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2017年一线大厂压力骤增 中国LCD屏幕供应链日益完善

业界动态 2016-12-19 16:15:08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TrendForce旗下光电事业处WitsView最新研究显示,随着一座座大世代(8代线以上)的LCD(液晶)产线在中国量产,中国零部件厂商的布局速度也跟着加快,如玻璃基板与偏光片等,2017年将试图挑战国际一线大厂。以玻璃基板为例,现阶段中国玻璃基板厂商最大的玻璃熔炉只可对应到6代线,但今年下半年中国东旭集团宣布与日本电气硝子(NEG)合作,将在福州投资8.5代线的玻璃熔炉,希望就近打入京东方的供应链

TrendForce旗下光电事业处WitsView最新研究显示,随着一座座大世代(8代线以上)的LCD(液晶)产线在中国量产,中国零部件厂商的布局速度也跟着加快,如玻璃基板与偏光片等,2017年将试图挑战国际一线大厂

以玻璃基板为例,现阶段中国玻璃基板厂商最大的玻璃熔炉只可对应到6代线,但今年下半年中国东旭集团宣布与日本电气硝子(NEG)合作,将在福州投资8.5代线的玻璃熔炉,希望就近打入京东方的供应链。值得关注的是,此举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厂商生产大世代线玻璃基板的技术能力,让长期保有高度市占的厂商如康宁、旭硝子、日本电气硝子等,面临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

在偏光片的供应上,WitsView指出,早期中国的偏光片厂商如盛波,三利谱等,皆以生产CSTN用或以偏光片后段的裁切加工为主,前段偏光片进口多依赖外国厂商,然而,此局面也在今年有了较大改变。东旭集团与日本住友化学、韩国东友集团合作,在无锡成立旭友电子材料,目标就是前段偏光片的制造,而三利谱也在合肥投资幅宽1,390毫米及1,490毫米的偏光片生产线。同时,中国锦江集团透过入主昆山奇美材料进入偏光片领域,一线厂商如日系的日东,住友,甚至台厂的明碁材,奇美材都将面临来自中国大陆厂商的强力挑战。

面板设计型态转变,中国驱动IC设计受益不如预期WitsView表示,中国十三五计划将半导体纳入重点发展产业,市场多认为中国的驱动IC设计公司有望伴随着新的晶圆代工厂投资计划而崭露头角,然而,由于目前在面板设计上,如GOA(Gate on Array,闸极驱动电路基板)、Dual-Gate甚至Tri-Gate等技术都使驱动IC的使用颗数大幅降低,早已造成驱动IC进入薄利多销的时代,若中国厂商现在才进入市场,将面临无利可图的状况,因此也降低其进入市场的意愿。

标签: 2017年 一线 大厂 压力 骤增 中国 LCD 屏幕 供应链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