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在房地产市场调整的过程中,“互联网+”为房地产提供给了一个自我救赎的机会,电商、众筹、O2O等模式日渐成为房地产营销新宠,但相比直接的政策支持,“互联网+地产”的作用力似乎要慢得多。目前来看,“互联网+地产”主要突破点是前端的销售环节,以解决当下开发商最头痛的库存高企、销售低迷的现状
安卓
在房地产市场调整的过程中,“互联网+”为房地产提供给了一个自我救赎的机会,电商、众筹、O2O等模式日渐成为房地产营销新宠,但相比直接的政策支持,“互联网+地产”的作用力似乎要慢得多。
目前来看,“互联网+地产”主要突破点是前端的销售环节,以解决当下开发商最头痛的库存高企、销售低迷的现状。但对于整个房地产开发、销售、服务这个漫长的生态链条来说,互联网能够走多远,乃至于房地产走出周期后,“互联网+”的存在意义都有待观察。
五种模式
除了利用微信、微博、网络社区的直接营销外,综合目前“互联网+地产”的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理财型:比如认筹理财、首付款理财等。认筹理财即为诚意金被锁定在客户的货币基金账户,开盘后,如果确认购买,诚意金和收益可抵房款,如果放弃购买,诚意金和收益退回客户。
去年以来,腾讯理财通就与多家地产商直接开展了认筹理财服务,今年则开始将合作对象延伸至房产电商中介。
阿里巴巴走得更远一点,近日,淘宝地产联合方兴地产推出的余额宝买房就是首付款理财,其模式是购房者在线签约后,并不需要付款给开发商,而是将房款冻结在自己的余额宝。直到合同约定的回款期或者交房期到时,才把余额宝冻结的房款打给开发商。冻结期间,首付款在余额宝中的收益仍然全部归买房者所有。对于客户来说,这就相当于房子的“货到付款”服务。
“认筹理财是高频交易,但转化率低,首付款理财相对是低频交易,但转化率高,对于房地产商来说,他们在目前状态下,意愿更多是在首付款理财。”蚂蚁金服一位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二是变相降价型:比如去年淘宝网与万科宣布,淘宝用户全年消费余额可在万科全国12个城市23个楼盘直接冲抵购房款,最高可抵扣200万元。这和地产商直接打折、充1万抵10万的促销手段异曲同工,不过是找了个名头。
三是众筹型:包括去年“双11”期间,远洋地产与京东众筹携手推出“11元筹1.1折房”项目,万科与搜房在苏州推出的“搜房众筹”,P2P平台团贷网推出的房宝宝和平安集团旗下平安好房推出的海外众筹等都属于众筹型。
简单来说,就是购房者通过互联网平台认购投资份额成为众筹人,不买房的话就可以获得收益,买房的话就可以获得较低的折扣。对于房地产来说,可谓是吸引了人气。
四是低息贷款型:比如平安好房推出的首付零息贷,由于传统银行不能介入购房者的首付贷,这就产生了一块空白地带,平安好房联手陆金所、小贷业务及大华基金推出的首付零息贷相当于放大了购房者的资金杠杆。
五是概念型:之所以是概念,是因为走得远了,尚待验证,目前,不少房地产商打出社区O2O的概念,并将其延伸到开发环节,但究竟社区O2O只是“多一些商家,提供好一点的服务”,还是能够对社区进行彻底的变革还有待商榷。
另外,小米打造的“You+国际青年公寓”、小米家装和智能家居,被称为“以互联网思维进军房地产”,但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些不过是做个噱头。
风能吹多久
显然,如今“互联网+”就是这个风口,对于销售低迷的房地产商来说,只有站在风口上,才有可能飞出目前的泥淖。
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上,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表示,房地产和互联网的结合潜力非常大,因为在过去20年的时间,国内建了很多房子,而这些房子并没有充分地利用起来,利用率并不高,通过互联网技术就可以把这些没有充分利用起来的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
“地产商是一个比较强硬的角色,但目前毕竟处于行业低谷,他们只有拥抱互联网带来的变化,余额宝购房上线第一天就卖出2套,不仅仅是首付款理财,在整个购房流程涉及到交易的环节上,理论上又存在线上交易的可能,对于开发商开说,不仅提高消费体验,同时也优化了交易流程,运营更加有序。”蚂蚁金服一位内部人士对本报说。
但对于房地产上来说,“互联网+地产”究竟只是目前消化库存、低迷期促进销售的一种营销手段,还是未来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变革的催化剂?
潘石屹表示,对于房地产商来说,房地产跟互联网结合要看到事情的本质,不要走弯路,不要浮到上面做一些花哨的事情,甚至跟互联网精神背道而驰的事情。
他认为,第一不应该做的就是通过互联网做中介代理,互联网是去中介的,如果再用互联网建立一些平台销售,做中间代理,这可能是一个死胡同。第二不该做的是模拟看房,尽管通过IT技术可以在电脑上把景物做得很逼真,但这实际上跟人们的购房心理正好相反,人们是要看实景的,包括材料、质地和景观。
一个确定的事实是,与开发商合作的互联网平台拿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仅提高了客户量,还提高了客户黏性,买房可谓是一次大额交易,过去,这个交易仅局限在开发商和银行构建的封闭体内,而随着互联网的介入,越来越多的衍生服务被挖掘出来,网络巨头们争相分而食之。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