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搭建开放的金融生态圈 微众的另类玩法

互联网 2015-06-27 11:27:07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玉敏 深圳、北京报道顾敏表示,“理想的合作模式是,直接把我们的客户变成我们合作银行的客户。一笔业务,存款和贷款都体现在合作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玉敏 深圳、北京报道

顾敏表示,“理想的合作模式是,直接把我们的客户变成我们合作银行的客户。一笔业务,存款和贷款都体现在合作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一个消费者,接受了微众和合作银行的服务,我们希望他是合作银行的客户,与我们是平台与用户的关系。”

“千万别把我们看作一家一般含义上的银行!微众是一家持有银行牌照的互联网平台。”

虽然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已经在多个公开场合做出过上述表示,5月19日,面对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内的记者团时,仍不免再次提及。

他更希望外界将微众看成一个技术提供商、风险服务提供商、产品设计商,甚至是一家从事数据分析的顾问公司。

这家被注入“互联网基因”的民营银行,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将在外界的高度瞩目中孕育、成长。于是,又有了“微众一小步就是银行一大步!”

然而,一家金融机构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概念”。在银行业对存款、优质资产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这家新生的民营银行究竟如何脱颖而出?

“要建立广泛的同业合作,并和其他银行同业共同服务客户。微众来提供产品设计、精准营销、客户服务、风险管理、数据分析、科技平台等。”

基于上述定位,顾敏进一步称,微众银行的核心使命是链接其大众客户、微小企业和合作金融机构。其盈利模式也不再是传统的存贷利差或者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而是来自于与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成果分享。

顾敏也表示,之所以开业至今才正式有产品推出,主要是建设核心系统,目前基本模块已经构建完成,整个核心系统实现了“去IOE”(在IT架构中去掉IBM的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和EMC存储设备)。原来租用其他银行系统,只是做小范围的测试。

新探索总会伴随诸多障碍和不确定性。如网络银行远程开户等政策迟迟未能落地,是微众等互联网银行目前面临的较大障碍。顾敏也表示 “远程开户不放开的话,网络银行很难做下去,特别是存款方面更难”。

独有的“腾讯基因”

微众银行之所以备受关注,与其与生俱来的大股东腾讯的基因不无关系。

顾敏认为,腾讯和传统银行有着惊人的反向差异。“腾讯的财务报表和银行是反向的,去年腾讯700亿的收入和200亿元的利润,只相当于最大银行一个月的利润,但却有47倍的PE、和相当于35%的ROE;是一家市值达到2000亿美元,资产却只有100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相反的是,目前国内银行总资产动辄几万亿,市值却只有几百亿。”

此外,腾讯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其基础服务是通讯和社交,但是这些是不赚钱的业务。赚钱的是由此延伸出的娱乐、支付和资讯等。“腾讯花很多时间去做不盈利的东西,积累了大量的客户并形成一个垂直的、巨大的生态系统,然后再去变现。”

这是一个现在很热的、典型的互联网思维。这样的思维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微众银行。

而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曾在内部表达他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解:“中国金融市场规模持续发展,但行业有明显的痛点;消费理财贷款需求旺盛,但是远未满足;腾讯的科技、数据和客户资源引入金融,似乎会创造产业和客户价值。”

基于这样的想法,马化腾想要做的银行自然也与众不同。

“希望是一个开放的、多方共赢的、有鲜明特色的金融生态圈。轻资产、轻资本、不要做搅局者,要做好自己擅长的,希望建设成一个核心平台。不要追求短期利润,要投资长期的行业发展红利。”顾敏表示,正是马化腾的这些想法吸引了他加盟微众银行。

顾敏表示,“我们并不认为自己在做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银行,而是一个互联网平台。核心的使命是链接大众客户和微小企业,还有我们服务的金融机构,是站在中间链接客户和金融机构的角色。”

腾讯战略发展部助理总经理唐羚也表示,“腾讯想做一个连接器,希望可以看到微众银行,有效利用股东的资源服务大众。”

微众银行的定位是“个存小贷”,要服务好小微和普罗大众这些小型客户,因此,首先是利用好腾讯的资源,其次是做好科技系统。该行近期推出的产品“微粒贷”便是和手机QQ、财付通展开的合作。

至于未来微众推出的产品可能和财付通产生竞争的问题。财付通副总经理郑浩剑也表示,“我没有感觉微众银行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我就觉得微众银行是我们的亲密合作伙伴。双方合作的基础还是能力的互补,我们更多的是发挥互联网的能力,微众银行发挥金融创新方面的能力。”

微众和腾讯及旗下公司的合作,是否会直接获得海量的QQ和微信的信息提供给微众银行?

顾敏表示,“我们和腾讯合作采取的是‘联合项目’的形式,共同去建立模型分析数据,只有客户想要成为我们的客户,我们才能获得这些数据。‘微粒贷’就是我们植入到腾讯的系统里面,而不是把他的数据搬出来。”

“小”是最大的特征

“小是敝行最大的特征之一。未来我们95%以上的客户余额会在50万以下。”顾敏如是称。

具体介绍,微众银行的目标是能够服务数以亿计的客户和数以万计的企业。产品也会聚焦在小额经营贷款、消费贷、小额存款理财工具和小额支付产品等极少数的几款产品上面,并希望把几个简单产品推广给非常大数量的客户。

顾敏也坦言,“要做好这些并不容易。不过,一个新设立的银行要去服务大客户是很困难的,我们不认为自己有这样的竞争优势。反过来,服务普罗大众腾讯有很好的基础,也有很好的前景。”

从去年12月12日获批开业至今,经过半年的内部调试,微众银行首款面向个人的贷款产品“微粒贷”才姗姗来迟。这款产品贷款额度最高20万元,无抵押无担保,按日计息,随借随还。

“微粒贷”产品的现场演示显示,“客户1分钟内就能借到钱”。本报记者也亲自体验了其借款的流程,1分钟内可以完成,在现有的银行消费贷款业务中,可谓非常便捷。

“没有网点、没有营销人员,完全地用机器去替代人工”。顾敏表示,微众银行将坚持纯线上做业务的方式。他还透露,该行的科技系统也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平台。

顾敏也意识到,要服务好“小”客户,风险是很大的。“我们会在风控体系上做一些改变。如利用新型的数据管理模式,加上传统模式相结合来管风险。用数据来管风险,只要各种数据运用得好,威力非常大”。

微众银行副行长黄黎明称,“风险防范主要是考察贷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传统的金融机构判断还款意愿是不太容易的,我们可以通过社交数据比较好地防范个体的信用风险。”

顾敏告诉记者,“在确立要服务的客户群时,我们就认真测算过目标客群、风险、成本和收益的平衡关系。如果你的风险容忍度过低,要不就是客户门槛太高,要不就是流程太复杂。所以,我们的方式是,一定要大幅降低各类运营成本,妥善解决风险损失问题”。

微众“小”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制度的灵活性。“我们的组织架构是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来适时调整的,因此,横跨部门的项目合作会成为主要的管理形式。”顾敏进一步解释。

收入主要来自合作银行分成

顾敏还透露,微众银行6月会有理财和存款类产品推出。因为微众是一个平台,主要是和同业合作。

虽然微众银行高管多次提及不会和合作银行争抢存款、贷款和客户,但是这样的做法仍然令一些传统银行不敢相信。

一家传统银行的人士不解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把存款、贷款、客户这些银行最为宝贵的资源真的都给了合作银行,他们靠什么吃饭?”

顾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给出的答案是:“银行同业和负债端的个人、小微两者都是我们的客户,我们只有服务好个人和小微,才能让合作银行赚到大钱的时候分我们一点小钱”。他也坦承,微众银行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与合作银行的分享。

目前,微众已和华夏银行、东亚银行、平安银行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目前有一两家的合作正在进行中,另外还有十几家正在沟通,初期中型和中小型银行的合作会比较多,未来的合作对象会很广泛。

顾敏表示,“理想的合作模式,是直接把我们的客户变成合作银行的客户。一笔业务,存款和贷款都体现在合作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一个消费者,接受了微众和合作银行的服务,我们希望他是合作银行的客户,与我们是平台与用户的关系。”

(编辑赵萍,如有任何建议及线索,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标签: 搭建 开放 金融 生态 微众 另类 玩法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