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最令人担心的地方是什么?这是微软CEO的回答
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周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他对人工智能的担忧,以及人工智能对就业、教育的影响。纳德拉表示,人工智能最让他害怕的地方是,整个社会必须团结起来,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该技术的机会并减轻其危险。“我们绝对想要这项技术的好处,我们也希望减轻意想不到的后果。所需要的领导力和所有各方的齐心协力具有挑战性,但这必须完成。”纳德拉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迅速发生,但人仍然是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说我有什么感觉的话,那就是,它正在快速前进,朝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前进。人类处于循环之中,而不是处于循环之外。这是一种设计选择。”纳德拉表示,每当出现一种新的颠覆性技术时,就业市场就会出现真正的替代。但他认为,人工智能也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我的意思是,可以有十亿个开发人员。事实上,世界需要十亿个开发人员。因此,这实际上是一种民主化工具,可以更轻松地获取新技术和新知识,从而更容易提升学习曲线。”对于如何影响就业市场,纳德拉与ChatGPT之父、OpenAI的掌门人Sam Altman看法类似。Altman认为,AI可能导致一些失业,但会创造更多新工作。他对AI未来改变就业的前景整体感到乐观,同时指出需要AI行业和政府合作。纳德拉补充说,更容易获得知识,也会影响教育。孩子们最终可以接触到“人工智能导师”,导师可以分解信息,并消除学习恐惧。他说,批判性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将是人类去做的,但有机会利用新工具。当前,不少科技公司高管和风险资本家将ChatGPT的推出比做iPhone时刻。纳德拉也回顾了乔布斯的名言,他说,“乔布斯有一句非常棒的台词,就是计算机就像大脑的自行车。我们现在有了升级版,我们有了一台大脑的蒸汽机。”自OpenAI公司旗下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火爆以来,立法者、思想领袖和开发人员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规范新兴的生成式AI技术。周二,Altman首次在国会作证时,呼吁国会对AI系统采取安全标准。他认为,政府可以将发放牌照和测试的要求结合起来,监管开发AI模型的公司。伴随着ChatGPT等AI产品的火爆,人们对于AI的谨慎和抵制情绪有所增长。今年3月,OpenAI曾经的的联合创始人和天使投资人之一马斯克签署了一份公开信,呼吁暂缓GPT-4以上的大模型研发,并完善AI领域的安全机制。他近日再次表示,OpenAI现在已经被微软控制了,而且不够重视AI研发的安全性。与此同时,认为AI技术将具有颠覆性和改变游戏规则的想法也很盛行。比尔盖茨在今年2月份时表示,人工智能“将改变我们的世界”。马斯克本人也于4月份注册了一家名为X.AI的公司,打算直接和OpenAI竞争。华尔街也高度看好AI的未来,多位大佬力挺AI发展。近日,在英伟达、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等AI概念科技股的提振下,纳指100不断创下数个月新高。 ...
智能设备 2023-05-18 10:53:25 -
维基百科:ChatGPTorNot?这是一个问题
维基百科胜在知识结构清晰,ChatGPT 长于具体问题,双方未必不可调和。作者 | Moonshot编辑| 靖宇22年前,2001年初,维基百科 Wikipedia 横空出世,在其后的互联网时代,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但在刚开始,人们对维基「人人可编辑」的组织形式产生过质疑。甚至有电视主持人讽刺其为「wikiality」,即如果在维基百科上编造条目,只要有足够多的人同意,它就会成为现实。后来,随着《自然》(Nature)杂志的调查研究,发现维基百科准确度接近大英百科全书,Google 开始把维基百科放到搜索结果的首项,维基社区和内容贡献者也持续壮大,维基百科用了很多年时间终于取得了公众的信任。诞生之初遭到质疑,越来越多人参与去完善,而后平反收到大众认可,继而成为日常的工具,这一过程,仅诞生半年的 ChatGPT 正在经历,不仅于此,它还成为了维基百科的挑战者。不久前,维基媒体基金会召开2023-2024年度计划的电话会议,会议中提及了35次 AI,讨论的主题也是围绕 ChatGPT 带来的挑战。但维基百科所担心的挑战,并不是被 ChatGPT 取代。而是更深刻地考验:未来的维基百科,会由 ChatGPT 来撰写吗?01维基百科的内容哪里来的?要想知道 ChatGPT 能否撰写维基百科,得先知道维基百科目前内容来源于哪里。维基百科主要是由来自互联网上的志愿者共同合作编写而成,任何使用网络进入维基百科的用户都可以编写和修改里面的文章。它是互联网上一个极大的自由内容、公开编辑、多语言的网络百科全书协作计划。截至2021年初,所有语种的维基百科条目数量达5500万条,如何确保内容上的准确,全靠维基社群志愿者们的筛查。在 ChatGPT 出现前,维基百科已经长期在用 AI 去减少一些人力成本。应用最多的就是把现有条目直接机器翻译,再由人工编辑校对。2016年时,资深科学家 Aaron Halfaker 开发了一套开源机器学习算法,可以自动识别维基百科里那些恶意破坏条目和编辑假消息的行为;2020年,MIT 的研究人员也为维基百科推出过基于 AI 的修改功能,可以精确定位维基百科句子中的特定信息,并自动替换为类似于人类编辑的语言。Wikipedia 关于 ChatGPT 的页面|Wikipedia以及如维基社群所述,人工智能非常擅长总结把一篇很长的技术类条目,总结成儿童都能理解的版本,让 AI 去生成儿童版的维基百科效果很好。翻译、检查、概括简化已有内容,维基百科一直以来对 AI 的应用仅限于此,直到大型语言模型 ChatGPT 的出现。目前仍以文字方式交互为主的 ChatGPT,除了回答用户直接的提问以外,还可以用于甚为复杂的语言工作,包括自动生成文本、自动问答、自动摘要等等。ChatGPT 可以写出相似真人的文章,并在许多知识领域给出详细和清晰的回答。哪怕 ChatGPT 生成内容的事实准确度还需要人工去二次查阅,但这时维基百科面临的问题已经很明显了:志愿者能否用 ChatGPT 来撰写维基百科条目?02能不能和想不想纽约市维基媒体分会的老维基人 Richard Knipel 就用 ChatGPT 在维基百科上起草了一个名为「艺术作品标题」的新条目,Knipel 表示,ChatGPT 给出的版本一般但语法正确,定义了艺术作品标题的概念,给出了从古至今的例子。他在草稿基础上只做了轻微修改。但另一位编辑在条目上标注,将会进行大量修改并完善。如今,我们再点进这一条目,会发现它增加了大量内容和理论索引,还梳理出了目录,给出了图片案例。像 Knipel 这样的维基人认为,ChatGPT 可以作为生成维基百科条目草稿、骨架的工具,在此基础上,人工再验证内容,编辑和充实条目。但另一派维基人则认为,在维基百科条目的创作里 ChatGPT 应该完全被禁用。一位维基百科编辑就表示「我们应该强烈呼吁不使用 AI 工具来生成条目草稿,即使这些条目随后会被人工审阅。ChatGPT 太擅长引入那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的谎言。」ChatGPT 起草,人工简单编辑的版本|Wikipedia人工大量干预后产生的版本|Wikipedia但另一派也反驳这种说法,就像 Knipel 认为,修改并丰富不完善的信息,这就是维基百科在实践中一直运作的方式。ChatGPT 将继续存在并飞速发展,利用它同时强调人工干预的必要性怎么就不行呢?把 ChatGPT 上来就视作洪水猛兽实在有些偏颇。但在想不想之前,我们先看看能不能。ChatGPT 还够不够格直接编写维基百科呢?3月30日时,维基百科创始人 Jimmy Wales 在接受 Evening Standard 采访时讨论了这个议题。Wales 认为,让 ChatGPT 能独立写一个完整的维基条目,目前还有一段距离,但距离多远就难说了。「业内把这种情况称为 hallucinating(幻觉)——我称之为编瞎话。」(One of the issues with the existing ChatGPT is what they call in the field 『hallucinating』—I call it lying.)「ChatGPT 有一种凭空捏造的倾向,这对维基百科来说真的不太行。」Wales 在采访里说道。实践中也是如此,你在维基百科上搜一个词,维基百科可能会反馈「该条目不存在」,但你问 ChatGPT,它可能会给你生成一段没由头的假消息。ChatGPT 会「说瞎话」,这种事已经不新鲜了。但 ChatGPT 诞生仅半年,它的自我迭代能力已经令人咋舌,让 ChatGPT「句句吐真言」,似乎只是时间问题,那维基百科现在担忧的是什么呢?03人力有限,算力「无限」维基百科团队并没有那么担心内容到底来源于人类还是 AI,它担心的是内容质量是否过关。在维基媒体基金会在电话会议总结报告里,「挑战」被放到了开篇,其中最大比重的部分,也是维基百科团队最大的担忧在于:维基百科涌入大量 AI 生成的内容,把真正高质量的、正确的信息给淹没了。「Wiki 项目有大量高质量的、可靠的,结构化的、分类好的内容。这就是我们带给世界的价值。最让我害怕的不是人们使用 GPT 之类的大语言模型来获取知识,而是需要巡查的 AI 生成的内容会爆炸式增长。」对高质量内容来说,创作比消费的时间成本高很多,就像一篇较为完整的维基条目,需要许多人参与撰写,花许多时间,走过很多流程后完成,对读者来说几分钟就阅读完了。像维基百科这种平台,为了保证内容质量,还需要专业人士核查一条条目中每个信息、数据、引用是否来源准确,筛查和编辑的成本同样很高。因此 AI 生成内容越多,人工核查的时间也更长。而且哪怕 ChatGPT 给出了正确的结论,但它并不会直接给出结论的论据来源何处,人工还需要再找到论据。到最后,修正可能比撰写耗时更长。Wikipedia 的条目下会有很多延展阅读链接|Wikipedia目前维基百科志愿者们已经发现了许多 ChatGPT 自动生成内容上的问题。比如 ChatGPT 很容易太笼统地概括定义,导致表意不明。还有 ChatGPT 遣词造句过于肯定,不够匹配维基百科想呈现的客观中性的文字风格。最重要的是信源难以查询,维基百科的可信度和扩展阅读性,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条目底下丰富的信息参考来源,但 ChatGPT 不会主动提供参考,甚至会凭空捏造。担任了20年维基百科志愿编辑的 Andrew Lih 在用 ChatGPT 起草新条目时就发现,ChatGPT 概述定义做得很不错,但它所提供的消息来源于《福布斯》、《卫报》、《今日心理学》,但 Lih 仔细查阅后发现,这些信源文章并不存在,甚至 ChatGPT 给出的 URL 都是自动生成找不到页面的假链接。综上,维基百科团队直接表示,AI 生成内容的速度和效率,可能会超出项目的运行能力。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维基百科团队会担心的点,比如如今的维基百科贡献者里,使用英语的白人男性依旧是主体,维基内容已带有语言和内容偏见,ChatGPT 靠吸纳互联网信息为养料的 AI 机器,生成出的内容会进一步放大偏见。Wikipedia 联合创始人 Jimmy Wales 在接受 Standard 采访时谈及 AI 参与撰写维基的问题|Standard...
智能设备 2023-05-14 11:22:09 -
OPPO投入几十亿的项目说停就停,Zeku突然停止开发,引人联想
根据网友爆料,OPPO哲库的员工上一周还去海外出差联系合作,没想到仅隔了几天,5月12日就收到了项目全部被裁撤的消息。OPPO自研芯片项目哲库的突然夭折,不仅让哲库员工措手不及,也让国内关心国产自研芯片发展的网友大感意外...
手机互联 2023-05-13 16:47:45 -
斗鱼回应:将积极配合湖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作组的检查和指导
5月9日消息,斗鱼方面回应称,将积极配合湖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作组的检查和指导,认真按照监管要求深入开展内容整改等工作。并表示,目前斗鱼平台运营一切正常,感谢社会公众的关注和监督,斗鱼将进一步优化平台内容审核机制,切实履行平台监管责任,营造更加健康积极的网络直播环境...
互联网 2023-05-09 12:14:40 -
邬贺铨院士:应主动迎接IPv6主导的互联网时代护航数据安全流动
5月8日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在2023西湖论剑·数字安全大会(原西湖论剑·网络安全大会)上提出,随着数据上升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跨境数据流动的安全管理面临巨大挑战,应该主动迎接IPv6主导的互联网时代,通过IPv6提升数据安全能力,支撑跨境数据流动的有效管理,护航数据安全流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表示:随着实体经济发展重心转向数字化实体经济,需要正确认识和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促进数字平台创新发展,把握好数字经济发展和安全关系,坚持“用”字当头,平衡和处理好数据产权保护、安全与利用的关系...
业界动态 2023-05-08 09:40:03 -
中国互联网大厂的“ChatGPT”追赶之旅现状
五一长假前后,我有幸跟一些互联网大厂的朋友深聊,大家有一个话题是绕不开的:ChatGPT,以及由此席卷而起的“生成式AI”潮流。A股市场当然早已把一切能攀上GPT概念的公司给炒到天上去了,但是稍有常识的人都承认,中国做生成式AI(无论是模型还是应用)最值得仰仗的还是互联网大厂,只有它们拥有足够的资源和决心去做这件事情...
智能设备 2023-05-04 12:08:12 -
聊天机器人正在消化互联网,而互联网希望拿到回报
4月30日消息,人工智能公司正在利用无数人在互联网上创作的内容,但没有征得他们的同意,也没有给予任何报酬。如今,越来越多的科技和媒体公司开始要求支付费用,希望从聊天机器人的热潮中分一杯羹...
业界动态 2023-04-30 12:16:37 -
开发者用ChatGPT改造《上古卷轴5》游戏,赋予NPC“生命”
IT之家4月28日消息,MOD开发者近日结合ChatGPT、xVASynth和Whisper,改造《上古卷轴5》游戏中的NPC,让其更人性化、更遵从游戏角色设定。开发者在Reddit社区发帖,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上述3项工具,为每个NPC创建记忆系统...
智能设备 2023-04-28 10:05:23 -
首部AI正式参与剧本创作的短剧《蝶羽游戏》年内开机
【网易科技4月27日报道】今日,北京一览科技与上海欢雀影业宣布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多部基于AI编剧辅助生成剧本的影视长短剧项目。据悉,开篇项目《蝶羽游戏》为古装悬疑谍谋短剧,现已完成前期剧本撰写,由知名编剧徐婷执笔创作,在一览运营宝「AI编剧」的辅助下高效完成...
智能设备 2023-04-27 16:16:59 -
用AI“复制”另一个你?腾讯云推出2D真人小样本数智人
如果让你用一句话简单描述下腾讯的“数智人”,你会想到什么?“它既可以是多才的员工,也可以是吸粉的明星代言人。”这是腾讯云智能数智人产品总经理陈磊的答案...
智能设备 2023-04-27 14:55:41 -
微软承认XboxDVR游戏录屏存在无法保存、分享、删除等问题
IT之家4月25日消息,微软近日停用了XboxDVR分享到Twitter的功能,现在部分玩家反馈XboxDVR功能无法正常执行保存、分享和删除操作。Xbox工程负责人EdenMarie发布推文承认这个问题,IT之家翻译推文内容如下:“我们正积极调查XboxDVR上传和删除操作问题”...
智能设备 2023-04-25 10: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