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搜索财经12月13日 在2016站长搜索经济学家年会――“大国图新 重启增长”召开前夕,我们举办TALK夜话预热,在《大娱乐时代》为主题的财经夜话中,经济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经济改革,站长搜索财经全程直播。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秦朔朋友圈发起人秦朔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从自身接触来看,其实整个市场的估值在急剧的调整,所谓的资本寒冬在今天很明显,由于中国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可以看到很多的资本现在都在策动各种各样的合并和整合,通过提高行业的精密度和精细化运营流量的方法,寻找到可靠的商业模式
站长搜索财经12月13日 在2016站长搜索经济学家年会――“大国图新 重启增长”召开前夕,我们举办TALK夜话预热,在《大娱乐时代》为主题的财经夜话中,经济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经济改革,站长搜索财经全程直播。
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秦朔朋友圈发起人秦朔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从自身接触来看,其实整个市场的估值在急剧的调整,所谓的资本寒冬在今天很明显,由于中国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可以看到很多的资本现在都在策动各种各样的合并和整合,通过提高行业的精密度和精细化运营流量的方法,寻找到可靠的商业模式。
秦朔认为,今天的资本是恐惧的年代,他们已经开始慌了,因为他们在过去的几年里面募到了太多的钱,过去整个的天量的货币供应,有太多的人市场上找各种各样的标的,有的标的估值是完全不合理的,
秦朔表示,他前阵子跟花旗的师弟聊天,那个师弟表示,中国的估值太高了,因为中国的估值同样的项目比在美国投同样的,完全一模一样的东西,只是中国的较美国的某某这样的项目大概估值是3―4倍。
以下为文字实录:
秦朔:谢谢站长搜索给我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个人创业差不多100天的一些心得。首先我觉得我们今天的主题,一个是资本,一个是大娱乐,我觉得今天开始在中国有很多的资本,还充满着对未来的向往,非常的积极,但是也有很多的资本现在心灰意冷,从我自己的接触来看,其实整个市场的估值在急剧的调整,所谓的资本寒冬,而且今天很明显,由于中国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可以看到很多的资本现在都在策动各种各样的合并和整合,通过提高行业的精密度和精细化运营流量的方法,寻找到可靠的商业模式。
我想我们可能在座的很多是做内容的,或者说做等等等等,可能总觉得资本很高达、很伟大,资本能够拯救我们一切,但是我觉得我们也要非常客观的看到,其实今天资本我觉得是恐惧的年代,他们已经开始慌了,因为他们在过去的几年里面募到了太多的钱,过去整个的天量的货币供应,有太多的人市场上找各种各样的标的,有的标的估值是完全不合理的。昨天在跟花旗我在复旦的一个师弟,他回来跟中国的投资人一起去投资,他在全球投资像Uber很多这样的项目,他们说在中国的估值太高了,因为中国的估值同样的项目比在美国投同样的,完全一模一样的东西,只是中国的较美国的某某这样的项目大概估值是3―4倍。
由于人口红利其实在网络影响在下降,所以今天中国的估值调整是必然的、必须的,所以我想在座的如果大家要做内容创业的话,其实今天你要做很好的心理准备,今天你拿钱不会有以前那么的便利。
第二个,我这里讲到大娱乐,刚才鲁豫讲了很多的困惑,我想我可能有些方面是跟她类似的,特别是我是一个可能更偏学术调调的一个传统媒体人,在传统媒体做了25年,刚刚到新媒体,我的团队都是85后、90后,所以跟我之间也发生很多激烈的争论,我们60后的人很文艺范,写的是用希望连接生命。我刚刚创业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我这个调调能不能赢得市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似乎我觉得大家讲大娱乐,讲到大娱乐,似乎就是段子、似乎就是口号、似乎就是无节操,似乎去做这样一个论调的东西,我自己觉得可能未必如此,就是当我们脑子里唤醒我们记忆的那些伟大的作品,无论是音乐,无论是影视的,无论是绘画的,等等等等,你去在那里边能找到我刚才说的这样一种气质,这样一种东西,我觉得至少说有很多伟大的作品是没有这种气质的。
所以我想,像海德格尔以前在研究“艺术”这个词词源学意义的时候,他从古希腊的词里面研究这个词的意义,他说其实艺术的本质是把遮蔽我们的东西拿走,让它释放出本真的意义,所以海德格尔说艺术就是存在着,在其存在中的一种开启,所以我觉得娱乐这件事情、艺术这样一件事情,这样一个元素在我看来他的本质,并不在于说是怎么样的一种取悦,我觉得这是很强调的意义,而最真实的意义是让他告诉我们,关于生活的,关于生命的,关于人性的各种各样的本质,关于这种东西的开局和探索,恰恰是这样的东西可能更加能够打动我,而这样一个东西并不只存在于像我们这样的60后,高度去追捧和高度认同的80后、90后,未必如此,在每个代际这种力量都可以绽放,而且都可以绽放的非常美丽。我想这就是对于今天的娱乐,以及对于资本我的感受。
下面针对今天这样一个主题我也做一点点个人的分享,第一个,刚才徐滔老师已经讲了,传统媒体他认为还是非常非常的具有生命力的,我自己从1990年做杂志14年,后来做第一财经报纸、电视、广播、杂志,包括我们在新媒体尝试研究,我在过去25年中做了很多很多媒体类型,最后到移动端,重新去创业。
我想我的这样一个行动代表了我对于传统媒体的一种看法,可能跟徐滔老师不太一样。在我看来,整个中国的内容产业、内容工业,我认为的的确确是在一个蓬蓬勃勃的上升期,在黄金期,可以看中国的动漫、影视很多的类别、很多的音乐等等都可以看出来,但是传统媒体所带来的那部分价值,我认为在整个内容工业里是在下降的,因为它从本质意义上,不可能像在移动端那样能够得到,包括在所有的每一个受众的反馈,或者他反馈的效率非常低。这样的话我觉得从根本上来讲,他不是市场驱动,或者说他是没有像新媒体那样更受市场驱动,我觉得是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越是受市场驱动的,越来跟消费者能够互动的,越能够再一个自循环的反馈机制里面能让你变得更好。而如果没有人帮助你修正,最终都是一个主观领域的,你想象的媒体的方法,我觉得肯定是不行的。
吴晓波说,晚了你别出来(音),我觉得最晚的倒不是说出来时间的问题,而是说你跟受众之间获得营养、获得反馈的这样一种机制,其实在传统的体制里面,因为他是多指标的考核,非常非常多的指标,所以它不村翠,所以我觉得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也觉得觉醒的确比较晚了。
一开始能做怎么样我也不知道,因为公司我也就投30万块钱,到现在数字还是个位数,刚刚开始弄,但是还好,第一个月不太挣钱,我也没有管挣钱的事,就觉得有价值,就开始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在移动端的内容创业的空间非常非常大,而且今天有很多大量的数以亿计的平台,从微信、从头条、从爱奇艺,你可以低成本的突破,你真正能找到点去突破,未来会成为很好的很有价值的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看到说,如果我们看传统媒体很多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新创的公司,跟财经商业比较相关的这些公司,比如说逻辑思维,振宇当年是我们第一财经的总策划,包括我的同学吴晓波,在我创业之前大家看他们有10家的新媒体公司,包括刚刚鲁豫提到的一条,也是我当年的同事出去做的,我都全去看过。看过以后你会发现,可能就是几十个人、十几个人,可能就是一年、两年的时间,现在为止也就70个人,最小的可能是吴晓波这个大概十几个人,可能就是这么小的一个东西,但是他们的价值、他们市场的估值以及他们实际创造的利润,是中国除了政府的有信息披露权的,这个以外的任何一家财经媒体,不管几百人,你没有他的估值高,你没有他实际的利润高。我当年做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的时候,我觉得还非常积极,在2012年的时候历史最巅峰的经营性的主营业务收入做到几百万做到几亿的利润,给我们的估值也就是4.12,我账上差不多都有两亿七八的样子。你去看吴晓波的公司、看其他的公司,可能账上就没有多少钱,看这些指标远远不能跟我们第一财经日报比,估值比我们高很多,说明什么?说明代表未来的东西、代表趋势的东西远远比现在的优势更重要,比过去形成的优势更重要。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观点是说,跟人的自由权相关联,跟人的物质需求相关联的,这一部分的泛娱乐的内容生产工业,正在朝阳时期,但是传统媒体所代表的这一部分的价值和份额还会进一步的下降,除非他们有很大的勇气去做很大的转型跟改变。
第二,为什么娱乐在今天这么追求。我自己的体会,当年我刚刚办第一财经日报,我当时办的时候是2004年,也是中国报纸里面几乎是最后的还能不能做出一份成功报纸的机会,所以我们在2003年北京创办新京报非常非常棒,在上海创办东方早报,也非常非常棒,在我们这之后几年就几乎没有太好的报纸出现过,也不是偶然的。那时候也感觉到互联网的冲击,PC互联网,当时给我们的体会,PC互联网和我们平面媒体是可以共存的,只是说他们增长的快一点,我们增长的慢一点,但是他们的基数小,所以我觉得我们好像没有太大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我觉得太可怕了,因为移动互联网去中介的功能太明显了,比如以前我们记者采访一个券商的分析师,今天5点钟降息了,第二天我们做出报道,登上我们的报纸,门户的财经都去转载我们的报道,是这样一个影响力的模式。现在因为有了移动互联网,券商的分析师可能6点半开会议,7点半的就已经在他的订阅号里面已经开始发报了。这两年中国很火的,最早股市可以上到5千点,国泰君安的任泽平,我问他你自己的公众号现在有多少粉丝?他说有8万,你可以想,全部高净值的人群已经全他这边了,他们对市场的影响力已经完完全全,他还需要一张报纸吗。所以我觉得今天我们面对的这样一个残酷的移动互联网颠覆了我们很多传统的价值链的根基,使得移动互联网,特别是我们内容生产跟内容消费的第一入口,没有办法,这是大势所趋。
我过去若干年一直在研究商业问题,在研究这个问题,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今年华为公司提出来一个口号,就是拥抱全编辑的世界、创造新商业文明。什么是华为所理解的未来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的一个信息传播的模式呢,华为提出的一个概念,第一个,未来之路,今天未来之路你看所有的都是要实时的、随需力供的,所有在线的,你自己亲自参与的,你喜欢、你选择、你修正,他有这样一个机制在里面,最后,社交化媒体。这是我们看到的无论娱乐也好、资讯也好、内容生产也好,就是这样大的环境、大的气候。接下来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什么呢?移动端已经把我们传统媒体重击了一下,未来三五年的时间里面,根据我的研究,未来可能五到十年时间里面,可能更快,没有任何的东西、没有任何物不再是智能的了,什么叫智能?就是学习能力,任何的物都具有学习能力,所有的物都连在一起,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物其实都是内容的载体。
比如在今天我们站在最后一排的朋友,其实刚才鲁豫演讲你是看不清楚她的,特别你眼神如果不好的话,可能在5年以后你不用站在现场,你在家里,你戴上一个站长搜索的工具,虚拟现实,数据可能联结在一起了,你在家里看到的非常非常清楚,甚至你可以听到她的心跳声。如果大家的数据链在一起的时候,提示我说,大家现在没什么反应,大家很麻木,大家不愿意听,我会适时的做出调整。所以这可能是我们未来所见到的一些,其实不是未来,现在已经有了,现在已经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应用的场景。你想在那个时候,就是所有的物都可能成为内容显示终端,你在书房里,正在用手机看一个爱奇艺的短片,这个时候你要去厨房里炒菜,可能你按一个按键,直接到厨房里点一下,冰箱上显示继续在看,全部连在一起的。这样的时代或者局面到来的话,所有的东西都是智能的,都是对你的内容供应可以反馈的,而所有的物又都是显示终端,那么你想什么是最重要的?最终是在所有终端上跑的那个东西,在所有的显示端跑的那个东西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说,其实渠道和各种各样的终端的大的方向其实已经看的差不多了,今天比如说像我创业的办公室在喜马拉雅那里,他们现在每天30多万的用户,下载已经2亿了,有N多的自由的把音频放到里面,普通一版的软件就可以支持,比如今天就用自己的手机听马上就可以上传,N多的人有个人的电台。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所有的人都在进行内容的生产,而谁能够跑得出来?用户决定。所以说在下一个历史的阶段,我认为最后的竞争的焦点又会回到IP,又会回到内容,当然这个时候内容不是孤立的,这个时候的内容要借助所有的渠道终端进行有效的传播和数据的交换,来反馈的这样一种内容生产模式必然会出现。
所以现在我们还有一些,比如说传统的媒体,还在那边想,我原有的介质怎么样,将来所有的物都是显示屏,你现在还抱着传统的纸吗,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我这里分享的第二点,在这样一个万物互联的新的时代,内容的生产又会回到这个上面,但是决不是在传统的介质上。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