目有大量高质量的、可靠的,结构化的、分类好的内容。这就是我们带给世界的价值。最让我害怕的不是人们使用 GPT 之类的大语言模型来获取知识,而是需要巡查的 AI 生成的内容会爆炸式增长。」对高质量内容来说,创作比消费的时间成本高很多,就像一篇较为完整的维基条目,需要许多人参与撰写,花许多时间,走过很多流程后完成,对读者来说几分钟就阅读完了。像维基百科这种平台,为了保证内容质量,还需要专业人士核查一条条目中每个信息、数据、引用是否来源准确,筛查和编辑的成本同样很高。因此 AI 生成内容越多,人工核查的时间也更长。而且哪怕 ChatGPT 给出了正确的结论,但它并不会直接给出结论的论据来源何处,人工还需要再找到论据。到最后,修正可能比撰写耗时更长。Wikipedia 的条目下会有很多延展阅读链接|Wikipedia目前维基百科志愿者们已经发现了许多 ChatGPT 自动生成内容上的问题。比如 ChatGPT 很容易太笼统地概括定义,导致表意不明。还有 ChatGPT 遣词造句过于肯定,不够匹配维基百科想呈现的客观中性的文字风格。最重要的是信源难以查询,维基百科的可信度和扩展阅读性,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条目底下丰富的信息参考来源,但 ChatGPT 不会主动提供参考,甚至会凭空捏造。担任了20年维基百科志愿编辑的 Andrew Lih 在用 ChatGPT 起草新条目时就发现,ChatGPT 概述定义做得很不错,但它所提供的消息来源于《福布斯》、《卫报》、《今日心理学》,但 Lih 仔细查阅后发现,这些信源文章并不存在,甚至 ChatGPT 给出的 URL 都是自动生成找不到页面的假链接。综上,维基百科团队直接表示,AI 生成内容的速度和效率,可能会超出项目的运行能力。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维基百科团队会担心的点,比如如今的维基百科贡献者里,使用英语的白人男性依旧是主体,维基内容已带有语言和内容偏见,ChatGPT 靠吸纳互联网信息为养料的 AI 机器,生成出的内容会进一步放大偏见。Wikipedia 联合创始人 Jimmy Wales 在接受 Standard 采访时谈及 AI 参与撰写维基的问题|Standard...
智能设备 2023-05-14 11:22:09 -
Snapchat“我的AI”聊天机器人太烦人,大量用户给应用一星差评
IT之家4月25日消息,Snapchat的新功能“我的AI”引发了用户的强烈不满,导致该应用在AppStore上的评分大幅下降。这项功能是一个基于OpenAI的ChatGPT技术的AI聊天机器人,可以与用户进行对话,回答各种问题,提供建议和推荐...
智能设备 2023-04-25 10: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