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意的。最近,《周刊少年Jump》上连载了一部新漫画——《暗号学园的伊吕波》,西尾维新原作,岩崎优次作画
是故意的。
最近,《周刊少年Jump》上连载了一部新漫画——《暗号学园的伊吕波》,西尾维新原作,岩崎优次作画。
岩崎优次是一个年轻漫画家,除了此前和西尾维新合作过一部不太知名的漫画外,再没有其它作品。
与之相比,《物语》系列的作者西尾维新的名气则大得多。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早年轻小说界有一个流传甚广的传闻:西尾维新的作品其实是由一百只黑猩猩随机敲打键盘创作出来的。
让我们看一看被称为西尾维新“十年集大成之作”的《少女不十分》,大概就可以从以下选段中一窥这个传闻出现的原因:
《少女不十分》讲述了一名立志成为作家的大学生被小学女生监禁的
在部分读者眼里,西尾维新这些颠来倒去的句子,颇有一种“大脑语言区受损的美感”,说是发癫的大猩猩敲出来的好像也不足为过。
但在另一部分读者眼里,这些仿佛在“凑字数骗稿费”的重复,正是西尾作品的魅力所在。看起来相似的几句话,改变结构重新组装一下,反倒给人一种突出重点、印象深刻的感觉。
许多人称,比起小说,西尾的作品更像是一种文字游戏。因此,在他身上还有另一个说法:文字游戏已经是西尾维新生命的一部分了。
西尾维新“大辞展”
这倒并非传闻,而是相当真实的事实。西尾维新也承认自己是十足的文字游戏爱好者,更是一个“回文病患者”,看到一排文字并列就会忍不住把它翻转过来,或者以各种形式重新组装。
就像连自己笔名的发音“NISIOISIN”也要特意设计成前后都能读通的回文,旋转180度仍能保持原意的中心对称图形一样,文字游戏在西尾维新无数作品的角落里都能看到。
比如,他笔下的角色“左右田右卫门左卫门”(Souda emomzaemon)“、七七见奈波”(Nananami nanami)都是富有读音趣味的名字;“忍野忍”英文名为“Heart under blade”,是极具巧思的拆字游戏;“病院坂黑猫” ,用文字暗示了角色性格。
病院+黑猫,性格沉闷,患有人类恐惧症,常年呆在学校保健室
在《最强会长黑神》里,西尾维新还玩过一个令读者瞠目咂舌的文字游戏:角色轮流使用五十音接龙,每人每个音只能用一次,最终女主人公黑神通过精心设计的语言操纵了在场14个人的发言,只给对手留下了“我认输”三个音节。
而当如此爱玩文字游戏的西尾维新,连载了一部名字中带有“暗号”字眼的漫画,就不难猜测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它直接把英化组的翻译人员逼辞职了。
《暗号学园的伊吕波》,故事背景设定在现代日本。政府为了应对未来战争,成立了一个特殊的学校——暗号学园。
这个学校专门用来培养作战用的密码部队,有志向的年轻人抱着各自的愿望纷纷进入学校,学习密码相关的知识。
虽然故事背景听起来很宏大,但实际上,漫画内容与未来战争和现代密码学没有多大关系。各位角色的日常就是围绕各种上世纪的字谜游戏打转,连主角自己都吐槽全都是些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东西。
比如,入学自我介绍就是小时候报纸上常见的填字游戏
随着连载内容推进,世界观逐渐揭开,观众们发现,原来所有角色聚集到这所学校都是为了获得这里隐藏的财宝,一种叫作“摩尔格”的虚拟币,而并非前文所述的各种“志向”和“愿望”。
说出来有些老套,但这个背景让很多读者都能轻易预测到一个没有太多惊喜的剧情走向——全校精英使出浑身解数尝试取得‘摩尔格’货币,但一直无果,最后在某个关键时刻,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主角灵光一闪破解了密码。
在这样的情况下,故事剧情如何展开已经不再是重点。作品最核心的任务成了引导读者与角色一起思考,让读者参与破解每话的谜题,并在答案揭晓时给他们满足感和信息量激增的爽快感。
然而问题也由此产生了。这些题的谜面和谜底,就连人物日常对话使用的文字“梗”,都建立在日文本身的特性上,很难被翻译成其他国家的语言。
漫画的汉化使用了直译+注释的方法
一直以来,这样的翻译难点都不在少数。比如,《宝可梦》系列的常驻台词“连喵喵的手也要借”,实际上出自日本惯用语“向猫借手”,比喻情况紧急,迫切需要人帮忙。而《宝可梦》将原句中的“猫”替换成了“喵喵”的名字,达成了一语双关的效果。
这句话已经成了《宝可梦》系列的固定“谚语”,几乎在每代作品中都会出现,但这种幽默感却很难向其他国家的玩家传达。
其结果就是,日本玩家非常乐于去每部作品中寻找这句定型文的出现位置,但鲜少见到国内玩家讨论。
虽说翻译折损了原意,中文语境下的“向喵喵借手”不仅没能传达幽默感,还可能会使一些人不明所以。这姑且没有影响到文本大意,玩家结合上下文仍能明白对话的含义。
《暗号学园的伊吕波》也一样,一开始,读者依靠注释也能看懂一些简单的文字游戏和梗。但随着剧情推进,西尾维新逐渐“变本加厉”起来了:每话的字数都在增加。
有日本网友开玩笑说:“如果西尾维新和富坚义博一起上,我读一本Jump的时间要翻一倍。”
到了第10话,西尾维新突然让主角和对手玩起了他钟爱的“漏字文”——即刻意避免使用某个或某几个特定的音来书写文章。
西尾维新的漏字文小说,通过不断给自己施加限制,反复描写几个相同的故事,直至语言越来越晦涩,令人难以看懂
在第10话里,主角和对手开始使用“漏字文”规则描述《龙珠》《海贼王》《灌篮高手》等漫画名作的内容。
虽说英文中也存在“漏字文”规则,如果想还原这段对话的精髓,可以在限制某些特定英文字母的情况下重新编译对话。但考虑到困难程度,英文翻译最终选择了音译,并在旁提供了完整英文解释的形式,只是左边空白页面悄然增加了一排稍显无奈的小字:
“我已经尽力了,但实在不行。”
“Although we have roughly translated each answer. these lipograms don’t work in English due to the phonetic differences from Japanese.”
在后续的内容中,“漏字文”挑战继续升级,主角和对手将五十音图一分为二互相提问。
这意味着,每人可以使用的发音只有日常生活中的一半。双方必须通过巧妙地设问,逼迫对手说出不能使用的音节,然后获得胜利。
对于日文母语读者来说,这时候最大的乐趣已经成了看角色们如何拐外抹角地使用方言、古日语或者其他非正常表达形式来回答各种刁钻问题。
虽然中文是象形文字,并不用发音表意,但我们仍可打个不太严谨的比喻:这就像你的对手提问今天玩了什么游戏,你想说《上古卷轴》。但由于没有拿到这四个字的发音,于是你只能回答——《老头滚动条》。
如果有人读到这里觉得好笑,那么他不仅是一个中文使用者,还一定是一个游戏玩家,了解早期游戏的汉化环境。
可以说,这种幽默感建立在共同的文化认知之上。当它被翻译成其他语言时,即便加上大篇注释,对于其他国家的读者来说,读起来“坐牢”的意味也远大于幽默的意味:有时候,仅仅两个梗,就需要译者用一整页来注释。
实际上,在漫画翻译工作中,工资向来是按字数计算,而非页数。也就是说如果继续像第10话一样,采用音译加注释的方法,译者不仅能够简单高效地完成工作,还能拿到不菲的稿费。
但在第10话和11话过后,负责《暗号学园的伊吕波》的翻译KumarSivasubramanian毅然选择了离职。
Kumar并不是新人,而是一位有二十多年从业经验的翻译专家。虽然自己明白作品的精妙所在,但却无法向读者传达,这或许也是他选择离职的一个原因。
在过去二十多年的翻译生涯中,他只中途放弃过一个作品,是Jump上连载的《夜樱家族大作战》。因为编辑部每周六才会发给他原始稿件,这占用了他的休息时间。
但放弃翻译《暗号学园的伊吕波》的原因,与上面作品有本质不同。原作与作画分开,这使翻译能够在漫画发布几周前就预览到草稿,虽然只是简单的线框和粗略的对话,这让Kumar的翻译工作轻松了不少。
直到他看到了第10话和第11话……
在接受媒体Kotaku采访时,Kumar表示他对“漏字文”并不陌生。事实上,他反复通读过法国作家乔治·佩雷克的《虚空》(A Void)的英文译本。这本小说全文300多页,完全没有使用字母“e”,先后四次被翻译成英文版本,所有译者也全部应用了相同的限制。
实际上,在英文中不含“e”的漏字文书写起来非常困难,这意味着作者必须略去许多诸如“the”“be”“me”之类的常用单词。Kumar称,《虚空》和它的译本们都是非常伟大的作品,自己实在无法与之比肩。
最终,Kumar顺利辞职,读者们没有责备他,反而开玩笑说要给他打钱,接下来也还会有新的翻译替补他的位置(祝TA好运)。
不过,事情还留下了一个疑问:日本动画在进入欧美市场后都会制作重新配音的版本,如果有朝一日,这部《暗号学园的伊吕波》喜迎动画化……
那时候该怎么办呢。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