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云计算 >> 云资讯

【新闻晨报】“秘密”失控:恶意评论为何泛滥

云资讯 2014-04-21 17:13:14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中云网每天精选各科技媒体头条! 1.腾讯科技 MH370事件“月祭”反思录:追踪技术待升级 http://tech.qq.com/a/20140408/002855.htm 一架载有239人的新型飞机,在众多卫星与雷达的环绕下,没有火花,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消失了,让许多人不禁想问:究竟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过度依赖应答器数据。”航空安全专家、前美国航空管理局(FAA)调查员大卫.苏西(David Soucie)指出

中云网每天精选各科技媒体头条!

1.腾讯科技

MH370事件“月祭”反思录:追踪技术待升级

http://tech.qq.com/a/20140408/002855.htm

一架载有239人的新型飞机,在众多卫星与雷达的环绕下,没有火花,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消失了,让许多人不禁想问:究竟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过度依赖应答器数据。”航空安全专家、前美国航空管理局(FAA)调查员大卫.苏西(David Soucie)指出。

这位航空业资深人士向腾讯科技指出,如果MH370的飞机应答器和“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ACARS)都运作正常,就能够判断飞机航行线路、机上是否起火、引擎是否正常等。

但一旦MH370上发生罕见的情况:应答器和ACARS系统被人工关闭——结局就像现在一样,人们需要花费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寻找其最终的踪迹。

2.新浪科技

乌云创始人方小顿:白帽黑客的挣扎

http://tech.sina.com.cn/z/featurefxd/

方小顿就是白帽黑客中的佼佼者。他是国内著名安全组织80sec的成员。也曾经是百度安全专家,负责对黑客袭击百度网站的抵御工作,曾发现多个知名底层和脚本安全漏洞。

随后他又创立了网络漏洞报告平台——乌云,作为一个厂商和安全研究者之间的安全问题反馈平台,乌云提供给互联网公司很多漏洞及风险报告,帮助他们防患于未然。随着乌云影响力的提高,旗下白帽子团队也达到了近5000人,其中核心黑客超过100人。

3.网易科技

秘密失控恶意评论为何泛滥

http://tech.163.com/14/0408/07/9P9RMA1R000915BF.html

在安卓平台上迅速窜红后,“秘密”APP在4月4日登陆了苹果App Store,并且在短短的一天内蹿到了免费榜第11,社交类免费榜第一的位置。

然而在用户量和传播超出预期的同时,“秘密”在内容上也开始失控。

在匿名身份的掩护下,“XX是个混蛋”、“XX和XX偷情”、“XX是同性恋”等等内容流传在整个App中时,多位遭受攻击的知名互联网人士高调宣布删除该应用,甚至直言“该应用勾起了人最恶毒的东西”、“让自己觉得身边充满了伪装的骗子”。

一边是产品炙手可热,一边“秘密”的团队却决定短期内对外封闭,将更多精力放在更新版本、维护内容等方面,但不管如何低调,这个之前维护“无觅”的团队现在正处于风口浪尖。

4.搜狐IT

再见Windows XP:你之成功即你之失败

http://it.sohu.com/20140408/n397868366.shtml

史上最受欢迎的桌面操作系统WindowsXP在服役13年后终于要退出历史舞台了,4月8日,微软正式停止对XP的支持服务,这意味着在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二,微软给用户推送Windows更新补丁将不再出现在XP用户的电脑上,这个失去保护的“老兵”已彻底被微软抛弃。

从微软方面讲,终止Windows XP服务支持有很多充足的理由,比如XP已经服务十三年,已经跟不上多数用户的需求、微软在XP之后已经推出几代操作系统,而且从法律上讲,用户在安装XP时也曾经同意“Microsoft保留停止这类服务的权利”、“因使用或无法使用本软件而引起的任何损害,包括但不仅限于业务利润损失、业务中断、业务信息丢失或其他金钱损失导致的损害,概不负责”之类条款;再者,微软撒手后,还有第三方安全软件公司对XP提供免费服务。

5.凤凰科技

微软XP系统今“退休” 中国数亿用户面临安全风险

http://tech.ifeng.com/it/detail_2014_04/08/35547557_0.shtml

清明已过,服役13年的微软Windows XP系统也于今日正式“退休”。尽管这之后XP系统仍可以继续使用,但微软不再提供官方服务支持。对于中国数以亿计的XP用户来说,一方面是对已经使用了13年的操作系统依依不舍,一方面也对即将面临的安全风险顾虑重重。

6.虎嗅网

彩虹背后是朝阳?中国同志产业观察

http://www.huxiu.com/article/31208/1.html

随着ZANK、Blued与G友先后拿到了百万乃至千万级别的融资,同志市场似乎一键切换到了春天。这个性少数取向群体的市场,玩家有多少?商业上有哪些可能性?究竟是否如投资人所认为的那么乐观?虎嗅君在过去一个月走访了目前主要的同志App创业者以及一些NGO活跃人士,现在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个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可能的机会。

虽然人们惯于以LGBTQA来概称性少数群体,但不论国内还是国外,Lesbian(女同)、Bisexual(双性恋)以及Transgender(跨性别)、Queer(酷儿)、Asexuality(无性恋)的显性数量远远低于Gay(男同)。如国外面向Les类互联网产品数量、活跃度、衍生商品均较少,针对Les群体开发的社交App拿到的投资额也较小(如Dattch拿到的天使投资为17万美元)。国内女同市场在成熟度、规模和资本投注方面也都较少。除此之外并没有更多专门针对女同的产品。因此,目前国内同志市场都针对男同。本文的前期采访和下文讨论也都以男同为主。

7.钛媒体

大乱才有大治,让我们谈谈媒体伦理之变

http://www.tmtpost.com/103377.html#part8802&url=http://www.tmtpost.com/

媒体伦理的核心,与其说是一个道德问题,不如说是一个能力问题和经济问题。谈媒体伦理问题,是不能回避媒体经济问题的。把自己架起来全然看不到银子就在那里说媒体伦理,这叫道德说教,相当苍白无力。我一直深信的一点是,伦理问题是慢慢发展而成的,而不是哪个人跳出来凭空列一堆规范造就的。今天媒介经济正在重构,这个当口,只谈媒介伦理,属于空谈。

在一些严肃的报道上,我的看法是它很难有商业模式,我曾经在一个广受尊敬的媒体内部讲,这个事儿就是媒体的“公关部门”(据说很不受认同),帮助媒体树立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但正如公关部门不是一个商业组织的核心赚钱模式一样,严肃报道也不能成为一个媒体的核心商业模式。

编辑:admin

标签: 新闻 晨报 秘密 失控 恶意 评论 为何 泛滥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