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云计算 >> 云资讯

浅议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驱动要素

云资讯 2014-12-19 15:42:11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过去二十年来,互联网迅速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生活和消费的习惯。随着技术的发展与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模式创新与并购整合,互联网企业已在消费级市场建立了庞大的生态体系

过去二十年来,互联网迅速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生活和消费的习惯。随着技术的发展与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模式创新与并购整合,互联网企业已在消费级市场建立了庞大的生态体系。互联网在消费领域的蓬勃发展,让人们看到了互联网在工业制造、产业协作等企业级应用领域的巨大发展空间与可能性,一个全新的概念也因此应运而生--产业互联网。

一、产业互联网的认知

随着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主体已经逐步渗透到企业和全产业链条、全生命周期,对产业的影响正在凸显。产业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目前业内对其尚无一致的定义。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解读,相关的讨论主要集中于三方面,分别是服务于制造业的互联网、服务于全行业生产率提升的互联网和服务于各大产业的互联网。

i.服务于制造业的互联网典型代表是德国“工业4.0”概念的提出。 “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主要是面向制造业,核心是智能制造和智能工厂。“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

ii.服务于全行业生产率提升的互联网典型代表是GE提出的工业互联网。相比于“工业4.0”,工业互联网更加强调通过设备、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结合,形成更先进的连接能力和更完善的服务,去提升全行业生产率。而至于服务对象,不仅仅限制于面向制造业,还可以面向服务业,比如GE所在的航空、轨道交通等服务业;

iii.相较于德国倡导的“工业4.0”、美国GE的“工业互联网”,服务于各大产业的互联网则是最宽泛的产业互联网概念,更强调不同产业协同融合的现象,是互联网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对各产业的研发设计、生产、交易、融资、流通等各个环节的改造与重塑。

从上述三个观点看,“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仅强调面向制造业或者仅强调对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这对理解产业互联网是很不够的。因此,产业互联网更合适的定义应该为服务于各大产业的互联网,即以平台化为基础,聚合企业、产业生态和金融、物流等服务机构,促成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后的新型业态。

二、产业互联网是对传统产业链的全方位重塑

产业互联网覆盖了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架构到协同合作等在内的企业生产经营全环节,为整个产业链流程带来了全方位的重塑。

首要是研发设计重塑,即由单向精英式参与的集中开发向全互动人人参与的众包开发变革。传统的研发环节是企业招募一些具有专业技能的工程师、研发专家形成研发团队,关起门来搞研发,用户参与度小,即便进行了市场调研,受限于样本数量,分布等局限性,结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还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经济成本。产业互联网的出现使用户可以直接参与产品研发,将研发过程作为企业把用户需求“变现”的过程,同时这种研发的“众包化”也可以推动产品进行快速迭代,快速而准确的把握市场需求。以小米为例,其在研发小米手机的时候采用了“众包”模式:通过与小米论坛上的粉丝互动收集意见,每周快速更新版本,做出产品改进。这样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用户,更是积累了大量的用户需求信息,让用户参与到了产品研发的过程当中,为其之后小米手机的畅销提供了坚实基础。

其次,是生产制造重塑,即由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向大规模柔性定制生产变革。工业化时代一直是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模式,而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需求是分散的、个性化的,因此随着用户个性化定制需求的日益增强,生产模式正逐步向大规模柔性定制方向进行变革。利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更快更好的了解客户需求,处理生产环节产生的大量数据。利用物联网等技术,企业可将产品与生产设备联网,通过软件控制,对生产要素与生产流程进行动态化,智能化的配置管理,实现定制化生产。海尔推出的个性定制服务,允许用户选择材质,容量,样式,附加功能等多个项目,并将用户的需求反馈至生产系统,实现了家电的量身打造,成为家电行业的创新性尝试。

第三,是市场营销重塑,即由大量投入的密集线下渠道推广向融合式社会化营销转变。传统营销依赖层层严密的渠道,并以大量人力与广告投入市场,企业在线下寻找客户,或者通过渠道商进行代理销售,市场拓展面有限,利润被盘剥。而采购方则长期受困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需要进行复杂繁琐的招标,资质审核流程,对买卖双方都带来大量的时间与经济成本。互联网的介入,加速了信息的交流与推广,企业可以与最终用户直接联系,迅速获得关于产品概念和广告效果测试的反馈信息,也可以测试顾客的不同认知水平,从而更加容易对消费者行为方式和偏好进行跟踪。同时,社交网络、博客、百科或者其他互联网协作平台和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传统营销中消费者被动地接受营销轰炸的状况,企业能与消费者建立一种双向的、互动的沟通渠道,经营好企业的口碑,为企业的品牌传播带来新的活力。

第四,是经营管理架构重塑,即由金字塔式层级组织架构向扁平去中心网络化组织架构变革。传统企业的组织架构更偏向于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这样的架构分工明确、等级森严、便于控制,非常适合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开发生产的工业化时代。但同时也带来管理层次多导致机构臃肿、人员冗余、效率低、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组织内部信息传递不畅等弊端。产业互联网的到来,企业组织要想具备竞争力,必须要有快速而强大的研发能力,有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的生产和制造能力,有广泛而完善的销售网络,有庞大的资金力量等,因此倒逼企业组织架构开始向扁平化、网络化、虚拟化转型,改变了传统命令链的多层级和复杂性,精简了结构层次,从而有利于信息的传递,保证信息传递的有效,大大提高了组织效率。目前小米和海尔等企业都已经逐步完成了企业组织架构的再造,小米实行三层扁平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海尔也改变了持续了多年的金字塔架构组织形式,把8万多人划分成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

最后,是协同合作重塑,即由企业内部协作向全产业链协同变革。在企业内部,产业互联网可以应用于云平台办公,多组织协同管控,移动办公等领域,加强企业自身的信息沟通与协作。在产业层面,互联网一方面可以将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智能生产、移动办公等独立的应用领域连接起来,另一方面可以将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连接起来,形成产业链的联动与产业生态的发展。京东商城产生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分析传播,不仅可以预测消费者动向,提前把消费者可能想买的货,送到离消费者最近的仓库去,同时还可以指导上游厂商,帮助供应商们更好的改进设计、更高效的组织生产,还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设计销售贷款,保险等金融产品。如此环环相扣,每一环产生的信息都可以应用于其他环节,信息的价值成倍放大。产业互联网的未来,一定是要营造这样一个共生的产业生态圈,盘活整个产业,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产业互联网对传统产业链流程的重塑,加速了产品的革新与商业模式的改变,大量新的商机也将随之产生,产业互联网亦随之成为产业未来发展的一片新蓝海。

三、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驱动要素分析

从产业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流程再造可以看出,产业互联网的核心驱动要素主要是产业生态的建立、大数据的运用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借助大数据,对接产业生态和生产性服务业,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

1、产业生态的构建

当前,社交网络的发展,消费者的行为数据、产品数据等市场数据的内涵和覆盖范围都在不断变化,从而导致整个市场的信息含量在飞速增加。不同以往的、丰富的市场信息使得企业没有办法再简单应用原来的方式经营。企业需要重新思考在现有市场环境下,客户行为的变化、市场构建的机制、盈利模式的改变等问题,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产业变革。或者说,企业家思考的出发原点不应该再是企业本身,而是企业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合作伙伴以及消费者组成的产业生态。产业互联网时代,可以整合产业生态中各个参与者,能在产业生态重构过程中定义新规则的平台型企业,将成为新的产业领袖企业,拥有绝对的产业话语权。

2、大数据的运用

大数据驱动是产业互联网企业的特征,与之对应的是传统企业以流程为中心。今天看来,复杂的流程已经成为传统企业追赶时代发展的绊脚石,它让企业的决策效率变得低下。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中,反应迟钝即意味着死亡,所以企业期待产业互联网打破桎梏。大数据的深远影响除了体现在上游生产流程中,也体现在下游的分销商和客户关系上。大数据为企业创造出许多新的机会,甚至是新的商业模式。随着交易及互动信息的增多,数据的涵盖范围更加广泛、精确度更高、更加个性化。社交网络、互联网用户行为研究、入网设备等收集消费者数据的新渠道更使得诸如问卷或调研等传统渠道大大落伍。基于这些海量的数据、分析及算法,企业可以勾勒出个性化的消费特性,随时精准的分析消费者行为,预测出客户的采购决策,从而及时准确的推出新产品、改进旧产品、增强客户黏性。企业已经认识到数据资产的重要性,而且对特定的行业来说,比如金融行业,数据资产很可能和资金一样重要。

3、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

生产性服务业区别于消费性服务业,是指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其主要功能是为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提供服务产品,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包括物流、新产品研发、信息系统、中介、金融保险以及贸易相关服务等。早在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就提出这个概念,因此生产性服务业并不是新概念,但以前这个概念虽然有,但是难以落地。现在有了互联网、大数据,就可以紧密的把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生态对接在一起,生产性服务的支撑能力增强将促进产业生态的发展,如此形成良性互动,最终实现产品与生产性服务的基于共生性的融合发展。

四、促进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措施建议

培育引导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建立产业互联网生态。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作用,着重推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结合,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网络众包、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创新孵化以社会化、共享经济为特点等新型商业模式。与此同时,重点引导平台型大企业积极探索产融结合之道,利用多层次的金融手段,实现金融产业和自身产业各领域之间的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发挥协同效应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构建产业新的生态和促进转型升级。

加强大数据技术的推广应用,营造良好的支撑和服务环境。大数据技术将深入各个传统产业的研发、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生产和业务的信息协同,最终实现产业的高度智能化。在新的工业革命进程中,智能化的生产、智能化的产品、智能化的流程、智能化的服务还会不断浮现。因此,要把握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流程及模式的变革作用,建立上下游相互协作、相互支撑的大数据产业环境,特别是构建安全可信的大数据产业链,对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形成支撑。

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努力构建产业生态联动格局。以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核心,支持传统产业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积极推动在线监控诊断、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等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务的发展,围绕重点企业和优势产业生态加快构建以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流通服务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体系,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要素资源配置力、高端服务辐射力、国际市场竞争力,努力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生态联动发展新格局。

五、结语

当前,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工成本上升和新一代劳动力制造业就业意愿的下降,对我国各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了巨大制约。而德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制定以“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未来新型工业发展战略,则意味着全球产业发展模式已经进入巨大的变革期。因此,抢先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代,主动迎接产业变革是中国必须选择的一个命题。同时,产业互联网将加速带动中国传统产业实现从商业模式到组织形态的创新,对于正处在产业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国来说是难得的跨越发展机会,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将带来更深远的影响。

(卓鸿俊、朱晶/北京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

编辑:admin

标签: 浅议 产业 互联网 发展 驱动 要素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