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戳破票据理财 “高收益-低风险”神话泡沫

互联网 2014-08-11 08:56:49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文/钟辉互联网金融的触角正在向专业的细分金融领域渗透。经过多年的积淀,票据市场已经形成以银行为核心,民间票据中介、贸易代理商、贸易公司、实体企业参与的成熟、封闭的业务链

文/钟辉

互联网金融的触角正在向专业的细分金融领域渗透。经过多年的积淀,票据市场已经形成以银行为核心,民间票据中介、贸易代理商、贸易公司、实体企业参与的成熟、封闭的业务链。现在,神秘的票据江湖正通过互联网渠道让普通投资者也参与其中。

在“低门槛”、“高收益”等噱头之下,票据理财风险也通过互联网渠道随之呈现在投资者面前,而且是隐匿在票据市场繁杂的业务模式下的风险,普通投资者难以鉴别,互联网理财平台却简单地用一句“银行承诺兑付”掩盖。

互联网票据理财最大的风险来自于票据市场本身。目前,银行承兑汇票承贴比已经降至20%以下,2009年还是50%以上。也就是说,大量的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在票据市场流转,银行信贷出表的同时,也为票据中介创造了极大的业务空间,而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流转已成常态,票据市场灰色地带十分突出。当然虚假、伪造票据也是整个票据市场最大的风险问题之一,即使常年混迹其中的人也经常吃亏。

互联网票据理财的投资者在票据业务链条中扮演资金提供者的角色。在票据质押模式中,尽管引入第三方托管的机制,但实质相当于投资者提供买断票据的资金,平台、银行后续的操作还有“信贷出表”的风险,存在较大的监管风险。

线下的委托贸易付款模式和信用证循环回款模式中,除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流转”风险、“票据买断导致信贷出表”风险、“虚假票据”风险之外,贸易套利中还存在其他政策风险,比如信用证回款的逃汇风险、国际贸易套汇风险等。

严格意义上来讲,票据市场的许多业务模式都存在违规的嫌疑;而这正是互联网票据理财的基础,一旦监管从严,许多套利空间将不复存在,相关机构或中介还有被处罚的风险。

那么,投资者该如何辨别互联网票据理财的风险?

首先要透过平台“高收益-低风险”噱头看清背后的实质。“低风险”的依据是开出承兑汇票的银行对票据负有无条件兑付责任,但前提是票据流通的环节没有问题;事实上,如果票据流通环节中存在违规情况,一个“盖章不清晰”的小瑕疵都能成为银行不兑付的理由。而且,银行承诺兑付的只是正常的票据贴现,票据贴现年化利率一般在6%左右,年化收益率在10%以上的票据理财银行肯定无法兑付。

本着“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从收益率角度可以大致辨别票据理财平台的风险。年化收益率在6%或8%以下的票据质押融资模式,基本可由“银行承诺兑付”覆盖风险,较为稳重;而年化收益率超过10%的票据理财,一般会结合线下票据中介资源做其他套利业务,其风险也随之增大。

此外,平台的属性也是票据理财风险判断的标准。银行在整个票据链条中处于核心位置,而且属于正规的金融机构,其风险意识较强,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投融资平台”、民生电商“民生易贷-E票通”等银行或以银行为基础的票据理财平台风险较低;互联网企业不具备票据项目和投资资源,所以阿里金融“招财宝”、新浪微财富“金银猫票据”的风险取决与其合作对象;主打票据理财的P2P平台一般都有线下票据中介的资源,但其线下业务也依附于银行,收益和风险都较高,投资者可以通过其线下业务实地考察后再做投资决策。

从监管的角度来看,P2P票据理财除了线下的业务模式风险外,还存在与监管定位相违背的风险。与一般P2P平台“投资人收益来自融资企业利息”不同的是,票据理财P2P平台中,投资人的收益来自“融资企业的利息+线下额外收益”,后者已经脱离了融资项目本身,而目前央行和银监会对P2P的监管原则是:项目要一一对应,不能做资金池。

更进一步地说,有线下额外收益的票据理财平台,甚至已经背离了P2P的模式。而对这种新模式的态度,监管尚未表态,甚至也许还没有关注到。

标签: 戳破 票据 理财 高收益 风险 神话 泡沫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