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智能设备
  • SpaceX龙飞船搭载4人飞赴国际空间站,包括沙特首位女性宇航员

    SpaceX龙飞船搭载4人飞赴国际空间站,包括沙特首位女性宇航员

    IT之家 5 月 22 日消息,当地时间 5 月 21 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自由号”龙飞船搭乘“猎鹰 9”火箭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搭载 Ax-2 任务 4 名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计划在国际空间站进行约 8 天科学实验和商业活动。这次发射是 SpaceX 今年第 35 次发射,猎鹰 9 号芯一级连续 120 次成功回收。这是美国 Axiom Space 公司第二次组织“全私人”宇航团队前往国际空间站。该项目也是 SpaceX 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商业合作项目。该公司未透露此次票价,上一次任务中每个座位 5500 万美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 3.86 亿元人民币)。据介绍,Ax-2 乘组包括任务专家 Rayyanah Barnawi,飞行人员 John Shoffner,指挥官 Peggy Whitson 以及任事务专家 Ali Alqarni。值得一提的是,4 人中包括 2 名来自沙特的宇航员,其中一人为女性,也是沙特首位女宇航员。 ...

    智能设备 2023-05-22 11:04:42
  • Meta回应Instagram宕机:正在努力尽快恢复正常

    Meta回应Instagram宕机:正在努力尽快恢复正常

    5月22日,据美国科技博客The Verge消息,社交媒体Instagram在全球范围内宕机。对此,Meta发言人Dave Arnold回应称,已得知一些用户在访问Instagram时遇到了问题,正在努力尽快恢复正常,对由此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监测网络状况的网站DownDetector数据显示,第一批故障报告在美国东部时间5月21日下午6点左右开始,峰值时超过18.6万份,目前还没有解决的迹象。 ...

    智能设备 2023-05-22 11:04:40
  • 小红书的生意不好抢

    小红书的生意不好抢

    带着交易的目的去种草,本身就违背了用户的购物习惯文 | 钰熙图文种草生意就像围城,小红书努力向围城外发展,探寻更多商业化可能,而其他大厂则奋起猛攻,想要进入围城里。作为图文种草赛道头部平台,多年来小红书一直享受“独一份”的流量红利,但也被这份流量红利困在原地,鲜少出现流量在商业层面转化的卓越成效。无论是电商还是直播带货,小红书几次加码后,也都没有泛起太大水花。能作为里程碑事件的,是最近刚走红的董洁直播间,以及刚刚推出的本地生活业务。董洁在小红书内,3个月直播了3场,GMV分别为5000万、3000万和6000万元。单从数据表现来看,董洁的直播频次和GMV都难以和其他平台明星直播带货的数据相抗衡。尽管如此,董洁仍是小红书直播带货的“新希望”,就连小红书CMO之恒,都在自己的小红书账号上称董洁是小红书直播的标杆。另一边的本地生活业务也才刚刚起步,还未形成规模。未能赶上电商、直播带货、本地生活这条商业快车道,是小红书没有给商业化提供肥沃的用户基础吗?答案恰恰相反,根据报道显示,2022年,小红书用户规模翻倍增长。在互联网人口红利褪去的当下,这个用户规模增速,已经是其他大厂难以企及的目标了。或许更好的答案并不能在小红书身上寻找,而是存在于整个图文种草赛道,这条赛道的特殊性,导致入局者想要做好商业化并不容易。字节跳动、腾讯、淘宝、微博,众多不同领域的互联网大厂都曾深入小红书腹地,打起图文种草的生意。其中字节跳动的动作最频繁,将图文信息流升级为抖音的一级入口,推出独立图文App可颂,海外推出对标小红书的平台Lemon8,将头条搜索升级为有柿。字节跳动想从短视频内容生态横跨到图文内容生态的布局,已经十分清晰。然而几经辗转后,自带流量基础和技术经验的大厂,都没有在图文种草赛道中实现更大的突破。不仅没能给图文种草赛道指出一条清晰的商业化道路,更是无人能撼动小红书的市场地位。换句话说,或许图文种草平台的商业化,是个堪称“诺贝尔奖”级别的难题。小红书错失发展机遇举棋不定,小红书在商业化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早在2014年,抖音、快手还是新兴的短视频平台时,小红书就已上线跨境电商品牌“福利社”。那个时候小红书的对手还是网易考拉、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在面对和头部电商平台竞争时,小红书第一次展现了商业化潜力,不仅没被巨头打压,相反在2015年交出了一份半年销售额7亿的答卷。要知道,同年京东全球购全年销售额仅为18亿,换算之后不难发现,当时小红书跨境电商绝对具备和京东跨境电商掰手腕的实力。2016年,小红书跨境电商市场份额已经达到6.5%,然而这时跨境政策逐渐收紧,小红书也逐步向国内发展,开放平台邀请第三方商家入驻。这时看似小红书已具备两条切口做电商平台,但是团队对于电商业务的发展并不坚定,小红书创始人瞿芳曾在2017年的采访中多次表示:“小红书不是电商,是游乐场。”2018年,小红书跨境电商的市场份额跌至4...

    智能设备 2023-05-21 01:40:26
  • 苹果禁用ChatGPT,为防机密泄露!大模型版Siri即将升级推出

    苹果禁用ChatGPT,为防机密泄露!大模型版Siri即将升级推出

    明敏 杨净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前脚ChatGPT刚刚上线iOS嗨翻全球,火速霸榜APP Store;后脚却曝出消息——苹果自家员工不能用ChatGPT,而且已经好几个月了。这事儿马上引发巨大讨论。要知道,从ChatGPT趋势到来后,苹果就几乎保持“隐身”,好不容易iPhone拥抱ChatGPT了,现在好像又泼了盆冷水。有人已经开始嘲讽:苹果是害怕员工发现AI真的有用吗?所以他们要用自己的?最好别像Siri那样。诶?还真说不定。借着这次大新闻,苹果研究自家大模型的消息也不胫而走,而且Siri也将很快上线AI新功能。最新库克公开表态:生成AI技术潜力很大,但有问题需要解决,也侧面印证了他们的AI进展。所以苹果不是不搞,或许只是发布时间没到。担忧数据泄露据《华尔街日报》消息,苹果禁止员工使用的包括ChatGPT和Copilot。知名苹果产品追踪记者也在推特上进一步爆料,ChatGPT在苹果员工禁用名单上已经好几个月了。会有这样的决策倒也不稀奇。一方面,ChatGPT本身在数据使用方面一直备受争议。最初,除了API用户以外的所有用户聊天记录,都会被用来训练和提升模型性能,这意味着用户数据有被泄露的风险。事实上,今年3月确实发生这样的意外事故。一个bug导致一些用户的对话标题泄露,其他人能在自己的界面上看到这些信息。当时这个bug一度导致ChatGPT临时关闭。上个月,OpenAI正式推出新规定,以进一步保护用户数据安全:用户可以通过关闭聊天记录功能,来避免自己的个人数据被官方拿去训练。另一方面,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不少大型企业都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员工不要使用ChatGPT。如亚马逊在1月就要求员工不要将代码输入ChatGPT,此前有消息称,它们发现了ChatGPT会模仿亚马逊内部代码。摩根大通在2月限制全球员工使用ChatGPT,原因是出于合规方面的考虑。还有更加离奇一些的,三星曾表示20天内因ChatGPT发生了3起数据泄露事故。而一直以强调安全著称的苹果,做出类似举措也就合情合理了。毕竟一旦员工不小心将机密项目的信息输入系统,这些内容就可能泄露给OpenAI。还有人表示,ChatGPT的输出结果还是有出错的可能,或许会导致bug产生、数据漏洞等,所以大公司禁止使用也合情合理。不过,ChatGPT爆火几个月以来,它在工作效率、工作创意上的提升是不可否认的。很多人都将它加入到了自己的工作流,包括陶哲轩这样的大佬。最初明令禁止学生使用ChatGPT的纽约公立中学,也在这两天内取消禁令。所以不免有人担心,苹果这样封闭ChatGPT,是否会扼杀自身的创新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曾经禁止员工使用ChatGPT的亚马逊,近期也加入了大模型浪潮,发布自家大模型平台。这也开始让人猜测,大厂不是不拥抱ChatGPT,只是要拥抱自己的ChatGPT?事实上,苹果的最新语言大模型,真的有消息了。Siri被曝很快上线新AI功能据9to5Mac爆料,Siri将很快上线新的AI功能。新技术代号为Bobcat,早在今年3月就被爆出已经在进行测试了——首先是在最新tvOS 16.4 beta上测试,新框架叫做Siri 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Siri自然语言生成)功能,之后这一功能进入到苹果的其他操作系统中。但爆料显示只不过是实现了在Apple TV上与Siri讲笑话。除此之外,还在试验如何将语言生成用于计时器。与此同时,这一新项目的领导人也被爆出。John Giannandrea,目前是苹果负责机器学习和AI战略的高级副总裁,直接向库克汇报。他早在2018年就加入苹果,负责监督整个公司的AI和ML战略以及Core ML和Siri技术的开发。在加入苹果之前,他曾在谷歌呆了八年,领导机器智能、研究和搜索团队。而就在最近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库克表态,也侧面证实了他们在做相关的研发,只不过发布时机还没到。此前,就有苹果员工曾抱怨Siri工作效率低下。Siri之所以逐渐走向没落,是因为内部团队混乱、决策缓慢、代码笨重,导致在Siri和AI开发上受到严重阻碍。更本质的原因,还在于技术研发和判断上。比如现在ChatGPT所展现的核心功能和技术,就曾被苹果高管否决过。就像长对话能力,他们认为会导致对话容易失控,而且“很花哨”。为了防止Siri胡言乱语,苹果选择让人工团队预先写出答案,并且还多次拒绝允许用户对Siri回答问题进行反馈,导致开发团队无法理解模型的局限。虽然不能肯定苹果禁用ChatGPT,与自身开发AI工具有关。但是苹果Siri上线新AI功能,想必也是不少人所期待了。参考链接:[1]https://www...

    智能设备 2023-05-21 01:40:21
  • 抖音杀到了阿里京东家门口

    抖音杀到了阿里京东家门口

    前年以来,抖音迅速在电商、本地生活等赛道攻城略地,持续拓展业务边界。与之对应的是,淘宝、支付宝、拼多多甚至是近期的美团,开始上线更多“抖音化”的业务,从短视频到直播尝试更多内容场景。背后呈现的,不仅是抖音对于增量市场的抢夺,更是互联网用户不断改变的消费习惯。01、抖音货架电商含金量几何?过去一年,抖音在聚光灯下愈发“低调”,但它攻城略地的速度,却足以让所有大厂拉响最强的警报。5月16 日,抖音电商总裁魏雯雯在“抖音电商生态大会”上披露:过去一年,抖音电商GMV同比增长80%。这样的速度,已经成为了普遍深陷在滞涨苦恼中的电商行业的孤例。与之相对,在2022财年中,阿里与京东的GMV分别完成了8.3万亿和3...

    智能设备 2023-05-21 01:40:10
  • 两财年下滑,原神粉难引流:任天堂流下“王国之泪”

    两财年下滑,原神粉难引流:任天堂流下“王国之泪”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预言家游报(ID:yuyanjiayoubao),作者:毛丽娜,头图来自:视觉中国3天,1000万份。5月17日晚,任天堂通过官方推特宣布,5月12日开售的《塞尔达传说2:王国之泪》(后文简称《王泪》)3天内全球销量破1000万份,成为该系列游戏历史上销量最快的一款。《王泪》的大卖,实属意料之中。《塞尔达传说1:旷野之息》已经是主机游戏史上的神作,《王泪》解禁发售后,在英国只用2天就超过了IP大作《霍格沃茨之遗》的销量;法国媒体则预测《王泪》首周销量将超过2022年法国最热卖游戏《FIFA 2022》的全年销量。日本媒体报道称,许久未见“塞尔达请假”再现江湖。因游戏首发日定在周五,大量上班族选择请假,凑三天连休打游戏;国内销量因外因较难统计,但从社交平台、视频平台上的讨论也不难发现,《王泪》算得上这几年存在感最高的主机游戏。但让我们回到中国区,《王泪》卖得究竟如何?如果只是看B站,几乎所有的游戏UP主都在播《王泪》实况,“有流量倾斜,又是现在最热门的话题,不播它播什么呢?”有人这么和预言家说道。好,那让我们回到一个萦绕在《原神》和《塞尔达》两大粉丝阵营中多年的一个问题:不是说《塞尔达》粉应该大度一点,毕竟虽然两者风格近似,但《原神》的爆火是可以反向促进《塞尔达》系列大卖的——那么《王泪》真的卖得好吗?对于连续两个财年业绩下滑的任天堂而言,中国区如果也不能大卖,那么任天堂或许才是那个流下“王国之泪”的人。一、人人在聊塞尔达,又有多少真玩家“任天堂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任天堂的粉丝会这样告诉你,这家公司不pua玩家,只卷自己,在有趣和创新之路上大步狂奔,为每个热爱游戏的人带来超乎想象的新作品。为玩家造梦确实伟大,但开门做生意还是要赚钱。“为了塞尔达,我买了一台Switch”,很多玩家这样形容自己的入坑经历。造世界级IP,保证独占游戏品质,以好游戏带动硬件的销量,是任天堂一以贯之的生意经。在连续两个财年出现业绩下滑,特别是主机开始明显卖不动的当下(财报显示,任天堂在2023年财年销售了1798万台Switch,同比下滑22%)《王泪》的发售,被视为再刺激一波主机销量的举措。虽然定价数字版高达69.99美元(482人民币),创系列游戏价格新高。但体验过《王泪》的人,还是会觉得物有所值。“因为不想等卡带,发售当天买了数字版,扣款480多时我还在骂老任心黑,但是熟悉的音乐一响起,瞬间觉得值了。”与前作不同,《王泪》的地图设计更多层更立体,天空及地下也都被纳入了探索范畴。延续系列传统,《王泪》虽有任务提示,但并不干预玩家的行为,喜欢冒险打架的、中意探索不同地形的,还有心怀烹饪梦专注于采集的玩家,在游戏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究极手”功能加入,让游戏的可玩性及探索性进一步提升。因其高度自由性,“究极手”也是网络整活视频的素材直接来源。甚至有玩家组建比赛,分享自己用该功能做出的各类或精美或荒谬的成品。这一次《王泪》发售,游戏本身卖得很好,社交媒体上讨论火热,但任天堂希望的狠狠刺激一波国区主机销量的情况似乎并未能如愿出现。预言家游报从几家电玩店处了解到,《王泪》确实很火,但来咨询的多是已经有主机的老玩家,来问实体卡带什么时候能到店。Switch主机的出货量,与之前几个月相比,基本保持平稳。“稍微有一点点提升,但不多。我个人认为来买新主机的人不都冲着《王泪》发售。”电玩店老板表示,他觉得来买主机的人是因为出行需要,“买个主机打发时间”。更有甚者,也有老板认为这一波主机的销售情况,远远不如《动森》时期来得多。玩家阿ken则告诉预言家,别看网络上人人都在聊《王泪》,但其中一半甚至更多都是云玩家。“把通关视频看完,再听几个up主的讲解,就可以冒充自己玩过了。”这样的情况确实存在。因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大量的《王泪》相关内容,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已经成为了社交货币,“为了跟上流行话题,我周末愣是把up发的15个小时实机剧情看完了,可能很多玩家都不如我对剧情熟悉吧”一位云玩家向预言家坦言。《王泪》是款好游戏,向来严格的游戏媒体集体给出超高分评价,在游戏社区中,总是为了各种琐事争吵的玩家也难得统一意见了一回。网络上那些基于《王泪》而生的二创,题材丰富脑洞大开而且内容质量也很高。这些铺天盖地的相关内容,却没能把云玩家转化为真玩家。“为了一款游戏去买台主机,我觉得没啥必要。而且看up玩感觉需要对操作有一定要求,花几千块买个主机万一在家吃灰了怎么办?”二、《原神》的“对标版”来了,为何没给任天堂带来新增长如下图所示,塞尔达在国内仅有的几大讨论高峰(从F点到I点),无一例外不是《原神》内测或者公测的时间点。从打着“致敬《塞尔达》”遭遇多方围剿,到现在成长为庞然大物。从2020年至今,一次又一次玩家群体的碰撞,反倒让《原神》与《塞尔达》形成了强绑定关系。《原神》凭借开放世界在全球攻城略地,玩家氪金数额屡创新高。而《塞尔达》玩家则表示,这一切不过米哈游拾人牙慧,“等《野炊2》(塞尔达的昵称)上了,你们这群OP肯定纷纷掉坑。”不过也有原神粉更擅长安慰人一点:“虽然两者风格近似,但《原神》的爆火是可以反向促进《塞尔达》系列大卖的——吗?”可如今“对标版”来了,且《原神》正值大版本更新的长草期,但《原神》玩家却并未大规模“叛逃”至海拉鲁大陆。一方面,就像前面的云玩家所说,在没有主机的前提下,想体验《王泪》得先花个几千块钱买机器,成本有点高。另一方面,主机游戏和手游的爽感机制不同。被手游“调教”过的玩家,转战主机游戏势必会“水土不服”。“太难了太难了”,在《原神》满级,次次深渊(月更副本)都能打满星的小薇自认懂操作,有手部乘区。但从朋友那借来主机体验《王泪》的她,还没过新手村,就已经打起了退堂鼓。“我在《原神》从新手村一路探索着开地图,璃月有个传送点特别高在山上,我就靠着那点有限的体力,一边找落脚点恢复,一边慢慢爬上去开。”原以为在开地图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小薇,在初始岛受尽了折磨。与前作一样,《王泪》中角色的行动会受制于天气及环境的影响。小薇想去雪山地图开神庙,却被困在一座矮山前,“那座山有瀑布,角色爬上去就会自动往下滑,我试了好多次都上不去。因为是在雪山,还会自动掉血,我带的抗寒料理吃完了,想从那个破雪山出来都不知道怎么走。”一次次折戟于山脚的小薇气得半死,她的林克也永远留在了雪山地图,“看了别人的视频,感觉后面还会继续受苦,我干脆把机器还给朋友了。”这或许是二者的销售模式导致的:手游靠内购赚钱,它要做的就是提升玩家粘性,当粘性足够高时,氪金就变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它不会让玩家游戏体验变得困难,本质还是喂饭式探索;而主机游戏,是靠可玩性与探索性留住玩家,它鼓励玩家在游戏中进行天马行空的尝试,当玩家尝试成功会产生极大的成就感。这也是为什么,同样是玩开放世界游戏,在《原神》中所向披靡的小薇们,到了《王泪》频频受苦,甚至干脆弃游。此外主机游戏没有社交属性,纯靠卖游戏和DLC赚钱,制作团队会在内容量上花大功夫,力求给玩家一款能够长期反复游玩的游戏。而手游玩家,则习惯了短平快式的游戏体验。“《原神》每次版本更新我肝7~8个小时也就差不多了,《王泪》全收集要将近200个小时,这也太久了。”而作为“双担”玩家的YOYO则表示,她感觉现在国内的玩家群体有种特别急功近利的感觉,“2017年我玩野炊的时候,网上也没什么攻略,大家就是自己探索。对新手来说确实有点难,但探索着,就发现乐趣了。”“可能因为受到手游的影响,现在玩家都有种交作业式打游戏的感觉。一定要全宝箱、全收集、全支线,网上第一时间就会有领跑喂饭视频。跟着跑一圈下来,道具什么的是拿到了,但游戏乐趣也没了。”交作业式打游戏,对隔段时间就有版本更迭的手游来说影响不大。可是对于主机游戏,则是致命的。原本在慢慢探索中发掘乐趣的过程被压缩,跟着主播一路通关后任务完成,也很难对游戏IP产生什么感情。三、百岁老人任天堂,还有多少新故事虽然一提起“钱”,任天堂粉丝总会反感,并且反驳道“老任不是那种只想着赚钱的公司”。但必须承认的是,从财报来看,成立于1889年的任天堂又走到了关键时刻。就在《王泪》发行的三天前,即5月9日,任天堂公布了 2022 到 2023 财年年度财报:营业额达16016 亿日元(当前约 821...

    智能设备 2023-05-21 01:40:09
  • 云从科技「从容」大模型正式发布!现场演示,与GPT-4同台竞技

    云从科技「从容」大模型正式发布!现场演示,与GPT-4同台竞技

    新智元报道编辑:好困【新智元导读】5月18日,位列国内人工智能第一梯队的云从科技,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大模型——「从容」。5月18日云从科技正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从容大模型。云从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曦介绍,作为一种基于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系统,从容大模型可以根据给定的文本或语音数据,进行学习和分析,并输出相关的答案或建议,也能深度理解自然语言的含义和语义规则。不只是对话体验,从容大模型还可以编程、写作、解题等。云从还对「从容」与ChatGPT进行横向对比演示,在对同一真题的解答过程中,从容大模型的答题速度相较更快,但其正确率为71%,不仅低于正确率为73.34%的ChatGPT,还远低于正确率高达86...

    智能设备 2023-05-21 01:40:02
  • 小扎豪赌大模型!Meta重磅推出定制芯片MTIAv1和全新超算

    小扎豪赌大模型!Meta重磅推出定制芯片MTIAv1和全新超算

    新智元报道编辑:拉燕 Aeneas【新智元导读】全世界都在卷大模型,小扎也急了。如今,Meta为了发展AI,在定制芯片和超算上下了大赌注。Meta也有纯自研芯片了!本周四,Meta发布第一代AI推理定制芯片MTIA v1和超算。可以说,MTIA对Meta是一个巨大的福音,尤其是现在各家都在卷大模型,对AI算力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高。小扎最近表示,Meta看到了「以有用和有意义的方式向数十亿人介绍人工智能代理的机会」。显然,随着Meta加大对AI的投入,MTIA芯片和超算计划将是Meta与其他科技巨头竞争的关键工具,现在没有哪家巨头不在AI上投入大量资源。可以看到,凭着定制芯片和超算,Meta在AI上下了大赌注。MTIA在最近的一次线上活动中,Meta拉开了开发自己的基础设施的序幕。新芯片全名是Meta训练和推理加速器,简称MTIA。MTIA是一种ASIC,一种将不同电路组合在一块板上的芯片,允许对其进行编程,以并行执行一项或多项任务。Meta副总裁兼基础设施负责人Santosh Janardhan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MTIA是Meta「针对推理工作负载的内部定制加速器芯片系列」,它提供了比CPU「更高的计算能力和效率」,并且「为我们的内部工作负载定制」。通过结合MTIA芯片和GPU,Janardhan 表示,Meta相信「我们将为每个工作负载提供更好的性能、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效率。」不得不说,这是Meta实力的投射。其实,一直以来,Meta在应用AI友好型硬件系统方面进展并不迅速。这影响了Meta和竞对(如微软、谷歌等)保持同步发展的能力。Meta基础设施副总裁Alexis Bjorlin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构建属于自己的硬件,Meta就有能力控制堆栈的每一层,包括数据中心设计到培训框架。这种垂直的整合水平对于大规模推动AI研究边界是必不可少的。在过去的十年里,Meta花费了数十亿美元聘请顶级数据科学家来构建新型AI模型。Meta也一直在努力将其许多更宏伟的AI创新研究投产,尤其是生成式AI。一直到2022年,Meta一直主要用的是CPU和专为加速AI算法而设计的芯片组合来维持其AI的运行。而CPU和芯片的组合在执行这类任务的效率上通常会低于GPU。于是Meta取消了原本打算在2022年大规模推广的定制芯片,转而订购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英伟达GPU。引入这些GPU,Meta需要对旗下的几个数据中心进行颠覆性的重新设计。而为了扭转这一局面,Meta计划开发一款内部芯片,预计于2025年推出。这款内部芯片既能训练AI模型,还能运行AI模型,可谓性能强大。主角终于来了——新芯片名叫MITA,全称Meta Training and Inference Accelerator.这款芯片可以用来加速AI训练和推理的效率。研究团队表示,MTIA是一种ASIC,指的是一种在一块板上组合不同电路的芯片。通过编程,该芯片能同时执行一项或多项任务。专为AI工作负载定制的AI芯片Meta要知道,科技巨头公司的竞争说白了玩儿的就是芯片。比方说谷歌的TPU,用来训练Palm-2和Imagen。亚马逊也有自己的芯片,用于训练AI模型。此外,有消息称微软也在和AMD开发一款叫Athena的芯片。这不,MITA的到来也是Meta不甘示弱的表现。Meta表示,2020年他们创建了第一代的MITA——MITA v1,采用的是7nm工艺。该芯片内部内存可以从128MB扩展到128GB,同时,在Meta设计的基准测试中,MITA在处理中低复杂度的AI模型时,效率要比GPU还高。在芯片的内存和网络部分,还有不少工作要做。随着AI模型的规模越来越大,MITA也即将遇到瓶颈。Meta需要将工作量分担到多个芯片上。对此,Meta表示,会继续完善MITA在运行推荐的工作量时每瓦的性能。早在2020年,Meta就已经为内部工作负载设计了第一代MTIA ASIC。此推理加速器是共同设计的全栈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包括芯片、PyTorch和推荐模型。该加速器采用台积电 7nm工艺制造,运行频率为800 MHz,在INT8精度下提供102...

    智能设备 2023-05-21 01:34:10
  • 这可能是第一个被AI颠覆的职业

    这可能是第一个被AI颠覆的职业

    在你眼前的这个模特,穿着白色 T 恤和中长牛仔连衣裙,露出一个标准的职业微笑。如果图片出现在某宝,大概率淹没在五光十色里,被我们的手指机械地划过。停留下来多看一眼,你可能就觉得不太对劲了,她的肢体略显僵硬,脖子下面的阴影有些奇怪,靴子像是劣质的芭比娃娃同款。没错,这是一个不够完美的 AI 模特,但以后会越来越真实。我是一名模特,我知道 AI 最终会取代我的工作。三年前,加拿大模特 Sinead Bovell 为时尚杂志 Vogue 写下了这篇文章。现在,她的预言似乎正在实现。AI 模特杀疯了这个 AI 模特,来自牛仔品牌 Levi’s。3 月,它和 AI 模特公司 Lalaland 达成合作,计划在今年启用 AI 生成的模特。真实性暂时不在一个次元,AI 模特就在速度和多样化上和人类争先。▲ 图片来自:Lalaland按照 Lalaland 的说法,AI 模特的灵感来自真人,但由 AI 生成。它们的各方面都可以自定义,包括发型、体型、肤色、姿势、情绪等,整个流程甚至不到 5 分钟。更多 AI 模特公司,正如雨后春笋一样蓬勃生长。初创公司 Botika 推出了一项 AI 模特服务,计划每月收费 15 美元,主要面向小型企业,现在还属于启动阶段,等候名单已经排到 1000 名开外。在官网视频里,一张遮住脸的照片被安上了头部,傻瓜式的操作主打一个丝滑:单一模特适合所有人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需单击一个按钮,即可根据面部表情、肤色、发型、背景等更改模特。▲ 图片来自:ZMOAI 内容生成网站 ZMO,示意图将褶皱和触感做得不错,但没有影子显得背景太假。目前只开放了等候名单,宣传文案很想让人连夜排队:只需几分钟,而不是几周,就可以将您的产品放在模特上!荷兰初创公司 Deep Agency,更是高调地自称为「AI 照相馆和模特经纪公司」。他们的服务听起来很是物廉价美:每月支付 29 美元,输入提示词,调整背景、镜头、姿势等等,便可以用 AI 生成模特。▲ 图片来自:Deep Agency平心而论,生成的图片又生硬又有塑料味,价格还比 ChatGPT Plus 贵。将视线放回国内,不少电商从业者也在用 Stable Diffusion 等 AI 工具自主探索,甚至基于这些工具二次开发 AI 模特换装系统,早在 3 月就有人做出了完成度很高的 AI 模特图。▲ 图片来自:微博@浪猪灰头小红书之前有这样一个热搜:「这是不是第一个被 AI 颠覆的职业?」说的就是淘宝模特。但在模特经纪公司高管 Simon Chambers 看来,AI 模特们的用处还很有限,既没有感情,也没有创造力:AI 模特最适合出现在用来参考的基本图像,而不是与客户建立关系的营销或推广。当下,大多数 AI 模特确实只能走中低端的基本款路线,但重要的是未来的可能性。就算再粗制滥造,它们也已经开始了商业化。原画师和好莱坞编剧的后继者AI 模特和初创公司不断兴起的原因很简单,有需求就有供给。雇佣专业模特,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销。Tracy Porter 是一个经营服装品牌的个体户,为了省钱亲自上阵做模特,她之前招聘过短期的摄影师、模特、发型师和化妆师,但拍摄一次就要花上 5500 美元。国内较早探索 AI 模特的电商从业者「浪猪灰头」也现身说法:「今年我们拍衣服不需要花四五万一天雇摄影师和模特了… 完全够我们用了。」▲ 图片来自:LalalandAI 大力入侵的电商业务,恰恰是模特最可靠的收入来源。先不说完全取代,AI 的出现让市场有了更多选择,就可能让人类的待遇降低。好莱坞编剧和原画师便是前车之鉴。好莱坞编剧抗议 AI 参与创作,怕的不是 AI 会替代他们,而是编辑们自己动手明明写得更好,却要被迫改写 AI 生成的垃圾内容,工资也在这个过程里变相贬值。类似地,不少原画师变成了 AI 改画师,甲方觉得图像已经生成了,原画师只需简单地修一修,就把价格压得很低,导致修图的时薪远远不如原创。现在也有人认为,与其用不够成熟的 AI 模特,不如直接雇佣刚入行的模特,平均下来时间和花费不一定更高。AI 模特不只是影响到人类模特,失业的阴云笼罩在全产业链,化妆师、发型师、摄影师甚至创意人员,都可能受到波及。时尚杂志 Vogue 在巴西和新加坡的春季刊,已经使用 MidJourney、Dall-E 等工具,让 AI 模特登上封面。AI 正在证明自己,它既可以从事电商摄影,也可以涉猎时尚杂志封面等高难度领域。首当其冲的,还得是那些被视作 AI 模特「平替」的、默默无闻的模特们。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地方,模特属于独立合同工。所以,当 AI 模特浪潮袭来,他们可能很难得到保护。这就是华盛顿大学 AI 伦理学者 Os Keyes 所说的,普通的模特、摄影师和艺术家,都特别容易受到生成式 AI 影响,因为他们缺乏结构化的力量:Deep Agency 等应用,如果它们有效的话,将进一步踢出本已不稳定的创意工作者的位置,并将钱转移给这类初创公司,让利润更加集中。与之相反,盛装出席 Met Gala、活跃在红毯和大秀的超模,暂时还能安下心,在技术面前,他们的个人形象仍有价值。几年前的 CGI 模特就是一个参考。她们穿着 Prada、Dior 和 Gucci,被人类编造的故事赋予个性,创造着丰富的商业利润。▲ CGI 模特 Lil Miquela.功成名就的模特,已经在未雨绸缪。4 月底,50 岁的超模 Eva Herzigová 称参与了身体扫描、动作捕捉等拍摄,计划创造出数字分身「MetaHuman」,将它用到未来的广告活动中。▲ MetaHuman...

    智能设备 2023-05-21 01:34:05
  • 马斯克陷OpenAI诈捐门!口口声声1亿美元,结果只有1500万可追溯

    马斯克陷OpenAI诈捐门!口口声声1亿美元,结果只有1500万可追溯

    西风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号称给OpenAI捐了1亿美元的马斯克,实际上可能连一半都没给到?!众所周知,马斯克此前一直宣称给OpenAI捐了1亿美元,而且还在推特上大放厥词:“我仍然对于我捐赠了大约1亿美元的非营利机构,变成了300亿美元盈利市值的营利性公司感到困惑。如果这是合法的,为什么其他人不这样做?”而且他还不止一次强调自己“捐赠的1亿美元”:我现在可没有任何OpenAI所有权或控制权!这引起了国外媒体TechCrunch的注意,于是他们扒了一下马斯克给OpenAI的真实捐款数额,结论是:马斯克不可能捐了最初声称的1亿美元!△来源于:TechCrunch他们查到的美国国税局和州监管机构的税务文件显示,OpenAI最初的资金来源,只有约1500万美元的捐款可以明确地追溯到马斯克。马斯克对此没有正面回应。然而在近日CNBC(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的采访中,他悄悄改口了:我不确定确切的数字,大概是5000万美元左右的数额吧。所以马斯克实际究竟捐了多少钱?OpenAI这些年的资金源又从哪里来?马斯克掏了多少“看得见”的钱?OpenAI创立之初,由埃隆·马斯克和萨姆·奥特曼共同担任联席主席。为了让它能够在非盈利情况下正常运转,马斯克和奥特曼联同包括Greg Brockman 、Reid Hoffman、Jessica Livingston、Peter Thiel等人在内的众多科技大佬,“承诺”为OpenAI捐款10亿美元。然而,“承诺”不代表实际捐赠,例如根据联邦税务文件,YC Research就从未捐过一分钱……OpenAI自成立至2021年收到的捐款总额,仅为1.332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资金是在2019年OpenAI宣布成为盈利公司之前收到的,2021年仅收到3066美元的捐款。那么,在这1...

    智能设备 2023-05-21 01:33:43
  • 爱玛科技发布三大智能平台搭载鸿蒙智联操作系统

    爱玛科技发布三大智能平台搭载鸿蒙智联操作系统

    【网易科技5月20日报道】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爱玛举办"智潮登场——智能交通短途出行论坛"分论坛。现场,爱玛科技发布最新的智能成果,包括轻智能、中智能、高智能三种智能平台,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智能设备 2023-05-20 22:17:32
  • 第四范式涂威威:打造专属大模型的三大关键策略

    第四范式涂威威:打造专属大模型的三大关键策略

    【网易科技5月20日报道】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第四范式副总裁、主任科学家涂威威出席高峰会并表示:生成式AI让企业软件的人机交互和应用价值内核价值都有了质的提升,而想要打造企业专属大模型,还需要满足三大条件。据介绍,三大条件即形成高质量的闭环数据、具备多步推理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s)的学习能力、解决大模型落地效率问题...

    智能设备 2023-05-20 21:57:16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