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家:网贷或引爆大学生征信危机,应自建防御体系) 作者: 孙丽朝、裴昱相比于被赶走的信用卡,在大学校园中,网贷显然是一个更难“对付”的角色。而校园贷款的巨大需求,也让“一禁了之”显得不切实际
作者: 孙丽朝、裴昱
相比于被赶走的信用卡,在大学校园中,网贷显然是一个更难“对付”的角色。而校园贷款的巨大需求,也让“一禁了之”显得不切实际。
让信用卡回归以求更为安全的局面?业内人士认为,即使信用卡全面回归,也恐怕难敌网贷冲击。
专家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应高度重视网贷可能给大学生群体带来的征信危机,更应以“合格借贷人”理念,预见并把控风险,同时搭建校园信用体系,从而在根本上为校园增强抵御力。
挡不住猛兽,或许可以从自建“安全屋”、自穿“防护服”来实现安全,这是业界对网贷冲击校园问题上的总体建议。
信用卡的离去
自2002年招商银行发行了第一张针对学生的信用卡后,多家银行在信用卡市场“跑马圈地”中,将发卡的目标人群瞄向了校园。据银率网调查,2006年国内在校大学生持卡比例为15.1%,2007年上升到24%。
大学生持卡人数不断攀升的同时,大学生信用卡的逾期情况亦持续增多。由于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同时自制能力较差,各地都发生了多起大学生过度透支信用卡,家长被迫还债的事件,大大增加了银行的发卡风险,也引发了学生家长的不满。
“我不同意孩子办信用卡或者贷款,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他们不挣钱,正常的消费有家长承担,去借贷的话,不讨论家长的还款能力,学生的信用其实是无法评估的。”北京一位学生家长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学生贷款的不赞同。
杭州一位学生家长表示,学生如果办信用卡或贷款,每期还款会分散他们学习的专注力,有些学生不敢告诉家长,还有可能会做些违法的事情,不可取。
此外,一些银行为了抢占大学生市场,对学生的经济能力、理财能力、信用情况不加严格审查,重量不重质,盲目滥发信用卡,客观上会给某些大学生“恶意透支”大开方便之门,进而引发校园内的诚信危机。
据央行发布2009年第一季度支付运行情况报告显示,一季度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较2008年同比上升133.1%,其中由于学生的还款能力有限,银行为此付出的坏账成本急增。
2009年7月,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对大学生信用卡进行了规定和限制:不得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放信用卡;对于已满18周岁但无固定工作、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学生,须落实第二还款来源及其偿还能力,并以书面形式确定还款责任,否则不得发卡。
通知出台后,多家银行陆续停止了大学生信用卡的办理业务。
“遗憾”的市场
至此,轰轰烈烈持续近5年的校园信用卡“圈地”竞赛随着银监会的一纸通知告一段落。
一家股份制银行卡中心负责人2009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对叫停大学生信用卡业务深表遗憾:“其实很可惜,高校是一个深具潜力的市场,是未来的忠实客户和高端人群培养的摇篮。”
记者咨询多家银行得知,现在各银行对大学生办理信用卡业务管理仍然非常严格,对学生信用卡的申请,四大行基本不予受理。
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在采访中表示,现在没有针对在校大学生办理的信用卡业务,但大学生可以办理父母信用卡的附属卡。
“由于国家对大学生办理信用卡有较为严格的要求,现在专科、本科在读的大学生申请信用卡基本上都过不了,研究生和博士生获批的情况可能好点,但也比较困难,除非学生能够提供个人稳定的工作证明或收入来源证明。”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但我们针对学生市场推出了类似‘准信用卡’的校园卡,这类卡是没有额度的,需要先存钱才能消费,功能上类似储蓄卡,但信用卡优惠活动等是可以享受的,也可以领取银行信用卡的活动礼品,等到学生毕业有正式工作后,招商银行会再根据其工作情况给一个正常的额度。”
记者从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了解到,浦发银行要求父母等担保人提供书面担保证明等材料,且工作人员会对学生提供的各种信息严格审核。“好一点的学校或研究生、博士生等可能更容易通过一些。”
信用卡的退出,给如今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留足了进军校园市场的空间。
易观智库分析师沈中祥告诉记者,大学生客群基数大,校园消费金融增长空间较大,是借贷平台看好校园市场的原因之一。
“大学生坏账率极低,加上校园市场的潜力和未来性,有利于我们培养用户黏性和忠诚度,学生毕业后,有了收入,还可能继续在我们平台进行更大额的消费。”一位分期购物平台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但一个校园的容量是一定的,在很多平台竞争之下,通过发传单或虚假宣传等方式,例如设置一些有诱惑力的广告词,争取潜在的贷款用户,很容易影响正常的校园消费环境。”沈中祥也表现出对市场乱象的担忧。
一方面是企业对市场的看好和趋利追逐,另一方面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也折射出对行业监管漏洞和大学生信用体系的缺失问题。
大学生信用评估
“大数据”是互联网的重要优势,但由于我国征信体系尚未完全放开,互联网金融平台之间相互竞争,不愿分享数据,目前关于大学生分期消费和借贷的信用记录依然缺失。
“这可能引发大面积爆发征信危机,对学生今后的就业生活产生长远影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犯罪研究中心副所长李大伟告诉本报记者。
李大伟认为,“学生作为平台的借贷客户,金融知识匮乏,也可能出现不理智消费的情况,如果平台的风控不严格,产生越来越多的逾期,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会造成一定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群体不了解信用卡、信用报告等信用相关知识。
网贷之家创始人徐红伟表示,现在的大学生群体中,攀比消费比较严重。在中国金融领域我们常常讲“合格投资人”“合格借款人”的概念,实际上,大学生群体不是合格借款人,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完全没有充分考虑和预判,很多人是事后无法自拔时,才会发现问题的严重性。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告诉记者,在信贷市场上大学生是弱势群体,一方面他们有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又没有收入,违约成本也比较高。事实上,社会上各类无收入和低收入的人员很多,但是这些信用机构为何不会集中向其他无业人员和低收入的农民工放贷,本质上是看重了大学生这块市场的特殊性。为了前途和信誉,大学生和其家长一般会害怕违约和被追债,即使被收了高利息也会尽量想尽办法还债。所以作为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的正确引导,监管部门也要严格审查对大学生的放贷行为。
《报告》建议,高校、教育机构、央行等部门应支持推广信用教育,普及相关金融知识;网贷机构应增强产品的针对性以及风险把控,并强化贷后为违约惩戒机制。
南昌大学原副校长刘三秋曾提出,各高校可将学生信用信息报告国家教育部,与教育部学籍管理网中毕业证书查询系统联网,最终实现与政府相关部门统一加入查询平台,通过首先在全国提供大学生的信用征询,为加快全国个人信用征询系统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在个人信用评级指标方面,可参考商业银行信用评分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进行适时动态调整,具体操作可借用国际个人信用FICO评分数量分析法及主观分析法,建立大学生信用评级模型。
标签: 专家 网贷 引爆 大学生 征信 危机 自建 防御 体系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