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大数据 >> 区块链

绿色金融周报:中英绿色金融合作深化,碳市场活跃,区域绿色金融创新涌现

区块链 2025-01-20 19:34:57 转载来源:

绿色金融周报:中英绿色金融合作深化,碳市场活跃,区域绿色金融创新涌现随着绿色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各类绿色金融实践与创新层出不穷。本周绿色金融周报将重点关注中英绿色金融合作的最新进展,全国碳市场交易情况,以及各地在绿色债券发行、转型金融贷款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等方面的创新探索

绿色金融周报中英绿色金融合作深化,碳市场活跃区域绿色金融创新涌现

随着绿色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各类绿色金融实践与创新层出不穷。本周绿色金融周报将重点关注中英绿色金融合作的最新进展,全国碳市场交易情况,以及各地在绿色债券发行、转型金融贷款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等方面的创新探索。

一、 中英绿色金融合作再深化,共建绿色未来

1月11日,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在北京举行。双方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多项重要共识,再次强调彼此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同意在可持续信息披露、转型金融和生物多样性金融等关键领域建立新的工作小组,推动更深层次的合作。

具体合作内容包括:中国计划于2025年在伦敦发行首笔人民币计价的绿色主权债券,英国对此表示欢迎,并鼓励更多中国金融机构在英国发行绿色债券。双方积极推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合作,促进绿色债券市场的共同发展,并在生物多样性债券框架下继续深化合作。此外,双方都认识到转型金融的重要性,并承诺持续开展合作和知识共享,共同推动绿色转型。

值得关注的是,第四届中英金融服务峰会同期举办,为双方提供了分享成功经验与实践成果的平台。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计划于上半年召开第六次会议,以确保对话成果的有效落实。

21碳中和课题组认为,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英两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金融大国,重启对话并取得丰硕成果,不仅符合两国利益,也符合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两国在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共识,将为全球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这标志着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树立典范。 双方合作的深化,将极大促进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绿色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这不仅有利于中英两国的经济增长,也有助于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目标的实现。 此次合作的成功也为其他国家间的绿色金融合作提供了新的模式和启示。 未来,双方合作的深入开展将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标准的统一,促进绿色金融产品的互认,从而构建更加完善的全球绿色金融体系。

二、 全国碳市场持续活跃,碳价稳步上涨

1月17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上海环交所)发布了2025年1月13日至1月17日全国碳市场每周综合价格行情及成交信息。数据显示,上周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最高价达到94.95元/吨,最低价为94.47元/吨,收盘价较上一周五上涨0.51%。

上周全国碳市场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为34,100吨,成交额3,211,995.08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为100,000吨,成交额9,320,000.00元。上周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达134,100吨,总成交额为12,531,995.08元。截至1月17日,2025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已达285,786吨,累计成交额为26,795,093.64元;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630,554,450吨,累计成交额为43,059,522,197.15元。

持续活跃的交易数据表明,全国碳市场机制正在逐步完善,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碳价的稳定上涨也反映了市场对碳减排的重视程度。 这表明我国碳市场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市场机制日益成熟,对推动企业减排和实现碳中和目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活跃的交易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机构和投资者参与,为碳减排提供了更加充裕的资金支持。 未来,随着碳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和监管的加强,全国碳市场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我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三、 绿色金融创新应用持续涌现,赋能绿色发展

1. 澳碳所促成巴西首笔基于区块链户用光伏国际绿证交易: 1月10日,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澳碳所)成功促成首笔葡语系国家户用光伏国际绿证(I-REC)交易,该绿证来自巴西巴拉那州的户用光伏项目。该项目运用蚂蚁链的区块链与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小规模分散式户用光伏的整合,数据真实可追溯,实时采集传输,有效降低了认证成本,提高了绿证交易的透明度和效率。澳碳所作为连接全球气候相关产品及机遇的平台,充分发挥了其在国际气候合作中的桥梁作用。这表明区块链技术在国际绿证交易中的应用日趋成熟,为促进国际碳市场合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此举不仅推动了国际绿证交易的发展,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区块链技术将在国际碳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 无锡粮食集团发行全国首单“两重”领域绿色债券: 1月14日,无锡产业集团所属企业粮食集团成功发行全国首单“两重”(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领域绿色债券,发行规模2亿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2.19%,创全国可比债券历史新低。募集资金将用于无锡市粮食和物资应急保障服务中心绿色仓储项目,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该项目绿色等级为最高级G1,可每年节约标煤47.16吨,CO2减排93.76吨,SO2减排13.02吨,NOx减排20.86吨,颗粒物减排2.67吨。这标志着绿色金融开始积极赋能国家重要战略领域,为绿色金融拓展了新的应用领域,也为粮食安全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此举为其他行业发行绿色债券提供了借鉴,也推动了绿色金融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未来,随着绿色金融的不断发展,“两重”领域绿色债券的发行将更加普遍,为国家战略实施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

3. 肇庆落地全国首批水泥行业转型金融贷款: 近日,人民银行肇庆市分行推动四会农商银行向当地一水泥企业发放1000万元转型金融贷款,这是全国首批建材行业此类贷款。该水泥企业的高炉矿渣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契合低碳转型目标,预计到2025年末,企业将投入约4000万元用于转型项目建设。肇庆市在针对地方特色产业转型金融标准和指南探索上的积极努力,为地区特色产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金融支持。 此举为其他地区发展转型金融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也为高碳排放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金融支持。 未来,随着对转型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更多高碳排放企业将积极参与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上海宝山完成首单GEP核算: 近日,上海宝山区完成了首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这是该区作为“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和“绿色低碳供应链核心功能区”的重要创新举措。此次核算由联合赤道环境评价股份有限公司为顾村公园完成,评估了自然生态系统对城市与居民的贡献价值。宝山区通过此次核算,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造“绿色生态银行”,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努力实现GDP和GEP双增长。GEP核算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实践范例,也为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举为其他地区开展GEP核算提供了经验借鉴,也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来,GEP核算将在更多地区推广应用,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标签: 绿色 金融 周报 中英 合作 深化 市场 活跃 区域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