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瓮城建筑修缮完工为汉代名塞鸡鹿塞遗址“延年益寿”
经过4年的抢救性保护,中国西汉时期重要军事要塞鸡鹿塞遗址修缮保护工程近期完工。鸡鹿塞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始建于汉武帝时期,是汉代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瓮城建筑,于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趣科技 2020-07-31 09:36:18 -
古老非遗展露青春之颜
本报电 (记者郑 娜)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文化和旅游部首次开展“云游非遗”线上推广活动。作为本次活动的重头戏,为期7天的“云游非遗·影像展”于6月14日落下帷幕...
趣科技 2020-06-15 10:52:06 -
5.14亿年!迄今最古老环节动物支系化石惊现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讯 (记者赵汉斌)《自然》杂志日前在线发表了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团队与英国牛津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同行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在云南省东部富含软躯体化石保存的寒武纪地层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多毛类动物化石,距今约5.14亿年。 研究表明,这种动物属于现生多毛纲的长手沙虫科,是目前已知现生环节动物支系的最早化石记录,为了解环节动物的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也揭示了寒武纪环节动物的生态和形态多样性...
趣科技 2020-06-15 08:22:05 -
用新技术诉说古老非遗故事
一种濒临灭绝的民俗舞蹈在七旬老人的推动下火遍湖北恩施;一个人的“剧团”依然坚守演出,刻画的木偶人物角色惟妙惟肖,说唱的戏文字正腔圆;“一代跤王”沈少三让“撂石锁”这项绝技惊艳天下,90高龄仍义务传授“撂石锁”技艺……每一项非遗的背后,都有身怀绝技的传承人,每位传承人身上都有值得诉说的神奇故事。 非遗保护与传承,传承人是核心力量...
趣科技 2020-06-09 10:36:06 -
数字化让古老石窟“活起来”
等比例3D打印的云冈石窟第12窟已在浙江组装完毕,将于近日亮相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启其“行走”世界的第一步。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现存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余尊,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趣科技 2020-06-05 11:01:05 -
古老盘状星系WolfeDisk的形成时间比以前认为的要早45亿年
据外媒报道,银河系是一个旋转的盘状星系,对于它的年龄来说是相当标准的。人们普遍认为,星系是在数十亿年后才形成这样的形状,但现在天文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古老的盘状星系,它的形成时间至少比以前认为的要早45亿年...
趣科技 2020-05-25 13:21:06 -
三股细绳揭示迄今最古老纤维技术
科技日报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英国《科学报告》杂志9日发表的一篇论文,一个美国研究团队称他们发现了迄今已知最古老的纤维技术——使用天然纤维制纱——的直接证据。这一最新发现表明,纤维技术的历史远比人们之前认为的还悠久,且古老纤维的“制作者”显然已掌握了树木的生长规律和数学计算能力...
趣科技 2020-04-13 09:08:06 -
亿万年前琥珀折射古老生态状况
科技日报北京4月6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科学报告》期刊近日发表的一项古生物学研究,科学家报告了对保存于“宝藏”琥珀中的已知最古老动植物的分析。该研究结果不但让人们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从晚三叠纪至古近纪时期(2.3亿—4000万年前)的生态情况,还为生态学和演化学的关键期打开了新的“窗口”...
趣科技 2020-04-07 11:44:06 -
科学家发现亚洲最古老沙鸡化石揭示600万年前青藏高原生态
中新网北京4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5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获悉,该所科学家团队在临夏盆地中新世晚期地层发现一件距今约600万至900万年的沙鸡化石,是目前已知亚洲最古老、保存最完整、且具有关联骨骼的沙鸡化石,为了解当今中国沙鸡特别是西藏地区沙鸡的演化、青藏特有的高原生态系统及特有物种提供了关键证据。 古生物领域这一重要发现及研究由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人员李志恒、托马斯·斯迪德海姆(Thomas Stidham)、邓涛、周忠和共同完成,科研论文近日已获国际学术期刊《生态学与进化前沿》在线发表...
趣科技 2020-04-06 09:56:07 -
古老熔岩中找到密集微生物群落
科技日报北京4月2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英国《通讯·生物学》杂志2日发表的一项微生物学最新研究,日本科学家发现在洋底以下100多米的古老火山岩中,生活着高度密集的微生物群落,细胞密度甚至是年轻玄武质熔岩的100万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次表层环境类似的其他行星上,可能也存在微生物生命,譬如火星...
趣科技 2020-04-03 0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