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朋友圈成为了拉票圈。记者调查发现,有的刷票公司甚至打出了“只要给钱,就让你成为票王”的广告语,网络刷票已经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
自己的朋友圈成为了拉票圈。记者调查发现,有的刷票公司甚至打出了“只要给钱,就让你成为票王”的广告语,网络刷票已经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8月23日《扬子晚报》)
微信原本只是一个私人空间和精神家园,却被异化为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舞台,这样的错位与迷失,根源于社会认同的走偏和社会评价单一化。
与早期的短信投票相比,微信投票成本更低、操作也更加便捷。在赞成者看来,举手之劳却又卖别人一个人情,何乐而不为;在反对者看来,“微信拉票圈”既是商家、学校等机构的“二次营销”,也是人情工具化的延伸――很久不联系的朋友和同学,突然联系让你帮忙投票,会让人在心理上难以接受。
在理想的图景里,“微信拉票圈”利用新媒体扩大了公众参与,提升了一项活动的知晓率。只不过,在现实的语境下,“微信拉票圈”沦为“拼人脉”;那些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优胜者,并不见得实力出众,却将“拼爹”发挥得淋漓尽致。不论是将社会关系网络进行一次“投票总动员”,还是“发红包拉票”,抑或花钱网络刷票,缺乏社会资本的人们,通常在“微信拉票圈”中处于不利地位。
比赛理应以实力、业绩等内在因素为评价标准,却被人脉、财富等外在因素所左右,这样的本末倒置,无疑损伤了公平正义。在名利的裹挟下,“微信拉票圈”成为一些单位对外营销的手段,至于比赛的结果,则被置放到次要的位置,而有了“以票数论英雄”,自然会导致票数争夺的渐趋激烈,微信朋友圈走调、变味在所难免。
让孩子参加各类比赛的初衷,既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能力,也是为了让他们提升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从中得到肯定和激励。可是,一旦将比赛结果看得过重,甚至不惜成本地陷入“拉票朋友圈”,难免会因小失大。因此,面对五花八门的比赛和形形色色的荣誉,家长必须要有笃定的文化信仰和强大的内心世界,不要随波逐流,而是要学会教育和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各种比赛。
“微信拉票圈”与其说是孩子之间的较量,倒不如说是成人之间的比拼。为了所谓的脸面与荣耀,人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乃至金钱,可谓得不偿失。说到底,塑造孩子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不能迷恋比赛带来的成功幻觉,而是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杨朝清(教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