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本页面生成7200专题报道,7200滚动新闻,7200业界评论等相关报道!
  • 小米Civi3现身Geekbench跑分,天玑8200-Ultra加持

    小米Civi3现身Geekbench跑分,天玑8200-Ultra加持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小米旗下新机的消息陆续出现。而除了备受关注的数字旗舰系列之外,小米旗下的Civi系列也是不少用户关注的产品系列之一。去年9月,小米Civi2 正式发布,售价2399元起。现在,随着时间来到2023年5月,该系列设备的迭代新机也开始陆续出现了更多的产品信息。近日,小米手机官方预热称,“小米Civi3 将全球首发天玑8200-Ultra!这是高性能芯,更是量身打造的影像特长芯。让小米影像大脑首次与天玑移动平台全面适配与加速!新潮流影像的小米Civi3,稍后见。”按照其中提到的信息来看,全新的小米Civi3应该会在不久之后就正式发布。虽然暂时还没有公布确切的新机发布时间,但目前已经可以确定其将搭载全新的天玑8200-Ultra高性能芯片。而这也是小米Civi系列首次搭载联发科天玑的芯片,此前发布的Civi、Civi1S、Civi2机型分别搭载的骁龙778G、骁龙778G Plus和骁龙7 Gen1芯片。结合产品命名来看,天玑8200-Ultra芯片应该是天玑8200的改良款,但具体的参数规格暂时未知。作为参考,天玑8200基于台积电4nm制程,八核CPU架构,包含1颗3.1 GHz的Cortex-A78核心、3颗3...

    手机互联 2023-05-20 23:59:24
  • 中国芯片圈巨震后,OPPO解散3000人团队的迷雾被拨开

    中国芯片圈巨震后,OPPO解散3000人团队的迷雾被拨开

    本文原创,请勿抄袭和搬运,违者必究OPPO原本有希望成为国产芯片的领头羊,和华为一样,在国产芯片发展历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可随着OPPO传来放弃自研芯片,解散3000人研发团队的消息后,一切都结束了。而关于OPPO为何放弃自研芯片,业内众说纷纭,并不完全是OPPO官方所说的“全球经济不确定”原因。中国芯片圈巨震后,OPPO解散3000人团队的迷雾被拨开。OPPO自研芯片可以追溯到2019年,比如OPPO成立了自研芯片的子公司守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后来这家公司被改名为哲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哲库承担了OPPO旗下所有的芯片研发项目,哲库自研芯片三年有余,已经做出了一番成绩。为OPPO推出两款芯片产品,包括马里亚纳X和Y。不仅如此,哲库4nm的芯片研发工作也展开了,按照预期,有望在今年底完成流片,然后经过后续的测试验证,流入商业市场。结果如何大家都知道了,OPPO宣布放弃自研芯片,哲库这支拥有3000人的研发团队也被解散。所有的员工被终止劳动合同,OPPO自研芯片之路走到终点。官方给出的说法是“因全球经济,手机市场充满不确定性,公司需做出战略调整,以应对长期发展的挑战。”官方的说法往往比较笼统,所以外界对官方的说法并不买账,这引起了网友热烈的讨论,可谓是众说纷纭。有说是缺钱的,也有说是担心被美国制裁的,也有观点认为OPPO遇上了技术难题。那么情况到底如何呢?结合多方面来看,OPPO解散3000人团队的迷雾被拨开。首先可以排除“缺钱论”。自研芯片固然是一件烧钱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此外,还需要进行多次试验和优化,以确保芯片的品质和性能。因此,自研芯片的研发成本通常非常高。有传闻称,哲库3年烧钱了500亿,实际上公开资料显示,哲库只花了不到100亿。若哲库真的缺钱,没有必要走到解散团队这一步,完全可以把缩减资本开支,聚焦电源芯片、ISP芯片等不那么烧钱的芯片项目上。而且哲库公布了裁员的补偿方案,3000人的团队,平均薪酬按照招聘信息4.5万元来计算,再加上N+3的补偿,光是裁员这一块OPPO 就要花费4亿元以上,甚至更多。这笔钱也许对芯片研发来说不算什么,但也能维持团队运营一段时间,让哲库走得更远。既然OPPO能拿出如此大手笔的补偿,说明缺钱并不是解散团队的决定因素。再看被美国制裁的说法。目前OPPO并没有遭受美国任何制裁,在芯片领域一直发展得好好的。以OPPO自研芯片的方向来看,还没有动摇美国芯片领先的地位,因为OPPO推出的两颗芯片分别是NPU和音频SOC,不属于最核心,最重要的芯片技术。说句不好听的,目前的OPPO还没有条件让美国出手。OPPO后续研发的芯片也未必会瓜分美国芯片的蛋糕,既然制裁没有发生,OPPO有必要对未来担惊受怕,把芯片研发团队给解散吗?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OPPO解散团队会是技术的原因吗?从一家科技公司的发展历程来看,很少有因为遇上技术难题选择的放弃。OPPO已经能做出6nm芯片,还打造出SOC产品。3000人的团队放在全球芯片公司中都是一支庞大的力量。这些人才负责基带、射频、5G等项目,拖着OPPO自研芯片项目不断往前走。在这些团队成员中,有一位个人资料为哲库科技首席SoC架构师的Nhon Quach博士在海外社交平台发布消息,透露自己有幸被招募,负责OPPO第二代SOC的创建。Nhon Quach表示第二代SOC拥有瞠目结舌的功能,有望在2025年推出并给竞争对手带来巨大挑战。这款芯片采用台积电3nm工艺,若OPPO真的推出第二代SOC,那么OPPO的自研芯片技术壁垒会更加牢固。这样的研发实力,恐怕也不是技术所致才选择放弃。因此只剩下一个原因,那就是消费市场的支持。OPPO推出的两款芯片被用于高端旗舰手机,可是在消费市场上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销售额没有达到预期,若OPPO自研芯片继续维持下去,只会面临入不敷出的情况。OPPO研发芯片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赚钱,如果不赚钱了,只会及时止损。看到OPPO自研芯片的结局,才知道华为的坚持有多难,海思半导体无法给华为带来盈利,可华为依然养着这支团队。国产芯片的成功离不开消费市场的支持,让国产芯片迎来真正的曙光。同意的请点赞,欢迎转发,留言和分享。 ...

    手机互联 2023-05-20 23:59:24
  • 魅族20上线告白礼盒:颜值很高、售价3199元起

    魅族20上线告白礼盒:颜值很高、售价3199元起

    5月19日消息,魅族科技近日上线了魅族20告白礼盒,礼盒内含有PANDAER有线耳机及T恤,参与魅族20魅友共创白的预售用户可有机会赢取。目前已经开启全渠道预约,起售价为3199元,并可享受3年质保服务...

    手机互联 2023-05-20 23:59:22
  • 纯白机身、超窄边框!小米推出米家冰箱意式400L:3499元

    纯白机身、超窄边框!小米推出米家冰箱意式400L:3499元

    快科技5月20日消息,小米推出了最新款纯白色三开门冰箱——米家冰箱意式400L,售价3499元,目前已经开启预约。首先在外观方面,米家冰箱意式400L通体纯白设计,正面配备冰晶白玻璃面板,展现出镜面的效果,在搭配一些装修风格中更合适。采用先进薄壁发泡技术,就像手机全面屏一样收窄"边框",做到更小占地面积,但却拥有更大储鲜容量,超窄机身设计也更易融合家中,三围尺寸是600x635x1911mm。400L多格科学分区,鲜储有序双层冷冻大抽屉,存取更方便,252L冷藏区,可装371瓶可乐;148L冷冻室,可装32盒水饺。拥有密封式独立变温抽屉,三挡变温模式,保护妈妈和宝宝的膳食营养。采用变频压缩机 + 变频风机组合内置专属感温装置,时刻感知并反馈冰箱内温度变化温度波动更小,食材保鲜效果更好。官方标注二级能耗,一天只要0.89度电,噪音低至36分贝。风冷循环技术,食物不粘连,取物更轻松保留鲜嫩美味口感,无需手动除霜,冷藏室搭载银离子抗菌净味模块,吸附冰箱内异味分子。作为米家产品,自然少不了互联属性,支持连接米家App远程操控和选择模式,也能用小爱同学直接语音控制。 ...

    手机互联 2023-05-20 23:59:19
  • 2023Q1中东手机市场同比下降3.5%:三星出货量第一

    2023Q1中东手机市场同比下降3.5%:三星出货量第一

    IT之家 5 月 20 日消息,根据市场调查机构 Canalys 公布的最新报告,2023 年第 1 季度中东(土耳其除外)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880 万部,同比下降 3.5%。Canalys 高级顾问 Manish Pravinkumar 表示:消费者支出尽管面临经济挑战,但三星和苹果继续推动其售后服务、品牌认知度和渠道优先级等,进一步推动了手机销量。 三星 Galaxy S23 系列销售强劲,Galaxy A 系列逐年下降,仍帮助三星提高市场份额。 苹果的同比增长得益于与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当地零售商和运营商的合作,以及在年轻一代中的强劲受欢迎程度。IT之家汇总中东(土耳其除外)手机市场情况如下:三星出货量为 380 万台,同比减少 5...

    手机互联 2023-05-20 23:59:11
  • 富士康首次失去iPhone16ProMax订单,Luxshare将获得苹果2024年顶级旗舰的独家订单

    富士康首次失去iPhone16ProMax订单,Luxshare将获得苹果2024年顶级旗舰的独家订单

    富士康通常负责为苹果组装“Pro”机型,根据早些时候的一份报告,这些计划在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上保持不变。然而,据说从2024年开始,苹果的主要合作伙伴将失去iPhone 16 Pro Max的独家经营权,所有订单都将提供给Luxshare...

    手机互联 2023-05-20 23:59:06
  • “2023年最火的华语歌手是AI孙燕姿”?

    “2023年最火的华语歌手是AI孙燕姿”?

    有歌迷表示,遇到自己喜欢的歌,能被自己偶像的声音演绎出来,还能免费观看和收听,“体验感不错”。全文2919字,阅读约需6分钟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熟悉AI音乐制作的玩家,多少听说过AIVA。这个由卢森堡AIVA Technologies公司创立并第一个获得国际认证的虚拟作曲家,在2016年诞生之后便炙手可热。一些音乐制作人发现了这位虚拟作曲家身上的优点:AIVA学习了不少音乐作品,从中又根据歌曲的音乐特征建立了网络模型,最后依靠模型来辅助音乐人生产出他们想要的曲子。AI音乐生成器也开始出现在更多普通用户的电脑桌面上。在经过AI变声、文字转歌曲等系列操作后,新的音乐作品被一键导出。于是,催idol(偶像)“营业”未果的歌迷们有了新的盼头——“AI歌手”登场了。歌迷根据自己的需求,让他们翻唱了不少经典金曲。而如今,“AI歌手”出歌速度更快,流量也不错。▲网友上传的“AI孙燕姿”翻唱作品。网站截图━━━━━制作者:声音素材越干净,推理出的音色越好听UP主英泰利(化名)在B站发布了36条视频。其中最火的一条是“AI孙燕姿”翻唱周杰伦的一首歌,播放点击量接近125万。有网友在该视频下评论,“2023年最火的华语歌手是AI孙燕姿。”在没更新AI孙燕姿之前,她流量最大的一条视频是用Live Link Face(虚拟制片的实时面部动画软件)制作的游戏角色面部捕捉效果,有13.6万的播放量。目前,英泰利发布的视频以“AI孙燕姿”翻唱的歌曲为主。她在每条已经发布的视频下方会备注免责声明。上面写着:本作品仅作为娱乐目的发布,可能造成的后果与使用的音声转换项目的作者、贡献者无关,本视频使用AI合成技术,视频中演唱人声并非孙燕姿本人,如有侵权告知删除。“制作AI音乐,就是想听一听自己喜欢歌手演唱其他经典歌曲的感觉,二者碰撞会有不一样的效果。”英泰利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现在AI换声还只能做到音色更换,歌曲的演唱其实没什么感情。”她告诉记者,每一首用AI制作出来的歌,所花的时间都不一样,要看制作者的需要和用心程度。AI作曲降低了普罗大众创作音乐的门槛,但实际上,要完整打造出一首AI曲子,也不太简单。一位在B站教网友“训练AI歌手”的UP主莫晓(化名)说,核心技术源于So-VITS-SVC和RVC这些开源项目。据他介绍,下载好开源的声音类AI软件素材包,制作者先要对歌手的相关声音数据进行处理,再通过得到后的音频数据做成训练声学的模型,一般来说,训练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模型则是用来进行推理并完成替换,一些文字转语音后,还要用音频编辑软件进行后期合成。AI变声是制作“AI歌手”翻唱音乐整个流程的重要一环。莫晓提到,声音数据的素材很重要,歌手的声音、咬字、气息等素材越干净,推理出来的音色会越好听。今年三月份,创作歌手陈珊妮发布了自己的新歌《教我如何做你的爱人》。在此前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她表示,在这首歌中,每一个音每一个呼吸,包括所有和声都是全AI演唱。“演唱者”是她本人训练的AI模型,此外,单曲封面也由AI生成。在她看来,AI有没有情感在于听者认为它(AI制作的歌曲)有没有情感。莫晓认为,“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技术手段,用AI变声器这些软件训练声音,主要问题在于它无法感受和理解普通人的情感。这种方式只会通过大量训练歌曲来发现规律,模仿之后形成韵律,与本人真实的演唱肯定存在差别。”━━━━━歌迷:喜欢的歌被偶像的声音演绎,“体验感不错”英泰利觉得,听AI音乐可能是出于对新事物的好奇,也可能是歌手的“粉丝”想要听歌手唱不同风格的歌曲。一周前,武汉的陈先生知道了“AI孙燕姿”。在上班挤地铁的路上,他用手机刷短视频,无意间刷到了孙燕姿翻唱别人歌的视频。他没仔细看,但作为孙燕姿的歌迷,听了几句之后,他就感觉有点怪。后来再看视频里的介绍,他才知道这个不是孙燕姿本人,是AI做的。“有区别,但总体感觉还可以。”陈先生说,“我看有人在视频里讲,因为孙燕姿的发音和咬字比较干脆,用AI技术训练出来的效果比较好,所以会被用作“AI歌手”,经常拿出来翻唱别人的歌。”陈先生并不介意这些被翻唱是由AI而非孙燕姿本人所唱。遇到自己喜欢的歌,能被自己偶像的声音演绎出来,还能免费观看和收听,他觉得“体验感不错”。他告诉记者,没太想过制作这些音乐的人是否会侵犯相关著作权、肖像权等。他认为,这些短视频平台一般都会有内容审核制度,能公开放出来的,还能“存活”这么久的,大概没什么问题。除非他们(AI音乐制作人)把制作出来的作品用于商用。不过,陈先生也有自己的担忧。“AI实在太强大了,我就很担心自己的偶像不出歌,然后网上都是AI版的她唱着别人的歌。所以,我在想,这会不会给创作歌手一些警醒,没有好的作品,可能会被AI版的自己所取代。”除了火爆的“AI孙燕姿”外,在B站上,王心凌、王菲、Lana Del Rey(美国流行歌手)等人气较高的艺人,均有大量以其为原型的AI翻唱作品。不少听“AI歌手”翻唱的听众会欣然接受自己喜欢的艺人以AI形式来唱别人的歌。一位姚贝娜的“粉丝”在“AI孙燕姿”翻唱作品的视频下留言,“我是贝壳粉(姚贝娜粉丝的称呼),她去了天堂,我也挺希望有人能制作出AI姚贝娜,让歌迷再听听她翻唱的歌。”━━━━━音乐爱好者:AI音乐无法超越顶级艺术创作莫晓告诉记者,他们会根据评论留言制作新曲。绝大多数网友是想用自己偶像翻唱的歌来慰藉自己,即使不是偶像本人,但声音腔调差不多,也可以让歌迷得到满足。北京的音乐爱好者小周也是“AI歌手”的听众。他认为,AI在创造新鲜的音乐产品方面,给了大众惊喜。在早期,AI音乐创作仅局限于作曲,现在歌手的声音都能模拟和混合,制作成曲,感觉很有趣。“我们之所以说‘AI歌手’不像本人,一是说由人工智能打造的艺人,缺乏人的情感经历,不是真实的情绪表达。二是说我们自己没有完全了解人脑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的工作机制,AI技术目前也做不到。”在他看来,“AI歌手”以及由AI制作出的音乐,无法真正超越顶级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录音艺术专业的张同学认为,通过AI变声制作模仿出来音乐,基本上可以实现听起来“很像”艺人声音的效果。但同时,技术合成的声音远没有富含现场情绪的声音有魅力。一位AI音乐的听众认为,艺术不是技术,在艺术领域,AI只能作为辅助,但不会是主角。在她看来,虽然人工智能具有很强的学习模仿能力,但它“学不来”作为人精神产物的音乐本质。“为什么我们要去听演唱会?歌唱是一种行为。一个活人能通过歌唱的行为,带来共情力和感染力,甚至还有表情、氛围,即兴表演这些不同的阐释。”她认为,艺术和社会生活是匹配的,先有体验才有艺术,所以音乐不是简单的音乐,重要是把人们内心的东西表达出来。值班编辑 李加减 康嘻嘻最近微信改版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星标“新京报”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点击“在看”,分享热点 ...

    智能设备 2023-05-20 11:25:35
  • 特斯拉对美国库存的部分Model3车型提供了1300美元左右的折扣

    特斯拉对美国库存的部分Model3车型提供了1300美元左右的折扣

    钛媒体App 5月20日消息,特斯拉美国官网显示,特斯拉对美国库存的部分Model 3车型提供了1300美元左右的折扣。 ...

    智能设备 2023-05-20 11:25:27
  • 魅族20将推白色面板版本,少量定制,近期上市

    魅族20将推白色面板版本,少量定制,近期上市

    5 月 17 日消息,星纪魅族集团董事长兼 CEO 沈子瑜表示,魅族 20 白面板机将在近期上市。魅族 20 有四款配色,分别是定胜青、先锋灰、悦动黄、热爱粉...

    手机互联 2023-05-19 08:56:13
  • 小米Civi3官宣:首发天玑8200-Ultra芯片,性能和影像全面升级

    小米Civi3官宣:首发天玑8200-Ultra芯片,性能和影像全面升级

    作为小米旗下的中端手机代表作,小米Civi系列凭借着优秀的外观设计和出色的影像体验,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关注。目前在售的小米Civi2发布于去年9月,定位于2000元价位段,虽然小米Civi2相比同价位机型来看有着较好的外观和影像体验,但性能配置却客观存在短板,不少用户为此感到可惜。如今, 官方传来新一代小米Civi3的核心消息,这款新机将首发搭载天玑8200-Ultra芯片,兼顾性能和影像,性能将迎来大幅升级,该消息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5月18日,小米官方正式公布,小米Civi3将全球首发天玑8200-Ultra芯片。官方表示,这是高性能芯,更是量身打造的影像特长芯,小米Civi3将让小米影像大脑首次与天玑移动平台全面适配与加速。‍‍‍‍‍‍‍‍‍‍‍‍‍‍‍‍‍‍‍‍‍‍ 众所周知,天玑8000系列芯片在中端手机市场表现十分出色,目前天玑8200芯片更是目前中端市场的芯片热门选择,这意味着过去小米Civi系列身上性能不足的短板问题,将会在小米Civi3身上迎来显著改变。‍‍‍‍‍‍‍‍‍‍‍‍‍‍‍‍‍‍‍‍ 从命名来看,天玑8200-Ultra芯片指的应该是天玑8200的升级优化版本,天玑8200芯片目前在安兔兔V9评测中的性能跑分普遍在85万分左右,相比小米Civi2搭载的骁龙7Gen1芯片而言,性能提升力度相当大。‍‍‍‍‍‍‍‍‍‍‍‍ 作为参考,天玑8200芯片采用台积电4nm工艺,CPU采用八核架构,主频为1x3.1GHz@A78大核、3x3...

    手机互联 2023-05-19 08:49:37
  • 阿里巴巴2023年Q1调整后净利润273.8亿元同比增长38%

    阿里巴巴2023年Q1调整后净利润273.8亿元同比增长38%

    财联社5月18日电,阿里巴巴第四财季(截至3月底止季度)营收208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预估2091...

    互联网 2023-05-18 19:12:34
  • 贝壳一季报:净收入203亿元,净利润27.5亿元

    贝壳一季报:净收入203亿元,净利润27.5亿元

    5月18日消息,贝壳(NYSE:BEKE;HKEX:2423)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财报显示,贝壳第一季度总交易额(GTV)为9,71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5.8%,净收入为203亿元,同比增长61...

    互联网 2023-05-18 18:52:18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