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原来,我们看到的世界地图一直有猫腻

业界动态 2014-07-20 06:38:28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AS网站目录(www.adminso.com):原来,我们看到的世界地图一直有猫腻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7月16日报道,自16世纪以来,世界地图的绘制就是欧洲中心论为依据的,过分夸大了北半球的面积和比重。被世人称为墨卡托的地图学家赫拉德・克雷默精通数学、天文和地理

AS网站目录(www.adminso.com):原来我们看到世界地图一直猫腻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7月16日报道,自16世纪以来,世界地图的绘制就是欧洲中心论为依据的,过分夸大了北半球的面积和比重。被世人称为墨卡托的地图学家赫拉德・克雷默精通数学、天文和地理。他在1569年完成的“墨卡托投影法”可谓世界航海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1541年他在世界地图上绘制出可以帮助船只更容易地找到航线的直线,并制成了地球仪。1569年他将地球仪上的这些直线转移到了平面地图上。

这种世界平面图一直沿用至今,连我们常用的谷歌地图采用的都是墨卡托投影法,但是它却因为过分突出北半球殖民国家的地位而一直受到质疑。例如,格陵兰岛的面积是非洲大陆的1/14,但根据墨卡托投影法绘制的地图显示的比例并非如此。

德国人阿尔诺・彼得斯认为墨卡托投影法鼓吹欧洲中心论,利用地图作为政治宣传工具。彼特斯于1973年提出了“彼得斯投影法”,这种圆柱等积投影法力求将世界各国按照其实际地表面积进行展示。实际上,德国数学家约翰・兰伯特早在1722年就曾提出过类似的概念,苏格兰牧师高尔・詹姆斯则在1855年首次描述了这种投影法。

标签: 原来 我们 看到 世界地图 一直 猫腻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