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植物蛋”来了,你会吃吗?

业界动态 2014-06-29 12:19:00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AS网站目录(www.adminso.com):“植物蛋”来了,你会吃吗? 几天前,香港首富李嘉诚投资的“人造蛋”正式在当地超市售卖,据说当天引发市民抢购,货架几被清空。按计划,“人造蛋”不久将进入内地市场

AS网站目录(www.adminso.com):“植物蛋来了你会吃吗

几天前,香港首富李嘉诚投资的“人造蛋”正式在当地超市售卖,据说当天引发市民抢购,货架几被清空。按计划,“人造蛋”不久将进入内地市场。

耄耋之年的李嘉诚,成功地将鸡蛋“转型升级”,改变了人类几千年的“吃蛋史”。其实,这枚“人造蛋”,绝非让人闻风丧胆的“黑心假蛋”,而是真正的高科技产物。

长 相:人造蛋无壳,其外观是一种粉末

提起人造鸡蛋,很多人很容易将它和此前坊间流传的假鸡蛋联系在一起。不过,李嘉诚投资生产的人造鸡蛋与假鸡蛋可并非一码事。

“人造鸡蛋”,英文名称Beyond・Eggs,意为“超越鸡蛋”,更准确地说叫“植物鸡蛋”。它由美国汉普顿克里克食品公司(Hampton・Creek)通过在黄豆、豌豆、高粱、葵花籽等中提取蛋白质成分,然后适当混合调配而成。

而假鸡蛋,其蛋黄和蛋清通常由海藻酸钠、明矾、明胶、苯甲酸钠等化学品原料制成,蛋壳则用石蜡、石膏粉、碳酸钙等制成,外观上看,可以假乱真。“这些假鸡蛋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对身体无益,如果采用工业级的化工原料制作,对健康的危害更大。”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农绍庄表示。

与假鸡蛋不同,“植物鸡蛋”并不追求外形上的逼真。从形状上看,人造蛋无壳,其外观是一种粉末,通常以瓶装胶状物的形式销售,只是“人造蛋黄酱”。“它是一种替代鸡蛋的食品原料,之所以称为‘植物鸡蛋’,是因为它可以代替鸡蛋用于蛋糕、面包、蛋黄酱之类的食品而已,其目标是模拟鸡蛋的营养、功能甚至风味”。

味 道:和真鸡蛋没有什么区别

既然是模拟鸡蛋风味,那么实际味道和口感如何?汉普顿克里克食品公司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乔希・蒂特里克声称,比尔・盖茨和英国前首相布莱尔都已品尝过植物鸡蛋,“他们完全无法区分哪个是真鸡蛋,哪个是人造的”。有厨师在品尝过之后,也评价说“味道很接近”。

鸡蛋的营养不外乎是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用来自于植物的原料并不难模拟。不过鸡蛋的“加工功能”则不是那么容易模拟。比如,制作蛋糕时,鸡蛋中的蛋白能够形成稳定的泡沫并在烘烤中凝固以保持蛋糕的膨松,若用植物成分来实现这种“功能”,就需对植物蛋白进行“改性”,或用其他非蛋白成分来弥补。

其实,“人造蛋”和鸡蛋有很大的区别,就是一个罐装的或者桶装的液体,口感像豆腐。

研 制:数百种植物中,只选12种植物的提取物

说起“植物鸡蛋”的创意,33岁的乔希・蒂特里克在公开受访中直言:“大多数民众要是看过拥挤的蛋鸡场都会觉得恶心,所以我们希望能制造出鸡蛋的替代品,让每个人都能取得健康又便宜的食物。”

据统计,目前全球每年生产1.8万亿颗鸡蛋,其中鸡饲料占鸡蛋成本的70%,同时,鸡饲料大多为大豆和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土地、水和矿物质。蒂特里克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省去饲养动物的环节,只使用植物做原料,以更加环保的方式生产食物”。于是,2012年他成立了汉普顿・克里克食品公司,用以研发人工鸡蛋。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蒂特里克起初的尝试并不理想。他们的蛋黄酱没有将油和蛋融为一体,看上去就像液态糖浆,炒鸡蛋的情况更糟,它们不仅不能凝成一块,而且味道很坏。

在先后研究了数百种植物,做出了344种鸡蛋替代品后,汉普顿克里克食品公司最终用12种植物的提取物制作成了“植物鸡蛋”。蒂特里克透露,他们现在已能用“植物鸡蛋”制作很不错的蛋黄酱和饼干,而且其营养价值比传统鸡蛋多四分之一,还不含麸质与胆固醇,保存时间更长。但售价仅约为鸡蛋一半。

“和普通鸡蛋相比,‘植物鸡蛋’更便宜更环保。世界上51%的人造温室气体排放量是由畜牧业产生,用植物蛋白合成的‘人造鸡蛋’食材的能量转换率为2∶1,大大高于畜牧业的39∶1”他说。

安 全:虽然颠覆传统食物,但并非转基因食品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面对近年禽流感等疾病的威胁,人们对鸡蛋的安全开始存疑。

对于人们担心的“人造蛋”是否安全、是否转基因等疑问,汉普顿克里克食品公司表示,饲养鸡占据了鸡蛋70%的成本,而“人造蛋”省去了这一环节,降低了饲养动物能源消耗及疾病传染的风险。“人造蛋”虽然颠覆传统食物构造,但并非转基因食品,并获得了美国唯一合法鉴定食物是否为非转基因的组织“non-GMO project”的盖章认证。

国家高级营养师李思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部分通过添加化学成分的人造食品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如果长期使用这些食品,很可能会导致我们人类的基因发生突变。具体一点来说就是,我们人体内的细胞本来是要吸收天然的物质才能够被我们身体所利用的,但如果是添加化学物的人造食品,我们体内的细胞是不认得它们的,如果细胞不认得它们却要长期强迫自己吸收它们的话,很可能会导致体内的基因突变。

如果是由纯天然食品为原料,不添加任何化学成份为前提下制作成的“人造食品”则没有问题。

■延伸阅读

母鸡会不会“失业”

既然“植物鸡蛋”宣称在营养、功能和风味上都较传统鸡蛋毫不逊色,那么,未来是否可以取代鸡蛋呢?

“现在看来为时尚早。”农绍庄说,“植物鸡蛋”的好处是可以按照人的需求自由组合一些营养成分,比如按照一些配方添加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或减少对人体无益的成分。但“植物鸡蛋”和鸡蛋本身的营养成分还是有差别的。“‘植物鸡蛋’是由植物原料制成,所含的蛋白质为植物蛋白,这种蛋白的人体吸收率要低于动物蛋白。如果进行了所谓的改良和性质改变,也只是提高了吸收率,不能完全等同于动物蛋白。它只能是帮助补充人所需要的一部分蛋白质,要完全替代鸡蛋还不可能。”

农绍庄介绍,“植物鸡蛋”的另一个重要优势是不含胆固醇,因为其主要成分是豆类蛋白,这对“三高”人群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并非所有的胆固醇人类都不需要。“胆固醇在体内有着广泛的生理作用,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等的原料,只是不能过多地摄入,因此仅仅依靠植物蛋白未必能完全满足不同人的营养需求。”

在农绍庄看来,所谓的“植物鸡蛋”,实际上是一种商业炒作,其实质是仿生植物蛋白粉的一种改良产品,在成分上模拟鸡蛋的营养成分,有补充蛋白质的作用。

事实上,早在多年前市场上已有“植物蛋白”的产品,比如豆浆粉等。“其实,产品叫‘仿生蛋粉’或‘植物蛋粉’更贴切,‘植物鸡蛋’只是个噱头,随着仿生技术的发展,未来市场上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人造鸡蛋、人造蛋黄酱,可能在口感、营养价值上与天然鸡蛋更接近。”农绍庄表示。

对于人造鸡蛋与普通鸡蛋在中国的PK问题,国内不少网友认为,因为饮食习惯不同,中国人更喜欢整个鸡蛋直接食用,比如水煮蛋、茶叶蛋等,这些植物鸡蛋目前还难以做到。此外,部分群众表示,“鸡蛋价格在承受范围内,为何不选择天然鸡蛋”。更有网友调侃,“此蛋一出母鸡失业”等。

据了解,在美国,“植物鸡蛋”的推广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美国鸡蛋委员会发表声明称,鸡蛋绝不可能被取代,许多人对蛋的代替品并不感兴趣,只想吃到天然的真正的鸡蛋。声明同时还指出,饲养业已经开始大力减少用水及排放温室气体,以改善饲养鸡的健康情况。

标签: 植物蛋 来了 你会 吃吗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