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报在构建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检测体系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将对推进青海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提供有力支撑。”青海省气象局副局长高顺年介绍,由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青海省气象局联合编制完成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气象公报(2019年)》日前发布
“公报在构建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检测体系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将对推进青海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提供有力支撑。”青海省气象局副局长高顺年介绍,由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青海省气象局联合编制完成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气象公报(2019年)》日前发布。
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由长江源园区、黄河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组成,总面积为12.31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气象公报(2019年)》基于卫星遥感和气象数据,对2019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园区植被生态质量、荒漠化土地、牧草物候及产量、积雪面积及日数、土壤含水量、冻土变化和湖泊面积进行了监测及气象条件影响分析。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开展以来园区内固碳释氧、水源涵养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
公报显示,2019年园区年平均气温为-2.0℃,年降水量516.9mm,年日照时数为2318.7h。与近十年平均相比,2019年园区年平均气温偏低,年降水量偏多,年日照时数偏少,水热条件匹配一般。
2019年园区植被生态质量较近十年平均整体略偏好,2000年以来园区植被生态质量总体趋好。园区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长江源园区西北部,在澜沧江源园区和黄河源园区有零星分布,以轻度荒漠化为主。2019年园区牧草返青主要集中在5月中下旬,9月以后牧草陆续黄枯,与近十年平均水平相比,牧草生育期长度持平略延长。2019年园区牧草长势年景评价为“平年”。
2019年积雪季(2018年10月—2019年5月)园区积雪面积较近十年平均增大3.4倍,积雪日数较近十年平均偏多18天。2019年园区土壤含水量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园区年季节性最大冻土深度较近十年平均整体持平略减。2019年园区典型湖泊面积与近十年相比整体增大,近年来局部湖泊形成高原湖链。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开展以来的生态状况评估: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开展后(2016—2019年)与开展前十年平均(2006—2015年)相比,园区植被生态质量整体改善,固碳释氧量增加;扎陵湖和鄂陵湖水体面积增大。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所长周秉荣介绍说,1961年以来,三江源国家公园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趋暖趋湿。与近十年平均相比,2019年园区降水整体偏多2成,但存在时空分布的不均,尤其冬春季降雪明显偏多,空间上长江源园区东北部和中南部略偏少,其余地区略偏多。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