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苏联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六集剧《她来自未来》,讲述男主科利亚误入2084年,苏联已经探索太空,人们在不同星系进行访问,公车站台如同任意门,拉开就能让你通向任何地方。巨构凿出大厦,几何勾勒时尚,百米雕像耸立在宏伟广场,以及银色铁皮的机器人共同编织了一个100年后的共同幻想
1985年,苏联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六集剧《她来自未来》,讲述男主科利亚误入2084年,苏联已经探索太空,人们在不同星系进行访问,公车站台如同任意门,拉开就能让你通向任何地方。
巨构凿出大厦,几何勾勒时尚,百米雕像耸立在宏伟广场,以及银色铁皮的机器人共同编织了一个100年后的共同幻想。
镜头跟着男孩穿梭两个时空,为人们记录了苏联的过去和未来。
而本剧的女主,无暇的爱丽莎,随着理想的万丈光芒走进千家万户。
她成为了一代人的初恋,红领巾少年的白月光。
然而冷战后,这部从画质到内核都已过时的片子很快被人遗忘。年轻人有了更精彩的好莱坞,有了可乐和快餐食品....只剩少数古朽的中老年朋友,被流行文化赋予酒鬼和打老婆的刻板印象。
直至22年后的今天,当一款背景设在苏联的游戏《原子之心》火速出圈,这些叔叔辈看着画面里模糊、陌生却突然熟悉的场景,一股悸动被唤醒:
“卧槽,这不就是《她来自未来》吗?”
一
在俄语音乐平台上,《原子之心》的配乐占据半壁江山,影响力早就不限于玩家群体。
一位网友表示,他家住在罗斯托夫城100公里外的一个闭塞偏僻的小村庄,却能听到音乐《Arlekino》的大声外放,更可怕是放着音乐的还是他67的妈,冷不丁找他要看游戏画面。
另一位网友认可,他说在他介绍情节后,他爸就冲进视频平台当了云玩家。
没人知道这个60岁的老人是怎么做到的,但并不妨碍叔叔一边云一边打电话指点江山,甚至向儿子交代任务,要求把游戏里各种各样的美女,截图发给他。
而更多上网但不玩游戏的中年人,虽被氛围感染,但反复纠结是否尝试游戏。
“请停止呼唤我的怀旧之情!我没钱买新电脑!”
“该死,这些是广告吗?我都快一百年没玩游戏了,别骗我买。”
“我前几天做梦梦到了这些鬼玩意,我特么都50岁了。”
不敢尝试游戏的,发帖询问有没有与《原子之心》同题材的书籍。
网友们向他推荐各种关于平行苏联的小说,文学,电影,歌剧。
更多一时冲动的,想尽一切办法搞到了游戏。
很多人多年没碰过电玩,下这单是人生第二次甚至第一次拿起手柄。
最有意思的是Rutracker,全球最大破解网站。
它和它代表的俄罗斯网民向来都以盗版文化为荣,这次却毫不吝啬给《原子之心》助攻。当玩家点击Rutracker上的游戏链接时,页面会自动跳到游戏的正版购买网站,只有当玩家退出重新点进链接,才能下到真正的免费游戏。
于是本着来都来了的精神,很多盗版玩家也没了不掏钱的道理。
就这样,《原子之心》成为了很多盗版玩家,乃至中老年玩家的第一款3A游戏。
二
叔叔阿姨为什么这么喜欢《原子之心》?
比起那些伟光正的形而上,更直接的理由,是这里装着他们的童年。
在叶卡捷琳娜堡的大街上,你能看到原子之心的涂鸦成为旧时代的纪念碑。
在旧奥斯科尔,有座废弃工厂旁的车站。
对比《原子之心》的建筑,你会分不清哪个是现实,哪个是游戏。
游戏
现实
而更多的,是曾经存在,但很多都被拆除掉的公共设施。
它们陪伴俄罗斯的大爷大妈们走过曾经的青葱年华,却在后来被时光所遗忘,封存在电子游戏里直到被唤醒。
“朋友们,我们到家了。”
一条配着游戏截图的帖子,成为了热门话题,很多人甚至都没搞清楚这是游戏,就上传自己家现在或曾经的公园照片,分享俄罗斯人的硬核经历。
“被摔坏过胳膊;被爆过头;被锤哭”:仿佛这个集体记忆,是克格勃的某种审讯机器。
更有勇士,曾在9岁一个脚滑,被这铁疙瘩重创下体,裤裆飙着鲜血走了两个街区。他真挚的文笔很快得到了网友们的共情,大家以同志相送来慰问,好在这位硬朗的斯拉夫战士没有绝育,人们才长舒一口气。
互相比惨,欢声笑语。
连那些最痛苦的体验,也因为衰老,因为衰老成了金色的回忆。
他们讨论苏联时代的动画漫画,称那是他们是童年的《原子之心》。
他们安利童年游戏,盛赞《红色警戒》里的苏联/俄罗斯国歌,是最好的版本。
他们借《原子之心》里物品打不碎的特点,怀恋旧时代不易坏的商品。吐槽现在的商品质量远不如儿时,大骂现在做生意的越来越没良心。
在Pikabu论坛,俄语网友近乎溺水般地淹没在怀旧氛围之中。
而现在有张回到过去的船票,它的名字就叫《原子之心》。
三
“年轻人根本不懂《原子之心》”
有位37岁的大哥,抢走儿子的电脑,打《原子之心》打了两个通宵。但在爷青回惊喜之外,他还深感年轻人不懂自己的文化,让他很是受伤。
别怪老汉“一代不如一代”的偏见,因为其它讨论,确实突出一个抽象。
譬如《她来自未来》对老叔们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年轻人也因为游戏想起了这部剧,但他们致敬这部剧的方式,是用鬼畜剪辑,安排男主捅冰箱。
一部分人给《原子之心》赋予了文化输出的任务,试图论证优质游戏是比强制学生唱国歌,听音乐会,看历史电影更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评论区各抒己见,一度从游戏精苏还是黑苏,讨论到神兔大混战。
有人感谢《原子之心》制作组拒绝把黑人和LGBT做进游戏,捍卫传统文化;有人开盒制作人员背景,想要证明制作组总部位于塞浦路斯,是款资本操纵的毒草游戏;还有人拿着显微镜寻找每个可能嘲讽乌克兰的证据,捕风捉影。
游戏的博物馆区域有个展品,标牌上写着“某种农业设施,能抑制部分害虫的繁殖”,它的原型是苏联第一颗原子弹。于是有人认为这在暗示苏联的帝国主义,另一部分则非常乐于看到这份视人命于虫豸的霸气。
似乎每个年轻人都想要从《原子之心》里找到符合自己臆想的元素,区别只有立场,数千万双眼睛盯着制作组歪或不歪的屁股。
然而只要牵扯自身利益,人们的观点就会迅速达成一致。
游戏里有个彩蛋,写着「泰勒斯科娃」的名字,他是苏联乃至全人类第一个上太空的女性,至今还在俄罗斯政界很有影响力。
可也就是这份影响力,让俄语区的年轻人感受到切实的生活变化,不论锅是否该她背,都致使她的名誉晚节不保。
尤其在说话无需负责的互联网,送给她的没有鲜花,只剩唾沫跟谩骂。
其它的相关讨论,则与我们看到的恐怕并没有什么不同。
AI量产出浩如烟海的数字幻影,无非是淫艳的长腿生殖器借游戏之名披上名为苏维埃的情趣内衣,然后用集体主义和重工业色欲幻想榨取每个观众的高潮,好让活在虚无互联网的数字生命,得到那么一刻得到拯救。
直到三五十岁的老汉们不再血气方刚一身热血,充血膨胀的“自尊”也退化成了气急败坏的阴阳怪气,最终只剩一副或懂哥或婆罗门的嘴脸躯壳,指着后辈的鼻子批评不争气——
在俄罗斯人气最高的角色,同样也是那个虐杀同志的冰箱。
四
在1985年苏剧《她来自未来》的最后,同学们请求阿丽莎告诉他们未来的事,阿丽莎说他们分别会成为宇航员,科学家,诗人,工程师等等,之后阿丽莎才与朋友们告别。
遗憾的是,在2084年的阿丽莎,恐怕没有想到她1984年的朋友们会在另一个平行时空中遭遇重大的命运变动。
不但祖国不复存在,就连饰演男主角的演员亚力克西方金也在1996年2月的一场大火中,死在了自己的公寓里,年仅27岁。
直至2020年,这个被人遗忘的平行时空才重回人们的视野。
一则话题突然登顶俄区热搜:童年女神艾莉萨,她开发出了新冠疫苗。
此话并不是愚人节玩笑。
因为艾丽萨的演员娜塔莉尤金,她的人生轨迹,几乎符合我们对苏联的所有美好想象。
艾丽莎出生在小城兹韦尼哥罗德市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但相比文艺方面,她从小对观察昆虫更感兴趣。
因此,为了进入莫斯科国立大学生物系,她在理科学习上成绩尤其优异,数度参加奥林匹克竞赛,而且其它科目也不落后,是远近闻名的学霸。
事实证明,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有一次,高尔基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参观了娜塔莉就读的学校,并邀请了几位文辞出色、不怕朗诵诗歌的女孩来试镜。由于娜塔莉本来就是学习最好的学生之一,在老师的建议下,这位美丽谦逊还爱看科幻小说的女孩很快被导演选中。
在拍摄《她来自未来》期间,娜塔莉抱着教科书和笔记本进入片场。
在拍完《她来自未来》之后,娜塔莉也没有过多留恋万千的人气、成箱的情书或是更多金的邀约,反而极其低调地完成了自己的学业,通过 MITHT them 的考试进入莫斯科国立精细化工学院生物技术系,毕业后N.F.Gamelaya研究所工作。
她参与并发挥的一种检疫酶,名字与剧中女主同名,就叫艾丽莎。(Elisa)
而在2020年,俄罗斯为Sputnik V注册,使之成为国际上第一个注册的新冠疫苗。也正是因为开发这款疫苗的科研机构是娜塔莉工作的N.F.Gamelaya,所以才有了那个艾莉萨拯救世界的热搜。
这是个美好的故事。
可是在现实中,Sputnik V疫苗饱受批评,艾丽莎本人也早在2017年5月成为了全职主妇,全身心陪伴自己的家庭,让艾丽莎拯救世界的说法多少被人夸大。
然而那又怎样呢?
就像中老年玩家愿意在《原子之心》中寻找那些逝去的时光,复古的音乐和复原的场景能把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唤醒,当我们踩在成年世界的粪坑中艰难前行时,每个人都愿意相信:童年时崇拜的英雄,一定会回来拯救自己。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