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网站目录(www.adminso.com):最炫文言风等同网络躁狂症? 近日,“网络流行语神翻译”和“古诗版阿黛尔金曲”在网上走红,让文言文翻译彻底“火”了。比如,“土豪我们做朋友吧”被翻译为“富贾,可为吾友乎”,而英国女歌手阿黛尔的《Someone like you》曲名被翻译为“另寻沧海”,歌词“Never mind,I will find someonelike you. Iwish nothing but the best for you too
AS网站目录(www.adminso.com):最炫文言风等同网络躁狂症?
近日,“网络流行语神翻译”和“古诗版阿黛尔金曲”在网上走红,让文言文翻译彻底“火”了。比如,“土豪我们做朋友吧”被翻译为“富贾,可为吾友乎”,而英国女歌手阿黛尔的《Someone like you》曲名被翻译为“另寻沧海”,歌词“Never mind,I will find someonelike you. Iwish nothing but the best for you too。”被译为“毋须烦恼,终有弱水替沧海;抛却纠缠,再把相思寄巫山”。网络流行语及外国歌曲的“神翻译”带起了一股文言文热,更有媒体盛赞之为“最炫文言风”。那么,对于网络文言文热,各方人士又怎么看?
搞笑背后的苦涩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最近兴起一股文言文热,用文言文翻译网络时髦用语,用文言文翻译英文歌曲。多数的“翻译”,其实就是搞笑,根本不算文言文,更接近装腔作势的甄痔濉5牵庋姆耄谝恍┩蜒劾铮春苡惺谐。芏嗳苏娴呐宸庋囊胝撸渌怯兴健
在中国翻译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用文言翻译外国著作包括小说的阶段。“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当时的人们遭遇西方文化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文言文这种语言工具。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看严复的译作了,林琴南的翻译小说,也成了专业人士才会接触的博物馆藏品。但是,在他们的那个时代,风靡天下的,其实就是这样的译作。
然而,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欧式白话文的流行,学校和社会,文言文读物的比例,越来越小。我们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无视汉语的规律,按照英文的模式来教汉语,讲语法、词性,进而进行字词句的分割,即使讲一点文言文,也无非是将之拆分成一个个的所谓知识点,然后弄出标准答案,让学生背诵,以便考个高分。这样的教育,导致我们一代代人的语文水平下降,很多学生已经没有了欣赏美文的能力,更不用说欣赏古代语文之美了。
然而,毕竟这个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字传统,对文言文的欣赏,并没有因反复的打击而消失,近年来,由于社会上对于年轻人汉语水平的降低感到普遍不满,所以,重视文言文的呼声再起。好些年轻人,包括对古文涉猎不深的年轻人,也开始赶时髦,我在课堂上,也屡屡发现有学生用所谓的文言文做作业的。但是,客观地说,现在这些年轻人由于对文言文用功太少,无论是做文言文还是律诗,都大成问题。
当然,有问题不要紧,有爱好就是好现象。多读点文言文,尤其是古代优秀的美文,的确是增加汉语能力的不二法门,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用功,不能浅尝辄止,知一当十。跑到网上卖弄不要紧,但要争取越卖越好,不能总是越不出甄痔宓姆椤R胄春梦难晕模丶嵌亲永镆幸欢亲庸湃说暮梦淖帧
互联网躁狂症有三大特征
张结海(知名心理学者)
我念大学的一天,老师突然宣布,下周去精神病医院实习。我激动得好几天没睡好觉。果然,精神病医院没让我失望,再一次印证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道理。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躁狂抑郁症病人,他被医院安排来迎接我们的到来。他很有明星范,“欢迎各位的到来,接下来我为大家演唱一首歌,《三月里的小雨》。”一曲唱罢,我们忍不住为他鼓掌。医生看出了我们的疑惑,向我们介绍说,他在送进医院之前,一直在各大工厂门口演唱,每个月的收入近千元(当时是天文数字)。他是躁狂抑郁症患者,现在是处于躁狂期,所以见人就唱歌。
医院实习我收获最大的是――精神病原来也有好的一面。
转眼来到了二十一世纪,我发现互联网也有躁狂症,我总结出互联网躁狂症有三个特征:
第一,人傻。互联网的一大特征就是反权威、反精英:你推崇高富帅,我就要弄个矮穷锉和你对抗。这就是芙蓉姐姐、“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吃饭”流行的原因。
国外也是这样,还记得VISA的一个奇怪的广告吗?一个男人到世界各地跳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奇怪舞蹈。据介绍,广告的主题就是“我们享受傻乎乎的快乐”。要说,登峰造极的非江南style的骑马舞莫属,这个舞用一个词形容,那还是傻;
第二,人多。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就是人多,要流行当然要有人气,这就是为什么VISA的广告舞、江南style的骑马舞里面人都不少。同样,一个段子要流行,也需要网络推手去推,只要超过一个极限,它就可能流行起来,哪怕是“你妈妈喊你吃饭”这样无聊的句子;
第三,速去。一个流行如果它同时符合人傻、人多的特点,它就很难逃脱速去的命运,消失了。江南style牛吧?都有国际影响力了,就是在他红得发紫的时候,我就撰文说他同样会“速去”。
但是,没关系,旧的流行走了,新的流行很快又会创造出来,这是草根表达性的必然结果。这也和躁狂抑郁症中躁狂和抑郁交替出现颇有些相似。
一个流行出来,有些学者喜欢立即分析背后的社会、心理原因,其实,单个的流行往往有偶然的一面。但是,一段时间之后,能够沉淀下来的一定是契合当下的社会情绪和集体无意识。
这就是互联网躁狂症好的一面。
网络文言文热只是一种恶搞
魏英杰(专栏作家)
据悉,近来网上流行把英文歌词译为文言文,或者把网络流行语用文言文演绎出来。例如,把“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译成“寡人与众爱卿皆瞠目结舌”,等等。对此,有专家表示赞赏,称网上流行的这股文言文热彰显了年轻人对文言文的热爱。专家还说,这说明好多人认为已经死掉的文言文在当今社会仍有生命力。这种看法,不免有意淫之嫌。在我看来,这和过去的各种网络“新词”一样,都只是一种恶搞形式,不必赋予过多意义。
创造“新词”向来是网友恶搞的一种主要表达方式。从《大话西游》风格的语录,到“很黄很暴力”的流行语,再到“潘俊薄芭瘛薄案吒凰А薄扒畎蟆钡瓤谕缝际峭炎杂樽岳郑允居胫诓煌难俏幕窒蟆H缃裥似鸬恼夤晌难晕姆纾蛐硎嵌郧敖锥未挚谒刀嗔说囊恢址炊只蛐硎枪⒕缈炊嗔说囊恢滞虏郏凑贾皇且徽蠓纾裉斐獗叽担潜咄潜吖危炔拖缘枚嘤唷
若要证明文言文仍有生命力,以此为例也稍嫌单薄。事实上,文言文本来就没有死,大量古籍需要掌握文言文才有能力解读。一个人在读书过程中,多少都要接触文言文,还要读得懂浅白文言文,这本该是国人语言学习的一项基本功。一些网络流行语被译成文言文后,多数也是半文不白的,并不需要具备多少古文功底。若拿这类仿古语言当作文言文即将大行其道的证据,不免让人感觉有些可笑。
我不反对学一点古文,培养自己对古典文化的爱好。但这应当更多地鼓励阅读古文,这才是正道。古文的典雅范儿,不是随便能够模仿的。比如,像台湾作家琼瑶的小说文字常带着古诗词的意蕴,而已故香港词曲家黄,也常把雅致的文言文写入歌词。这是一种文化上的自然流露,格外具有感染力。这与他们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分不开,也和一个地方的人文教育息息相关。而内地这几十年来,多少忽视了包括文言文阅读在内的传统文化熏陶与教育。
总之,这股网络文言文模仿热,应归入草根话语发展的轨道,才能看清它的流向。现在可以说的是,这与复兴传统文化什么的,根本是八竿子打不着,我看就别一惊一乍了。
文言文还有活力么
五岳散人(知名网友)
最近网上又出现一波文言文的热潮,具体而言是把各种流行语或者英文歌“翻译”成了文言文。之所以用“翻译”二字,就是说文言文基本不是现在的通用语了,所以叫做翻译。
这事儿前两年有人干过,比如把奥巴马的演讲稿翻译成了文言文,是我的一位熟人翻译的,该人确实古文功底深厚。我另外一批朋友则致力于古风歌曲的创作与演唱,在这个领域颇有些名气,大概很多人都知道“墨明棋妙”这个团体,有很多粉丝,我也是其中一个。
说起文言文来,作为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应该都不会过于陌生,哪怕是看不懂《离骚》,至少唐诗宋词还是知道一些的,一个文明之所以存在,语言、文字、宗教、历史缺一不可,文言文作为多少年的文化传承载体,让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意境是件很自然的事。我等怎么才能算一个中国人?实际上我们的生活与古人的生活已经差距很大了,而能够欣赏并且理解中文那种独特的韵律,才算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吧。
应该说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增长,我们对于古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这是因为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我们曾经领先世界太久,但最近这一百多年则落后于世界太久,在失落感与复兴的历程当中,很多人要重新捡起已经丢失的文化自信,重新发现自己文化的美感。这就像贵族不用证明自己的血统,而新贵则希望别人认为自己的钱是老钱一样。何况我们毕竟曾经阔过。
不过,这些年复兴来、复兴去,水平实在算不上高。可能有人会举出一些例子说明水平还算不错,但要是真的在通人眼中,那些东西基本都还挺不像样的,可能还比不上当年三家村的秀才。
这是因为当年的语言文字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其中,而现在已经不是那时候的土壤了,我们用的词汇、思考方式完全不同于古人,这种状态下对于文言文的热潮来说,有可能只是一种暂时的好奇,估计很快就会过去。
我的一位朋友写过一本书――《像唐诗一样生活》,但在现实里,估计只有很少的人能够逃开现代社会的枷锁,回归到古意的田园。大概文言文的活力确实能够传承下去,但也只能在这些逸才的身上能得到真的传承了。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