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网站运营 >> 电子商务

揭秘匿名分享应用Secret:匿名会毁了它吗?

电子商务 2014-03-09 23:31:28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国外媒体撰稿人凯西・牛顿(Casey Newton)发表文章揭秘最近颇为流行的匿名分享应用Secret。该服务允许人们畅所欲言,匿名分享诸如性爱、毒品、行业八卦的秘密,给予人们时下难得的尽情做自己的机会

国外媒体撰稿人凯西・牛顿(Casey Newton)发表文章揭秘最近颇为流行的匿名分享应用Secret。该服务允许人们畅所欲言,匿名分享诸如性爱、毒品、行业八卦的秘密,给予人们时下难得的尽情做自己的机会。不过匿名这把双刃剑也意味着藏污纳垢、网络欺凌的风险。Secret是否昙花一现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它能否把握好监管的尺度。

揭秘匿名分享应用Secret:匿名会毁了它吗?

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Secret最近成了硅谷科技人士、风险投资者和媒体人的头号热门话题。旧金山到处都是不断在手机中浏览Secret信息流的人,那些信息流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内容,如性爱、毒品和行业八卦。情人节玩3P、大麻照片、在餐馆厨房口交――什么内容都有,真真假假,但可以肯定的是你会不由地猜想内容究竟是谁发布的。

上面的秘密全都由你的朋友所发布,不过你无法知道究竟是哪位朋友发的:Secret是“匿名的”。Secret上的八卦信息流来自你的iPhone通讯录联系人,但仅用“朋友”和“朋友的朋友”来进行分类。(来自世界其它地方的热门秘密也会浮现,它们是依据信息的地区来源筛选出来的。)这个是谁说的呢?那是真的吗?我想我可能知道这个是谁说的。

Secret就像是经过乔装的Facebook,剔除自我营销的Twitter,以及正当进行私密分享的Google+。它可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同时也是吐槽别人的工具。在其它平台,你可能会伪装自己,表现得很呆滞,而Secret则是一个让你做自己的地方。

做自己的地方

Secret最初并不是一家社交网络。曾在谷歌和Square开发过软件的大卫・柏托(David Byttow)一开始是想做匿名反馈产品。

柏托闹着玩给当时居住在巴黎的女朋友发了一条匿名的示爱短信。她随即给他打电话。“那是什么?是你发的吗?”匿名赋予了那条短信一种不同寻常的力量。“我知道那种东西有某种潜力。”柏托说。不久后他给朋友克莱斯・巴德(Chrys Bader)发了封邮件,后者很快就成为了他的联合创始人。“那封邮件说我有个秘密。”巴德回忆道。点击链接后他进入了一个简单的黑色网页,之后慢慢显示出白色字体。上面写着:“一种新式的通讯正在你手中绽放。”

然而,匿名是把双刃剑。它可显露出人们最美好的一面,如捐赠者向公益事业匿名捐赠数百万美元。同时它也会揭露出人们最丑陋的一面,如诸多的社交网络应用却被人用作网络欺凌的武器。Secret是否昙花一现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它的创始人如何拿捏好监管尺度取得平衡。“我们想说的是,我们希望我们的用户遵守规定,不要越界。”柏托说。

说来容易做起来难。

在决定拥抱私密分享之前,Secret的两位联合创始人均曾从事传统社交媒体网络多年。巴德之前先后开发了视频社交网络Fliggo和移动照片分享服务Treehouse。柏托则在谷歌帮助开发出Google+的早期版本,+1按钮正是出自他手。在被谷歌从Treehouse招揽过来开发Google+照片工具后,巴德和柏托开始共事。

与Secret相似的是,Google+最初旨在让人们更放心地进行更多的私密分享。它的想法是让用户围绕朋友和熟人建立名为“圈子”的列表,允许他们在每次发布内容时选择与之分享的圈子。“问题在于这并没取得预期效果。”柏托说,“社交圈子和社会规范都在不断扩大,不断变化,流动性很大。”

要使得普通人真正放心地分享更多私密想法,你就得使得他们能够不着痕迹地进行分享。

“匿名”应用兴起

自“阅后即焚”通讯服务Snapchat意外走红以来,“匿名”应用在硅谷不断兴起。快速增长的Whisper创建了一款应用供人匿名表达自我及与他人互动。该公司去年获得了2100万美元的投资,据称用户每天使用Whisper的时长达到30分钟。

Whisper跟Secret一样出乎意料地流行:它尤其受年轻人欢迎,这也帮助解释了它的信息流为何活跃度那么高。“我一直想要约一位自我感觉很差的女生,告诉她她其实很好。”Whisper近期的一条流行帖子说。“我由于将所有的圣经放在小说区而被赶出巴诺书店。”另一条说道。

Secret帖子来自你的朋友,它兼具Snapchat的即时性和为Whisper带来成功的匿名。不过它原来并不是现在这样,柏托最初的一对一通讯概念局限性太大。

开发历程

柏托和巴德是在2013年8月开始着手开发Secret应用的,就在巴德离开谷歌之后。初始版本仅允许用户通过短信和电邮发送匿名自毁信息。但试用者觉得发送那类信息的场合并不多,因此Secret的两位创始人下定决心开发一款人们每天都会打开的应用。

有一次路径旧金山的South Park区域时,他们突然萌生了让用户向其所有朋友广播其秘密的想法。该应用会利用你的通讯录连接你跟你分享过手机号码的人,让你无需自己添加朋友。“这似乎行得通。”巴德说。

去年11月15日,两位创始人看过来自他们给予朋友的新应用的数据后发现,他们每天都打开应用,浏览秘密的时间远远超过发送信息。“跟之前显然有很大的差别。”巴德说。两人利用圣诞假期对新应用进行精良,Secret最终在1月30日上架App Store应用商店。没几天它的排名便飙升至社交网络类别的第二位,而且这一切是在未在App Store获得过显眼位置的情况下做到的。

内容为王

俗话说,内容为王。Secret上的内容可以说比大多数服务都引人注目。它就像早年的Facebook那样很容易让人上瘾。我在上面看见过不少有关科技创业者的出轨和在公司内部的行为举止的传言。我看见过对大麻和可卡因的赞美,这些在其它社交网络上可是不可想象的。我看见过明显的假并购消息,看见过向匿名朋友和爱人的肉麻示爱信息。

上周末,一未知的朋友在Secret上坦言曾在我有时会去的一家酒吧口交,我的脑海马上浮现出一串“嫌疑人”名单。我后将“嫌疑人”名单缩减至两位,并给其中一位发了条短信。“确实是我们当中的一个发布了那条秘密,但实际上并没发生口交。”对方回复道。我不知道该相信他还是相信最初的那条秘密。

卑劣的一面

Secret上也会有很卑劣的一面,匿名通讯服务往往都会这样。PostSecret在2012年关闭了它的应用,因为它的开发者称没法管理应用里的恶意帖子。去年,问答网站Ask.fm也引发过轩然大波,原因是有一名用户自杀身亡,她的父亲将她的死亡部分归结于匿名用户的欺凌。

Secret可能不会成为首选的网络欺凌平台,毕竟它不支持用户间的直接通讯,而且发布出去的内容目标人物也不一定会看到。不过数位硅谷名人已经在该服务上遭到辱骂。

私密社交网络Path及其创始人戴夫・莫林(Dave Morin)在Secret推出之初频频被中伤。TechCrunch创始人迈克尔・阿灵顿(Michael Arrington)、AOL CEO蒂姆・阿姆斯特朗(Tim Armstrong)和投资人舍文・皮舍沃(Shervin Pishevar)也曾遭遇谩骂。“匿名会滋生卑劣行为――互联网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了这一点。”

投资人萨姆・阿特曼(Sam Altman)上周在解释为何将Secret从手机中删除的文章中指出,“匿名社交网络(目前为止的)都属于规模越大会变得越糟糕的那类服务――与像Facebook或者Twitter这样规模越大会变得越好的服务不同。”

柏托和巴德的想法则与匿名留言板4chan创始人克里斯・普尔(Chris Poole)一致。后者最近发表博文称,匿名“在激发创造力上的作用无与伦比”。

“在这里闪光的是想法,而非名气。”他如是描述4chan。Secret也有类似的特点。

在两位创始人看来,只要能够控制住用户的恶意,Secret就会繁荣起来。“任何优秀的产品都应该会让使用者有拥有超能力的感觉。”柏托说,“但我认为不兼具作恶用途的产品称不上有真正的超能力。”

他还说,Secret在大力清除违规内容,未来只会变得越来越好。“我们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来确保人们在这个环境中有安全感。他们能够畅所欲言,能够做自己,但不能让别人觉得不安全。别做混蛋!”

瞄准SXSW大会

匿名内容引发的风险只是Secret在成长中会面临的其中一个挑战。其创始人称,他们的首要任务是逃脱硅谷泡沫。为此,柏托和巴德将会参加今年的SXSW大会,让更多的人知道Secret。该大会曾帮助Twitter和Foursquare走向全美受众。

Secret正在开发一些新工具,他们称它们将会使得用户对发布消息更有信心。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该公司在募集新一轮融资。它在研发方法提升用户在发布内容时的表现力,在现有的颜色和结构选项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元素。

与其他的Secret重度用户一样,柏托和巴德每天盯着Secret信息流的时间也长达数个小时。“我以前去开会都不带手机的,直至我发明了Secret。”柏托笑言。他低头看着手机,继续刷他的Secret信息流。

译者:乐邦

百度新闻与网易科技合作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匿名 揭秘 分享 应用 Secret 毁了 它吗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