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荣耀3C vs 红米 深度对比评测(多图+视频)

业界动态 2014-03-13 07:43:11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AS网站目录(www.adminso.com):荣耀3C vs 红米 深度对比评测(多图+视频) 2013年7月,红米以799元的价格发布,凭借其不错的综合配置以及较低的售价,一举打破国产千元机市场乱战纷争的现状,同年12月,华为在京发布全新荣耀手机品牌,并以799元的价格推出荣耀3C,此举明显是针对红米发起的挑战信号,那么红米,荣耀3C到底谁才是千元机的标杆呢?我们一起评测见分晓! 基本参数: 红米 荣耀3C 视频评测: 硬件外观: 两款手机包装都采用了简约风格,除了LOGO和基本信息,无太多修饰。 由于是千元机,开箱过程自然也没有什么惊喜,手机、电板、数据线、充电器、保卡说明书,标准的5件套,如果非要鸡蛋里挑骨头,我只能说荣耀3C的充电器比红米的更有质感

AS网站目录(www.adminso.com):荣耀3C vs 红米 深度对比评测多图+视频

2013年7月,红米以799元的价格发布,凭借其不错的综合配置以及较低的售价,一举打破国产千元机市场乱战纷争的现状,同年12月,华为在京发布全新荣耀手机品牌,并以799元的价格推出荣耀3C,此举明显是针对红米发起的挑战信号,那么红米,荣耀3C到底谁才是千元机的标杆呢?我们一起评测见分晓!

基本参数:

红米

荣耀3C

视频评测:

硬件外观:

两款手机包装都采用了简约风格,除了LOGO和基本信息,无太多修饰。

由于是千元机,开箱过程自然也没有什么惊喜,手机、电板、数据线、充电器、保卡说明书,标准的5件套,如果非要鸡蛋里挑骨头,我只能说荣耀3C的充电器比红米的更有质感。

两台手机外观设计上基本相同,第一感觉就是采用OGS全贴合技术的3C在熄屏状态下,要比红米来的大气些。

背面圆边方形的摄像头,刚好呼应了两款手机整体棱角分明造型。

底部是USB接口和麦克风,

电源键及音量键都位于机身右侧,利于单手操作。

虽然3C的5寸屏要比红米4.7更大,但得益于更窄的屏幕边框,以及更薄的机身(3C 9.2mm,红米9.9mm)实际拿在手中3C的宽度相比红米区别不大。

红米的外壳采用了类金属的磨砂材质加上重量要比3C多出18g,拿在手中红米会感觉更加沉稳,当然也会有人觉得3C更轻盈长时间操作不累手

由于3C的屏占比要比红米更高,因此在感官上3C会更漂亮大气,而红米的磨砂机身材质,握感会略胜3C一筹,总之两款手机在工业设计、人体工学上都没什么太大问题,当然也没什么亮点,应该属于同一阶层。

处理器配置方面,3C和红米都搭载了联发科的4核CPU,咋眼一看都是四核,只是红米的主频略高,但实则不然,随着移动处理器的不断发展,各大厂商的CPU型号可谓是越来越多,而各种加强版、低功耗版、双核、四核甚至八核一时间让人觉得眼花缭乱,云里雾里。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聊聊这两颗CPU到底是什么情况?

参数上来看6582除主频了比6589T低了0.2GHz外,二级缓存同样也缩小了一半,我们知道,同一架构的处理器,二级缓存在性能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GPU图形处理器部分也被换成了Mail-400,单从性能上看明显不如SGX544来的强劲,但是MT6582集成了2颗Mail-400图形芯片并对其主频进行了提升(默认395),到底谁强就不好说了。

我们再来横向对比下联发科最新的几款处理器,同样是基于台积电28nm工艺制造,6582并没有使用与6592一样的HPM技术,而是采用了和6589T一样的LP技术,OK,说到这里很多同学可能又会问,那么什么是HPM,什么又是LP技术呢?

这里我们简单给大家介绍下:

台积电的28nm工艺制程,根据不同需求,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HP,HPM,HPL,LP, HP是high performance的缩写代表高效能,HPM是High Performance Mobile的缩写,代表移动高效能,HPL是high performance Low Power的缩写,代表高效能低功耗,LP则是Low Power的缩写,代表低功耗,从规格数据上来说HPM代表了台积电28nm工艺的最水准,相对于的LP,HPM拥有更好的电气性能,可以在同等功耗下实现更高的主频从而升性能。

因此根据同代产品同同工艺的标准,6582不会是6589T的继任者,而根据其阉割的二级缓存与采用HPM工艺的6588相等,我们猜测6582应该是联发从6589T转型到6588的半代产品,不会是联发科未来主流级别的处理器。

从测试结果来看,还是有点出人意料的,3C的总分反而要比红米更高,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再来仔细看下得分详情,在CPU的测试中红米凭借更高的频率和更大的二级缓存强于3C九个百分点,内存运算部分3C反超红米10个点,在图形处理器部分,3C更是凭借高频板的双核mali 400超越红米15%,其他部分都在同一水平线,因此3C的综合性能会高出红米4%左右。总结两款手机的硬件性能,我们只能说都半斤八两,在总性能相差不到5%的情况下,无论是日常应用还是游戏体验,谁也不能说,能真正超越对方,只能打一个平手。

屏幕相机:

屏幕是智能设备和用户交互的入口,因此智能手机屏幕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用户的感官体验,而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吃饭看电影逛街都免不了剪刀手,到此一游,摄像头也便成了智能手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因此我们把这两块进行详细的评测。屏幕规格方面,两款手机都采用了720P的分辨率和IPS显示技术,相较于红米,3C除了在尺寸上要大0.3英寸外,最大的区别还在于,3C的屏幕采用了LTPS制造工艺和OGS全贴合技术。

OGS全名One Glass Solution,相比红米的GFF贴合技术,OGS通过整合保护玻璃层和触控层将原先的4层架构缩减到了2层,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更能使显示的画面清晰通透。

而关于LTPS大家可能听起来觉得挺玄乎,但其实它不是什么特别新兴的技术,早在1997年的时候,东芝就已经开始投产LTPS液晶面板了,从专业的角度来说,LTPS工艺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电子迁移率要比普通的TFT高出100倍,因此它可以将外围的驱动电路同时制作在玻璃基板上,说的通俗点就是:采用LTPS工艺的液晶面板可以更轻,更薄,更省电。

OK,说了这么多,既然3C的屏幕在技术上要比红米的先进,那么实际效果又如何呢,我们通过测试一起来揭晓。

首先我们来对比一下三原色:左边荣耀3C右边红米

主观感受上,红米色彩还原能力更准些,特别是绿色的,3C的绿色更偏向于黄色,而色域表现,也是红米更好。

再来看实际样张:左边荣耀3C右边红米

图中3C的荷花叶明显有偏黄的现象,而水中的茎叶红米层次感更好,

再来看这组,树叶上的水滴,3C还是有些偏黄,而红米则表现更自然,

总之在屏幕色彩表现上,红米略胜3C一筹,而这个结果似乎再一次出乎大家的意料了,不是说3C的屏幕技术更好吗?为什么实际色彩表现却不如红米呢?那么两者的屏幕差异到底体现在哪里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由于两款手机都采用了IPS显示技术,理论上他们在屏幕可视角度上都有着不错的表现,我们分别从侧面和正面进行拍摄对比,大家可以看到,实际测试中,3C的斜角可视角度表现稍好于红米,正面可视角度差距不大。

左边荣耀3C,右边红米

而当我们把灯打开时,两款手机屏幕最大的区别就体现出来了,由于红米的屏幕采用了GFF贴合技术,触控层与显示屏之间有大约0.2mm的间隙,这就导致其在强光下会有严重的折射、散射以及反光现象。正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那样,对比3C,红米无论哪个角度下都显得灰蒙蒙一片,十分不讨好眼球。

OK,到这里我们的屏幕测试篇也有了答案,作为两款799元的手机,在屏幕技术都做了一定的妥协,红米在屏幕色彩表现力、对比度等参数上小胜,但在屏幕制造工艺上完败,因此3C凭借更大的屏幕尺寸以及更先进的贴合技术在总体表现上会好于红米。

摄像头方面,红米和3C都采用了800W像素,规格参数上相差不大,红米光圈2.2,3C光圈2.0,均为背照式感光元件。

我们知道,手机摄像头受制于传感器及镜片大小,在硬件层面上同价位的手机规格上不会有太大区别,而拍摄照片效果的好坏更多取决于软件算法的优化,比如白平衡,测光,以及对焦算法等等。

首先我们来对比下对焦及测光,从实际测试来看,在对焦速度上两款手机表现都不错,反应灵敏,无论是暗部还是低反差的天空,都没有出现无法合焦的现象。

而在测光的算法上,红米表现更好,具体到实际,3C的摄像头在拍摄时总是会或多或少有些曝光过度对比样张,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中央对焦,红米的曝光显然更准,照片宽容度更好,而3C则有明显过曝现象,整体偏白,画面呢也显得比较生硬。

3C上红米下

再来看另一组样张,3C还是存在过曝问题,整体画面干涩,偏白,而在色彩还原能力上,我们更是要对3C摄像头的优化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样张上红色的枝头在3C那里感觉快成黄色的枯叶了,因此,在色彩表现力上来说,3C是应该算是比较差的一类。

玩摄影的朋友都知道,一般我们考研一款相机的解析力最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拍树干,通过树干的纹理,我们可以很好的区分相机、镜头解析力的差距

同样,在解析力上,3C也是远不如红米来的好,整体画面涂抹感严重,细节损失很大。

前置摄像头上,红米只有130万,而3C则有500W,这其中的差距当然也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日常使用都没什么问题,但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壮大,偶尔吃饭看电影需要来个自拍什么的,那么3C的前置500W可以提供给你更丰富的图像信息。通过实际样张我们可以看到,500W像素的3C在整体细节表现力上要抛开红米几个等级,红米的前置摄像头涂抹感较为严重。

荣耀3C上红米下

视频拍摄方面,两款手机都支持1080P摄像,由于都不支持光学防抖,因此在实际拍摄中,都会不可避免的出现果冻效应,而荣耀3C拍摄菜单上所提供的防抖,在实际使用中似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会让画面出现跳帧现象。应该还是软件优化上的问题。(详见视频评测)

总结两款手机的摄像头,红米凭借更强的软件优化,在实际拍摄中拥有更好的宽容度,更准的色彩还原能力,以及更强的解析力,好于荣耀3C,而荣耀3C摄像头最大的问题还在于整体画面涂抹感太过严重导致细节丢失,加上曝光整体加了一档,使整个拍摄画面显得很生硬,我们也希望华为今后在相机的软件算法上能够积极改进。

系统其它:

系统方面红米搭载了大家熟悉的MIUI V5,相信爱刷机的朋友都会比较了解,而荣耀3C则搭载了华为自家的Emotion UI 2.0号称拥有超过100项系统优化,那么Emotion UI 2.0在实际使用中又表现如何呢?我们来一起体验下吧!(详见视频评测)

锁屏界面上,Emotion UI 2.0采用了类似三星galaxy 4的解锁方式,通过滑动屏幕上任意位置便可进行解锁操作,与大多数第三方定制ROM一样,Emotion UI 2.0整合了桌面和主菜单,简化逻辑操作,使用更易上手。相比MIUI,Emotion UI的图标更加圆滑,有种诺基亚Meego的味道。系统整体风格采用蓝白搭色,设置菜单层级上,两套系统的交互基本相同,左边是常用设置,切换可进入更多的设置选项。

为了解决大屏幕手机单手操作难的问题,Emotion UI 2.0还引入了单手操作模式,开启单手模式后,拨号、文字输入界面会相应缩小,同时用户也可根据需要进行左右切换,增强单手操控能力,但从实际使用体验来说,这种交互模式的改进并不能带来很好的用户体验,首先由于缩小了输入界面,无形中就减少了按键之间的间隔,拨号可能是方便了,但在输入文字时,就可能会导致更多的误按,总之不是一种周全的单手操控决方案。

由于定位于千元机,很多朋友买回来可能会送父母或长辈使用,考虑到这类人群对智能手机的众多功能以及操作逻辑可能不太熟悉,两款手机都针对性的提供了更为简洁式交互模式,红米上叫老人模式,3C上叫简易样式,通过类似Windows Phone磁贴方式展现手机的各项功能各种应用,通过化繁为简,去掉多余功能,从而减少误操作的几率。

荣耀3C左,红米右

红米的老人模式需要重启,而3C则是直接启用,对比后我们可以发现,红米的老人模式界面变化,更为彻底点,包括拨号、信息、设置等二级菜单都进行了重新定制,字体更大,更简洁,而3C则更像是换了一个桌面启动器,只是将顶层的功能展现方式进行了改变,而在拨号、信息等二级菜单依旧和原先保持一样。一个展现更彻底,一个展现更方便,总之对于最求极简功能的用户来说,都是不错的交互设计。

在刚上手时,你会觉得,两套系统除了UI风格稍有区别外,人机交互上区别不大,同样的一级桌面,同样的逻辑菜单,但当你细心把玩一阵子后,你就会发现,Emotion UI 2.0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大部分的二级菜单切换都可用滑动进行操作,但在应用管理器中,却莫名其妙的取消了这种交互方式,需要按顶部标题栏才可切换,一下子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又比如长按桌面空白处和菜单键的功能是一样的,都是跳出桌面设置,在这个手机按键功能稀缺的年代,你用菜单键做一个手电筒快捷启动也比功能设置重复要来的好呀!再比如图标排列的设计上,MIUI无论是单手还是双手排列都更方便些。

总之系统交互环节,红米凭借更成熟的MIUI,要优于荣耀3C,虽然Emotion UI 2.0改进了很多,诸如单手操作,简洁模式等,但在许多细节上依旧不如MIUI做的好。当然MIUI的成功也不是一天两天练成的,Emotion ui还需要继续努力。

最后,我们再来测试下两款手机的电池续航能力,通过模拟日常应用5小时对比测试。得益于联发科28nm A7平台处理器的超低功耗,两款手机在续航表现都比较良好,从测试结果来看,荣耀3C凭借更高的电池容量,略好于红米但差距不大。

总结:

如果说2013年7月发布的红米,缔造了一个千元机的性价比神话,那么荣耀3C则是将红米彻底拉下神坛的挑战者,更好的配置,更好的屏幕,更持久的续航,虽然整体差距并不大,但各方面的一点点超越,足以让小米在千元级市场如临大敌,尽管小米的MIUI依旧保有优势,但面对奋起直追的后来者们,依旧不可以掉以轻心。

总结两款手机,荣耀3C整体硬件稍好于红米,而红米的整体软件优化要好于3C,如果你爱浏览网页,爱看视频,爱看电子书的重度多媒体用户,那么屏幕表现更加优秀的3C会是你更好的选择,而如果你更侧重于手机整体用户体验,更好的软件优化,系统交互,那么搭载MIUI V5的红米会更加适合你,总之两款手机都是千元内较为不错的选择,前提是……

标签: 荣耀 3C vs 红米 深度 对比 评测 多图 视频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