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算法可识别与疾病相关基因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冯卫东)俄罗斯圣光机大学(ITMO)生物信息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算法,可帮助评估基因对人体过程(包括疾病发展)的影响。这项研究发表在《BMC生物信息学》上...
趣科技 2020-12-02 08:47:07 -
生物发光成像技术或改变基因调控研究
几千年来,生物发光的奇妙过程一直吸引着人类。最近催化荧光素酶的广泛应用,加上编码不同荧光素基质的基因和通路的发现,意味着生物发光成像(BLI)将彻底改变生物医学中基因控制的纵向和动态研究,包括免疫反应的调节...
趣科技 2020-11-24 09:17:07 -
现生鸟类“亲戚”关系如何?万种鸟基因组图谱提供重要线索
长期以来,人类对鸟类系统发育关系的了解比其他任何脊椎动物都少。 自1861年第一块始祖鸟化石报道以后,鸟类的起源更成为科学家们感兴趣的课题...
趣科技 2020-11-20 11:24:07 -
我科学家破解草地贪夜蛾耐药基因组
科技日报讯 (记者赵汉斌)草地贪夜蛾对我国粮食安全生产构成极大威胁,了解其遗传背景及其抗药性对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记者10月28日从云南农业大学了解到,该校盛军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首次破解了草地贪夜蛾耐药基因组...
趣科技 2020-11-03 08:51:07 -
语言进化或与微小的基因差异有关
当今世界上有7000多种语言,这种丰富性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不同的语言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例如不同词性的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有所不同,语调的改变意味着不同的意思等...
趣科技 2020-11-02 09:02:05 -
第二次量子革命意味着什么
开尔文于19世纪末提出的黑体辐射,是物理学世界的两朵“乌云”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量子力学之父普朗克提出,光的能量可以分成不连续的最小基本能量元,从而拉开了量子世界的帷幕...
趣科技 2020-10-22 11:17:08 -
构建叶片转录调控网 让玉米基因编辑不再“大海捞针”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延斌 通讯员王静)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李平华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钟思林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基因组多样性研究所合作,利用高通量研究玉米转录因子调控位点技术、借助大规模转录因子数据重构玉米叶片基因表达调控网络,使玉米基因编辑不再“大海捞针”。相关成果于10月9日刊发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趣科技 2020-10-15 10:19:08 -
5项考古新成果揭示早期中国文明基因
日前,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河北康保兴隆遗址、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陕西石峁及寨山石城遗址等五项考古工作新成果。 相关专家表示,五项考古工作新成果从聚落组织、信仰习俗、动植物遗存、出土遗物、宫城建筑、古城遗址等方面的考古研究,填补了史前考古中国的多项空白,多维度揭示了早期中国的文明基因,对研究中华文明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趣科技 2020-09-28 15:16:12 -
古人类基因组分析表明:维京人群基因“足迹”遍及欧洲
科技日报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16日发表的一项针对400多例欧洲古人类的基因组分析,揭秘了跨千年的遗传学构成。这一研究显示,正是不同的维京人群影响了欧洲各地区的遗传学组成...
趣科技 2020-09-18 10:35:06 -
新闻分析:一条极窄路——从最新报告看可遗传人类基因组编辑技术应用前景
多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委员会近日发布报告说,人类基因组编辑相关技术还没有达到能安全、有效应用的标准,将来可能的应用也必须被限定在非常狭窄的范围。这引发了全球生命科学界热议...
趣科技 2020-09-08 00:59:06 -
多国科学家强调:基因组编辑技术尚不能安全用于人类
据美国《科学》杂志网站日前报道,一个由多国科研机构组成的国际委员会3日发表报告称,可遗传人类基因组编辑(HHGE)当前还达不到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人类的相关标准,各国在决定是否批准这类技术进入临床应用前,应展开广泛的讨论并进行严格监督。 这一国际委员会名为“人类生殖系基因组编辑临床应用国际委员会”,由来自10个国家科研机构的18名代表组成,包括美国国家医学院、国家科学院以及英国皇家学会等...
趣科技 2020-09-07 08:51:06 -
古基因分析显示:乳齿象曾北迁“避暑”
科技日报北京9月3日电 (记者张梦然)加拿大科学家团队对现已灭绝的美洲乳齿象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为了应对更新世(250万—1.17万年前)的间冰期暖期,这一物种曾不断向北美洲遥远的北纬迁徙。该研究结果1日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有助于研究人员理解现今物种对气候变化的潜在生态响应...
趣科技 2020-09-04 08: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