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网站运营 >> 电子商务

在转折点上看慧聪网的过去和未来

电子商务 2015-01-21 19:45:05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2012年,B2B行业老大阿里巴巴从香港退市,注销价格13.5港元,与其上市之时如出一辙。此时的阿里巴巴B2B业务面临着衰退的隐患,由B2B业务孕育而起的淘宝已能支撑起阿里集团的未来

在转折点上看慧聪网的过去和未来

2012年,B2B行业老大阿里巴巴从香港退市,注销价格13.5港元,与其上市之时如出一辙。此时的阿里巴巴B2B业务面临着衰退的隐患,由B2B业务孕育而起的淘宝已能支撑起阿里集团的未来。2014年,当阿里当年面临的局面冲击到B2B整个行业之时,慧聪网,这个被B2B业内戏称“千年老二”的企业,却选择了转板上市。身着镣铐跳舞,这是慧聪网,亦是郭江11年苦行新的起点。

慧聪网与阿里巴巴的B2B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阿里98年出世,迎着第一次互联网浪潮而来;慧聪网92年诞生,则是从一条商情模式的传媒之路走来。读懂行业,这是郭江认为慧聪网与阿里巴巴的最大不同。hc360的域名,反映了慧聪人对三百六十行的认识,想真正成为三百六十行的行家里手,帮助行业内的企业淌出一条互联网之路。

从1992年到2003年,这11年慧聪网经营着国内最大的商情杂志——慧聪商情,这几乎成为当年中关村人手一份的产品黄页与价格指南。互联网的到来,让慧聪网意识到将这样一份黄页从线下搬到线上的巨大商机,遂打造了一款涵盖70余个行业的互联网媒体。从互联网的角度说,大家会把慧聪网的形态叫做B2B电子商务平台,也就是面向行业、工业的淘宝。这一次慧聪网又用了11年。

2014年,慧聪网转板上市,正值行业面临变革之时。两年之前阿里面临的危机蔓延到整个行业,而为此准备有时的慧聪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提出交易+金融的战略以应对新一轮的危机。这成为整个B2B行业转型的缩影,亦成为慧聪网11年新修行的开始。而在路的尽头,则是一块更大的宝藏。

月亮背后的宝藏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0.2万亿元。在电子商务各细分行业中,B2B电子商务占比高达80.4%。

讽刺的是,无论B类电子商务有多大的规模,此前B2B电子商务平台的流量+广告的模式仅能从新增会员数量上获得新收益。企业间巨大的交易价值从未给他们带来任何营收贡献。

这样的模式有其天花板,阿里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下将股价不振的B2B业务从港交所退市,并试图对其进行改造。阿里巴巴B类业务包括阿里巴巴中国,阿里巴巴国际和速卖通三部分。阿里巴巴中国由叶朋负责,阿里巴巴国际和速卖通由吴敏芝负责。在2013年的一次调整中,阿里巴巴中国进行了分拆,拆成了技术及相关产品团队,网站及行业运营团队,以及服务销售体系三部分,而分别划入姜鹏、张建锋以及吴敏芝领导的事业群中。阿里巴巴中国原有负责人、阿里巴巴副总裁叶朋则退居幕后。

“我们不得不承认,B2B业务的增长速度被集团‘淘宝系’业务的增长速度赶超了。”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吴敏芝表示。同时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反映阿里巴巴对B2B业务,特别是阿里巴巴中国的业务的看淡。

但郭江不这么认为,他觉得B类市场才是未来发展的蓝海:目前国外B类投资正在逐渐兴起,国内市场对这种趋势一直以来都有滞后效应,未来2-3年,这种投资热潮将会在国内涌现。其次,随着企业越来越看重互联网的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必然会是大势所趋,这对B2B行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对行业的促进作用强劲。第三,郭江看到了B类市场广阔的市场空间,它与C仅仅在消费品市场活跃不一样,B类涉及360行,它的市场体量更大。而目前兴起的产业互联网与工业的4.0概念会将这个一直藏在月亮背后的市场引出来,获得起大家的关注。

春天真的要来了吗?

2012年底,国外的一家机构预测2013年的股市变化时表示,2013年80%的上市企业将是B2B公司。2013年底,当这一预测变成现实的时候,国外的B2B创业者和投资人惊呼B2B的春天来了。

2014年,业内频繁的投资同样宣告B2B春天的到来。慧聪网于10月完成转板上市,并同时发布公告表示收购一家专注于数字防伪与质量管控的企业;神州数码与慧聪网以基石投资者身份注资的科通芯城同样于港交所上市;敦煌网在第十个年头迎来D轮投资,华南城投资B2B电子商务平台马可波罗网。一系列的投资事件反映了投资人对B2B行业价值的重新定位。

春天更是体验在慧聪网的诸份财报上。慧聪网2014年一二三季度营收各实现同比20%以上的增长,每股摊薄收益同比增长最低也在40个百分点以上。郭江认为,B2B的春天只是个开始,“B2B平台、行业公司、垂直公司正在飞速发展,未来五至十年时间,一定会出现10家到20家专业的交易公司并完成上市,受到资本的青睐”。

生死一线

然而在迎来春天之前,郭江经历的是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迈进不得不经历的寒冬,甚至曾面临生死一线的局面。

2003年慧聪刚刚上市,互联网的浪潮已经席卷。以新浪、搜狐为代表的门户网站也是如日中天,百度和Google发生正面竞争,而慧聪网则面临着阿里巴巴的步步紧逼,马云曾嘲笑慧聪说:“现在已经过了骑着自行车满大街兜售商情的时代”。

线下行业媒体业务受到互联网模式的巨大冲击,无论是媒体的覆盖速度还是广度,几乎都被互联网模式秒杀。更别提线下媒体业务难以帮助买卖双方形成有效的互动。这种冲击在慧聪网的年报上显得触目惊心,2006年与2007年,慧聪网传统优势业务——工商业及黄页目录业务营收与2003年处于同一水平上,这一营收占比超过40%的主营业务增长停滞拉低了慧聪网的整体业绩——直到2010年,慧聪网的营收才超越了2003年的营收总额。

有评论指出,慧聪网在这一段黑暗时刻面临两大挑战,互联网冲击了慧聪网的传统媒体业务,而慧聪网面向互联网的探索——互联网搜索业务成长速度不够快,最终导致了营收的停滞。2007年底,慧聪网股价进入了1港元以下的仙股区间,直至2010年底。

那段日子是慧聪历史上最艰难的时刻,令郭江刻骨铭心,强烈的危急感化为转型的动力,逼使郭江对慧聪进行全面改革,并最终将慧聪带上互联网的发展轨道——郭江坚定地把B2B电子商务平台作为慧聪网互联网模式的核心,并逐步将其他互联网业务剥离,同时开始降低对已经式微的传统纸媒业务的依赖。

2005年5月,慧聪网将旗下电视广告业务的股权悉数转让;2005年8月,慧聪网出售旗下中国搜索42.5%的股权,宣布进一步专注于B2B业务。这是慧聪网首次将2003年即开发上线的买卖通B2B平台业务作为重点业务运营,并最终将慧聪网拔出泥潭。

2006年底,专注B2B电子商务的买卖通注册会员达三百万。2010年底,买卖通注册会员达到一千两百万。注册会员增长的同时付费会员人数出现增长——2006年互联网部分业绩较2006年底增长76个百分点,达1.66亿。此后三年,慧聪网互联网营收业绩分别为2.9亿,4.1亿,6.9亿,占慧聪网全部营收的权重更是从2006年的42.5%发展到2010年的82.8%。数字的变化见证了慧聪网互联网转型的成功。

向B2B电子商务平台的转型因为强大的竞争对手显得困难重重。“这条路不好走,因为前面拦着阿里巴巴。”郭江说,“但是,再难,我们也必须走。对慧聪来说,生死在此。”

郭江是一个坚定的转型主张者,他把转型看成是慧聪的一次“苦行”,是企业脱胎换骨的必经之路。在慧聪网转板上市的当口,郭江宣布慧聪网将再一次迎来转型,从信息服务模型向交易加金融模型的转变。“信息服务已经满足不了客户需求,信息服务模型也不是互联网模型,我们必须快速迈进B2B的2.0时代,也就是交易加金融的时代。”

转型,转型!

郭江认为,B2B 1.0是信息和广告的时代,B2B 2.0则是交易加金融的时代,慧聪正站在B2B 2.0的大门口,必须要过渡到B2B 2.0才能有机会在下一场战争中是胜出。

在新的转型之中,郭江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从行业支付方案、到供应链金融再到对B2B行业机会的捕捉,慧聪网均有涉猎。

2013年9月,慧聪网推出慧付宝线上支付系统,第一次实现全品类的B2B行业在线支付。与此同时,慧聪网将这一系统与一系列市场活动结合,以培育企业的支付习惯。支付系统的打通,填上了B2B交易技术储备的重要一环。

金融方面,慧聪网的探索从2013年开始,与民生银行合作新E贷,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2013年底又联合神州数码投资10亿元成立小贷公司,并于近期启动慧聪金融超市服务。这一业务的助益,有阿里为证。在阿里披露的截至2014年9月的季度营收中,来自面向企业小贷的收入已经全面超过阿里巴巴中国的销售收入,更不用提这一业务对B2B销售业务的提携效应。

另一方面,郭江也开始追逐B2B细分行业中的机会。10月,慧聪网以约1.1亿元人民币收购了防伪技术公司兆信信息,获得后者56%的股权实现控股。兆信信息是中国第一家将数字化技术成功应用于商品身份管理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倾力于产品数字化物流追踪管理、智能化消费管理以及高效的综合性防伪技术产品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这一事件被业内人士看作是并慧聪网对其产业线的扩充和B2B交易流程的深入。

对科通芯城的入股反映了郭江对B2B领域中细分行业自营电商模式的看好。“B2B以前还没有自营平台出现,这个领域充满机会。比如说在一个汽车配件一年1.2万亿的市场里,做一个自营平台,获得1%的市场份额难吗?只要有资本推动,只要有能力,只要懂行业,就能实现巨大收益。”

以此为指引,慧聪网推出MRO商城、办公用品商城以及家居建材等三个自营商城,并成立北京慧聪三六零商贸有限公司负责自营商场的采购、销售、库存、配送、售后全链条的管理和运营。郭江试图通过这几个慧聪网的重点优势行业来探索B2B自营模式的机会。

坚守的苦行僧

在阿里巴巴离B2B主体业务渐行渐远时,慧聪网却依然在这个行业坚守。与阿里相比,慧聪网以行业深度取胜。郭江曾在内部表示,慧聪网对每个细分行业的理解力一定要比阿里“深三尺”,曾经的这一要求已经成为慧聪网多数行业已经实现的目标。慧聪网副总裁蔡卫华曾表示,“阿里在很多垂直行业如果要追上慧聪,至少需要五年,这是时间垒积起来的竞争壁垒”。

深入行业20年,郭江认为中国没有一家B2B公司在垂直行业的探索比慧聪更成功。自信归自信,但郭江自己却非常清楚,B2B只有深耕行业内部才有希望,而深耕却注定是一条充满艰辛和荆棘的道路。没有花香,没有掌声,需要足够的沉淀和积累才能有所突破。而慧聪已经做好准备。

虽然未来的发展令人充满期待,但显然,慧聪网的转型之路必定异常艰辛,它将面临营收层面、资本层面的双面夹击。往前走既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郭江坚信B2B平台能够从B2B行业巨大的交易规模中捕捉到巨大的增长潜力。在他看来,平台进入交易会让整个B2B行业的潜力不可限量。他预计B2B交易端的规模今年大约100万亿元,这说明B2B市场交易更多,市场规模更大,即使只做到市场的千分之一,都会有很大的价值。那时候,B2B将不再是月亮背后的阴暗面,它蕴含的商业宝藏将会被发掘出来。

回首过去,慧聪网已经修过两轮苦行,然而大圆满还在远方。今天,慧聪网站在新的苦行起点上,再修11年的苦行,目的地是B2B的春天。

标签: 转折点 上看 慧聪网 过去 未来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