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嘉宁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成立于1971年的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台达”)无疑是成功的,其三大业务范畴包含“电源及元器件”、“能源管理”与“智能绿生活”,这家公司的年复合成长率达到33.4%,2013年集团总营收达71.8亿美元。随着台达逐步从产品制造商转型成为整体节能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智能绿生活”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言嘉宁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成立于1971年的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台达”)无疑是成功的,其三大业务范畴包含“电源及元器件”、“能源管理”与“智能绿生活”,这家公司的年复合成长率达到33.4%,2013年集团总营收达71.8亿美元。
随着台达逐步从产品制造商转型成为整体节能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智能绿生活”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们希望用我们的方式影响别人,承担起应该负的责任,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台达中国区执行副总裁暨总经理廖庆龙这样对记者表示。廖庆龙已经在台达任职了37年,在他看来,“环保节能爱地球”早已融入了这家公司的经营使命。
发力绿色建筑
走进台达的办公大楼,《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不禁被一楼内巨大的电子屏幕所吸引。一串串数字、一个个柱形图清楚地显示着这栋办公大楼的能源消耗情况,让整栋办公大楼的用电、温度和用水情况一目了然。经介绍才得知,自2006年率先于台湾台南科学园区建立台湾第一座符合九大指标的黄金级绿建筑厂办以来,台达主动承诺未来台达所有新的厂房、办公大楼都必须实行绿建筑理念。巨幅电子屏的背后正是一整套台达自行开发的能源监控系统的运转和实施。
然而除了这巨大的电子屏,身在绿色建筑当中记者却并未感觉到与普通建筑的差异。廖庆龙告诉记者:“置身于绿色建筑之中和在普通建筑中并没有特别大的体感差异,然而,带来的能源消耗情况却大不一样。”
相较2009年,2013年台达全球主要运营网点用电量减少近4700万度,用电密集度降幅达40%。同时,台达积极推广绿建筑,目前台达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及印度等地区,自建或捐赠绿建筑共计13座,其中11座经认证的绿建筑仅2013年即可省下逾1200万度用电。
本报记者查询数据发现,就是在不经意之间,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就有着惊人的差异。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占能源总消耗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同时还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在我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27%以上,而且还在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建设部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例将从现在的27.6%快速上升到33%以上。
而一栋智能绿色建筑则融合了更多的细节设计。比如,电梯的每一次下降就可以利用其势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再回馈给大楼内电网使用。整体的通风情况也会纳入考虑,这样可以有效节约调节室内温度的电能。
“我们希望把环保节能的理念能够从认知落实到实践。我们对员工采取教育,让他们认知并且融入这样的公司文化底蕴,还制定了相应的员工行为准则对他们进行约束。”廖庆龙说。
迄今为止,台达在海峡两岸捐赠建成有6栋绿建筑,包含台达在汶川地震后捐款人民币1000万元、运用“2009年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方案建成的四川绵阳杨家镇台达阳光小学、台湾成功大学绿色魔法学校(孙运v绿建筑研究大楼)、成功大学台达大楼、高雄那玛夏民权小学、台湾“中央大学”国鼎光电大楼、新竹清华大学台达馆。
在交谈中可以感受到台达乐于向外界分享自身营建和使用绿建筑、绿厂房的经验。结合企业自主研发的高效节能绿色产品和智能化绿建筑解决方案既能促进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推动解决了环境问题。通过将“智能绿建筑”解决方案推向市场,台达将继续发挥企业核心能力,帮助更多客户改善楼宇能耗、节能减排。
热衷环保教育
除了在海峡两岸捐建了多栋绿建筑,台达还热衷于把公益与环保相结合。近年来,通过企业核心能力与社会公益相结合,在环境能源教育、绿建筑推广、人才培育、学术研发资助、弱势族群赞助等方面均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2013年,台达共投入社会贡献的金额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学术机构合作计划为66.6%,社区参与24.7%,慈善捐赠占8.7%。
倡导智能绿生活,环保认知是第一步。台达基金会与地区社教团体合作,持续培训绿建筑志愿者,协助地区民众了解绿建筑的内涵,更让小朋友认识及熟悉绿建筑,向下扎根。2012年,基金会培训台南厂员工成为首批绿建筑志愿者,并于当年6月正式提供成功大学孙运v绿建筑研究大楼以及户外区导览服务;2013年约1.2万人次参访成大绿色魔法学校,台达桃园研发中心则约有2000人次参访。这种环保理念还能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关爱。2013年4月四川雅安地震后,台达集团即宣布捐款人民币1000万元,善用以往在灾区打造绿建筑的经验,于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捐建一所抗震强度符合当地最高标准的绿建筑学校,在持续落实绿色环保理念的同时协助灾民重建永续发展的家园。
在灾区,台达不仅仅贡献绿色建筑,还包括有后续的员工志愿者计划、能源教育计划等,向下一代及社会大众进一步传播分享绿色建筑和环保节能理念。“我们当时也想过,经历了这样的一场灾难之后应该做点什么,在这样大的灾难面前,我们希望能够做的比号召员工捐款更多。”廖庆龙说。
如何才能将秉持的环保理念发展成生生不息的事业?绿建筑是在设计之初必须把绿色理念及方法融入到设计之中,台达一直在支持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并将持续开办绿领工作坊,帮助一些年轻设计师及对此有兴趣的建筑师,开设一系列的绿建筑课程。
恰如管理学家斯蒂芬・罗宾斯通过统计调查证明的那样,在企业社会责任和经济绩效之间存在着某种正相关关系,一个公司的社会责任行为可以明显提升其长期的经济绩效。为了做到营收与绿色环保的相平衡,廖庆龙告诉本报记者:“这取决于用什么观点来看。我们要努力做到一种平衡。”
以绿色建筑为例,其造价会比普通建筑的成本高三成到四成,能源管理的回报要等到五到七年。是向建筑要短期的利益还是长期的利益?这就要看不同的企业对环保的认知、政策的支持还有对成本和技术的要求。
为了将绿色智能生活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廖庆龙表示将向供应商传递自己的绿色环保理念,希望能够从全产业链的角度进行通盘考虑。“我们不是说通过外包以及购买服务来降低自身的能耗,更不是把能耗大的环节丢出去,那样做会有失环保绿色的本质。我们是想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考虑,减少能源的消耗。”廖庆龙说。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