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Uber上市:Uber中国早期员工最少能赚几万块

互联网 2019-05-12 10:39:09 转载来源: 36氪

(原标题:Uber上市的夜晚:股票、敲钟、合影,以及中国前员工的身份记忆) 文/杨林编辑/杨轩距离美股正式开盘还有十分钟,Uber中国前员工群里,大家开始刷:“目测今晚此群身价暴涨”、“各位老板苟富贵勿相忘”、“今夜无眠等红包”。Uber本周五正式挂牌上市,这是继阿里巴巴上市后,美股最大的一起科技公司IPO

(原标题:Uber上市的夜晚:股票、敲钟、合影,以及中国员工的身份记忆)


文/杨林

编辑/杨轩

距离美股正式开盘还有十分钟,Uber中国前员工群里,大家开始刷:

“目测今晚此群身价暴涨”、

“各位老板苟富贵勿相忘”、

“今夜无眠等红包”。

Uber本周五正式挂牌上市,这是继阿里巴巴上市后,美股最大的一起科技公司IPO。

Uber上市的钟声响起,让沉寂的Uber中国前员工们们又沸腾起来。

有人发来了Uber美国总部的现场照片,说“Headquart办公室里面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多人”。

有在现场的人,说纽交所底楼集合竞价仍然是一堆交易员挤在一起,打电话吵来吵去。

有人发来了现场敲钟照片,大家发现创始人TK不在敲钟台上。

然后有人翻出了2016年的老照片,TK在达沃斯论坛上拿着鼓槌站在一面锣面前,大家纷纷回复说,“提前敲了”。

越来越多的老照片被po出来,活动后的聚会照、百人大会照……还有人po出uber青岛的微博,写着“#uber on今天是我们的大日子,怀念战友,你们好吗?”

距离Uber中国被滴滴合并,已经有近三年之久。三年中,一些人去了海外为Uber全球效力;一些人一度留在滴滴,不过目前还留在滴滴的Uber前员工已经所剩无几;有人出国读书、创业,大部分的人辗转去了其它的公司,但将在Uber学到的打法和经验,带入了中国互联网进程的下一站。

至少在5月10日的夜晚,这是一个参杂着恍惚和感慨的时刻,把很多觉得uber时光已经“翻篇”的人又重新拉回到旧日记忆,并重新审视过去近三年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

在Uber上市的这一时间节点,36氪采访了多位Uber中国前员工。他们的故事,可能是Uber在中国生命的某种延续。

"一个前同事说,早上开了个会,刚才发生了什么?"

――市场经理,15年加入Uber中国

其实,直到收到了sharework的邮件通知,我才知道Uber要上市了。我的账号至今还没激活呢,正常来说,登陆账号并且激活之后,可以看到上面还有多少股票,以及每股的价格。听一个同事说,前两天他看到的时候,每股48美金,比预想中的少一点,不过也不错了。

我本来也没多少钱。前几天有同事问我,虽然没有直接说,但是现在都还剩多少股票,能兑换多少钱,本来就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事情,可能有一些人也会相互比较。我直接和他说,我连账号密码都不记得了,我不太在意这事。不管前同事信不信,但我真的兑换不了多少钱。

大部分人在当初加入Uber的时候,都是同时拿美国(总部)的股票,和中国公司的股票,因为每个人谈的都不一样,还有人选择多拿现金(工资),少要点股票的,我呢就是后者,也不能说不划算,毕竟每个人的当初需求不同。

后来Uber中国和滴滴合并的时候,大家的中国股票又按照在Uber中国服务的时间,按照滴滴当时的估值兑换成了相对应的滴滴的股票,加入Uber中国时间越长,兑换的滴滴股票就越少。这里面有一个特别复杂的计算方式,哎呦解释起来实在太麻烦了,你只需要知道,Uber中国早期的员工,随着这次的IPO,还是可以小赚一笔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民币都有可能,最少的也有几万块钱拿。这笔钱最近会被大家拿来等价计算,有人说要买个车,有人刚辞职,有了这笔钱可以放松休息两三个月,我最佩服的是一个人说,拿到钱之后要出国再去读个书。

这几天群里就总有人拿那些早期员工起哄,我记得4月12号吧,Uber突然交表的那天,早上传来了消息,群里就有人@一个早期Uber中国老人儿,恭喜他再次实现财务自由,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结果那个老员工隔了一会说,“早上开了个会,刚才发生了什么”,好像很懵的样子。最近这样的玩笑特别多,群里总是热热闹闹的,大家都挺高兴。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没有想到Uber会这么快上市,更没有想过都已经过去(合并)快三年了,如今还可以享受到老东家上市的福利,这样的公司已经不多见了吧。

还有很多人在合并后去了滴滴,就我刚才说的,把很多股票都换成了滴滴的,那就是另外一笔财富了。不乏有人滴滴的股票比Uber的老股还要多,等滴滴上市之后,还能再兑换一笔钱,如果这么算的话,可能不少人也在等着滴滴上市,但这公司最近一两年能上么,我觉得够呛。

想起来一件好玩的事儿,去年上半年,媒体记者不是总写,滴滴要IPO了么,还说最快去年年底就要上。当时前同事们的群里就有人开玩笑说,恭喜Uber滴滴团队实现财务自由。

"前同事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人脉关系"

――运营经理,15年加入Uber中国

别看群里最近热闹,其实Uber确定要上市之前,没那么多人喜欢在里面说话聊天了。

一来是大家都忙,二来都已经不在一个圈子里了。原来都大体上还在大汽车出行行业,从Uber离开时候去了摩拜、ofo,或者其他的网约车和主机厂,现在很多人都已经换了两三份工作,还有出国读书的,有自己创业开店的,还有去了大家不太熟悉的领域,除了过往的同事情谊之外,共同话题也没有那么多了。

不过那个微信群依旧是我们这些人的情绪出口,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有时候看到大家在群里通报自己最新的工作进展,就会得到很多的“支持”和“赞”。跳槽去了其他公司的人偶尔在里面发一些新公司的营销文案、发招聘启事,或者求助让大家提供某些资源,总还是能够得到回应。

怎么说呢,可能很多人已经把前同事们当作自己最重要的人脉资源关系之一了吧。我前段时间还稍微统计过,17年左右的时候,共享单车头部那两家吸收的前同事是最多的,现在阿里就有100多号Uber中国前员工,听说他们还建了一个小群,时不时就有新鲜血液加入。去年我打算换工作,有去了天猫的前同事知道我在重新看机会,就悄悄地把我给内推了,虽然最后没去,但这份心意还挺让我感动的。

还有很多人去了OYO,有段时间消息特别密集,大家聚在一起聊八卦,聊着聊着就听说有人去那边了。在Airbnb、头条的前同事也不少,后者很多都是柳甄的“追随者”。不过密度和集中度最高的,还是电子烟创业领域。Kate(原Uber中国中区负责人、滴滴Uber事业部总经理汪莹)创立的电子烟悦刻据说有几十个前同事加入,同道大叔做的Yooz那边去的人也不少,上个月还有前同事问我呢,罗永浩做的新品牌“小野”值不值得去,我做了一大通分析,也不知道他最终去没去。

之前有人直接说,我们这是在“抱团”,其实我对这个词挺反感的,总觉得它不那么中立客观。我个人更愿意理解为,Uber中国招来了很多很像的人。之前大家总喜欢说Uberness(Uber感),但是谁也说不清楚这到底是啥,如果一定要用一些指标来说明,我觉得大家都比较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曾经比较过Uber中国和很多中国大厂之间的区别,我可没说滴滴,我是指很多互联网大公司。这些大厂当然都有很多特别牛特别值得尊敬的人,这些人在工作表现中能够拿到90分甚至更多,但是也有很多人只能拿到三四十分,综合起来可能就只有五六十分,但是Uber中国招进来的人,相对就很平均 ,大部分人都能达到七八十分。

这一方面是因为曾经Uber扁平化、高强度工作的光环,同时,Uber对人才的选拔也极为挑剔。员工们很多来自咨询公司、投行甚至跨国企业,大多数人加入前都要经过至少五六轮的面试。所以我猜,悦刻现在做得不错,是因为核心团队比较完整,很多都是uber出来的人,比较擅长于打仗而且配合起来也有默契。

“‘敌人’是前同事,这很让人尴尬啊”

――北西区团队前员工,15年加入Uber中国

人类之间的所有关系都未必是美好的,至少美好未必会长久。

我现在加入了一家电子烟创业公司。毫不夸张地说,这个领域现在比较重要的玩家中,都有我的前同事,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我们从同事关系变成了竞争对手,其中还不乏之前和我坐在一个Uber办公室里的朋友们。

就像是我们当初打滴滴的时候一样,现在打起前同事们来,也会毫不手软,因为这就是商业的残酷本质。过往一起攻城伐地、对抗滴滴的同僚情谊依旧还在,但是一些新出现的默认规则也同样绕不开。

从Uber离开之后,我没有像很多人那样选择加入摩拜和ofo,所以之前有去了共享单车的Uber中国前员工和我说,“‘敌人’是前同事,这很让人尴尬啊”,我当时还不是很能够理解。

其实呢,我本来是没太看懂电子烟这门生意的,我不抽烟,甚至对那玩意很反感。最初听说这种产品时心里直犯嘀咕,能做成么,就那么一根烟管子,抽一口直冒烟,有人会买么。

现在说,还是挺佩服前同事们的头脑,尤其是今年电子烟成为创投圈的小风口的时候,前同事们聚在一起,聊的很多话题都是关于这个领域的。在此之前一年的时间里,大家其实已经很困惑和苦恼了,到底下一个风口在哪呢,聊来聊去,总是无奈地得出一个结论,最近没啥好的机会啊。毕竟上一个大风口还是共享单车那一摊生意,但是去年摩拜和ofo,唉,很多前同事都在那两家做过,不说啥了,反正挺遗憾的。

后来加入这个创业领域,是我真的看好它了。

上个月在深圳有一场电子烟展会,我们几家都有展台,很多现场的设计还挺科技化的,有一只巨大的机械手,海报和展台的搭配元素上,隐约都还能看出来一点Uber中国原来做线下活动时的痕迹。我和一个前同事说到这事,提了一嘴,毕竟很多人都是从Uber中国出来的嘛。他说,唉,都合并快三年了,翻篇了。

按理说,是应该翻篇了,很多人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有后来成了竞争对手的前同事们向对方屏蔽了自己的朋友圈,很多事情你都不能否认。但是回到现实中,这篇咋可能那么轻易地翻过去呢?现在很多创业的人或者去了创业公司的人,在搭建日常办公流程、网站设置,或者做线下活动的时候还是很uber中国化啊。

很多人现在合作的银行、给产品搭建系统的供应商,都还是之前在uber的时候用过的、熟悉的。很多人打市场的时候其实还是按照原来uber的打法,只不过换了个公司,换了个产品。

加入职场后我也换过几份工作、呆过几家公司,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在Uber中国工作的那段时光。文化自由度高、可调动的资源丰富、很好的办公环境、不错的薪酬福利,例如现在都过去(合并)两三年了,大家还可以兑换股票。甚至对于一些人来说,uber的背景和光环依旧还在。

“合并后我的职业发展并不顺利,最近的聚会就不参加了”

――市场经理,14年加入Uber中国

刚合并的那一年,大家聚会其实还蛮多的,各个地方上的同事经常三两个小聚,偶尔十来个人大聚一次,有关系还不错的前同事来了我们的城市出差,本地的前同事们基本都是要出来吃顿饭、喝个酒的。

我本人也比较喜欢组织这样的聚会,尤其是合并刚发生的时候。大家凑在一起,话题总是离不开这家公司和曾经共事过的那些人。有人直到几个月之后,还在忍不住伤感,也有人想不明白,干脆带着疑问加入滴滴,想从后者的内部获得答案,Uber中国怎么就以这么一种激烈的方式结束了呢。

“老人们”还好,很多一毕业就来了的“小朋友”是最不能接受的。他们可能有更多的情怀在里面,Uber中国是16年8月1日那天突然被搞死的,如果它此前有一个过程,可能大家还不会觉得有这么难受。

所以突然一腔热情被终止之后,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就想把中间被截断的事情继续能够做下去。这事理解起来可能有点抽象,但是从团队的建设上、从系统的搭建上,这些都是当初在Uber的时候正在做、刚开始做,或者说计划了但是还没做的事情,能够找个地方继续延续下去。

仔细想想,这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大部分人都只在Uber中国做了一两年,因为它从进入中国市场一直到被收购,其实也才存在了3年左右的时间,和很多职场人在互联网公司的工作时长相比,3年根本不是一个很长的时间,很多人后来加入滴滴的时间都要比在Uber中国的时间长,但它确实影响了一批人。

摩拜和ofo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延续的战场。共享单车和Uber一样同属于出行领域,Uber的口号“为城市喝彩”,意味着改变一个城市的出行方式,这曾激励着很多员工加入。而且,共享单车16年开始在国内快速崛起,是个不可忽视的风口。

我没有经历过单车大战,但是和前同事们一起聊天,也知道那曾经有多激烈。有人从Uber中国去了摩拜,就把满腔热情用在了新公司上,几乎每周都出差,据说有一次在外地出差,累的昏倒在酒店里,等清醒过来之后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昏过去了多久。又据说这个前同事后来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因为觉得还是命比较重要。

本来以为去了摩拜和ofo的人最终会在新战场上获得一个结果,但是结局依旧让人有点唏嘘。摩拜其实更能体现Uber当初重视科技和产品的属性,ofo团队更年轻。我记得去年年初Uber从东南亚市场推出,把业务卖给了Grab,这就挺让人感慨的,毕竟Uber中国和滴滴合并后,很多人转去了东南亚的Uber团队,相当于连续经历了两次大合并。这还没感慨完呢,突然4月份摩拜就卖身给了美团。而去了ofo的前同事们,至今连一个结果也没有等到。

其实从去年开始,大家就很少再去聊uber的事情了。我记得17年合并一周年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还总聊过去的事情,但是18年两周年的时候再相聚,感觉和Uber中国有关的话题就少了很多。不是我们不愿意去聊了,而是时间确实有点久远了,可能就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该翻篇了。

就像是我们现在很喜欢和“小朋友”们说的道理一样,不要沉迷于过去,开心的事情要记得,但是不代表不去反思。Uber这么扁平化的管理机制,甚至“任性”地给员工赋予那么大的权利,也许本身就不是一个正常的职场环境,至少在中国的互联网环境里,它很难被复制。

前几天群里有人提议,Uber上市前夕,大家出来聚一下吧,庆贺一下,有几个人回应了。我发现比较积极回应的都是现在还发展得相对不错的那些人。但遗憾的是,从Uber中国离开之后,我自己的职业道路发展并不是很顺畅,至少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最近也在重新思考和规划未来的道路。所以这种比较人多的聚会我可能就不会去参加了,因为不知道要和前同事们怎么介绍自己的处境。不过如果今年还有三周年(聚会),我希望自己能够以一个更好的状态参与进去。

标签: Uber 上市 中国 早期 员工 最少 能赚 万块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