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趣科技

一生投入秦俑考古研究

趣科技 2020-11-14 09:21:07 转载来源: 人民日报

发掘工地“蹲得下” 冷板凳上“坐得住”“一把铲,一条绳,寻幽探秘骊山陵。朝朝暮暮情

发掘工地“蹲得下” 冷板凳上“坐得住”

“一把铲,一条绳,寻幽探秘骊山陵。朝朝暮暮情。腰如弓,铲声声,奇珍异宝一宗宗。谁知精血凝。”这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名誉院长袁仲一写下的诗作《长相思·怀念老考古队员》,诗中道尽了考古工作的甘苦和对同事的怀念之情。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有一大批常年从事考古调查、钻探、发掘和研究工作的秦俑考古人。

袁仲一祖籍江苏铜山县,历史学研究生毕业后主动要求到西部工作。发掘兵马俑、勘探秦始皇陵、研究秦俑学,这一生,与秦俑为伴。

1974年7月15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袁仲一带队进行秦兵马俑考古发掘。从此,在秦始皇帝陵东侧西杨村的荒石滩上,袁仲一、杭德洲、屈鸿钧等人把全部精力都奉献在考古工作中。

光阴飞逝如电。46年后,袁仲一回忆那段难忘岁月时,总要提起当年一起工作的同事和朴实的农民。他说:“秦俑考古从一开始就得到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正是靠着对民谚、传说的梳理和农民的指引,考古发掘才能屡获硕果。”他常常告诫年轻的考古人:“考古是集体劳动集体智慧的凝聚,既包括专业的考古队员,更包括那些协助考古的民工和技工。”他念念不忘那些默默无闻、不善言辞的老技工,那些择一事终一生的老同事。

刘占成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从1978年到2013年,他一直坚守在秦俑发掘工地。因为踏实的工作作风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他主持了秦兵马俑二号坑彩绘俑的发掘工作。在30余年紧张的考古生涯中, 他完成了报告、简报及论文30余篇。在学术文集《耕播集》后记中,他写道:“三十五年秦俑情,让人记忆终生。”

张仲立1982年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到秦俑考古队并担任领队,主持发掘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二次发掘和秦兵马俑二号坑发掘工作。直到2007年调离,他与秦俑为伴25年,热心传授业务,带出了一支素质过硬的专业队伍。

在人们印象中,考古是一门冷清的学问,要耐住寂寞,吃得了苦。从事考古工作需要全身心地沉浸在一种忘我、专注的状态中,才能不遗漏一点一滴的重要发现。考古工作有辛劳,有寂寞,也有危险,但也充满了挑战,有乐趣有收获。现在活跃在秦俑考古一线的人员,大多是刚出校门就进入考古工地,但“发掘工地‘蹲得下’、冷板凳上‘坐得住’”的传统被他们继承。秦俑考古人的专业和专注、严谨与严格,得到了广泛认可。秦俑二号坑考古发掘工作获得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一等奖,秦俑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工作获得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考古奖,这是对秦俑考古人的褒奖。

秦兵马俑考古引发了人们对秦始皇陵的极大关注。1988年10月,《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全面公开了秦兵马俑一号坑考古的收获与秦俑考古人的思考。接着,《秦始皇帝陵一号兵马俑陪葬坑发掘报告(2009—2011)》和《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坑发掘报告(第一分册)》在考古工作告一阶段后也公开出版。秦俑考古人一边发掘一边整理资料,之后以年度考古报告的形式及时公布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

在发掘兵马俑之初,袁仲一就坚持边发掘边开放展览并进行现场解说。在任职秦俑博物馆馆长期间,他积极参加各类大众讲坛,撰写《秦兵马俑》等著作。这个优良传统坚持至今,一批中青年考古队员不仅能作为考古领队深入工地,带领团队进行考古发掘,还能在各类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在考古现场与中外观众对话交流,更能进行“云直播”,与万千网友互动。

正是有了代代秦俑考古人的薪火相传与持续坚守,才有了一件又一件国宝重器的精彩亮相,才让秦陵秦俑文物被大众了解,让秦陵博物院成为中外观众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和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

标签: 一生 投入 秦俑 考古 研究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