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沪港通抢筹图谱:QFII抢单金融股 私募押宝小蓝筹

互联网 2014-07-31 05:29:43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本报记者 李昕 北京报道沪港通搭台,蓝筹唱主角。海内外机构投资者聚焦蓝筹股,就连一向低调的QFII也开始积极抢筹

本报记者 李昕 北京报道

港通搭台,蓝筹唱主角。

海内外机构投资者聚焦蓝筹股,就连一向低调的QFII也开始积极抢筹

“7月23日至24期间,QFII抢着让券商下单买银行和券商股,新增的量非常多,国际业务部抱怨到股市收盘都还没有完成交易。”一位曾在券商从事交易员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QFII申请额度后,买卖A股需要委托券商国际业务部下单执行交易。

另外一位接近某券商国际业务部人士证实,上一周有几天出现QFII抢着下单的情况。

“QFII委托一笔交易时规定一个价格区间,但因为集中委托交易的QFII单子很多,有些股票涨得比较急,这使一向低调的QFII也抢着提前下单。”前述接近某上市券商国际业务部人士解释。

除了QFII出现大笔委托交易外,RQFII额度告急亦向外界透露海外资金涌向A股市场。

数据显示,RQFII ETF龙头产品南方A50ETF自7月以来规模新增9.42亿个单位,相当于净流入资金约70亿元。而6月净流入资金额仅约30亿元。基于外资的踊跃申购,截至7月28日,这只基金的RQFII额度使用率已达96.14%,濒临用尽。

当QFII打响第一枪后,国内机构也将关注目标由创业板转移到了主板的蓝筹股,布局沪港通主题的相关概念股。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不同机构挑选股票的偏好有所不同,以公募、保险为代表的正规军偏爱金融消费等大盘蓝筹股,而私募则更喜欢弹性大的偏小市值品种。

正规军偏好金融消费

伴随着沪港通提速,各机构均将目光集中在这一主题投资上。

“QFII最喜欢买银行、券商、保险这一类金融股,估值低、业绩稳定增长。”前述接近券商国际业务部的人士透露。

申银万国高级策略分析师谢伟玉介绍,QFII持仓结构中,金融地产占比超过40%。而这一波行情中其增持的股票也以金融地产为主,理由是这类股票较H股有比较大的折价率。

与QFII类似,国内一些偏成长型的大规模基金以及保险机构均增加了金融股的配置。

“基金组合中金融股的配置很低,这一次银行股突然暴涨,就顺势增加了10%以上的配置。”一位大型公募基金经理介绍,他挑选的均是AH中的大盘蓝筹股,如中信证券(600030.SH)、中国人寿(601628.SH)、中国平安(601318.SH)以及招商银行(600036.SH)等。

除此之外,有些机构是按折价率和政策预期相结合的思路来配置,选择股价弹性更大的品种。

“沪港通预期下,估值差异较大的A股股价有望实现估值回归。目前A/H估值偏低估的是银行、保险、地产,而地产有政策放松的刺激因素,股价向上空间会更大。”招商证券一位投资经理说。

但也有些机构则是从折价率的角度来挑选标的。在他们看来,沪港两市互通互连以后,会让A+H股向同股同价靠近,这意味着低估值的A股会有估值回归机会。

“以7月8日收盘后的股价算,A股较H股的折价率超过20%的股票有10只,拿一部分资金买这类股票就行。”深圳一位混合型基金经理介绍,折价率排前三的股票分别是海螺水泥(600585.SH)、宁沪高速(600377.SH)、中国铁建(601186.SH),折价率分别达41%、34%、24%。

不过,也有一些偏成长型的基金经理不喜欢银行、地产这种强周期的品种,他们将持仓的目标确定为消费股,如伊利股份(600887.SH)、青岛海尔(600690.SH)。

此外,还有一些机构是采取撒网配置的思路,据中投证券资管部一位投资经理透露,他们挖掘沪港通主题的思路是资金重点配置上证50的成份股。

私募抢筹高弹性个股

与QFII,公募关注传统AH股的大盘股不同,私募布局沪港通选择的是更有弹性、市值较小的标的。

“沪港通开放,外围资金入场买A股,肯定买便宜的蓝筹股,而不会买估值高的小市值个股。”龙腾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吴险峰透露,近期其持仓结构正由小市值成长股向蓝筹股转移,其中关注的标的集中在券商、稀土、保险等。

“半个月前,我们就布局了小银行、小金属和地产股。”深圳一位管理着近10亿资金规模的私募基金老总李林(化名)透露,他们配置的是驰宏锌锗(600497.SH)、贵研柏业(600459.SH)、格力地产(600185.SH)等。

而银行股中,李林布局的也并不是有A、H标的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大市值股票,而是选了一批小市值的银行股,例如华夏银行(600015.SH)、兴业银行(601166.SH)等。

“沪港通将资金的注意力引到蓝筹股。但现在还是炒预期概念,市场不会严格按照沪港通概念股来投资。”李林强调,私募选标的更喜欢股性比较“活”的小市值标的。

上海一位管理着二十亿资金规模的私募老总选择的标的则是五矿稀土(000831.SZ)、国金证券(600109.SH)和格力地产(600185.SH)等。

在其看来,券商推荐的沪港通概念股多为大盘蓝筹,如工商银行(601398.SH)等,盘子大,弹性小,并不符合私募选股偏好。

与公募不同的是,上海和深圳的私募基金很多是同时管理港股和A股的账户。他们不仅在A股买入偏小市值的股票,在港股同样布局了相关主题概念股。

其中,一个代表性案例是7月7日公布沪港通系统测试信息后,一位私募在港交所买入申银万国(00218.HK),彼时的价格只有3港元。7月30日,其收盘价已经达到4.48港元,不到一个月的涨幅达到49%。

“沪港通开了以后,沪港两市的交易都会更加活跃,券商是直接受益者。”这位私募基金老总称,在港股市场上,申银万国市值小,股价弹性大,只要有行业利好消息,一天涨幅就能达到20%。例如7月28日这一天的涨幅就达17%。

标签: 港通 抢筹 图谱 QFII 抢单 金融股 私募 押宝 蓝筹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