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监管究竟卡在哪儿

互联网 2014-08-08 07:56:23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随着互联网金融概念的走红,喜欢在网上寻找投资机会的人也越来越多。“钱先生”、“信托100”不约而同地打出团购的噱头――5万元理财产品、100万元信托计划,能以1元、100元的低门槛购入

随着互联网金融概念的走红,喜欢在网上寻找投资机会的人也越来越多。“钱先生”、“信托100”不约而同地打出团购的噱头――5万元理财产品、100万元信托计划,能以1元、100元的低门槛购入。但这种模式并不被正规金融机构所认可,监管机构还曾对这种理财网站下发风险警示。然而,钱先生和信托100为何仍能大摇大摆做生意? 这一现象又折射出哪些更深层次的监管问题?

钱先生再遭银行“拒绝”

今年1月被多家银行“撇清关系”的团购理财网站“钱先生”,近日再度成为关注焦点。昨日,齐商银行发布了一则关于“钱先生”网站擅自销售该行理财产品的声明。齐商银行表示,从未授权“钱先生”网站销售理财产品,从未与其开展任何形式的合作。

北京商报记者查阅“钱先生”网站发现,该网站可以团购齐商银行一款名为“金达创富理财SD6043号”的理财产品,期限为92天,门槛仅为1元,这与银行所要求的5万元底线相差甚远。齐商银行客服证实,这款产品确实是该行发售,但投资门槛在5万元以上,也未和“钱先生”有合作。

“钱先生”官网显示,该网站目前正在销售51家银行的153款理财产品,包括中国银行、北京银行、齐商银行、渤海银行、南京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等。然而,有趣的是,早在今年初,北京银行、广发银行、中国银行等就曾发布声明,否认与“钱先生”存在合作关系。此外,7月29日,渤海银行也在其官网上表示,该行从未与“钱先生”网站开展过任何形式的业务合作,亦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机构代办“添金宝”业务或销售理财产品,该网站所罗列的渤海银行产品信息及相关资金流向从未得到渤海银行任何形式的授权和许可。

理财团购网站屡禁不止

屡吃正规金融机构“闭门羹”的“钱先生”,为何依然能大摇大摆做生意?对此,“钱先生”工作人员的解释是,他们并没有和银行进行合作代销产品,而是接受用户的委托代购银行理财产品。当记者询问运作细节时,该人士表示这属于交易机密,不宜透露。

有业内人士猜测,该网站是以“化零为整”的形式,集合投资者资金,再以机构投资者身份向银行购买理财产品。

事实上,“信托100”也打出了团购的招牌。今年4月,“信托100”的网站进入公众视野,将百万元起步的信托投资门槛降至100元,年化收益可达8%-12%,这种形式让普通投资者看到了高收益的希望,不过由此引来的争议一直未间断。

中融信托、安信信托、方正东亚信托、陆家嘴信托均表示,未与“信托100”以及财商通展开任何形式的合作。随即信托行业协会也发布公告称,财商通负责管理的“信托100”网站违反相关规定,投资者参与非法信托活动受到的损失自行承担。银监会非银部副主任张电中还明确表态,对信托合格的投资者已有明确规定,包括资金在100万元以上等,不允许搞这种凑份子的形式,如果信托公司打擦边球向非合格投资者提供投资产品,必将严惩。

尽管监管层以及信托公司对此种形式一致持有否定态度,但“信托100”的生意依旧源源不断。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信托100”网站目前主推一款方正东亚的产品,而方正东亚信托负责人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公司并未与财商通开展任何合作,而且经过排查此前的产品中也并未与财商通签订任何协议。

凑份子理财合规性遭质疑

凑份子理财的形式虽然能降低投资门槛,但其安全性、合规性问题一直饱受质疑。

银率网理财分析师殷燕敏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客户首次购买理财产品,需在银行柜台做风险评估、签署理财协议。监管部门强调风险匹配,即投资者不能购买高于其风险评级等级的银行理财产品。而“钱先生”对投资者并不做任何风险测评,投资者可以随意选择其平台上的任何理财产品,已经违背了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风险匹配原则。

“更重要的是,投资者通过‘钱先生’组团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实际上与银行签署购买理财产品协议的是‘钱先生’,投资者与银行之间根本没有发生任何的投资理财关系,如果理财产品出现问题,投资者很难维权。”殷燕敏说道,“投资者将资金划至该网站虚拟账户,购买产品后就无法跟踪、确认资金去向,这就存在很大风险,万一出现卷款跑路的现象,受害的还是投资者。”

在用益信托分析师廖鹤凯看来,信托公司属于银监会的监管范围,银监会的表态其实已经是禁止信托公司与“信托100”进行合作,但银监会不可能将每一个第三方理财机构以及互联网销售平台都纳入监管。

顶层设计缺失导致“三不管”

事实上,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金融形势,许多都处于监管主体不明或者尚未出台监管细则的混沌阶段。其中,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明确由央行监管,并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文件;P2P和股权众筹虽然已经确定由银监会和证监会管理,但没有详细的法规出台;而“钱先生”和“信托100”等网上第三方理财机构则游离在监管体系之外。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表示,目前业界对于互联网金融归谁管权责并不明晰,究竟是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工信部都无法厘清。互联网金融存在风险监管权责不明晰问题,应及时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明确谁防控风险,谁承担风险,谁为消费者的损失埋单。

CIFC中国互联网金融联盟创始人王斌表示,不管是“钱先生”还是“信托100”,必须获得机构授权才能销售,如果没有机构的授权擅自销售就是不合规。另外,这些金融网站就应由银监会来监管。

殷燕敏则指出,近一年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不断涌现出新的模式和产品,监管方面有待进一步细化规范,明确各个监管单位的权责,从而有利于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顶层设计”迟迟未出炉,也使得监管机构无法采取更加清晰的管理措施。自去年底以来,屡次传出央行将出台《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但时至今日,仍旧“只闻楼梯声,难见人踪迹”。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岳品瑜 刘伟/文

标签: 互联网 金融 监管 究竟 卡在 哪儿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