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霸王”校讯通,再见

业界动态 2014-10-14 08:00:55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站长搜索(www.adminso.com):“霸王”校讯通,再见 近日,北京市下发了《关于2014年北京市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学校、幼儿园不得为“校讯通”办理提供便利条件,此举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办学校代收费行为。在北京运行7年之久的校讯通,将陆续退出中小学市场

站长搜索(www.adminso.com):“霸王校讯通再见

近日,北京市下发了《关于2014年北京市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学校、幼儿园不得为“校讯通”办理提供便利条件,此举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办学校代收费行为。在北京运行7年之久的校讯通,将陆续退出中小学市场。(据10月12日北京青年报)

从2007年开始,各地中小学和幼儿园入学时,家长都会收到办理校讯通的通知。虽然校方强调是“自愿办理”,但事实上老师将校讯通作为家校沟通的唯一工具,家长怎么可能自愿不办理呢?大部分省市校讯通的费用是每月10元,对于这点小钱,家长往往抱怨几句就算了;可若是考虑到一个城市中小学、幼儿园几十万的学生人数,这份年收入上千万的“生意”并不小,仔细算算账的话,里面的猫腻不少。

2010年,发改委与教育部就曾发文规范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明确规定在教育教学活动、教学管理范围内的,都不得列入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事项。那么问题来了,校讯通是在教学活动和管理之外吗?这点值得商榷。无论是校方打包收费,还是从家长手机话费中按月扣除,实质都是为商业机构入校办理业务提供便利,均涉嫌违规。

退一步说,即使肯定了校讯通的代收费合法性,按规定也必须坚持自愿和非盈利原则,并据实结算,多退少不补。但校讯通的收费却是定额的,每月10元,发送多少条完全取决于老师,勤快的老师能保证每天一条,偷懒的可能几天才发一条。即便以一个月22条计,每条费用约0.45元,远高于0.1元的短信费。这既有悖于非盈利原则,多收的费用也从来没有退过,着实有点霸王条款的味道。

对于不同的运营商,校讯通业务有叫“校讯通”的,也有叫“校信通”或“家校通”的。但无论哪家入驻校园,其业务都是排他的,家长如果没有这家运营商的号码,就必须新办张卡并配置手机,无疑增加了日常话费支出。不知不觉中,校园成了运营商争抢“绑架”学生家长的战场。

在校讯通的业务链条上,有运营商、SP服务商和校方三个环节,近几年有多篇媒体报道质疑其中的利益关系。同时,家长和学生信息泄露也时有发生。2013年7月本报报道,南京市民陈先生的手机在捆绑校讯通后,垃圾短信激增,且都是教育培训类的“精准”信息,校讯通已有沦为敛财工具之嫌。

校讯通是校内教学活动的延伸,应是一项具有义务和公益性质的服务,而不该带有浓厚的经营色彩。可供参考的是,在北京之前,陕西省在9月也叫停了校讯通相关业务,已签订协议确需保留的,不得向学生和家长收费;国内一些城市的重点中小学,也开始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搭建自己的信息平台,费用由校方承担;还有更多的学校选择微信、Q群等免费的沟通工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强制收费的“霸王”校讯通该说再见了。

标签: 霸王 校讯通 再见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