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聚光科技“自打巴掌” 积极“甩卖”募投项目

互联网 2012-11-06 09:11:34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11月3日,聚光科技发布公告称,拟出售其光纤传感业务及资产包括募投项目之一“光纤传感安全监测系统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光纤项目”),合计转让金额为1468万。上市前,掌握光纤传感安全监测系统相关技术的聚光科技还没有大批量生产,拟募集5014万打造标准化生产线。

  曾经的圈钱“幌子”,如今却成了包袱。这一幕在聚光科技(300203.SZ)离奇上演。

  11月3日,聚光科技发布公告称,拟出售其光纤传感业务及资产包括募投项目之一“光纤传感安全监测系统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光纤项目”),合计转让金额为1468万。

  上海一位大型投行保代对记者坦言,“募投项目变更比较多见,出售募投项目实属罕见。”

  上市时聚光科技借此项目募得了5014万资金(尚不计对应的超募部分),而如今却以光纤行业环境欠佳为由丢弃。

  11月5日,记者致电聚光科技的保荐代表人中信证券庄玲峰,但其以开会为由婉拒了采访记者相关采访,并称,“问一下他们董秘(田昆仑)吧。”

  记者亦多次拨打了聚光科技证券部电话,电话无人接听。

  资料显示,该光纤项目此前进度缓慢,仅为11.45%。经记者调查,该募投项目可行性疑云颇多,已上演“夭折-转让”两部曲。最让人不解的,是公司在转让这块“不看好”的资产时还对其做出了业绩承诺,月均水平甚至超过原募资时预期。

  自我推翻可行性

  据11月3日相关转让公告,“光纤传感行业内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细分行业众多,行业培育和品牌塑造的周期过长,导致竞争加剧、行业利润率逐年下降。因此,无论本公司继续开拓成熟细分市场或培育新兴市场方面都将面临较大的投入和预期回报不明的风险。”

  一位相关行业的券商研究人士则表示,“近些年,行业不景气通常成了上市企业募投投资建设缓慢、甚至募投变更的普遍理由。”

  但前述上海大型券商保代对记者评价,“聚光科技的募投项目(光纤项目)半路转让,在上市募集资金时候该项目可行性是值得商讨的。”

  其实,两年前,其招股书对光纤传感器行业需求显得颇为乐观。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光纤传感监测仪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预计2009-2012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6%,到2012年中国的市场需求量将达到14.49亿人民币。”

  在偌大的行业蛋糕面前,聚光科技事实上已有所“作为”。

  其招股书显示,2009年6月,公司自主研发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在国家公安部消防产品检测中心检测合格,已经在交通隧道、电力和钢铁等行业得到应用。光纤光栅传感测温系统已于2010年上半年开发完毕,已在国家消防产品检测中心进行产品检验。

  截至当年10年底,已在钢铁冶金、石化化工、电力能源、隧道交通领域成功实施15个项目,具体客户有杭州钢铁集团、包头钢铁集团、重庆天池隧道等。

  上市前,掌握光纤传感安全监测系统相关技术的聚光科技还没有大批量生产,拟募集5014万打造标准化生产线。

  出人意料的是,募资拿到后,标准化的生产线却未能兑现。

  聚光科技招股说明书显示,募投项目之一光纤项目投资金额5014万,项目建设期为2年。据2011年中报,光纤项目计划完工时间为2012年11月1日。

  2011年年报显示,光纤项目累计投入仅为574.00万,相应的进度11.45%,为其6个募投项目中进度最缓慢的一个;相应的完工时间亦延后至2013年4月29日。

  直至此番转让,该项目实施进度仍定格在11.45%。

  转让承诺业绩超募投时预期

  聚光科技招股书显示,光纤项目达产后,每年新增销售收入可达6800万,利润总额为1915万。依此测算,平均每月约实现利润约160万。

  聚光科技的光纤传感业务及资产评估后的转让价格为1468万,其中有形资产243.88万、无形资产1173.07万,以及商标使用费52万。

  无形资产包括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1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多达3项。

  值得一提的是,聚光科技的至少15名业务骨干也一并易主。并承诺,本次转让以该业务团队在2012年12月31日前直接或间接为受让方累计签署新增项目毛利不低于600 万为前提。如未能完成目标,受让方有权扣减等额转让价款。这意味着,该业务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左右平均每月要实现300万毛利。

  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既然拟转让的光纤业务及资产能在投资进度仅11.45%的背景下完成既定的盈利预期,聚光科技又缘何转让呢?

  此外,受让方上海波汇在近期突然出现一名神秘股东。

  上海波汇成立于2002年6月,注册资本为5104.67万,具有光纤传感、智能视频和无源光网络相关业务。据上海工商网站,股东仅有9位(其中4名自然人),注册资本仅为4940万。

  虽然聚光科技并未披露上海波汇相关股东,仅称由赵浩等5 名自然人和5 个机构法人持有100%股权,均与本公司、本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无关联关系。但从中可见,其间已有一神秘自然人股东入股上海波汇。

  前述上海大型券商保代指出,“在行业低谷的时候出售资产,若公司与受让方存在关联,不排除存在利益输送,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可能性。”

标签: 聚光 科技 自打巴掌 积极 甩卖 募投 项目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