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智能设备

“亚洲第一飞人”苏炳添:将回归高校,继续研究“我为啥跑的快”

智能设备 2021-08-11 10:43:03 转载来源: DeepTech深科技

8月8日晚,2020东京奥运会正式落下帷幕,媒体评价称 “这是让中国人自豪的一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收获38金32银18铜,总计88枚奖牌,从梦之队一骑绝尘。”本次奥运会期间,“亚洲第一飞人” 苏炳添的名字频上热搜

8月8日晚,2020东京奥运会正式落下帷幕,媒体评价称 “这是让中国人自豪的一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收获38金32银18铜,总计88枚奖牌,从梦之队一骑绝尘。”

本次奥运会期间,“亚洲第一飞人苏炳添的名字频上热搜。他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 以9秒83的成绩刷新亚洲男子百米短跑纪录,成为中国闯入男子100米决赛的 “第一人”,最终以9秒98在决赛中排名第六。


动图丨苏炳添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获得第一名(来源:视频截图)

8月6日,在田径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中,由苏炳添领衔的中国队以37秒79的 “中国速度”,取得第四名的成绩。

特别是在 “弯道超车” 中,让观众忍不住一遍遍刷屏看他 “圆月弯刀” 惊人的爆发力。


动图丨苏炳添在2020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来源:视频截图)

虽未摘得奖牌,但刷新了全国纪录,具有历史意义,“好想给苏炳添一块奖牌” 的热搜立刻持续升温。

“我为什么跑这么快?答案就在我的博士论文里!”

按以往认知,亚洲人似乎更适合在持久耐力性竞技运动中取得成绩,而并不擅长瞬间爆发性的短距离跑。那么,作为一名31岁 “三战奥运” 的老将,苏炳添不断 “刷新历史” 的背后有什么 “独家秘笈” 呢?

除了是田径运动员,苏炳添还是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也是北京体育大学2019级体能训练学院博士研究生,是 “理论与实践” 结合的科研型运动员。

他的成功并非偶然,曾经自己尝试解答 “我为何跑这么快”,而这背后还有 “有理有据” 科学研究及科学训练实践的支撑。

2019年,苏炳添以自己为研究对象,在备战2020东京奥运会期间,以《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 短跑:回顾与展望》为论文标题发表在《体育科学》期刊。论文分析了近10年中国男子百米短跑跻身世界前列的原因,并把 “践行科学化的训练理念” 放在首位,提出未来发展措施以及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启示。


图丨论文截图(来源:《体育科学》)

他在论文中写道:“近年,我国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不断延长,且出现了‘大龄’依然创造个人最好成绩的现象,如笔者在29岁依然跑出9.91秒的世界级成绩。”


图丨苏炳添科学化训练的常用仪器设备(19种)(来源:《体育科学》)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苑廷刚在采访中表示,“他们的整体训练思路是,以‘冠军模型’为指导,通过高科技仪器和设备对运动员体能、技术、恢复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据此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进而恶补短板,全面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图丨2010-2018年中国男子百米短跑年度前3名最好成绩示意图(来源:《体育科学》)

论文中对中国男子百米短跑未来高质量发展提出四项措施:第一,以改革创新的态度坚持已有成功经验;第二,注重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拔培养;第三,为 “大龄” 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提供平台;第四,加强退役运动员保障工作。

科学训练的具有 “魔法” 般的明显提升效果,几年前苏炳添还因伤病曾经计划退役,在被视作运动员 “高龄” 的31岁,还可以创造出个人最好成绩。

“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副教授” 将回归高校,把经验留下来发掘更多田径 “新生代”

苏炳添与短跑结缘于初中时期,首战即冠军。2004年11月,苏炳添首次参加了中山市中学生田径比赛,并以11秒72的成绩取得100米比赛冠军。

之后,他师从中山市体校田径教师宁德宝。同年12月,苏炳添进入中山市体育运动学校,开始走向 “正规化运动员训练”。

2006年,在香港对抗赛上,苏炳添分别以10秒59以及21秒的成绩获得了100米及200米比赛的冠军,这已经接近健将级运动员的水平。同年12月,苏炳添加入广东省田径队,正式成为专业运动员,其教练为田径名将袁国强。

2009年,他就读于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201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据任课老师反馈,“即便训练是高强度的,苏炳添对学业也没有丝毫懈怠,无论多晚都会对课程信息、学业情况进行反馈,不懂就问,直到把知识点弄通、把功课做到位。”

2019年,苏炳添进入北京体育大学,目前在博士研究生在读。


动图丨东京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中国队四队员(来源:视频截图)

许多观众都关心,苏炳添是否能参加下次奥运会呢?苏炳添回应道,“我现在的身份是一名老师,国家队的借调已经到期,我要回暨南大学报到了。如果继续练下去的话要通过国家队、暨南大学、广东省田径协会一起配合才能练下去。”

在赛后采访中,苏炳添表达了对年轻选手的期待:“我希望年轻的一辈继续发扬这个项目,我相信,中国的短跑总有一天会站上领奖台。”

谈及未来发展,苏炳添想扎根基层,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田径做贡献不一定非要留在一线,未来想在暨南大学开展青少年的培训营。“我这么多年受到国家的培养,想把自己的经验都留下来。”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田径队总教练邓民威对媒体表示,“希望在苏炳添的引领下,我们后面年轻队员能够把他们的整体水平提上来,中国接力队将来一定会更好。”

-End-

标签: 亚洲 第一 飞人 苏炳添 回归 高校 继续 研究 为啥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