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F《2023年全球金融与发展报告》:全球数字金融专利存在泡沫问题|IFF20周年全球年会
英文: Four Mainstream Flagship New Phones Unveiled: Which One Will Be Your Favorite?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马嘉璐 南沙报道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技术+金融”的新模式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于10月28日在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上发布的《2023年全球金融与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指出,数字技术正在重构金融生态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引领着全球数字金融的发展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马嘉璐 南沙报道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技术+金融”的新模式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于10月28日在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上发布的《2023年全球金融与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指出,数字技术正在重构金融生态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引领着全球数字金融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在金融行业运用场景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大,除了推进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外,还催生出数字货币、数字银行、数字保险、数字支付、DeFi(去中心化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报告》分析,相比传统金融,数字金融具有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点,数据和信息技术从过去的工具日益成为重要的资源、平台、生产资料和生产方式,并改变着经济金融结构和金融方式,给经济金融注入动力和活力。
《报告》从专利的视角分析了全球数字金融的发展现状。总体来看,2017-2022年间,全球数字金融专利申请量以年均10个百分点的增速,取得了巨大的增长,但授权占比较低,反映出全球数字金融专利存在严重的泡沫问题,专利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中国的相关专利申请稳居全球第一,但专利授权占比却没有达到全球平均水平(21%),仅为16.6%。
“数据成为各国争相占领的高地,当前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区域层面、国家层面的战略政策频出,开启了国家间的‘大数据竞赛’。”《报告》认为,大数据金融侧重利用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与决策;人工智能金融侧重模拟人脑进而实现智能化;区块链金融侧重去中心化与提高透明度,它们之间能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不过,《报告》同时指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数字技术并未从根本上改变金融业的本质特征。传统金融业面临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期限和币种错配等风险继续存在,并衍生出一系列新的风险和挑战。一方面,以大数据、区块链等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在金融服务场景中的应用,表现出高度细分且相互交叉的业务特点,这将模糊不同金融机构的边界;同时,层出不穷的新型金融业态和新型交易行为也难以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进行有效规制。另一方面,互联网作用使得风险传导速度加快,并且呈现出跨行业和跨区域的显著特点。因此,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在提高金融机构运行效率的同时,也使得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复杂性、传染性、隐蔽性和突发性问题更为突出,内生风险在系统内淤积。这对监管体系、监管方式与监管人才的技术业务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报告》分析,目前各地的监管政策主要集中在技术和数据合规方面,尚未形成系统化、有效的数字金融监管政策。面对数字金融的创新与发展,传统监管机制显现出滞后和失效的问题,探索完善数字金融的监管框架、构建合理的数字金融监管体系是促进数字金融健康发展的关键。
《报告》呼吁,各国监管当局应从监管理念、监管手段以及监管强度三个方面作出适应性调整,尽快推出更多面向“数字技术+金融”领域的监管措施。此外,数字金融的崛起使得全球金融体系联系更加紧密,其发展关系到价值、安全、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也应加强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引导数字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英文: Four Mainstream Flagship New Phones Unveiled: Which One Will Be Your Favorite?
标签: 全球 IFF 2023年全球金融与发展报告 数字 金融 专利 存在 泡沫 问题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