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Evernote也面临过倒闭 粉丝送50万美元化解危机

互联网 2012-10-22 14:10:04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从一开始,利宾就决定,Evernote要走“免费+增值”这条路——即所有人都可以免费使用,只有成为高级用户时才需要付费。这笔雪中送炭的投资帮Evernote渡过了难关,利宾得以坚持自己最初的商业模式——不做广告,只从付费用户身上赚钱。

  异地恋人储存爱情, 医生记录病例和女儿的考卷, 甚至,“购物狂”们整理衣橱! Evernote只解决一个问题: 记住的信息,如何被忆出来?

  Evernote正在习惯成为“象粉”们的“景点”。一次,在美国总部加州山景城西伊芙琳大街333号的“大仓库”门前,一名身着制服的警察徘徊张望的时间之久,令Evernote员工们心下惴惴,直到发觉对方只是来参观“你们是如何工作”的粉丝,这才放下心来。鉴于中国办公室的员工每次一遇来访粉丝就谈兴十足,Evernote中国区市场总监陈怀远不得不撤掉了电梯门口的水牌。此时,Evernote以“印象笔记”的身份正式进入中国只有4个多月的时间。

  截至今年8月,Evernote已经拥有3800万用户,并以平均每天超过5万的速度增长。几个月前,它又获得了7000万美元的D轮融资,估值达到10亿美元。

  “第二大脑”

  我们是如何回忆起一家咖啡馆的?面孔?颜射?拐角的书店?

  简言之,Evernote是一款多终端无缝同步的云笔记服务软件。每位注册用户在云端都有一个自己的账户,可以同时通过电脑、平板、手机等多个终端接入。当用户在电脑上更新了一个笔记,手机上就能实时看到;当有念头一闪而过马上记在手机上,回头会发现它已经存在了电脑里。而要实现这一切,只需要在不同的终端装上APP,并且等待那几秒的短暂同步即可。

  Evernote的大象logo取自一句美国谚语:“大象从不忘记。”(An elephant never forgets.)其创始人菲尔.利宾(Phil Libin)则把Evernote称作人们的“第二大脑”,是可以帮你规整生活、节约时间的应用工具。从记忆的角度来看,笔记本、硬盘、云帮助人们“记”下信息,而印象笔记还能做的,就是有效、快速地把需要的部分“忆”出来。

  在珠宝公司工作的Elaine,曾为找一件衣服要花上个把小时而痛苦不已。现在她已经找到了办法,把每件衣服拍进印象笔记,用颜色、款式等作为标签,记下放在了哪个衣橱的哪个位置,下次就都能很方便找到。在买衣服的时候随时在手机上搜索,还能避免重复购买雷同但已不记得买过的衣服。

  Elaine的难题正是最初促使利宾去做Evernote的原因:人们拥有的信息如此之多,已经无法依靠记忆找到它们被记在哪里。是否存在一种简便的小工具能让我们“一键存储”的同时,也能“一键调用”?

  利宾开始思考:人们是如何记住事物的?比如,一个咖啡馆的名字。也许我们能够回忆起来的,仅仅是在那里见过谁、大约是什么时候,或者它所在的区域等这些碎片中的某一个。理想中的记忆工具,是可以按照这个逻辑,把一个碎片还原到所有与其相关的环境中,从而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于是,利宾开始构思一个更好的数字化记忆工具。首先,人们必须用最直接的方式把信息储存下来,无论是通过打印的文档、手写的便条,还是照片、网页以及音频。同时,不用去担心如何组织这些信息,诸如放到哪个文件夹、起什么名字、在哪个终端。“Evernote查找事物的方式和你的大脑工作方式一样,并且给了你越来越多的记忆关联。”Evernote全球市场营销负责人安德鲁.辛科夫(Andrew Sinkov)说。

  Parkway Health China的心脏专科医生孙寅光用Evernote来记录病例,“文字、影像、资料都可以随时更新,原来用邮件来存还是太不方便了”。他最为看中的正是方便性,用“记忆碎片”调取关键词确实比建立、管理一套逻辑严密的文档系统要来得轻松。他还用Evernote来拍摄女儿的考试卷子,分析分数的走势,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拿出来帮孩子巩固知识点。他还设想着,或许有一天可以用印象笔记的人脉应用来管理患者挂号。

  跨越“5%定律”

  凌晨3点,利宾开始想象第二天如何 解雇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邮件提醒响了。

  从一开始,利宾就决定,Evernote要走“免费+增值”这条路——即所有人都可以免费使用,只有成为高级用户时才需要付费。已经第三次创业的利宾相信:“赚10亿美金不算什么,真正了不起的是能够影响10亿人。”为此,他宁愿关闭自己的公司,也不愿意向投资人妥协。

  那是2008年的夏天,原本已经签订了融资协议的投资方,因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而撤出了对Evernote的投资。当时Evernote剩下的资金最多只能维持公司一个月的正常运转,利宾焦急地开始寻找新的投资者。

  一些投资者表示,如果Evernote愿意将“免费+增值”的商业模式转变成利用用户的兴趣出售广告,那么他们就会考虑投资。利宾只犹豫了一会儿便拒绝了,他不希望广告的出现降低用户对Evernote的信任,更不希望去兼顾广告主的利益。他只想关注用户,把产品做好。

  在资金耗尽的那个晚上,凌晨3点,利宾依然无助地等待着,期盼一个“天使”来回应他绝望的请求。他甚至想过,第二天醒来以后,去解雇公司里的每一个人,从此Evernote便不复存在了。

  正当利宾准备伸手去关灯的时候,他的邮件提醒响了。一位来自瑞典的软件企业家给他发来了邮件,内容和普通的粉丝差不多,“Evernote改变了我的生活”诸如此类,以至于利宾差点错过了消息的最后一行:“如果你需要资金的话,可以联系我。”

  20分钟后,利宾就用Skype与这位瑞典人通上了话。两周后,Evernote就收到了来自瑞典人的50万美元投资。直到现在,利宾都未曾与他见过面,外界也不知道这位神秘的投资人是谁。

  这笔雪中送炭的投资帮Evernote渡过了难关,利宾得以坚持自己最初的商业模式——不做广告,只从付费用户身上赚钱。

  Evernote提供付费版和免费版两种应用程序。与免费版相比,付费版增加了离线笔记、查阅笔记历史、密码锁定等功能,上传流量限额也从60M提升到了1GB。不过,Evernote的内部调查显示,用户选择付费版的首要原因并不是存储流量不够,或者功能权限问题,而是“我非常喜欢这个软件,愿意付费”。对此,中国区经理谷懿说,“感情”才是Evernote不同于其他同类产品的关键所在。

  时间证明,免费增值这条路是走得通的。根据今年6月的统计数据,Evernote的付费用户已经达到了140万人,占到了总用户数的4%。更让利宾感到欣慰的是,在那些使用Evernote达到1年的用户中,付费者的比例达到了8%;而对已经使用超过4年的用户而言,这个比例更是高达25%。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免费:商业的未来》一书中提出过“5%定律”,即只要有5%的付费用户,这种模式就能够运转下去。

  据谷懿透露,去年Evernote的收入为1800万美元,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刚进中国市场的时候我们没有抱任何期待,这是一款需要时间让用户接受的产品,但是收益也远超我们的预期。”

  Evernote的逻辑是,用户使用的时间越长,便越愿意付费。利宾这样解释道:当你在Evernote中放的东西越多,Evernote对你就越重要。危险的不是人们不愿意升级付费,而是他们压根就不愿意去尝试这个服务,或是因为免费版本的低劣而不再使用。只要他们爱上这个服务,他们最终会为之付钱。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用法,这是让印象笔记引以为豪的地方。

  利宾说他不曾担心过的一件事情就是竞争,且不谈用户感情这些主观的因素,从便捷性、长期性、专注性综合来看,目前国内外类似的产品和服务还难以对Evernote构成强大威胁。微软的OneNote是稍微出众些的产品,但它并不像Evernote一样可以在任何终端下提取笔记。国内的有道云笔记、麦库记事被视为模仿Evernote的集大成者,但之前它们本地服务器的优势,也被印象笔记进入中国后自建服务器而打破。不得不承认,在这门和“习惯”息息相关的生意里,先来者只要专注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一定更容易获取用户的忠诚。

  曾几何时,“纸和笔”被利宾认为是Evernote最大的敌人,要如何让人们改变书写的习惯,而转投用电子设备呢?现在利宾找到了“和解”的方法,他把敌人给“收编”了!今年8月,Evernote与纸质笔记本生产商Moleskine合作推出了智能笔记本,笔记本的版式、配套的黏纸都使得拍照后的标签生成和内容搜索变得更加容易。精准的手写识别是下一个重要的技术门槛。“目前中英文印刷体识别都已经没有问题,中文手写还需要一段时间。你的名片我甚至都可以还给你,因为我已经把它拍进了我的印象笔记账户。”在采访过程中,谷懿不断向记者示范各种使用小窍门。

  除此之外,Evernote已有扫描仪、打印机等硬件,方便用户进行批量化的信息输入与输出。印象笔记在中国和UCweb、腾讯等公司洽谈了合作,将其应用内嵌在浏览器或桌面中,也正在物色可能收购的初创团队。今年底,Evernote将正式推出适合于中小企业的企业版服务,帮助全公司的员工进行数据管理。

  长远来看,利宾想做的就是帮助人们记忆、学习、理解和交流。他认为,总有一天Evernote可以帮助人们识别面孔、认识物体,甚至区别气味。“你自己的大脑,可能是你最后想要去搜寻信息的地方。”他乐观地说。

标签: Evernote 面临 倒闭 粉丝 万美元 化解 危机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