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趣科技

从《流浪地球》的饱和式救援看科技创新与人才投入

趣科技 2019-02-19 18:00:07 转载来源: 环球科技

  地球还没开始“流浪”几天,“饱和式救援”却开始备受观众称道。   这个来自大刘同名小说电影《流浪地球》中的概念,发生在整个人类命运发生巨大变故的宏大背景下:为了重启5000台发动机,让地球脱离木星引力完成逃出太阳系的计划,全球150多万人并行运送7万个火石救援5000台发动机

  地球还没开始“流浪”几天,“饱和救援”却开始备受观众称道。

  这个来自大刘同名小说电影《流浪地球》中的概念,发生在整个人类命运发生巨大变故的宏大背景下:为了重启5000台发动机,让地球脱离木星引力完成逃出太阳系的计划,全球150多万人并行运送7万个火石救援5000台发动机。苏威拉西地区的发动机,赶在电影中的主人公到达之前,就紧急地被其他先到的救援队修复重启了。

  采用这种救援方式的原因并不复杂,电影也花了浓重笔墨描绘,在未知的困难面前,干扰一支救援力量达成任务的不可控因素实在太多,为了延续地球人类文明,联合政府必须选择多支队伍任务并行的方式,才能保障救援任务万无一失。

  电影和情节虽然是虚构的,这种追求饱和、超量的投入,不计代价把事做成的方式似乎现在看来也有些极端和浪费,但如果换个视角,把目光放到如今领跑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高科技行业中,饱和式救援其实却为科技创新人才投入提供了另一面的启发价值。

  事实上,任何科技力量的创新、工程难题的攻坚也都需要人才的饱和式投入:一家公司会不会为了一个技术难题持续投入大量人才去解决,决定了其能不能造出某一领域世界领先的产品。

  一、大疆:「超饱和」的偶然与必然

  无独有偶。

  巧合的是,在《流浪地球》上映不久前,全球无人机行业霸主大疆就曾在极客公园2019创新大会上提出了类似的“超饱和”技术发展思路,认为只要保证创新人才的超饱和投入,就能实现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真实的解决问题,市场落地便水到渠成。

  大疆在消费无人机和影像市场的产品技术成就有目共睹,短短十余年间,从零到一开辟了上千亿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并牢牢占据全球超过70%的市场份额。其核心的竞争力便来自推层出新的创新产品和遥遥领先于行业的技术实力。

  从消费级发展到专业级、行业级,并伸手探至手持影像等无人机外的技术领域,大疆总能神奇地快速在一个个新领域里生根发芽。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大疆的全球专利申请量已超过8600件,其中PCT专利申请超过2900件。仅仅在刚过去的2018年里,大疆的PCT申请量就接近1000件,公司发展速度之快和技术创新能力之强不得不让人惊叹。

  在外界看来,大疆的成功理所当然,但大疆创新公关总监谢阗地却解释道,大疆现在所拥有的看起来“必然”的成果,并不是人们想象的一蹴而就。事实上,大疆在近十年前就开始在农业、电力等等彼时无人问津的领域中不断尝试,在无数的“偶然”处,进行超饱和的人才投入,最终才汇集成为了“必然”。

  “在一个创新者扎堆的地方,做出什么样的创新,是有偶然性的,但这个创新者扎堆的地方一定会诞生技术上的突破,甚至产生商业上的机遇,那是必然的。”

  “前提是,这里真的是创新者超饱和的地方。”

  大疆的许多明星产品就是饱和式创新人才投入下的意外惊喜——精灵一代的诞生具有偶然性,御的诞生具有偶然性的,口袋灵眸的诞生,也有偶然性。

  口袋灵眸,一开始的设计并没有现在看到的这么小巧、智能。起初,大疆只是按照技术发展的预期设计出了这款产品的大致框架,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研发人才。但在开发的过程中,有一组年轻的工程师提出了新的想法,彻底地颠覆了原来的计划。大疆向来鼓励年轻人创新,所以当时经过讨论后,公司决定兵分两路,原来的产品继续做,新想法作为下一代产品的预研。

  到了 2018 年初,原产品已经开始采购原料进行试产了,而口袋灵眸的原型也做了出来,并且在产品、技术和设计等各个方面都比原产品做得更为出色。

  按道理来说,老产品都到了试产阶段,继续做,在市面上也拥有足够竞争力,先推上市场售卖,新产品作为第二代也能有充分的时间继续打磨。

  但是大疆的技术选择却是:新产品超过老产品太多,老产品干脆不做了,已经准备的原料、制具全部暂停,研发团队也全部整合投入新产品上,那个提出了不同意见的小组长,后来也成为了主力项目的负责人,最终研发出了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这款口袋灵眸。

  可以说,大疆之所以能成为外国人眼中的一张“中国名片”,并像风暴一样不断席卷着无人机外越来越多的技术领域,开拓创造着更多可能性,就是超饱和人才投入的结果。

  二、想要科技创新提速,唯有人才投入达到饱和

  虽然人们常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每一项技术难点的攻克,每一个技术应用的创新,背后凝聚的都是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智慧和心血。在这中间,创新的实现或者项目的成功都只是最后一瞬间的定格,许多在前面铺垫的失败和白流的汗水,是不能被看到又无法忽略的。

  超饱和的另一个意义,就在于快速缩短科技创新的过程周期。

  为什么中国的芯片技术多年陷入瓶颈、突破唯艰,而高铁技术却能在短短数十年间发展成冠绝全球的技术名片?背后其实都是受国家或企业重视程度差异所带来的人才投入上饱和与不足的差别。在科技创新这件事上,每个细小的领域都是平等的,想要取得创新与快速突破没有捷径,只能投入更多创新人才,而且越是细化精尖的领域就越是需要集中人才力量突破。

  事实上也不难发现,除了像大疆这样的高科技制造业,其他所有高速发展的科技领域,在密集取得技术产品进展时,往往也都是人才投入最饱和的时候。

  今年年初,“嫦娥四号”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探月的新篇章,使很多国人振奋不已。

  但早在1958年,人类就开启了探索月球的漫漫长路,相比美、俄等在航天技术方面领先的国家,中国的探月工程从2004年嫦娥一号才开始立项,短短的15年里,投入其中的科研人员数不胜数,仅仅只是嫦娥四号项目就有上万人员参与,研发耗时近四年。

  如果没有这种饱和到过量的研发资源和人才投入,中国怎么能在短时间内缩短甚至赶超近半个世纪的探月实力差距,又如何成为世界上首个在月背实施软着陆的国家。

  一颗火石,不一定能救回一台发动机,但是千千万万颗火石同时进发,便总有一颗能成功到达,挽救发动机。同样地,当一家公司愿意为了攻坚某个技术难题而持续投入大量人才,引领全新的领域市场、打造出世界领先的产品也只是时间问题。

  说到底,以我们如今所掌握的技术力量,与地球真正能够“流浪”的科技时代距离尚远。只有更多行业及企业铆足马力在人才投入上实现饱和,专注于科技发展和突破创新,人类借助科技逃离灭顶之灾的计划才能终有一天提上议程。

标签: 流浪地球 饱和 救援 科技创新 人才 投入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