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电信通讯

5G的落地现状与未来变局

电信通讯 2021-05-17 11:56:55 转载来源: 松果财经

  5月17日,是中国电信日。从2G到5G时代,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就从曾经的落后迅速跨越到了如今的领跑地位

  5月17日,是中国电信日。从2G到5G时代,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就从曾经的落后迅速跨越到了如今的领跑地位。

  三天前,在由工信部召开的5G、6G专题会议中透露,我国已经累计建成5G基站超81.9万个,占全球比例的约70%。从完全依赖国外技术,到自主建设并实现领先,中国仅用了短短的十几年。

  现在,国内5G手机终端用户连接数已达2.8亿,占全球比例超过80%;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数量占比超过38%,位列全球首位。此时的中国已然成为了全球5G行业的领头者。

  从智慧医疗,再到万物互联;从无人驾驶,再到我国未来发展的“新基建“……5G正是这样一个被赋予了改变生活、工作乃至国家发展的重大使命。

  但5G的未来,在从我国5G牌照正式发放开始直到如今,经历了两年后的5G技术,却并没能展现自己应有的实力。令人疑惑的是,当运营商、手机厂商加速入局与投入时,5G的存在感似乎仍然处于最初的阶段:“快“。

  

  当那个能够“颠覆“未来的5G,经过两年时间仍然平平无奇之时,让人不禁疑惑,5G的未来究竟是什么?

  前世与今生

  5G,顾名思义,就是第五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是继4G、3G和2G之后的新一代通信技术。作为全新的通信技术,5G相对4G拥有高速率、低延迟等性能特点。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移动通信技术就呈现每10年一次技术革新。移动通信技术的革新,带来的是大幅加速信息产业的发展,并推动了相关经济的繁荣。当如今国内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之时,其背后正是4G网络的普及与覆盖,让随时随地的快速上网成为了可能。

  2018年6月,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正式批准确立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独立组网功能,第一阶段5G标准正式出台,同时也拉开了全球各国抢跑5G赛道的序幕。

  新基建作为我国新的国家规划,代表了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向。新基建所包含了七个重点领域:5G基站建设、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及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其最基础的承载网都是以5G作为载体。这也意味着5G将会是承载我国未来发展最重要的课题。

  如今,随着5G基站的快速铺设,国内5G网络建设速度也愈发完善。小张是在2019年就购买了5G手机的,作为一名“数码发烧友“,对于新的数码产品有着狂热的爱好。

  “那时5G才刚出来,体验真的是一言难尽。“在谈及最初使用5G手机的体验时,小张摇了摇头。”手机贵、流量贵,最关键的是还发热耗电。“最初的5G基带由于技术问题,功耗、发热极大,因此使得最初的5G机型往往无法给消费者带来很好的使用体验,尤其是当5G基站仅部署在特定的试点区域,因此上网体验也并不佳。

  

  当国内5G基站建设步入加速阶段,5G基站建设成为我国“新基建”的未来发展指导方针时,整个5G网络的铺设进入了下一阶段。“现在的5G手机基本跟4G时代的手机没有多大区别了,比最初的体验还是有着非常大的提升,尤其是5G信号在大城市基本上还是能够连接的上。”在经历了首部5G手机糟糕体验后的小张,如今已经换上了华为的5G新机。当5G逐步成为了4G网络的上位替代时,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入5G网络。

  不过,5G除了上网,就没有其他用处了?

  在对于5G技术的宣传上,经常能够看到5G对于工业、日常生活等有着诸多用途,是一种将会颠覆、改变方方面面的全新技术。但事实上,5G的存在感却微不足道。5G商用直至如今已有两年,但能够体验到5G所带来的变化的仅仅局限于手机上的网速,更多的5G使用场景仍未出现。

  为什么在宣传中能够“改变世界”的5G,现在仍然“平平无奇”?

  碍发展的三座大山

  对于当前的5G行业而言,阻碍其发展的是摆在5G面前的是三座“大山“。

  1、 使用场景仍具有局限性。

  虽然,5G所能够承载的未来极具前景,但在事实上,5G给用户的感知仍然处于不敏感的阶段。

  在大部分用户的眼里,5G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快”,超过有限带宽接入水平的5G网络,能够为用户带来远超4G网络的上网体验。

  从2019年全球首台5G手机三星S10发布,知道如今5G已经成为各大手机厂商新款产品的标配。随着用户更换手机,5G的渗透水平也将不断提升。但除了“网速快”,5G究竟还有什么用?

  事实上,对于大部分的用户而言,5G网络的使用场景的显得非常局限。虽然随着基站数量的迅速提升,让5G信号覆盖程度不断上升,但面向C端用户却并没能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与5G技术开始商用初期媒体宣扬的强大能力不同,无论是“实现万物互联”、“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的落地”、“在远程医疗、教育上的应用”……从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上,感知微乎其微。虽然5G网络相比4G网络的速度有着极大的提升,但其更多仅仅体现在测速的数值上,缺乏实质性的作用。

  2、 高额能耗与资金投入限制发展

  2020年有媒体报道称,运营商为了省电,半夜将5G基站关闭。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曾表示,当前5G基站为智能基站,在用户连接数低或没有连接时将会自动关停,降低能耗,不会对用户造成影响。而这也间接表示了,5G基站对于运营商带来的巨大的能耗压力。

  此前中国铁塔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当前5G基站的功耗基本处于3500-5000w之间,而与之相对的是4G基站的单系统功耗仅有1300w,仅有5G基站的三分之一。

  此外,由于5G频段的特点,使得5G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小于4G基站,这就需要提升5G基站的部署数量来满足5G信号覆盖的需求。2020年上半年,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的财报中显示,移动电信上半年“能源使用费”分别达237亿元和74亿元,同比上涨28亿元和6亿元,而联通的“网络运行及支撑成本”也有着14亿元的明显涨幅。

  高昂的建设成本和高耗能带来的电力支出压力,而当未来想要实现5G全覆盖,将带来的成本压力,可想而知。

  3、 较高费用阻碍推广

  如何缓解5G网络建设之中产生的成本?买单的自然是消费者。

  4G网络普及前夕,前当当网CEO李国庆就曾在微博上说道:“如果晚上忘了关闭4G连接,一觉醒来,你的房子快成中移动的了。” 虽然是调侃,但也反映了当时4G网络高昂的价格。而现在5G网络的价格也与当年不相上下。

  由于5G网络建设及维护需要高昂的费用,在技术还无法降低这部分费用及网络体系还未建成时,这些费用仍将持续不断增长。这个周期是很长的。以4G网络的建设为例,从2013年12月获得4G,一直到2018年才基本完成4G网络的建设与覆盖,以此为代表的是大量不限量的套餐开始普遍出现,这意味着基站的铺设将能够承载大量用户使用。因此,4G网络的建设周期大概是4年左右时间。

  

  但对于5G而言,这一周期则会有着显著的延长。5G网络采用高频毫米波,这意味着其基站覆盖范围将会小于4G基站,因此需要靠提升密度来保障信号覆盖,这也会使得建设周期延长。其次是5G建设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加上基站的建设需要选址,密度的提升将会使得选址难度提升。而在国外沸沸扬扬的“抵制5G基站“的消息,以及国内某小区抵制基站建设等新闻报道,这意味着基站的建设将有着诸多的阻碍。

  因此,这样来看,国内5G建设时间至少将会持续5-6年,当这一过程仍在持续之时,5G资费将很难落至用户能够接受的价格。可以看到的是,在当下虽然5G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但对于大部分的用户而言,4G套餐仍然是首选。

  从场景建设局限、建设资本高昂,再到较高的用户使用成本,5G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当人们在疑惑5G为何仍然存在感低时,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当下的5G行业没有跨过这三座大山的实力。

  翻过大山,未来就可期?

  或许,5G的时代还并未到来。至少从现在来看,5G的未来仍然还很远。

  在今年4月12日举办的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这样说道:“我一直认为5G的作用被夸大了。”当5G技术已然成为各行各业绕不开的话题之时,或许5G还仍然只存在于发展的进程之中。

  事实上,从技术上来看,如今的5G更多的像是一个半成品,可以被称作是“4.5G“,因为现有5G技术的实力仅仅展现在了高速传输所需要的高频率传输信号,除此之外便再无利用场景。

  5G,所代表的是一个频谱,是由多个高频频段的组合统称。5G离我们的身边并不远,5G WiFi实际上就是5G的一种应用形式,但两者的区别就在于5G是需要拥有频段资源才能够使用的,因此5G WiFi在功率、频率上都有着限制,想要实现商用,必须拥有频段的使用资格。

  那5G的未来究竟在哪?

  当前5G最大的诟病,就在于缺乏优势使用场景。从5G诞生,直至现在,速度仍然是5G最具有代表性的特点。似乎对于5G技术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大。

  无论是常说的“万物互联“,还是无人驾驶,实际上5G网络的接入需求并不高。

  万物互联,物联网,就是将各种各样的物品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但这并不一定是需要5G网络。诚然,5G网络拥有高速率、低延迟的特点,但物联网更多的是需要高并发的多设备接入,而并不仅仅是单一的超快网速所能解决的。

  而在5G网络中最值得关注的5G工业,实际上需求并不大。对于工厂而言,连接互联网的需求并不高,尤其是连接互联网可能遭遇的网络安全问题,这意味着5G的速度优势作用被忽略。最重要的是,物联网的核心诉求就是稳定,而作为全新技术的5G或许并不是最优选。以已经倒闭的ofo为例,由小黄车构建的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应用ofo智能车锁,就是采用的由华为计中国电信共同研究的NB-IoT,从技术上来说就是4G的“删减版“。

  

  上面的大段内容,所说的就是物联网又或者万物互联,与是不是5G没有联系,5G的意义仅仅是给了厂商们更多的选择而已。

  而对于无人驾驶,很显然通过远程操作时并不现实的。从无人驾驶本身的技术上来说,其需要通过车身搭载的雷达或摄像头来对路况进行识别,然后将数据传到车载电脑进行分析识别,进而做出对车辆的控制。目前的无人驾驶汽车都是通过车身所搭载的芯片来进行数据处理的,这也是为何当全球芯片减产对于汽车制造产生影响的原因。

  由于数据传输处理始终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尤其是对于自动驾驶这种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的应用场景。即使处理芯片搭载在车辆上,但事实上仍然会存在一定延迟。而采用5G网络,对将车辆数据发送至远程服务器进行处理,再发送给车辆,其中产生的延迟是车辆驾驶之中并不能接受的。

  自动驾驶出现的原因,就是为了避免由于人类反应而导致的车祸事故发生,而经过“数据获取-传输-处理-回传-反应“这一流程之后,其产生的延迟显然是无法预测的。这也意味着在短期内,车载无人驾驶处理平台,仍然将会是行业主流,这不是仅仅一个5G技术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而更多的远程医疗、云游戏,即便是如今速率、稳定性远远高于5G的有线连接,也并不能够完美的实现,尤其是当远程医疗这类关系的病人性命的应用场景,不稳定的远程控制方式显然并不是能够成为大规模推广的方向。

  与被媒体吹过头所不同的是,5G的存在并没有太光鲜亮丽。5G的背后,更多的是一种对相关领域未来发展的梦想或者期待。技术的实现是必然的,但如果没有实质性的技术突破,想要实现技术的发展与迭代,这显然并不可能。

  当下的5G,正是缺少这样的技术积累。当对于5G技术发展的投入不断增大,当5G技术出现代表性的突破之时,那时的5G才能给为整个行业带来新的变革。

  4G时代带来的是令人惊叹的直播时代,而更快更强的5G到来,可能将会为我们带来意料不到的惊喜。但聚焦当下,少一份吹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技术的研发上,而这将才是5G真正的未来,也将更快带来一个崭新的5G时代。

  5G已经出现,却也还未到达,但是,未来可期。

  作者 松鼠鱼

标签: 5G 落地 现状 未来 变局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