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新模式涌动的在线音乐 互联网“囤”现象(1)

互联网 2015-08-20 16:57:08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囤,是个多音字,当发“tún”音时,所表达的是“储存、积存”之意。但这个原本中性的字,在与互联网某些领域结合后,却成了顽疾的代名词:以手游为例,在此前的一段时间内,手游公司们大量“tún”积IP,却在产品的具体运营和开发上缺乏新意,好产品寥寥无几,这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互联网“囤”现象(1):新模式涌动的在线音乐

囤,是个多音字,当发“tún”音时,所表达的是“储存、积存”之意。

但这个原本中性的字,在与互联网某些领域结合后,却成了顽疾的代名词:以手游为例,在此前的一段时间内,手游公司们大量“tún”积IP,却在产品的具体运营和开发上缺乏新意,好产品寥寥无几,这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不只是手游,这种“tún”现象还在多个领域出现,例如在线音乐

文/钧泓

“你会掏钱听歌么?”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身边的朋友时,得到的反馈是10个人中有9个人摇头说,“不会。”

这似乎从侧面印证了在线音乐付费习惯之低。据国际唱片业协会发布全球2014年度《数字音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音乐行业2014年全球总收入较2013年微降0.4%,为149.7亿美元(2013年为150.3亿美元),尽管全球数字音乐与实体音乐收入首次出现了持平:2014年全球数字音乐收入上涨6.9%,达69亿美元,占音乐总销量的46%,实体音乐收入占比同为46%,其余8%收入来自于表演权等音乐相关领域。

音乐产业看似拥有最庞大的用户群,却没有庞大的用户规模,这种发展上的困境是如何造成的?

尤其是在中国,在线音乐诞生已经长达十余年,被业内人士吐槽的盗版、侵权行为正在渐渐减少,但整个音乐产业的发展却依然步履维艰。行业的机遇到底在哪?

囤积版权是否落伍了?

在中国在线音乐市场的过去十年中,版权是个绕不开的问题,为众多产业人士抱怨和不满。不过,近年来随着有关部门的措施加强,行业自律行为的倡导,在线音乐正在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必须承认,在BAT三大巨头对音乐的布局上,腾讯走在了前列,依靠资源、资金的优势,大大体现出了其“任性”的一面;但市场上对于腾讯的“任性”并不以为然,一位不愿署名的行业人士向站长搜索科技表示,在市场趋于健康的发展态势下,以行业最大版权库自居的腾讯对整个产业的发展并无利好,“这种任意的采购、漫无目的的积压,却并没有足够优秀的运营和开发。”

音乐界人士的观点也类似,有音乐人向站长搜索表示,对于多数音乐新人来说,腾讯并不是个好的平台,“这些人想在腾讯上获得曝光太难了。”相反,大量的独立音乐人向酷狗、虾米、豆瓣、站长搜索云音乐等平台集合,其目的很明确:就是需要曝光。

这像极了前段时间的手游产业:一大批公司盲目积累IP,却不知道怎么去运营和开发,一味换皮最终仍然无法给玩家带来真正的好产品。而目前数字音乐的版权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重视版权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思考好如何去运营好这些版权?在这大量版权的背后,是大量等待被挖掘的新歌手、新音乐。

这些新人、新产品的出路在哪?

而或许正是在这种诉求的刺激下,在线音乐领域出现了大量新产品。

在接受站长搜索采访时,酷狗音乐副总裁谢欢认为,这些新产品这都是对传统产业参与者的良好补充,例如该公司旗下的繁星网;据谢欢介绍,繁星网已经积累了7000万注册用户(DAU中40%来自手机),平台有20000注册艺人,他们平均月收入过万,而其中有1200人来自各个唱片公司的输送或者本身就是音乐人;相比较其他被玩坏的在线演艺平台,繁星依赖酷狗、酷我的音乐平台,用户选择的目的就是为了音乐,而对于用户来说,其互动性、参与感是过去单向传播的在线音乐所不具备的。

而在在线音乐延伸出来的新模式当中,还包括了唱吧。

在接受站长搜索采访时,唱吧CEO陈华表示,虽然目前在线音乐商业化的氛围非常浓,但可看见的机会并不多,不过这也给创新留下了机会;目前,主打手机K歌的唱吧,已经走出了自己模式的延伸,从线上到线下拓展唱吧自己的KTV,另外,在线上构建独立的唱吧演艺社区――唱吧直播间,两个业务对于在线音乐的产业链的延伸形成很好的互动性。

在陈华看来,唱吧做的至少是对于目前的唱吧平台最好的商业化尝试。

他拿唱吧线下KTV举例,虽然目前营收规模并不大,但是对于大量线上的用户来说,K歌本来就是带着社交属性的行为,线上无法满足的体验必须由线下来完成,从整个体验来说这个是完整的闭环。对于在线音乐市场来说,唱吧做的不单纯提供唱歌的场所,更是让大量歌曲提供曝光的机会,唱吧也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对于整个行业生态产生很好的支持。

行业人士认为,多种在线模式的诞生,是用户行为迁移的变化导致,从更多意义上来看,依靠传统积累版权、积累曲库的时代已经过去。

粉丝经济的到来

不得不说,小米的崛起给中国大量的互联网公司补上了“粉丝经济”这么一课,这是微博、微信都不具备的:在在线音乐演艺平台上,用户也越来越期待参与演出的过程,这样的机会不会交给线下大型演唱会,更不会允许演出商来提供,重担只能落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互动的模式上。

与此同时,虽然随着中产阶级消费能力的提升,线下演出市场火爆异常,但是也有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来自道略音乐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2015中国现场音乐产业报告显示,2014年现场音乐票房39亿,而大中型演唱会以47%的场馆数量带动93%的票房,有能力做大中型演唱会的歌手只有几十个,成为各家演出公司争抢的红海市场;能让更多歌手演出的live house虽然增速很快,新增演出场所达到100家,但整体票房规模不足5000万,且9成的场所每周演出不足1场。谢欢向站长搜索表示,大型演唱会直播和目前的演出行业一样,只关注金字塔头部的大咖歌手,其他大部分歌手无法受益。

因此,对于在线音乐平台来说,其承担的重担并不仅仅是给用户提供歌曲这么简单,更多的是要对整个产业产生重要的、积极的影响。

例如,酷狗做繁星、唱吧做直播、虾米扶持小众的用户市场,还有近期站长搜索云音乐尝试的“音乐大战”,都是在围绕着粉丝做文章,而随着粉丝的聚集形成了很好的商业模式的衍生,比如在线售票收听、虚拟产品的购买等等都能很好的补足平台的投入。

虽然从商业上并没有差别,但是对于付费的用户来说,从过去的付费收听可能只是一首喜欢的歌曲,到主动去购票、献花等形式去支持自己的歌手,无疑是粉丝经济很好的体现,并且还能形成很好的互动,对于在线音乐来说不失为很好的尝试。此外,各家都在尝试做智能硬件,从耳机、音箱等产品,借此来讨好用户。

一位在线音乐的从业者表示,对于整个产业而言,尽快抛弃对于版权采购的思维局限,少打口水战、多做实事才能更好,“在音乐面前应该人人平等,你可以享受听歌,可以主动为喜欢的歌手点赞、打赏,此外更能在碎片时间参与其中何乐而不为呢?”该从业者如此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或许应该是平台企业需要去做的。

标签: 新模式 模式 涌动 在线音乐 互联网 现象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