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先昨天一篇《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大学毕业生李文星在招聘软件boss直聘上求职被骗入传销组织,导致殒命。由于和之前百度“莆田系”同涉及到互联网骗局,未尝不可以看作另一起“魏则西之死”
文/王先
昨天一篇《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大学毕业生李文星在招聘软件boss直聘上求职被骗入传销组织,导致殒命。由于和之前百度“莆田系”同涉及到互联网骗局,未尝不可以看作另一起“魏则西之死”。
通过百度搜索“传销”两个字,系统显示相关结果约有23300000个,将“互联网传销”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则显示有4470000条相关信息。互联网时代,传销换了个马甲,谋财害命显得更加有据可循道貌岸然。
迄今还没有公开信息对涉及李文星之死的直接肇事者、冒名公司“李鬼”进行全面揭露,不过作为“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涉事方,boss直聘不容推卸责任地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Boss直聘官方在今晨两点给到网易科技回应称:“自成立以来,BOSS直聘一直投入技术、人力资源进行招聘者的认证审核。”所谓认证审核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我们在2015年初的时候,每天用户少,来我们平台的招聘者多数都是初创公司,甚至筹备公司的招聘者。当时,为了便于招聘者上平台发布职位,我们就采取了如下策略。(1)只发一个职位,公司名称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可以找到、职位没有明显问题,先发布。如果不触发用户举报,就不强制审核他。而是引导他,认证的话,可以多发职位。(2)招聘者要一个以上职位,则要强制进行审核。之前我们对这个策略进行过观察,出问题的时候很少。现在回想起来,跟当时平台小,没有人注意到我们有很大关系。”
但是多家记者亲自到boss平台注册发现,发布招聘信息的资质几乎是零门槛,无论注册为“美团外卖酱油总监”,还是“腾讯人力资源总监”,都被平台顺利通过,并在一两个小时内迅速收到几十份简历。
这种零门槛的“审核”机制无异于为诈骗信息提供了便捷的发布平台,同时也让用户个人信息处于没有一丝防备的透明空间。
互联网行业资深产品经理、罗辑思维合伙人快刀青衣看了关于boss直聘的少年之死的报道,表示强烈不认同审核流程方式,但能理解他们的想法。
“创业初期为了快,都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当然流程越短越好,核心放在产品体验。但是做大一点儿后,必须要回过头去填坑,产品经理的能力不仅仅是画原型,还有基本的常识,提现挤兑风险/病毒营销和传销区别/财务核算方式。产品很少死于你现在能看到的竞争对手”快刀青衣说。
创业公司在产品设计上的野蛮生长,让数据在短时间看起来更可观。但正如快刀青衣说的,做大一点儿后,别忘了回去“填坑”。
在此事件发生前,网易科技曾在几次对投资机构的采访中问及投资人在做尽职调查时怎么判断产品数据是否造假等问题,往往是对方停顿一会儿想了几秒后,说自己并不支持,便再无其他。大有一副“抓大放小”的弦外之音。
但“小”一旦碰撞核心,可能恰恰是另一种“大”。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福特曾在美国市场推出一款低油耗廉价车Pinto,之后一位车主被追尾引发大火,司机当场死亡,另一乘客全身大面积烧伤。官司打了七年之久。原告律师证明,福特汽车已经事先预测到汽车离合器距离油箱太近存在碰撞爆炸的风险,但由于认为概率较小,为了节省费用而选择了忽视这一“小概率”风险的存在而依然采用这一模式。最后,加州法院判定原告胜诉,福特1.25亿美金天价赔偿成立。
本次李文星的悲剧中,导致该遗憾事件发生的链条上每一个环节,都有或显或隐不可推御的责任。
互联网时代,信息实在太速朽,甚至保质期不如夏季直露在空气中的西瓜新鲜时间更长。昨天有魏则西事件,今天有李文星之死,明天或许还有其他。本来都是有着光明前途的年轻人,因为互联网骗局而不幸离世,更是让人不甚难过。
只是希望我们不再那么容易健忘;希望事件既然发生,解决方式不仅仅停留在表象;希望接连噩耗能让公安和司法体系对相关骗局进行严打,同时,也请作为个体的人们记住一句常见的友情提示:本包装仅供参考,不代表实物。
起因
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误入传销组织
第一轮回应
BOSS直聘回应大学生求职意外身亡:积极配合找出真凶
第二轮回应
BOSS直聘CEO:是我们的问题,教训很惨痛
前BOSS直聘市场公关经理给李文星母亲的一封信
评论
在你被骗走了性命之前 他们一直知道这里骗局丛生
求职者李文星之死,招聘网站没尽职审核难辞其咎
背景介绍
媒体调查大学生李文星溺亡:有多人求职被骗去天津
陷招聘骗局,"明星公司"BOSS直聘曾获千万融资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