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趣科技

究竟在排斥什么? 排斥同性恋

趣科技 2015-06-29 00:33:05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随着社会的发展,同性恋早已洗清了“精神疾病”的污名(1973年从精神疾病诊断手册中被删除),人们也开始真正地了解、研究并慢慢肯定了同性恋者的存在。然而,排斥甚至厌恶、仇视同性恋者的群体――恐同者――依然没有消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同性恋早已洗清了“精神疾病”的污名(1973年从精神疾病诊断手册中被删除),人们也开始真正地了解、研究并慢慢肯定了同性恋者的存在。然而,排斥甚至厌恶、仇视同性恋者的群体――恐同者――依然没有消失。

反对同性恋歧视的人们常会义愤填膺地驳斥恐同者的观点,但却很少会关注“恐同”现象产生的原因。

恐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心理学又能给我们怎样的答案呢?

恐同,不只是否定同性恋

否定同性恋的常见理由可能会是认为他们“不自然”或者“不合理”,而恐同者对同性恋的态度还包含着更多的情绪反应。他们不仅会反对、排斥同性恋,还会产生更多厌恶、恐惧甚至仇恨的情绪。

在同性恋平权运动的数十年里,科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已经证实了“同性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性恋者从未被演化淘汰”、“同性恋家庭抚养的孩子同样可以健康成长”等观点,但是,这些分析依然无法消除恐同者对同性恋的歧视和厌恶,而其负面情绪的存在又使人对同性恋产生更大的偏见。

因此,了解恐同情绪的来源,也是消除同性恋歧视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什么会“恐同”?

与单纯的偏见相比,恐同者的情况似乎更让旁人感到难以理解――同性恋群体通常对他们并不构成什么实质的威胁,为什么他们还会产生如此明显的负面情绪呢?

“恐同”产生的机制也一直困扰着心理学家们,直到现在,人们还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不过,这其中有一些观点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论点一:“别把我当女人对待”

虽然“同性恋恐惧”并不是一种正式受到认可的诊断,但它与其他类型的恐惧症的确存在一些共性。

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中,判断恐惧症的重要标准之一是“个体产生的恐惧感远远大于事物对其实际的威胁”,正如害怕蛇的个体即使隔着玻璃窗也相信蛇有致命的威慑力,恐高症患者站在防护完备的天桥上也会害怕桥毁人亡一样,恐同者也对同性恋群体持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cognitive distortion)。

基尔马丁教授(Prof. Kilmartin)在《论男子气概本身》(The masculine self)一书中提到,男性恐同者无论从数量还是程度上都要超过女性恐同者,而男性恐同者对男同性恋的恐惧可能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性别刻板印象。

换言之,对于一些男性而言,与男性同性恋者的交往会让他们感觉自身的“男子气概”受到了威胁。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男性和女性依然被禁锢在性别刻板印象中。男孩们从小被灌输着“男儿有泪不轻弹”、“男性要独当一面”、“男生不能感情用事”、“男生要传宗接代”等等思想。独立、理性、有进取心、肩负繁殖大业都是男性不能轻易撕下的标签,否则就要承担被当作异类的风险。

同时,社会也对男性同性恋群体有着特定的偏见。他们常被认为是“娘娘腔”的,被贴上类似女性刻板印象的标签。

有研究显示,男性遵守刻板印象之严格已经到了一个十分严重的程度。不少男性已经习惯将女性刻板印象的对立面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而忽略了不同性别之间本可以存在的共性,而当他们与男性同性恋接触时,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观受到了挑战,进而产生不安全感,以及焦虑、恐惧、愤怒等负面情感。

同时,男性恐同者也害怕自己被同性恋者“像女人一样对待”,无论是从友情角度或是爱情角度都是如此。恐同的态度可以“保护”他们不被“同性恋式的行为”威胁,从而保全自己的“男子气概”。

从这个角度来看,消除性别刻板印象也就成了减少恐同负面情绪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下次当听到“男人不像个男人的样子!”等评论时,不妨试着追问一句“都是人,男人为什么不可以这样?”

论点二:“恐同即深柜”,是真的吗?

另外一种对恐同者的常见解释被称为“恐同即深柜”。这种观点认为,很多恐同者实际上具有同性恋倾向,只是他们否定并压抑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已。从这个角度来看,“恐同”又与一般意义上的恐惧症不同。

这样的观点估计会让恐同群体感到相当愤怒,不过与之相符的事例似乎确实时有发生。在2013年,美国最大的“同性恋治疗组织”Exodus International宣布关闭,其原因就是该组织主席艾伦・钱伯斯(Alan Chambers)终于无法压抑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宣布出柜,并解散了该组织。

高调宣称反对同性恋的牧师被爆与牛郎共赴欧洲休假;北加州共和党恐同政要被爆10年前曾公开做过同性俱乐部中的“变装皇后”(drag queen);此外还有参议员、著名律师、施洗师等公开反对同性恋的公众人物纷纷被爆出具有同性恋倾向。

究竟是巧合,还是一种潜在的规律呢?

为了确认“恐同即深柜”是否真实存在,研究者们也消耗了不少脑细胞。支持这一观点的一项重要研究发表于1996年,亚当斯(Adams)等研究者用问卷区分出了35名男性恐同者和29名男性非恐同者,让他们分别观看同性和异性色情影片,并在被试观看影片时测量了阴茎的勃起程度。结果发现,恐同者在观看男同性恋影片时的勃起程度要大于非恐同者。

研究者认为,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的表现,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同性恋倾向不断寻找机会怒刷存在感,以减少个体的焦虑,而个体采用的方式就是将其真实的想法伪装起来,变为相反但更能被接受的想法和行为――恐惧和排斥同性恋。

2012年,另外一项研究也对具有同性恋倾向的恐同者提供了一些解释。他们通过实验找到了那些潜在性取向与主观报道的性取向存在差异的个体,并对他们儿时的家庭教育环境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那些隐藏、否定了自己真实性取向的被试,他们更有可能处于严厉的家庭教育环境当中,并且父亲多是恐同者。而那些内心具有同性恋倾向,却宣传自己是异性恋的人,也表现出了更强烈的“恐同”倾向。

权威性的父母比较不支持儿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而是将自己的价值观当作“绝对正确”的观点灌输给孩子。当儿童自己的想法不被支持时,为了继续得到父母的爱,他们不得不选择隐藏真实的自己(true self),接受父母的想法。

然而,并不是所有研究都支持“恐同即深柜”的观点。2006年,迈耶(Meier)等人指出了1996年实验的不足。他们认为,男性在焦虑的状况下也会导致勃起,因此用勃起程度来衡量性唤起和性取向并不是那么可靠。

这组研究者最先提出了用阈下刺激(被试不能感觉到的刺激)测量被试潜在性取向的方法,结果显示,恐同被试主观报告的性取向和潜在性取向是一致,并没有发现什么“潜在的性唤醒”。

在此之后,后续研究虽然一直在进行,但至今依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总的来说,同性恋者排斥同性恋的情况确实可能发生,但“恐同即深柜”并不能看作所有恐同者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我们离消除恐同还有多远?

直到现在,传统的婚姻与性别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许多人,而它的影响之下,对同性恋者的排斥甚至厌恶恐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难以完全消除。人们都害怕与别人不同,因为付出的代价太大。被歧视、被冷落、被指指点点,这些代价导致了人们或主动、或被动、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接受了死板的性别设定,诬蔑其他一切可能性。

现在,我们对于恐同者产生种种偏见的原因也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当我们认清人们为什么会恐同时,同性恋平权才会真正地开始。

标签: 排斥 究竟 什么 同性恋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