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汽车厂商这样看待CarPlay:它才刚刚起步

业界动态 2014-03-28 13:46:14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AS网站目录 雷建平 3月6日报道最近一段时间,车载系统市场热闹起来。苹果日前推出旨在为iPhone驾驶者提供更安全、智能“CarPlay”车载服务,希望iPhone能成驾驶员车载电子系统的中心舞台

汽车厂商看CarPlay:不会任由谷歌和苹果摆布

AS网站目录 雷建平 3月6日报道

最近一段时间,车载系统市场热闹起来。苹果日前推出旨在为iPhone驾驶者提供更安全、智能“CarPlay”车载服务,希望iPhone能成驾驶员车载电子系统的中心舞台。

这一系统在即将开幕的日内瓦车展上同外界正式界面,并将拥有包括语音通话、导航、音乐播放和通过语音或者触控方式接入信息服务的功能。

消息指出,CarPlay可利用汽车的原车显示界面运行,或用户也可以通过长按方向盘上的语音控制按钮的方式来激活Siri,这也将大大增加驾驶途中的安全系数。

谷歌(微博)Android系统也正在向车载系统市场延伸,在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背景下,互联网企业需寻新的移动互联网增长点,汽车无疑是最有价值、最大的个人移动终端。

这使得双方在车载系统市场大战一触即发。最典型的例子是,苹果CarPlay仍将实行封闭政策,全球十分流行的谷歌地图,将难以进驻。苹果地图可能成为唯一的地图产品。

这场在车载系统市场的战争必将影响深远。作为车载系统市场的主人,汽车厂商又如何看这场“战争”呢?AS网站目录采访了上汽一位资深工程师,对方谈及了对此事的看法。

上汽工程师指出,当前谷歌和苹果没有正面交锋,谈不上“大战”。因为汽车厂商完全可以用谷歌的Android系统来做一款车载终端,也能支持苹果的CarPlay。

上述人士指出,谷歌有无人驾驶项目,相对可能更懂车。长远看,苹果应该会购买一个车厂真正做iCar冲击汽车行业。车厂本身也会争取更多控制权,不会任由谷歌和苹果摆布。

以下是AS网站目录对话汽车厂商工程师实录:

AS网站目录:当前谷歌和苹果都在抢占车载系统市场,为何2014年车载系统市场如此热闹?汽车企业如何看科技企业谷歌、苹果进入?科技会如何改变车载系统领域?

汽车工程师:车载系统市场不是到今年才一下子“热闹”起来,之前这个市场一直挺受关注。

像谷歌和苹果这样量级业界巨头选择进入一个市场一定是基于多种方面综合考量。首先作为商业公司,他们一定不是来做慈善的,所以利益驱动必然存在,只不过至少短期来看,可能不是直接通过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来获取直接利益。更多的还是间接的一些利益。

譬如打造企业形象:科技领军者,重视用户(尤其是驾驶者)人身安全,产品体验及生态系统覆盖“车载”这个特定生活场景、促进生态圈内其他产品或服务销售……

至于为什么谷歌和苹果在比较接近时间点先后做一些信息发布,诸多因素都可能造成这种看似的巧合。其实本质很简单,这就是彼此竞争的结果——所有参与者都不甘人后,你有我有全都有。尤其是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必须寻找新的移动互联网增长点,而汽车无疑是最有价值、最大的个人移动终端。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谷歌和苹果在车载系统上的定位,或者说切入方式很不同。

谷歌1月份CES展上官方与欧州的奥迪、北美的通用、日本的本田、韩国的现代等成立OAA,并与这些车厂合作在2014年底或2015年初发布车载Android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车载智能终端。

众所周知,谷歌在无人驾驶方面的投入已持续很多年,从这个意义上也很难说是现在才进入车载。苹果则是iOS设备的图像输出至车载终端,至于车载终端本身是否智能是否可以触控并不重要。当然,苹果一贯以来的封闭性决定它不会授权给其他硬件制造商来直接集成iOS在他们的产品里,也不会自己生产iOS的智能车载终端给车厂配套。

由于车厂本身也会争取更多控制权,不会任由谷歌和苹果摆布。他们的参与对汽车业其他企业来说,更多还是意味着合作和机遇,而不单单是竞争。

AS网站目录:有消息称法拉利、梅赛德斯-奔驰和沃尔沃这三家厂商的旗下车型将先搭载Carplay服务,包括宝马、福特、通用、本田、现代、捷豹、路虎、三菱、标志、雪铁龙、斯巴鲁、丰田和尼桑在内厂商旗下车型也将在陆续搭载这一功能。汽车企业长久以来也有自己的车载系统,这有一个主导权之争。汽车企业是否愿意向苹果拱手让出车载控制权吗?

汽车工程师:车厂支持iOS设备更多功能在车上使用,不代表将控制权交给苹果,如最先发布支持Carplay的Volvo,Carplay只是其Sensus Connect系统主界面下的一个应用专区中的应用而已。因为个性化和差异化是车厂在市场中竞争必然需求,汽车市场的高度碎片化来源于汽车的个性化,千篇一律的装配、功能和体验无法得到车厂认可。

因此,CarPlay从定位上更适合作为一个让iOS设备在车载环境下的使用更加便利的车载终端产品的子功能,而不是完全替代车载终端的功能。

在安卓手机甚至早期的塞班手机上,其实早就有与其类似的一个技术,叫做Mirrorlink,今年第三季度上汽一款新车就将支持通过Mirrorlink与安卓、WP和黑莓系统互联互通。

怎样让智能手机在车载的环境下更加安全使用,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便利而不是麻烦,这其实是一个在业界已经讨论探索了许多年的问题。只是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度已经达到几乎人人拥有,尤其是汽车用户可能已经是人人拥有,才特别体现出其中的价值。

上汽和合作伙伴上海博泰悦臻也对此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对与此相关的一些技术,比如MHL、Miracast、DLNA等,进行了一些积累,并将在今年和明年新车型上陆续推出。

AS网站目录:更早之前,谷歌联合汽车厂商成立“开放汽车联盟”,运作模式类似当年的安卓。但是该联盟的主要汽车厂商包括奥迪、通用汽车、本田等,当时并未提到有奔驰公司。汽车厂商如何看谷歌和苹果的大战?

汽车工程师:我们应当注意到,有些车厂是既开发支持CarPlay(没有这个正式名称之前的称呼是叫iOS in the car)的车载终端,同时也加入谷歌发起的“开放汽车联盟”。

这里面最最根本原因在于谷歌和苹果并没有正面交锋,所以谈不上“大战”。汽车厂商完全可以用谷歌的Android系统来做一款车载终端,同时也能支持苹果的CarPlay,包括Siri Eyes Free这些功能。从技术上讲这完全不矛盾。

仔细梳理一下这个问题,谷歌的切入点是车载终端嵌入式系统,苹果切入点是把iOS设备画面接入车载终端从而让用户有iOS体验。可以说,苹果当初讲iOS in the car,可能是故意留了歧义。现在看CarPlay,可以认识到苹果说的不是iOS embedded in the car,而是iOS experience in the car。

而对苹果这种画面投射方式,车厂不会贸然开放权限让苹果的iOS设备来直接对车身系统进行控制,更别提单单用iPhone来实现无人驾驶这些谷歌在玩的东西。

总结目前的这个状态就是,所谓的“大战”还不存在,谷歌和苹果基本上各玩各的,而谷歌由于有无人驾驶项目,相对可能更懂车。长远看,按苹果封闭系统和极致体验的个性,应该会购买一个车厂真正做iCar来冲击汽车行业。

是不是可以说他们两个在车载领域根本没有竞争?也不是。Android车载终端上会集成一些应用和服务,iOS设备上也可以安装一些应用和取得一些服务,这些应用和服务可能存在功能上的重叠,从而造成些许竞争。但是如果是车厂授权的前装Android车载终端,其集成的应用通常会是最适合车载使用的,其提供的服务也能够跟车厂直接挂钩。

从技术层面看,CarPlay理论上也能做到这些,但是由于车厂在主导权以及个性化差异化方面的诉求,还是决定了其地位应当是一个子功能。比如开车人最常用到的FM广播功能,CarPlay就无法直接提供,即便是支持Siri语音控制,实际的信号接收和播放仍然需要车载终端来实现。

关于支持CarPlay的车载终端产品的开发,就目前为止的一些信息,可以说其技术难度并不高。这里的主要问题在于的苹果强势地位,很多事情必须得到其授权才能做。

虽然用其他一些变通的技术手段也可以实现较为类似的功能,但不能叫做“CarPlay”。用这个名字就需要苹果的授权。

AS网站目录:在刚过去的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有关车载通信和与娱乐系统的“智能汽车”成展会热点,安卓和iOS纷纷跑马圈地。而在智能汽车生态领域,相关争夺也已经开始。据美国彭博社报道,福特汽车公司的车载系统,将放弃微软,转而投奔黑莓。这是否意味着汽车企业在车载方面并无忠诚度?

汽车工程师:操作系统对车载终端的意义,举个不一定完全恰当的例子,类似汽车平台的重要性,更换操作系统等于全部推倒重来,投入巨大。

福特放弃微软转用黑莓,业界分析很多,背后的故事各种各样。我们的理解当年福特选择微软就是看重其生态环境,Windows当年不管是PC还是手机都是第一大操作系统,但同样这个理由也是今天福特不得不放弃微软的根本原因,微软这两年陷在PC和手机操作系统Win8改进中,看不到与苹果和谷歌抗衡迹象,而其车载操作系统已来不及升级和维护。

AS网站目录:今年的中国汽车市场,80和90后消费者的比例相加将达41%左右;而到2015年,这群消费者的比例相加将达到58%左右,成为市场绝对主流。随着80后、90后新兴消费群体崛起,汽车消费年轻化、个性化的趋势更加明显,赢得年轻消费者,就赢得未来。我们看到一些汽车厂商也在研发自己的车载系统,且比较好,如何看与谷歌、苹果的关系?

汽车工程师:是的,年轻消费者对新技术新应用接受能力更强,他们相对老一代消费者,更加习惯使用智能手机,因此会对车载终端的智能化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最近谷歌组建“开放汽车联盟”这件事的确炒得挺热。而上汽其实很淡定。为什么?因为其实我们已经研发了5年。5年在电子产品开发里是什么概念?即便是更新换代较慢的车载电子,也已经更新2代产品。

尽管我们多年来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成本来提升这个系统的稳定性以更好地满足车载环境下的要求,这个操作系统的确是我们重要基础之一。我们期望谷歌正式参与可以在今后相对减少我们在Android系统稳定性方面的担心,从而减轻相应一些工作量。

关于苹果,我们既有的产品中也有iPod Control,支持播放iOS设备或iPod上的音频和视频文件。我们认为通过车载终端对CarPlay提供支持不是技术问题,上汽也已与苹果展开合作。

AS网站目录:2014年车载系统这一款会有哪几个比较大关注方向?各大汽车企业会怎么做?最近奔驰的招聘启事称,公司将进行“谷歌投射模式”(Google ProjectedMode)的开发,即将车内某部安卓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的功能,“投射”到车内的控制面板显示屏、按钮、扬声器和触摸屏上。如何看奔驰这种行为?

汽车工程师:驾驶辅助(半自动驾驶)和自动驾驶可能是今后长期的关注热点。

车载系统方面,4G、北斗等都是必然的前进方向,欧洲E-Call的强制实施越来越近了,相信中国在这方面也会迅速跟上。

奔驰的行为很正常,他们招聘的人员,可能还是负责管理供应商的研发团队进行相关开发工作——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公司和团队去做。

关于移动设备的图像投射,前面讲到CarPlay最多是个子功能,那么即便换成是Android的手机或平板,还是作为子功能的定位,这个不会变。从另外一个纬度来分析,投射本身的必要性都存在疑问。

如果真的追求“高大上”,就应该直接通过车载终端提供完整的应用和服务;如果真的希望节省成本,移动设备搞个支架放在那里也能用,况且现在手机屏幕越来越大。

如果希望在车载环境下使用手机上的一些个性化数据,比如导航到手机里收藏的兴趣点或是听手机里下载的音乐,也可以有除了投射之外的其他技术解决方案。

标签: 汽车 厂商 这样 看待 CarPlay 刚刚 起步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