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迄今最早类星体距地球一百三十亿光年
生长速度快 挑战现有黑洞生长理论科技日报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科学新闻》网站1月18日报道,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科学家主导的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发现了迄今已知最古老的类星体J0313-1806,其距地球130.3亿光年,是迄今发现距离地球最遥远的类星体,可以追溯到宇宙大爆炸后6.7亿年,质量约为16亿倍太阳质量。 类星体也是一种超大质量黑洞,这种黑洞会吞噬周围物质(如气体、甚至整个恒星),在周围形成一个炙热物质组成的漩涡吸积盘...
趣科技 2021-01-20 08:56:05 -
意科学家在孕妇胎盘中发现微塑料
科技日报讯 (记者冯卫东)据《环境国际》杂志近日报道,意大利科学家首次在孕妇胎盘中发现了微塑料颗粒。 罗马菲特贝尼弗雷特里医院的研究小组在妇女生完孩子后捐赠的6个胎盘中的4个中发现了12个微塑料碎片...
趣科技 2021-01-18 09:03:07 -
天津市首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建设
新华社天津1月16日电(记者周润健)记者16日从天津市科技局获悉,依托天津大学建设的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近日获科技部批准建设,成为天津市首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位于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园区,由天津大学联合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天津市气象局、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等单位组织建设...
趣科技 2021-01-18 08:37:06 -
中外科学家联合发布巨幅宇宙二维天图
高清大图来了科技日报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陆成宽)宇宙高清大图来了!1月1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亚利桑那巡天(BASS)团队和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国际合作项目团队联合发布最新巨幅宇宙二维天图。该宇宙二维天图覆盖了两万平方度的天空,约占全天球面积的一半,容纳了10万亿数码像素,包含了20亿个天体...
趣科技 2021-01-15 09:07:06 -
科学家让泥芯“开口”讲述青铜器产地故事
我们判定乔家院墓地青铜器泥芯的原料很可能来自南方红土区域,且与盘龙城及左塚泥芯具有同源性。考虑到盘龙城及左塚所在地属于楚国中心区域,据此推测此批青铜器系在楚地铸造后输入古麇地,这从另一角度讲述了麇国为楚所灭的历史...
趣科技 2021-01-15 09:00:07 -
俄出台2021年至2030年基础科学研究计划
科技日报莫斯科1月12日电 (记者董映璧)9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签署一项法令,批准了“2021年至2030年前基础科学研究计划”。该计划由6个子计划构成,主要任务是发展俄罗斯的科学潜力,建立有效的科学研究管理系统,以提高科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需求...
趣科技 2021-01-14 09:32:06 -
我国科学家用新技术实现11公里量子纠缠“纯化”
新华社合肥1月13日电(记者徐海涛)量子纠缠是实现量子通信的重要基础,但纠缠态非常脆弱容易消失。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的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与南京邮电大学合作,用一种巧妙的方法将两对低纠缠度的纠缠态“纯化”成一对高纠缠度的纠缠态,并首次实现了11公里的远距离量子纠缠纯化,纯化效率比此前国际最好水平提升了6000多倍...
趣科技 2021-01-14 09:13:06 -
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水稻白叶枯病“克星”基因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记者黄垚)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水稻白叶枯病的“克星”——持久抗病基因Xa7。通过揭示Xa7高抗、广谱、持久、耐热特性的新抗病分子机制,为水稻白叶枯病的长效防控奠定了基础...
趣科技 2021-01-14 09:12:07 -
地球首批生命形式或由RNA-DNA混合产生
科技日报北京1月12日电 (实习记者 张佳欣)近日,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科学家在化学研究领域核心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论文称,一种名为苯基磷二酰胺(DAP)的简单化合物在生命出现之前可能就已存在于地球上,它可以通过化学手段将名为脱氧核苷酸的微小DNA结构单元编织在一起,形成原始的DNA链。 该发现指出了DNA与RNA作为相似化学反应的产物一起出现的可能性,而第一批自我复制的分子,即地球上第一批生命的形式,正是这两种分子的混合体...
趣科技 2021-01-13 09:07:05 -
中国科学家利用航天“黑科技”研发为手机充电的保温杯
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记者袁全)保温杯、充电宝,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碰撞在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中国的航天专家以现有充电宝技术为原型,通过航天领域高性能热电转化技术,经民用转化,打造了一款水杯型手机充电器。热电设备由可将温差转换为电能的材料制成...
趣科技 2021-01-12 09:36:09 -
外媒:早期太阳系陨石解释了地球是如何获得水的
【综合报道】日前,据外媒报道称,一些最古老的陨石也许可以解释水是如何进入地球的。因为科学家发现了证据,即碳质球粒陨石,是一组来自太阳系约45亿年的陨石,直到几十万年前还存在着液态水...
趣科技 2021-01-12 08:06:07 -
气候科学家称2020年与2016年并列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据外媒CNET报道,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C3S)周五宣布,2020年与2016年并列成为全球范围内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这使得过去六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六年,”C3S在一份声明中说...
趣科技 2021-01-09 10: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