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神舟十号飞船今年6月上旬发射 将成收官之作

互联网 2013-01-22 09:01:36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有着6个轮子的月球巡视器,张开太阳帆板,时而等待指令,时而徐徐行进……在试验大厅,记者看到科研人员正在执行嫦娥三号“巡视器月面遥操作”联试。紧盯屏幕、记录数据、传送指令……走进飞行器管理机房,身穿蓝色工作服的科研人员正在工作台前紧张忙碌。

上图:中国航天员中心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攻关。朱九通摄

上图:中国航天员中心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攻关。朱九通摄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试验现场精益求精

  编织“天网”备战嫦娥三号奔月

  本报讯 记者张晓祺、通讯员魏锦文报道:天地测控正样对接试验圆满完成、天地一体化深空测控体制试验进展顺利……连日来,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嫦娥三号任务准备工作中,多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有着6个轮子的月球巡视器,张开太阳帆板,时而等待指令,时而徐徐行进……在试验大厅,记者看到科研人员正在执行嫦娥三号“巡视器月面遥操作”联试。深空测控总体组组长李海涛带领团队,一边配置网络环境,一边编写程序参数,密切监视巡视器在模拟月面的运行状态。

  据介绍,嫦娥三号是一个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的合成体。当着陆器在月面实现软着陆时,巡视器通过滑梯释放并自行工作。

  “嫦娥三号任务将首次实现对地外天体的软着陆和巡视。此次联试是任务准备阶段的重点,通过模拟巡视器月面工作流程,进一步验证关键技术的可靠性。”李海涛说,“我们专门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开展测试,旨在降低工程实施的风险。”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创新航天器长期管理手段

  精测妙控牵引天宫一号翱翔

  本报讯 记者张晓祺、通讯员谢波报道:“跟踪正常,遥测数据正常!”在北京航天飞控中心科技人员精确控制下,截至1月21日,天宫一号已在浩瀚太空平安运行479天。

  紧盯屏幕、记录数据、传送指令……走进飞行器管理机房,身穿蓝色工作服的科研人员正在工作台前紧张忙碌。翻阅天宫一号《日常工作流程》,记者看到这样一段文字:飞行器长期管理期间,以周为单位制订测站计划,以日为单位开展跟踪测控,具体工作细化到圈次、落实到个人。飞管室主任刘俊泽说:“我们实行轮班制度,确保24小时随时掌握飞行器运行状态。天宫一号翱翔太空479天,我们完成了8次轨道维持、25次飞行模式转换等控制工作。”

  据悉,面对轨道新、距离远、飞行时间长等任务特点,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成功研发出《航天器长期运行管理综合保障系统》,建立了适用于多个航天器长期管理任务的软硬件平台。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厉兵秣马

  架设“天梯”迎候神舟十号飞天

  本报讯 记者张晓祺、特约记者俞嘉报道:“1、2、3……”伴着响亮的号子,数十名头戴安全帽的官兵,热火朝天地奋战在载人航天发射场。新年伊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加紧备战神舟十号任务,为中国航天员搭建安全可靠的飞天之路。

  在液氮气化站门前,一个长11米、重13吨的庞然大物正缓缓起吊。“这是新装备的液氮储罐,存储量大、稳定性高,有助于生产高质量的航天员呼吸用气。”助理工程师范刘兵对记者介绍。

  悬空、平移、翻转……说话间,液氮储罐在吊车控制下稳稳地吊装完毕。四级军士长赵洪斌坐在驾驶室里,长长舒了一口气。“颗颗螺丝牵系航天员安全,次次操作连着祖国荣耀。”虽说已是老兵,但他执行起任务来还是万般小心。

  迎着寒风,记者登上高106米的载人航天发射塔架,顿感手脚冰凉。地面设备站四连连长张敏正带队检修空调设备,已连续工作2个多小时,棉帽上挂满了冰霜。

  据悉,神舟十号飞船计划于2013年6月上旬发射,3名航天员将再次访问天宫一号。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转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建设阶段的“收官之作”。张敏对记者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一年,浩瀚太空将迎来中国独立自主建立的空间站。”

标签: 神舟 十号 飞船 今年 6月 上旬 发射 将成 收官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