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专访华硕设计总经理杨明晋:不要因完美而毁掉美好

业界动态 2014-12-15 14:51:07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站长搜索讯(查克) 12月12日,除了继续在电脑方面发力,华硕近年来也是积极布局手机和平板领域,而就在今年,华硕推出其第一款智能手表,这让人不能不去猜想华硕未来的战略蓝图和设计思想究竟是什么?华硕全球设计中心总经理杨明晋接受了站长搜索的专访,畅谈心中的未来图景和设计理念。杨明晋向站长搜索描绘了华硕的蓝图,这个蓝图以云计算为基础,对人们的行为做出预测,再整合相关软硬件,连接到服务方面

专访华硕设计总经理杨明晋:不要因完美而毁掉美好

站长搜索讯(查克) 12月12日,除了继续在电脑方面发力,华硕近年来也是积极布局手机和平板领域,而就在今年,华硕推出其第一款智能手表,这让人不能不去猜想华硕未来的战略蓝图和设计思想究竟是什么?华硕全球设计中心总经理杨明晋接受了站长搜索的专访,畅谈心中的未来图景和设计理念。

杨明晋向站长搜索描绘了华硕的蓝图,这个蓝图以云计算为基础,对人们的行为做出预测,再整合相关软硬件,连接到服务方面。他表示,智能手表只是一个试金石,以后还会在物联网方面有所拓展。

在设计风格上,杨明晋反复强调“不要因完美毁掉美好”。这其实是董事长施崇堂先生给设计中心出的难题,希望设计上能够追寻无与伦比的想法,再尽量做到极致。作为设计中心总经理,杨明晋想要呈现给消费者简约没有负担的产品。以Zen系列为例,外观美,材质好,整合了许多繁琐的应用,减少用户在体验上和视觉上的负担。当谈到华硕产品的定位时,杨明晋说:“好的手机不一定很贵,便宜手机也可以很好看,平价奢华是我们产品的定位。”

作为前辈,杨明晋叮嘱,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年轻人最需要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获取信息非常容易,困难的是如何辨别信息。华硕在培养设计人才的时候会让设计师到一线亲身体验,同时也会采用内部竞争的方式促进设计师们创新。设计师需要解决问题,权衡用户喜好、商业价值等多方比重。

以下为采访实录:

站长搜索:很多人对华硕的了解都源于电脑,现在华硕也在积极布局手机、手表领域,您是如何看待整个IT产业发展趋势的?是不是专注于电脑的企业也开始向其他硬件方面伸展?

杨明晋:华硕在电脑方面有很好的基础,鉴于行业云端趋势,华硕将来会在行动预算这方面有更多发展,比如智能手机。至于穿戴设备,手表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部分,华硕未来会对眼镜、衣服、鞋子进行全方位的整合,推出更多有利于健康等方面的流行应用。反过来,如果把这些应用与家里的装置相连接,经过信息整合,会生产出一些类似于特定功能装置之类的设计。目前来说距离仿生机械还有一定差距,但过程中会得到很多启发,如果把这些讯息结合大数据链接到服务,一定会给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

站长搜索:华硕有打造一个闭环的想法?

杨明晋:我想华硕还是有自己的蓝图,这个蓝图以云端为基础,即所谓行动预算,我们称之为家庭云或个人云,在这样的架构下,我们会对硬件装置进行一些设定,并对软件进行整合,希望将来可以连接到服务方面。

站长搜索:除了智能手表之外,华硕会为这个蓝图陆续推出新品吗?

杨明晋:我想智能手表只是其中一环,也算我们的试金石,目前也是深受好评,未来华硕还会扩展一些不同的设计与应用,像刚才提出的许多应用也是我们正在思考的。

站长搜索:可以透露一下会向哪个方面拓展吗?

杨明晋:很大部分是物联网做连接的,有一些装置是一个点,散发咨询信息,面向咨询整合起来,产生另外的运动,提供更多服务的机会。

站长搜索:相当于会推出一些基于物联网概念?

杨明晋:对,行动端或者将家里的装置和物联网做整合。其实这些都在进行中,是一步步的,很多公司推出很多新型装置,我们希望可以把它们连接起来。

站长搜索:感觉华硕设计风格比较沉稳简单,请问您对这种设计风格有何看法?

杨明晋:这跟企业精神有很大关系,华硕希望赋予消费者的是简约没有负担的使用体验,这在Zen系列中体现的很明显,消费者都说Zen系列外观好看,材质很好,细节塑造和制作很细腻,但我们觉得应该衍生到使用上,所以我们把观点从硬件转移到使用上,在软件上花费了很多心血,对视觉和应用上的一些复杂设计进行了整合。

从整体品牌角度看,华硕会把这样的理念应用于所有跟用户的接触点,营造一个纯品牌体验,当然没有那么简单,我们正一步一脚印地去做。

专访华硕设计总经理杨明晋:不要因完美而毁掉美好

站长搜索:说到设计简约,施总曾说过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您作为设计方面的主要的负责人,怎么样去把握这个创新度?在您看来什么样的创新才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

杨明晋:我经常跟团队成员讲,不要为了不同而不同。有时回头看,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东西真的很创新很不同,但是不一样真的有意义吗?对使用者有意义吗?所以我们觉得还是要回归本质。华硕的企业理念是以人为本,转化到设计,这个人就是使用者。

所以,我们希望我们的设计是真的理解消费者,从聆听开始,去了解他的使用、他的行为、他的生活形态、更重要的是了解他背后这些行为举止的意义何在。有了这个方向性,你才用跨功能的团队想出不同的解法,可能有技术面的,有使用端的,有视觉端的,最后实现出来。

站长搜索:华硕设计理念基于用户的体验,从用户出发,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把这种思维转化到产品设计当中?

杨明晋:在做每一个专栏时,我们都很关心我们的使用者,会做一些背景调查。大家都知道IT产业人习惯于快速执行,把技术做出来,但其实并不熟悉如何与消费者进行对话。但有时候问消费者需要什么,消费者很难做出回答,即便有答案,这个答案也很单一,所以我们要先设想一些可能的解答,然后跟消费者探讨,通过原型把概念视觉化,并把他当做范本来讨论。我觉得这个原型,在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越早越好,越晚做越危险,不用做到完整。有一句话“不要因为完美而破坏美好”,如果你追求完美所以舍不得动手砍掉不必要的,到最后可能美好都不见了。

站长搜索:现在很多手机摆在桌上已经辨别不出来哪个品牌,包括平板电脑,我觉得从长相上很难分辨,那您是怎么看待产品同质化这个问题,华硕在这方面是不是有所突破,会让大家眼前一亮?

杨明晋:如您所说,手机屏幕占据很大比例,所以很多品牌都希望可以藉由手机桌面做出一个视觉上的区别,但那个桌面很容易被消费者更换。华硕则回归本质,给了消费者很多自由选择的空间。例如Zen系列,将Zen元素放在前面,起一个画龙点睛的效果。除了视觉上感知,在使用上也更注重手机的触感、质感,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这些本质一定要做好。背盖是不能马上换的,还需要保护套,所以我们在保护套上也延续后面的质感,除了保护以外,把其他信息都尽量简化。同时我们也一直在努力改善软体,让它可以更加简单便捷。例如大家使用智能手机拍照时会遇到的逆光和暗光的困扰,我们便在技术上解决这些问题,还有为了方便拍照后分享,我们还提供了快速微电影功能,方便用户分享到社区。这些深入人心的品质体验很重要,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毕竟把品质做好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站长搜索:像Zen手机也好,华硕电脑也好,在您心目中您是如何对消费群体进行定位的?

杨明晋: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竞争者,除了少数一两家品牌可以将品牌定位做到提前进军布局之外,很多品牌都在把价格当成竞争要素。我认为,好的手机不一定很贵,便宜的手机也可以很好看,平价奢华是我们产品的定位。我们希望当消费者拿到Zenfone时,会觉得物超所值。便宜的价格不等于便宜的内容与品质,我们希望可以带给用户很好的使用体验。

站长搜索:听说华硕会在明年1月份的CES上推出新品,您可以透露一下吗?

杨明晋:按照布局,华硕会在行动智能方面发布新的产品,新产品在使用规格和体验上都有显著进步。PC方面,工作与娱乐方面也会有新品发布,它的质感和体验会有跳跃性的升级,这将是一款很有性价比的产品。

站长搜索:作为设计师您觉得想成为华硕设计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杨明晋:这是我常跟主管讨论的问题,我希望设计师可以有热情,但热情不代表成功,可当你失败后它却是你继续下去的原动力。另外一个觉得设计师应该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很多创新者都有很好的DNA,因为现在产品多功能,跨领域,如果你没有合作能力的话,想要设计出好的产品和服务将会非常困难。另外还需要有多元性,对很多事情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能够从不同产业和不同兴趣中找出很多灵感。希望他不仅能够找到问题,还可以把问题解决,这些都非常重要。设计师是动手做的,不是只有想象,而想象跳过去做结果出来的,其实跟真正消费者有很大落差。

站长搜索:华硕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特别措施?

杨明晋:在培养团队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做许多工作。比如做皮革,设计师一般习惯于跟金属、塑胶材料打交道,对皮革并不熟悉,在需要用到的时候,就需要去了解它的生产源头。所以除了去工坊了解皮革特性,还需要工艺皮革师教设计师们了解缝皮革、粘皮革的方法,从接触中发现精华。好的产品要细致了解事情的本质和源头,才能做出触动人心的设计。

此外,我们还会有一些内部竞稿,通过内部竞争,让设计师在竞争过程同步看彼此。这是一个良性的过程,设计师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我们还会把表现好的设计师送到国外演戏,或参观专业展览和东京设计师周、巴黎设计师周等,多看一些不同的概念和新的想法。

站长搜索:如何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担任了怎样的角色?

杨明晋:刚才讲到,设计师通过日常观察得到一种概念,这属于一种跳跃式的创新,反过来,还是要将它回归到使用者本身,并把它与商业性和技术性进行融合。无论是只关注价格还是只关心创新的技术,或者至关注消费者的喜好,都是不可取的,最后做出来的往往是失败的产品,因为只有单一项目。我们把真正好的产品叫做英雄产品,也就是品质高,销路好,消费者又喜欢,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它是三个面向,不一定平均,但要均衡,即所谓甜点(sweet point)。我想这是最难的,叫难行门,完全没有标准规则,而且每个项目都有不同。

站长搜索:现在一些90后开始进入到创业领域,甚至有的90后做电脑手机,做一些看上去需要很大资本力量推动的产业,对于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您有什么看法,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杨明晋:当代年轻人面临的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在我们的时代,刚刚学会找到讯息,知识本身就是很重要的事情,但对于他们来讲,到处都是知识,怎么寻找知识不是太难,最难的是分辨哪些是适合的知识。所以独立的思考能力更重要。因为他们的成长过程是跳跃式的,不像我们按部就班,适当年龄接触适当知识,适当的社交圈,他们完全同步爆炸性的,开放式的,所以我一直认为,包括我自己小孩也是90后,现在念大学,有事我也会奇怪他们为什么会知道这么多事情,比如英特网、美国总统选举、辩论等,他很喜欢看这个,但我在高中时期不会注意这些,他们接触很多不同讯息。

我觉得在讯息爆炸的年代,年轻人还是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通过思考发现事情的本质。还有就是实践,天下没有白吃午餐,要一步一个脚印,对于这个,我是非常赞叹的。

站长搜索:针对80、90的消费主体,华硕会不会专门为他们设计一些专属的功能,这在整个设计中占比是多少?

杨明晋:80、90后消费主体非常重要,他们在社交媒体中担任意见领袖,除了自己消费外,他们的意见往往影响很多人。所以,我们在设计产品时,也会寻找很多80、90后的优秀设计师,跟他们一起合作开发。

事实上,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也会特别针对80、90后做做出考虑。但这种考虑并不简单,比如年轻人爱用多彩手机,但我们不能单纯从颜色思考,很多年轻人对环保也很重视,所以我们会设计一些环保性多彩产品。每个产品背后都会有一些更深入的思考,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都会考虑进去。

站长搜索:施先生讲设计思维,工程师向艺术家转型,您华硕里面最艺术家部门,华硕设计团队更偏向左脑还是右脑?

杨明晋:华硕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平衡,我们有使用者调研,有使用者界面设计,有机构、有材料,模具工程,有音响设计,有原形开发部门,兼具概念和整个开发过程。刚才谈到原型试做,里面投资蛮多,所谓有原型工厂,然后在每一个环节材料团队开始,从材料角度去做研究,然后模具开发,在初期开始做实验,前期就会做实验的模具,不是模型,模具前面就开发先行,虽然花一点投资,在技术可行性方面评估,刚才讲过不要为了完美失去美好,就算有一些风险,但是要先试一下。

标签: 专访 华硕 设计 总经理 杨明 要因 完美 毁掉 美好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